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33】先做成,再做好
【33】先做成,再做好
在正式給芝芝她們下 brief 前,關歆說江铖作為品牌方,關于産品策略,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江家在餐飲行業幾十年,江記鮮食也從當初的小門戶,成長到如今中央廚房統配專送的規模。他們中央廚房的生産線只需稍加升級,就足以應付從鮮食轉速食的需求,這都是江铖提前研究過的。
只是他們之前銷售的客戶群體,都是培養出品牌心智的老客戶。
江記鮮食的招牌響,在郢城有口皆碑,銷售并不需要費心琢磨賣點,只要維持品質,偶爾順應市場研發幾個新品就可。
但這次換賽道,從佐正餐食用的鮮鹵轉型成速食,目标客戶群體也從以往的家庭單位轉成了個人,并且是 Z 世代畫像目标客戶。
需要做的改變,不僅是簡單的份量改制。
江铖起初做決策很艱難,這次換賽道本就是場豪賭,身上擔子重,愈想事事完美,愈束手束腳。
關歆雖不了解品牌生産,但熟悉産品營銷,陪着幫他做市場洞察。
“首先是定價,你預估的售價範圍是多少?”關歆問。
兩人走出醫院,關歆剛陪他換完藥。
本來是蔣勝岚要陪着來的,江铖擔心她又大張旗鼓,便說自己一人來。蔣勝岚自然不依,跟着下了樓,正唠叨要跟上車時碰見了關歆,最後就成關歆陪着來了。
江铖剛拆了那塊無菌敷貼,右眼重見光明有些不适,他微微皺了下眉,說:“不能比實體餐飲店價格高,參考其他幾個同類型品牌的定價,單包售價定在 16 元,三包量販平均下來,到手 12.5 的樣子。”
關歆點頭,現在門店一碗牛肉面,售價在 18~30 不等,他定的這個價格合理。
她翻着包,從裏找出副墨鏡,塞他手裏說:“戴着,別扯到傷口、繃斷線了。”
江铖拿手裏瞧了瞧,款式倒是男女同款,只不過鏡片是茶褐色。
他自顧自戴上,沖後視鏡一照,立馬又給摘了下來。
“還是這樣好。”他轉手架到關歆臉上,打量說。
關歆懶得理他,見他這時已習慣這光線,摘下扔回包裏,也不勸了。
“不必萬事都自己從零研究,”她随他上了車,拉回正題:“直接參考現有的爆品,看看人家是怎麽做的,模仿加學習,這都是市場和消費者篩選出來的,對着參考答案做就行。”
江铖一直沒作聲,聽到這兒,不由牽了牽嘴角。
“模仿加學習”“對着參考答案做”……這話聽着真耳熟。
他斜着睇了她一眼。
可那人說的投入,并沒注意到自己的用詞,更不會加深聯想。
江铖回正目光,随手輕點了幾下方向盤,笑得更深了。
關歆說着說着,還是從自己熟悉的角度出發,為了後續營銷好做,她說:“最重要的是找到和其他品牌的差異化……”
差異化…
江铖單揀出這詞,開始琢磨,關歆後續再講什麽,沒仔細聽了。
有了關歆啓發,後幾日的江铖,不再畏手畏腳。
在和關歆聊定價時,她有随口談及一件事。
在聊到螺蛳粉爆火時,她說除開産品本身,從商業角度分析,螺蛳粉熱銷的時機,和外賣平臺停止打價格戰有不少關系。
2016~2017 年,外賣平臺之間不再打價格戰,少了平臺補貼,外賣的配送和外賣的價格逐漸上漲。原來 10~18 塊錢就能吃到的一頓外賣,上漲至了 25 元,從而空出了一個 10~15 元的價格檔。
當時凍幹技術和冷鏈的共同發展,使得食品預制當中的保鮮和口味品質上升。螺蛳粉與傳統速食相比,一袋有七八包配料,口味獨特、口感豐富,符合大衆的消費趨勢,一下就做成了爆品。
關歆提到的時候,只是一掠而過,但被他記在了心裏,後續又進一步做了研究。
他在牛雜粉和螺蛳粉之間找共同項,和傳統速食之間找差異化。
他發現螺蛳粉爆火,也是因為恰巧迎合了現今消費者的飲食習慣。現在人的口味越來越重,只要打上辛辣刺激的标簽,總能吸引一部分人的眼球。
歐美的爆辣薯片、韓國的火雞面…….皆是如此。
因為這特征自帶社交屬性,能吸引網友下單測評,他們可以拍成短視頻或分享博文,給自己吸引一波流量。
江铖順應趨勢,在牛雜粉的口味上做了升級,将原先的五香口味加重,除去附贈的辣油包,他還豐富了其他配菜包,讓牛雜粉增加一個料多味足的賣點。
這個變革讓小鄭哥有些猶疑,江铖給的回應是:“先做成,再做好。”
先闖進市場、占據賽道,吸引到一波流量後,再盡善盡美。
産品定好,關歆開始線上和芝芝他們溝通。江铖沒參與,時間緊任務重,他們倆分管事務,齊頭并進。
營銷這塊還是按關歆初始想法來,針對性地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投放大量信息流廣告和內容種草。
品牌搭建上,夏陽提出可以蹭國潮熱度,這是個熱元素。
但讓關歆否了,她說:“近幾年玩國潮 IP 的品牌太多,比如今年推的那幾個中式點心,都是走的國潮風,我都分不清誰是誰。”
“但人家利用這一點,幾個月就把品牌做出來了啊。”夏陽和關歆熟絡,沒藏着話。
這一招雖快被玩爛了,但見成效,夠好使。
關歆站的角度和夏陽不同,她不單想把事情落成,她想讓路走得更遠。
她和她們仨一同研究 brief,眼睛瞥到郢城這兩字,觑眼仔細琢磨一番後,斬釘截鐵:“做城市 IP。”
郢城是座古城,雖比不上西安洛陽名聲大,但也曾是六朝古都。
關歆又想到郢城的那座洋碼頭和當地興盛的早酒文化,“結合城市特色,帶上’江湖’和’市井’的元素,走江湖風,讓品牌調性帶上一股俠氣。我們不講這個品牌的故事,我們講這座城市的故事。”
關歆這招的确妙,江記品牌故事再怎麽講,也就三十來年,與那些百年老店不能比。但把故事背景設立成整個城市的風土人情,可講的故事不僅變多了,立意和格局都拔高了幾個高度。
“可以、可以!”夏陽連連點頭,她這時已經閃現幾個故事腳本了,“食材還是牛雜,這是下水,更符合江湖氣了。”
“echo 你有問題嗎?”
echo 沒說話,直接沖攝像頭比了個 OK。
“然後 TVC 這塊兒,”關歆繼續說:“一定要擊中 Z 世代的喜好,有趣最重要,可以提取惡搞、熱血、高燃這幾個關鍵詞……”
關歆說着說着一停,盯着自己記事本又仔細思考了起來。
芝芝聽她說到一半沒了聲,以為網斷了,隔着視頻連叫了她幾聲。
“TVC 走國風水墨畫,”關歆将筆記本一合,說:“整體都走黑白水墨畫風,只有牛雜粉是彩色的。畫風要看上去正經嚴肅,實則沙雕搞怪,給人帶來反差感。”
“故事腳本不要太長,只需要幾個小片段,一兩句臺詞就夠了,這樣方便投放短視頻渠道。讓用戶刷到有一種這是什麽鬼,但又有點荒誕搞笑的感覺。成片要看似土味,其實又很精妙的感覺。一定要夠洗腦、夠魔性,最好能引起話題度。”
關歆繼續想了想,沒什麽要補充的,便問她們還有沒有要問的,等對方也沒有疑問後結束了通話,靜待她們出成果。
雖然視頻會議把方向磨出來了,但實際落成方案,還是多少和關歆構想的有出入。
她每審完一版,都要微信和芝芝聯系,溝通需要調整的地方。
比如這時,她剛陪江铖拆完線,也是在和芝芝語音磨細節。
江铖在一旁聽她說話半英半中,不禁提了提眉。
關歆瞥見他微表情,插空擰了他一把。
他沒躲,反倒小聲添了句:“真洋氣。”
關歆沒空和他置氣,繼續和芝芝溝通細節。
“關歆你太可怕了…你忘了你做乙方的日子了嗎?”芝芝已經快被她這個細節控折磨瘋了,“你快說!你幫甲方做這個單子,人家付你多少錢!!”
“人家分我股份,”關歆笑,鬧完後又說:“反正就是我說的那些,你同 echo 和夏陽觸達一下,再把細節調整調整。”
“我看不是分你股份,這是拐你去做老板娘了...”
關歆正挂着電話,手機移開耳邊,芝芝抱怨的這句,正好讓江铖聽見。
兩人這時走在路邊,還沒來得及尴尬,突然響起一聲轟鳴,吓得關歆身子一縮,下意識轉身躲避,卻撞到身旁人身上,那人趕緊幫她捂住耳朵。
就響了一聲,四周也沒什麽異常。
“大概是音爆。”江铖說。
聲音就擦在她耳邊,低低沉沉,聽着麻酥酥的。
她一顆心跳得快,屏住呼吸,想讓動靜小一點。
可兩人貼在一起,這動靜怎麽都小不了,她趕忙向後退了一步。
他手這時正好滑落至她腰間,收了收,又随即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