第1章

正值暑熱,清涼殿內的貴妃榻上倚着一位身段妖嬈的美人兒,約莫雙十年華。穿了件碧色白玉蘭散花紗衣,挽了高髻只斜插一支白玉簪,未施粉黛。明明是素淨至極的打扮卻仍難掩冶豔之色。眉眼皆帶着萬種風情,紅唇嬌豔欲滴,肌膚白皙剔透。只此時那雙不管看誰都像帶着情意的桃花眼卻透着絕望。

杏晚跪在冰涼的青磚上苦苦哀求:“還請公主三思,這藥若是喝了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希望嗎?本就沒有了,我只恨沒能在他登基大典前殺了他,便是死了也無顏面對母親、舅舅,還有太子哥哥,這是我現在唯一能做的了。”說罷安瀾就端起那碗濃的發烏的藥汁一飲而盡,喝完還吃了一顆糖漬梅子。

謝安瀾忽然想起她小時候,她幼時總是生病,怕苦又不肯喝藥。人前雍容高貴的昭陽長公主就會把她摟在懷裏溫柔的哄:“娘的心肝兒,喝了藥病才能好啊,娘給你備了梅子,一點兒不會苦的。”哪怕是難聞的藥汁撒在她華貴的裙子上她也毫不在意,只盯着眼前的小人兒,仿佛她就是這世界最重要的珍寶。

可現在再沒有人這樣對她了。那些疼愛着她的人都已經不在這世上了,現在邺朝也要沒了。一切都是因為她的愚蠢,相信了周季淵的鬼話,還一信就信了十年。

“春遲,來給我梳妝吧,時辰快到了。”春遲紅着眼最後給她梳了一次鸾鳳淩雲髻,插上金點翠穿珠步搖,按邺朝公主品級大妝。而周季淵遣人送來的皇後禮服安瀾卻沒穿。

謝安瀾望着鏡子裏的自己,回想着她這二十六年的人生。她的外祖母十四歲入大邺皇宮為後,因為她姓裴,定國公裴家。最早一代的定國公是邺朝的開國功臣,與□□兩人皆是貧賤出身,生逢亂世身不由己,當初參加起義軍不過為了混口飯吃誰想真讓他們贏了天下。而史書上記載的開國皇帝不容功臣的事太多了,裴家之所以能顯赫至今不光是因為老一代的定國公急流勇退,更是因為裴家男兒的一腔熱血、忠肝義膽。

從邺朝建國至今裴家世代鎮守寧武關,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游牧民族一直窺伺大邺的富饒土地,一百多年來戰争從未停止過。而裴家軍之所以戰無不勝,從未讓他們踏足過邺國土地傷害過邺國百姓,是因為裴家有鐵律:裴家兒郎無論嫡庶,十五歲起必上沙場。連國公爺的公子們都在戰場上拼殺,手下的士兵更是勇往直前。可也因為如此,即使裴家子嗣衆多,裴太後是家中嫡幼女,十四歲出嫁之時,二哥裴雲霆是當時的定國公,除此之外只剩下三哥、六哥。所以只要裴家女入宮必是皇後,也只能是皇後。這是裴家應得的榮耀。

裴太後當時還是裴皇後,頗得頌元帝的愛重。十六歲産下皇長女,也就是謝安瀾的母親,一出生便被封為昭陽公主,足可見頌元帝對這個女兒的疼愛。事實也确實如此,昭陽公主在頌元帝在位期間一直是邺朝最耀眼的明珠,更何況她還有小她七歲的太子弟弟。可誰也沒料到頌元帝英年早逝,留下偌大的國家和孤兒寡母。景和帝即位時只有八歲,朝廷內鬥不斷,蒙古虎視眈眈。如果不是因為身後的裴家讓人忌憚,甚至不知景和帝能否順利繼位。因此昭陽公主變成了昭陽長公主,十五歲和親蒙古,再回京都時已是景和十六年。

昭陽之所以尊貴、受人敬重也不光因為她是公主。這個女人用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六年安撫住了蒙古,不曾來犯。且如今的可汗是她的親兒子納喇。也就是說只要她在世一天蒙古就不會擾邺朝邊境,同樣納喇也可坐穩可汗之位,因為他背後有邺朝支持。回朝第二年,昭陽長公主下嫁謝家二郎,次年産下一女名喚謝安瀾。

謝安瀾的娘親是長公主,舅舅是皇帝,外祖母是太後,表哥是太子,她這一生注定是順遂的。一出生便被封為康寧縣主,及笄時封康寧郡主,是親王之女才有的待遇。成親時舅舅更是一道聖旨她便成了康寧公主。她有的一切都源于邺朝,源于她的親人。她十六歲嫁給新科狀元周季淵,周季淵年紀輕輕驚才絕豔,長相也頗為俊秀,成親十年來都對她疼愛有佳。她擁有的任何一樣都足以讓京都的閨閣女子紅了眼,更何況她謝安瀾還貌美無雙。

可就是因為周季淵,也因為她可笑的情愛,如今大邺要亡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