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紀念日
紀念日
車上,道明寺從前排拿出抽紙,分發給大家,擦去身上的雨水。
貝莉邊擦拭,邊打開手機看天氣預報。她皺着眉,拍了拍前排的程暖,滿臉憂心。
“怎麽辦,這場雨估計要下到晚上。”
短時間內,雨不停,他們也不能在這裏幹等。
程暖頭發被雨水打濕,幾縷棕色粘膩在一起,面對突發狀況,他依然表現冷靜。
他接過手機,手指往後翻,認真分析:“明天的天氣預報,依然有陣雨,萬一預告不準,還可能演變成今天這種暴雨。”
夏天,像孩子的臉,一天三變。他們不能冒險等明天。
制定拍攝方案的王一霖,擦了擦相機,車窗外瓢潑大雨,石子一般砸在玻璃上。
“天氣這樣,海邊婚紗照為主題的拍攝方案,就要全部推翻了。”
程暖看向負責場地的西門和美作,“還有其他備選場地嗎?”
西門和美作拿着一本子,兩兩相觑,時間太短,他們又是第一次來方市,人生地不熟,根本來不及找其他地方。
程暖想了想,靈光一現:“我記得山海徑有一個觀景臺,那裏拍下雨也不怕!”
像是柳暗花明,西門用手機導航查了路程:“看到了!海角觀景臺,開車大概要10分鐘!”
……
節目組的車緊跟在程暖後面,青天看了下導航,轉頭說:“他們好像要把地點換成觀景臺。”
白日立刻湊到青天面前,脖子直接卡在人肩膀上:“這裏确實不錯,有遮擋……咦,老大,我記得那裏不是要……”
青天拍一下他的腦袋,粗暴打斷:“就你聰明,知道有問題,你能怎麽辦?”
白日扁嘴:“啊……不提醒一下嗎?”
白日很懵,明明程老板跟韓老大關系挺好的,為了讨好程老板,還搶自己的自熱火鍋。怎麽明知前面有坑,還讓人往那跳啊。老大太不厚道了。
韓斯文在副駕沒說話,看着一撮又一撮大雨,往玻璃上砸。
從導航上看,觀景臺位于山海徑的一個拐角處,形狀宛如一個犀牛角的尖端。
設計師想給徒步山海徑的游客,一個可以短暫休憩的地方,于是在這裏搭建了一個海上觀景臺。
程暖一群人冒着大雨,匆匆開車到海上觀景臺。
觀景臺整體面積30平左右,白牆玻璃房設計,毫無遮擋,哪怕在雨天,游客依然能看到一望無際的幽藍大海。雖然比不上在海灘上的開闊,但也足夠了。
下午4點,給他們拍攝的時間不多。除了兩位主角在車上補妝,程暖快速組織其他人到觀景臺準備拍攝。
百忙之中,餘光看到攝制組的車停在小巴旁,白日和青天已經拿着相機,在一旁記錄他們的進度。韓斯文站在觀景臺外,手裏舉着傘,不知在給誰打電話。
兩位主角從小巴車下來,可以進入拍攝。
這時,來了一輛小巴,從上面跑來幾個黑衣人,後面還跟着一對新人。他們也被突如其來的暴雨弄得焦頭爛額。
其中一個黑衣人,沖到王一霖身邊,嚷:“停停停,我們有申請,我們先拍。”
說完,剩下幾個黑衣人,開始拆他們剛布置好的現場。
F4四個人身材高大,立刻擋在黑衣人面前,不讓他們動。
程暖走到領頭的黑衣人面前,他和黑衣人差不多高,聲音很冷:“公家地方,先到先拍!”
黑衣人拿出一張紙:“海角觀景臺,一小時以上的拍攝需要申請。你們不知道嗎?”
貝莉接過申請,上面确實有海角觀景臺相關部門的批準。她無奈地和程暖對望,硬的不行,打算來軟的。
她走到年輕的新娘子面前,客氣道:“小姐,不好意思,我爸媽他們40周年結婚紀念日,想在這裏拍一套婚紗,本來我們在海邊拍,結果暴雨,我們臨時改成觀景臺拍。沒想到需要申請。”
“能不能勻我們一個小時拍攝,我們盡快拍完,剩下時間留給你們。”
新娘子猶豫着,領頭的黑衣人不樂意了:“陳小姐,現在都4點多了,讓他們先拍,我們就拍不完。你們明天的機票吧?”
看新娘子左右為難,新郎在旁,折中道:“不好意思,我們的拍攝也被大雨打亂了,就剩下這裏可以拍。要不你們給相關部門申請,趕明天拍?”
“轟隆隆”
雷聲混着雨聲,狂風卷起海浪,一浪浪拍打到程暖的心上。
程暖向黑衣人要到相關部門電話,打算碰碰運氣去申請。
突然,韓斯文按住他的手腕,眼裏有無奈:“我打過了,今天申請來不及。”
原來,剛剛韓斯文打電話,是在提前溝通這件事。
大家再次收拾着現場的道具。雖然韓斯文說,不給錢。但為了拍攝好看,程暖還是朝節目組借了一些錢,買了捧花、氣球和一些氛圍小道具。
氣球因為之前暴雨,奔波勞碌的磕碰中,爆了好幾個。貝冬拿着兩個孤零零的氣球,上了車。
兩位老人家也被折騰得很累,互相攙扶着重新上車。突然,一陣大風吹過,李青的頭紗被吹落,慣來話少的花澤類立刻追上,頭紗落地,沾了沙子,他還拍了拍。
周國立上車前,還抓着程暖的手,安慰:“小程,沒事,我們不拍也過了40多年。”
丢了頭紗,穿着婚紗的李青也勸:“對,壓力別太大。”
程暖喉嚨發緊,受了幾十年程老爺子的狼式教育,對上這對慈眉善目的夫妻,波動的情緒穩定了些。
天空烏雲密布,就算有別的備選,今天也是拍不了了。他決定回民宿。
上車前,韓斯文拍拍他肩膀,溫聲安慰:“沒關系,還有時間。”
程暖點點頭,表示收到,快速鑽進小巴車。
從中午到現在,折騰幾個小時,大家的熱情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特別是兩位主角,周國立上車沒一會,已經累得打起了呼嚕。
其他年輕人,也在搖搖晃晃之中,疲憊入睡。
唯獨程暖,微信裏一直跟韓斯文溝通備選場地。
程暖:如果我們自己在海邊搭一個棚,有質感的,戶外婚禮那種,來得及嗎?錢不是問題,我來出。
韓斯文:普通塑料棚比較好找,我們自己也有,但比較小。如果要有質感的,這個時間有點難找。堅持海邊?
程暖:嗯,首選還是海邊吧。實在不行,去山頂?日落日出都可以。但上山是個問題,要走上去,太累。
韓斯文:下雨也麻煩,不建議。
程暖:悲傷.jpg,拍攝太不容易了。。。
韓斯文:摸摸頭.jpg,周老師夫妻,有什麽想法嗎?
這個問題,讓程暖打字的手,突然緩下來。海邊也好,觀景臺也好,實際上,兩個主角沒說過他們心中的婚紗照長什麽樣子。
明明他們才是主角,自己卻像繞過了他們。
程暖修長的手指彎曲,給韓斯文回複:突然發現,我有些自以為是了。
……
半小時的車程,大家重回月老民宿。程暖和貝莉,敲開周老師夫妻的房門。
夫妻兩已經把拍照的衣服換好,挨着床邊刷手機。看兩人來了,眼裏都藏着笑。
程暖:“周老師,李老師,打擾你們休息。”
李青儀态很端莊,讓程暖有種去找高中班主任的感覺。
她拍了拍程暖的肩膀,淺笑:“沒事,天公不作美,為難你們幫忙。找我們有事?”
程暖和貝莉走進房間:“我們商量了一下,今天那麽折騰,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想法,你們對這個婚紗照,是什麽想法呢?”
周國立憨憨笑着,擺擺手:“就是我女兒調皮,她怎麽不回來給我們拍,就知道為難別人。”
坐一旁的李青也笑了:“不怕告訴你們,當初不辦婚禮,主要是因為我懷孕了,妊娠反應很大,直接去辦結婚登記,然後就是忙工作,忙家務,眨眼40年。”
周國立撫掌,喝了口茶:“我覺得,在這兒廟裏拍就挺好。當年,我認識李老師的時候,她剛去了月老廟。”
像是知道了,了不起的消息。
貝莉驚呼:“什麽?李老師來過這裏?”
程暖亦是一副難以置信:“好巧啊。”
李老師拍了拍身邊的老頭:“可不是,我也是拿到地址才知道,原來節目在這裏拍攝。當年這裏還沒那麽漂亮。我跟朋友來逛逛,遇到了這個月老廟,拜完下山,不久就遇到老周了。”
貝莉感嘆道:“哇哦,看來這個月老廟,真的有點東西!”
程暖大手一拍,果斷道:“既然這樣,那明天就在月老廟拍攝。”
……
第二天早上,貝莉兩姐弟早早站在周老師房門口,給他們送早餐,接着化妝換衣服。
昨晚的暴雨下到淩晨才停止,雨後的花草樹木都透着洗刷後的清新。路上被暴雨打落的花朵和枝葉,都被清掃幹淨。
溫度也比之前涼爽了不少,加上藍天白雲,讓人一掃昨天的陰霾。
10點,兩老收拾妥當,貝莉兩姐弟領着他們往月老廟前院走。奇怪的是,後院住的10幾個人,每天都熱熱鬧鬧的,今天倒是安靜。沿途都沒遇到幾個人。
李青發現不對勁,拉着貝冬的袖子,問:“弟弟,其他人去哪兒了呀?”
貝冬張了張嘴,聲音遲疑:“他們……忙着呢。”
李青當老師幾十年,學生隐瞞什麽一眼就看破了:“騙老師了吧。”
“沒……”貝冬剛高考結束,對老師有種敬畏,他心虛朝姐姐求救。
貝莉:“李老師,沒騙你,都在前院等着咱們了。”
他們從長廊走到前院,在月老正殿前,一條花瓣路,從他們腳下一直延伸至桃花樹下。
桃花樹前,建了一個純白色花架,花架下縷縷桃花,迎風飄動,詩意又浪漫。
他們的女兒周子景和兩個孫女,身穿白色禮服,手捧鮮花,站在花瓣路前,驚喜登場。
她們身後,還站着其他住客,全都穿着正式,宛如參加婚禮。
兩老看見遠在國外的女兒和孫女突然出現,喜上眉梢。快步向前,三代相擁在一起。
周子景笑着說:“別煽情別煽情,我妝都花了。來吧,今天給兩老,補個婚禮。”
站在主禮臺旁的花澤類,輕輕拉動小提琴,結婚進行曲緩緩流出。
兩個小仙女花童手裏提着花籃,往兩旁撒花。
周子景把捧花遞給自己母親:“媽,我陪你走一段。”
60歲的李青,眼眶通紅,握住女兒的手拍了拍,調整好裙擺,微笑向前走。
兩邊的氣氛組,紛紛起立吹哨,歡呼。
周子景領着母親走到父親面前,笑着把母親的手,交到父親手裏。
兩個歷經40年婚姻的男女,不過分開片刻,再次牽手,依然難舍難分。
婚禮主持程暖,梳着大背頭,身穿一套黑色西裝,莊重地站在中間,為他們征婚。
“我們今天歡聚一堂,見證這對夫妻周國立和李青,再次喜結連理。經歷了40年的婚姻,他們依然選擇彼此,對彼此堅定不移。”
“周先生,你可以親吻你的新娘了。”
周國立老師不習慣在公衆面前親熱,可氣氛太熱烈,只能害羞地半摟妻子,在她臉上親了一下。
程暖聲音有些啞:“我宣布,你們依然是夫妻,希望兩位老師繼續幸福。”
兩旁的賓客熱烈鼓掌,幾步之遙的節目組,以白日為首,也雀躍歡呼,為老夫妻送上祝福。
儀式結束,程暖招呼節目組和旅客們大合照。臺前幕後所有人,擠在一起沾沾喜氣。
程暖站在人群中,突然,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拍了下他肩膀。轉頭一看,是韓斯文。
心裏疑惑,明明剛還在監視器後面,什麽時候,擠過來的?
韓斯文:“辛苦,程老板。”
程暖:“多謝,韓導演。”
“來,都看鏡頭,待會我說3,2,1,大家一起喊恭喜啊。”
“準備,3,2,1……”
“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