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昭陽長公主作為帝王手心的明珠,曾擁有最盛大的及笄禮,整個京都都為她一人披上華衣,那絢麗至極的景象至今還被不少京都百姓念念不忘。

她獨處異鄉處境艱難時,也總憶起那日的美麗與快樂。如今她膝下唯一的女兒也終于長大了,她也想給安瀾一個足矣回憶一生的榮耀之禮。人的一生總有生老病死,再怎麽幸運的人也有沉入低谷的時刻,她不能永遠陪着女兒,只希望她的阿瀾日後遇到不順心時,也能有這些快樂的回憶支撐着。

謝羨亭從未盡過一個做父親的責任,在安瀾成長的過程中不曾疼愛過她,孩子小的時候也只抱着謝柔嬌寵。可是沒關系,還有她呢,安瀾是她的女兒,一切好的她都要捧到她面前。所以從不曾為了自己的事入宮訴苦的長公主,卻在女兒及笄前的那一個月,入宮見了母親與弟弟。

近來京都貴婦、嬌女之間的交際,頭一句話就是你可有收到康寧郡主的桃花金箔箋?要是收到了就是一臉的得意,大聊特聊,若是沒收到可就臊着臉有些說不出口了。

這及笄禮的請箋确實做的讓人眼前一亮,水中摻了少量的胭脂以及金箔,淡粉色的箋上還帶着沁人心脾的桃花香。可要說真因為這箋別致,才讓這些貴人們如此推崇嗎?那倒也不是,而是這箋上明明白白的寫着,這場及笄禮将于剛剛修繕完成的金闕別宮舉行。

金闕宮始建于前朝,是前朝承平帝耗費萬金,建來取悅自己的寵妃吳氏之用。相傳白玉為階金鋪地,奢靡至極,就坐落于京郊的北山之上。其中有一座摘星樓,仿佛真可擡手摘星而得名,立于其上可覽盡京都美景。

這座華美的宮殿在戰火中受到了損毀,便一直擱置了下來。從先帝起,邺國國力逐漸強盛,國庫充盈,才廣尋名人巧匠,着手修繕之事。可工程浩大修了六七年,直至先帝駕崩,仍未完工。景和帝年幼繼位,內憂外患,又把此事擱置下來,前幾年才又重新提起。也就是說這座宮殿前前後後光修繕就用了十年之久,耗費不知多少人力財力。可如今剛剛修好,第一件事卻是拿來給康寧郡主做及笄禮之用,足見這位郡主深得帝心。

所以也不怪這些官家夫人都把能參加這次及笄禮視為一種榮耀。

三月初三,女兒節。

美輪美奂的金闕宮沉寂百年之久,又為了一場及笄禮,重新熱鬧了起來。

所有收到請柬的貴婦嬌女,皆盛裝出席。可來了卻無心欣賞這座宮殿的華美,皆被這場面的隆重所震驚,主賓的位置坐的竟然是裴太後!怪不得這金闕宮外竟動用了禦林軍層層守衛。

金闕宮的正殿內。長公主身穿象征着品階的朝服,進行開禮。

康寧郡主身穿童子服入場,向在場賓客行作揖禮,後面西而坐。贊者不是旁人,正是章皇後,親自為她梳起了雙鬟髻。而作為有司奉上釵環的是安瀾的好友,嘉和公主,安瀾與她相視一笑。章皇後高聲頌祝詞道:“令月吉時,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安瀾恭順起身,至東殿換上一身淺粉色的對襟羽紗襦裙,複又緩步而出。先示于賓客,後向長公主盈盈而拜,長公主望着面前的女兒有些淚意,分明她蹒跚學步好似就是昨日一般,怎麽一下就長成了嬌美的少女呢?裴太後拍了拍她的手,帶着慈祥笑意上前,溫柔的為安瀾梳了個元寶髻,在發間插上了一支白玉如意簪。

章皇後繼續唱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服。”

安瀾又去換上了一身曲裾深衣。湖藍色的衣裙,看似簡單。實則卻是蜀錦,蜀中女子百人繡三年方得一匹,奢華非常。裴太後仍是帶着慈愛,為安瀾挽起了高髻,帶上了金蓮鑲東珠發冠。“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

Advertisement

最後一次換衣,安瀾換上了一件隆重的禮服。

那絕美的女子身穿一襲朱紅色的金絲鸾鳥朝陽長裙,疊領、廣袖、裙擺有十幅寬,從白玉階上緩步而來,陽關透過高大的殿門照在她的身上,讓她整個人沐浴在金光當中。清冷的幽香彌漫殿中,她梳着墜馬髻斜插金步搖,随着她的步子那金蝶步搖也一晃一晃的,讓人的心也跟着快了起來,風情萬種,絕代佳人也。在章皇後的祝詞中,安瀾虔誠端莊的像黃帝像行拜禮。又轉身面南,恭順聽從長公主教誨,最終朗聲答道:“兒雖不敏,敢不袛承。”

至此這及笄之禮才算完成,整個過程漫長又複雜。可直至結束殿中的觀禮賓客們仍是靜悄悄的,無一人說話。

女子的及笄禮是一生中的大事,誰家也不敢馬虎。可這康寧郡主的及笄禮,正賓是當朝最有威望的裴太後,贊者是母儀天下的章皇後,連有司都是嘉和公主?這排場誰家敢想,就是之前其他公主們的及笄禮也都及不上今天,真算是長了見識了,能來參加這樣的及笄禮,回去怕是夠吹噓好幾年的。什麽?你家夫君品級比我夫君高啊,那你受邀參加過當年康寧郡主的及笄禮嗎?你見過邺國最尊貴的幾個女人們齊聚一堂,只為給個少女美好祝福嗎?

衆人還處于震驚之中,卻又來了浩浩蕩蕩的宣旨依仗。那打頭的可是大內總管方連海,多少高官寵妃見了都要陪笑臉的方公公。

他卻對着安瀾笑的燦爛極了,高聲宣讀聖上的旨意:“康寧郡主謝氏安瀾,柔明毓德,溫儀恭淑,娴雅端莊,寬厚平和,深的朕之喜愛,特今封其為康寧公主,欽此。”

安瀾磕頭謝恩後,方連海把聖旨放入她手中,笑着道:“恭喜公主,給您賀喜了。”

衆人現在更是傻了眼,長公主的女兒封個郡主也算是說的過去,誰想陛下這及笄大禮能送的這麽大,直接送了個公主的封號。之前世家夫人們都猜測着以這位在宮中的受寵程度,又長成這般精致模樣,将來必是要嫁給太子,坐那鳳位的。可如今這冊封公主的旨意下來,可就證明她們之前都猜錯了。

一下子都心思活絡了起來,這康寧郡主,不、是康寧公主誰家要是娶了回去,在陛下面前肯定是要得臉的。雖說長得太惑人了些,看着不像個宜室宜家的。可權貴人家,誰家娶妻會把樣貌擺在第一呢,娶了這位回去可有說不盡的好處,家中兒子也肯定一萬個樂意。

都是人精,誰不知誰心裏在想什麽。一時間,殿中夫人們的神色都變得微妙起來,長公主身邊更是圍了不少人說話。

安瀾可沒想這麽多,只是今日天色漸晚,他還不曾出現,是戰事還沒結束嗎?正想着卻有個小丫鬟捧上了一碟杏仁糖給她,安瀾心跳的有些快,果然在那碟子底下發現有張字條:摘星樓。

上邊只寫了這三個字,字跡有些難看,她卻笑得甜蜜極了,提起裙擺就出了殿門。

安瀾一路疾走,登上摘星樓時有些氣喘。果然見李浔一身玄衣負手立在那裏,滿天星光下沖她溫柔的笑。

一瞬間她什麽也顧不得了,沖過去就抱住了他的窄腰。埋首在他胸膛問道:“你真的回來了,戰事結束了?打勝了嗎?可有受傷?”

李浔在被她抱住時,臉上閃過一絲痛楚,差點悶哼出聲,但馬上就笑了起來:“是啊,打勝了!沒有受傷,不要擔心我。”從袖中掏出那日的紅色錦盒遞到安瀾手中,有些猶豫道:“我不會挑,也不知你喜不喜歡。”

安瀾打開盒子,大紅的綢緞上躺着一對赤金鑲白玉雙鸾點翠步搖,做工精致,用料上乘,好看是好看,只是看着有些眼熟。

回憶片刻才想到上一世她及笄禮之後,清點禮物,也收到了這對價值不菲的步搖,卻沒有署名是誰送的,她還很奇怪來着。這步搖雖然漂亮,可她首飾多的數不過來,戴過兩次就不知道扔到了哪裏。

原來上一世,他就偷偷的送了禮物,可自己卻不知道他是誰,這個傻子。安瀾感動的紅了眼眶,李浔見她盯着那步搖不說話,慌了起來:“可是不喜歡?我不懂這些,見你總是戴紅寶石的,就挑了這個。你別生氣,那我再送你別的好不好?”

安瀾卻是把那步搖插在了頭上,歪頭問他:“歪不歪?誰說我不喜歡了,我就要這個。”李浔這才放了心。

兩人并肩站在摘星樓上欣賞京都夜晚的美景,哪怕不說話都覺得心中甜的像吃了蜜一般。

怕長公主着急,兩人也不敢耽擱太久,送安瀾到殿外時,一直沉默的李浔鼓起勇氣,擡頭問她道:“阿瀾,你嫁給我好不好?”

作者有話要說: 以上流程參考百度百科,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