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謝安瀾死了。如今她輕飄飄的浮在半空,看着那些宮人小心翼翼的把她的屍身放在一張陌生的床榻上。為何會是床榻?自己又是為什麽既沒有消散于這天地間、也沒有所謂的輪回轉世?

還沒等她想明白這一切,就看到周季淵欲要追封她為皇後,安瀾簡直要被他氣的再活過來,這人真是無恥至極。索性旨意還未頒布,就有數萬邺朝大軍攻入內城,領頭的是個身量頗高、身穿甲胄的将軍。即使他風塵仆仆帶着滿身早已幹涸的污血,眼睛裏布滿血絲、嘴唇也幹裂發白,可還是無人會否認他的英俊。安瀾知道此人,他是李浔,如今不過三十有三,卻已位至一品骠騎将軍,手握邺朝二十萬大軍。

可他又怎會出現在這裏?不應正随仲老元帥讨伐北燕嗎,即使是得知京都有難,怕也是不能回來的這麽快吧。

如今他帶着士兵,手持利劍站在這明政殿內,帶着寒意說道:“周季淵,你與靖南王逼死新帝、暗害仲老元帥,遲些我定為他們讨回公道。而現在我只問你一句,康寧公主呢?”

周季淵還坐在龍椅上,頹敗的臉卻突然透出不可思議的神情,他死死的盯着李浔,不過短短一瞬便狀似癫狂的大笑:“哈哈,我千算萬算竟沒發現你對她有這樣的心思,瀾兒知道嗎?”

李浔卻像是被人戳中了痛處,面色難看的把劍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帶着一身肅殺之意:“你不配叫她瀾兒,她在哪?”

“在哪?她就在偏殿啊,朕殺了她,是朕殺了她,卻不舍得放她走。這天下是我的,瀾兒也必須在我身邊。”他越說越是癫狂,好像已經神志不清了,說完竟撞在了那柄長劍上。

就這樣死了嗎?謝安瀾雖覺得暢快,但又有些悲涼,他謀劃十年卻只得到了這一天皇權。她很想問問周季淵,如今滿意嗎?這就是他處心積慮想要的?

血濺了李浔一臉,他卻顧不上擦,只回想着周季淵的話,他說了她死了,是她嗎?不可能。他下了軍令,日夜不停的趕路,三千餘裏他只用了六日不到便帶人馬返回京都,只為了護她周全。還是遲了嗎?

他快步走進偏殿,這只是歷代邺朝君主處理政務的間隙,小憩時用的,并不太大。李浔一眼便看到了那個躺在床上的女子,穿着象征公主身份的大禮服,面容安詳仿佛只是睡着了。他也不禁放輕了腳步,只在腳踏上坐下,靜靜看她。不知看了多久,鐵馬金戈的男兒落下淚來,他還是來晚了。他好恨,為何上天從不肯給他一個機會。

而安瀾此時才是真正的一頭霧水,直到李洵被衆人擁立為新帝時,她也不曾想出他們二人之間有過什麽交集。昔年也曾見過幾面,有時是宮宴、有時是京都偶遇,可不過寥寥幾次罷了,也并沒有什麽刻意的痕跡。安瀾當年還覺得這位将軍實在腼腆,每次遇到自己,行禮時頗為慌張,且從不擡頭。可他如今為何要做出對自己如此深情的模樣。若真有情,又從何而來?

要說起安瀾對這位将軍的印象,還要從一樁舊事、一位故人說起。故人名喚白蒹葭,乃是邺朝首輔白齊遠的嫡孫女,這位首輔乃是三朝老臣,且在文人之間地位頗高,白蒹葭精通詩詞頗得祖父的喜愛。總而言之,雖說安瀾身份貴重,可她白蒹葭也出身名門,可兩人在閨閣之中很是不對付。白蒹葭瞧不起安瀾,覺得她淺薄無知,不過仗着身份肆意嬌縱。安瀾也總嘲笑白蒹葭,明明是寡淡的長相,還偏偏裝作美人的做派。其實平心而論白蒹葭也不能算是長相寡淡,只是不如安瀾明豔妩媚,安瀾當年是不平那些文人,稱白蒹葭是京都第一美人罷了。那時安瀾初嫁與周季淵,而這李浔也是在那年嶄露頭角。戰場上斬殺敵軍将領無數,二十三歲就已是正三品的懷化大将軍。他雖出身貧寒,可他高大英俊,年紀尚輕就已建功立業,京都貴女喜歡他的人不在少數,白蒹葭也傾慕于他一點也不奇怪。

這事怪就怪在他聽聞第一美人對他有意後有些迷惑,衆人皆以為他是被驚喜沖昏了頭腦,畢竟白蒹葭可是首輔的嫡孫女,京都一等一的貴女,又甚是貌美,不論傾慕于誰誰都會開心吧。可李浔卻是很認真的問那友人:“她長得很是普通,為何會是京都第一美人?”

此一問一時淪為京都權貴婦人的笑談,聽聞那白蒹葭知曉此事之後竟羞得差點要絞了頭發做姑子去,後被家人攔下了。于第二年匆匆嫁與靖南王為側妃。安瀾知道後偷笑了半晌,誰讓她總是自命不凡,作詩羞辱他人,這下碰上個說實話的了吧。安瀾覺得這李将軍真是知己。

可如今安瀾這知己實在是令她琢磨不透,他看着她的屍身,神色是她看不懂的溫柔虔誠。小心翼翼的擡起手好像想摸一摸她的頭發,卻還是放下了。然後紅着眼,下了登基後的第一道诏書,是以邺國公主最高規格将她下葬。

安瀾覺得若是下葬她是不是就能離開這皇宮了呢?她從未出過京都,一生中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京都最西的雲禪寺。她有些開心,想着要是能離開這裏她就去別的地方看一看。可還不等她想好第一站先去哪裏,就被一股莫名的吸力吸了過去...

Advertisement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