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打入大牢
打入大牢
孫勝清一連幾日都在安排軍營的事,原先出征的軍隊如今已卸甲歸田,部分武功高強或無家可歸的人被安排汴京城中護衛軍隊。
幾日前太子曾打算從他這截走雲騎軍,他以雲騎軍只願聽從他的命令為由拒絕了。拒絕太子不是什麽好事,他奈何不了他,為了避避風頭只好稱病在府中待着。
既然落得個清閑,他便在房內作起畫來。
宋景明照常前來看望他,見他在作畫,便背起手駐足打量起來。
只見紙上一朵盛開的牡丹從石頭左側斜出,他正在畫鳥,沾點墨色來回幾筆,顯雛形的鳥被他添了幾筆暈染得看不清,只剩黑黑一塊。
宋景明嗤笑一聲:“原來還有我們孫将軍不會的東西啊,你這畫的是烏鴉...還是蛇怪?”
他淡淡開口:“這是麻雀。”
他一介武夫,成日舞刀弄槍,弄墨作畫他實在不會,何況一上來臨摹的是唐如英的花鳥栖禽圖。
之前從南海回來時,路過江陵,又回到那個小攤買的。起初老板說什麽也不肯賣給他,直到他出了八十兩,老板才肯賣給他。
說起來這錢還是找遲琰借的,跟幾個侍從拼拼湊湊而來,一世英名不曾想還問屬下借錢,想來也好笑。
宋景明凝神注視了許久,思考說道:“這畫好像有點眼熟啊?”
說完他轉身進他寝房,門左側果然挂了幅花鳥栖禽圖,他将其取下。
“你別告訴我你畫的是這幅吧。”他将畫拿到孫勝清畫前,一對比。
兩幅畫雖畫中內容相同,但一個畫工精細,活靈活現,另一個則不倫不類,花不像花,鳥不像鳥。
宋景明端詳了畫作許久,越看越覺得眼熟,但是想不起在哪見過。他手摸着下巴,疑惑開口:“這是誰的畫?怎麽看着眼熟。”
Advertisement
孫勝清聚精會神作畫,呵斥他:“拿穩,你別弄髒我的畫。”
他尴尬地哦了一聲,又問道:“很重要嗎?”
孫勝強嗯了一聲,很貴,他還是求人才買來的。
說到重要,宋景明腦海一閃而過唐如英的身影,想起她曾在賞花宴上作的寒梅圖,突然興奮叫了一聲。
“啊!”
孫勝強明顯被吓,毛筆用力頓了紙上又添了一處濃墨,無奈地看着他。
“我知道了!是那個南國公主畫的對吧,我就知道她在你心中地位不簡單。”
孫勝清對他莫名的興奮不理解,寒聲道:“放回去。”
他又尴尬地哦了一聲,轉而又想到最近朝廷上的事,轉過身糾結一會,唉聲嘆氣。察覺孫勝強的目光,他湊到他跟前:“你知道宮中最近發生的事嗎?”
“什麽事?”
“南國皇帝被賜死一事”。
聞言,他筆尖頓了頓,将毛筆擱下,他聽說過此事,但了解不多,聽宋景明繼續道:“他所作之詩皇帝擔心其餘衆人聽聞會有謀逆之心,賜死他同時下令将其他族人斬首,三日後行刑。”
孫勝清瞳孔微睜,脫口而出:“什麽!”
宋景明怕他激動,輕聲道:“是真的,現在他們已經還在東城內的大牢裏。”
“我去求皇上。”他正想走,宋景明握住他手臂。
“你瘋了?你憑什麽去救,那個唐如英當真如此重要嗎?”
“很重要,盡力一試。”說完便大步疾走,步履匆匆,身後的宋景明大喊:“等等我呀,你放心去,我去求我父親。”
他将畫作擱置在書桌上,起身奔去。
宮內月影朦胧,繁星籠罩着大地,朱紅的宮牆間是一望無盡的磚路。
孫勝清騎馬而來,進了宮中便腳步匆匆,終于到了皇帝的福寧宮。
他對門口的公公說道要求見皇上,公公卻只回他說皇上已經歇下,讓他明日再來。
孫勝清怕皇帝一早就上朝,再見不知等到什麽時候,便跟公公說道,無事,他等便行了。
于是,黑夜漫長,涼風襲人,他就這樣站在殿外一夜。
待天邊漸顯魚肚白,晨光熹微,林胤也已穿戴整齊,準備去上朝。
一開門,便看見臺階下站着的是孫勝清。
他身影碩長挺拔,站了一夜也不曾疲憊,矗立如松。
公公見他出來,走上前俯首說道:“忠武将軍昨晚就來了,一直守在殿外,等皇上等到現在。”
孫勝清跪下行禮,森森開口:“臣,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說吧,你找孤什麽事?”林胤有來自君王的壓迫,不怒自威,更何況此刻居高臨下。但孫勝清不畏懼。
“臣有事相求,南國被滅後壓回京的一些餘黨,聽聞皇上後日将他們斬首,臣以為,此舉大為不妥。”
“哦?你說說看。”林胤問道。
“陛下已一統天下,剛剛經歷戰争的百姓民心不穩,正是安撫的重要時刻,若是此刻大開殺戒,會讓歸順的餘黨、南國百姓寒心,是為其一;何況這些百姓只是被皇室牽連的族人,都是手無寸鐵的布衣百姓,殺了他們不足以威懾到謀逆黨,反而激怒百姓,是為其二。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孫勝清一頓分析說的不無道理,林胤還得去上朝,至于這件事怎麽判容他再想想,先安撫孫勝清道:“罷了,就免除他們的罪責,先關在牢中,日後再做打算,你先退下吧。”
孫勝清連忙叩首感謝皇帝,就往大牢處趕去。
牢內,姜家族人正七颠八倒地睡在地面。有老婦人、病人、小孩,黃焦焦的臉,灰不溜秋的麻衣,粗厚的手指滿是繭和泥土。
他們已經好幾日未進食了,獄卒們想着他們不日也要被斬首,幹脆連飯菜也省了,已經有幾個活活餓死的被擡了出去,剩下的人顫顫巍巍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孫勝清進來時見這一幕,喉嚨艱澀,厲聲地吩咐獄卒去準備飯菜和水,拿來幹淨的被子,并且提到皇帝已收回成命,不再誅殺他們。
牢內衆人聽見說話聲已睡醒,聽聞不被砍頭後困意全無,都在叩首感謝他。
“多謝将軍救命之恩!”
他還帶了大夫前來醫治,為牢內衆人把脈看病。
過了午時,外頭傳來一陣哄鬧聲,是整齊的腳步和兵器碰撞的聲音。
孫勝清原本端着藥碗勺起,喂入一個小孩嘴裏,聽聲音後擡眸,望向鐵門外。
歐陽遜着朱紅騎裝,發冠束起馬尾,眉眼深邃,淡淡掃了衆人,與孫勝清視線交接上。
他冷傲地開口道:“來人,将孫勝清拿下!”
身後十幾名士兵身着鐵甲,手持劍柄,一個緊跟一個趕出來,團團圍住孫勝清,直指向他,劍意凜然。
孫勝清眼底如枯井,毫無波瀾。緩緩起身,冰冷的聲音中透着質問:“歐陽遜,你這是做什麽?”
“孫将軍,你暗中訓練雲騎兵通敵叛國,還私放南國收回的餘黨,這可是大罪!”
“信口雌黃,你以為皇上的眼睛是瞎的嗎?”
“皇上的眼睛瞎不瞎不要緊,你以為你在他心目中很重要嗎?還是先考慮考慮你自己吧!來人,帶下去。”說罷,身後幾名士兵将他扣下。
牢內衆位百姓擔心孫勝清因此被拖累,焦急萬分地喊道:“孫将軍!孫将軍!”
孫勝清神色自若,渾身氣質冷峻,仿佛不可侵犯。但往往笑意溫和,走時不忘安慰衆人。他相信皇上會給他清白。
一日的時間,“通敵叛國”的罪名被扣下,上上下下的侍從被關入大牢,大門也被貼上封條。偌大的孫府瞬時成為了衆矢之地,昔日讨好的大臣也遠而避之。而雲騎軍有了借口則被皇帝遣散,擇服從者收入進皇家軍。
-
唐如英策馬一路向北,途中經過昌建時,到達顧常青說的地方找到了玄甲軍。玄甲軍一見玉佩時便激動萬分,又聽聞公主說帶他們救回族人,心情澎湃,他們知道,姜家人一定不會放棄他們的。
十幾日的日夜兼程,她終于到達了汴京。
她在汴京沒有熟人,唯一想到的就是孫勝清,進不了皇宮,只能求他帶自己進去。
誰知一到孫府門前,便看見門上貼着的黃色封條,大門緊閉。
唐如英心中疑惑叢生,便在路邊拉着一個婦人就急切問道:“大嬸,請問孫府這位将軍現在在何處?這為何貼滿了封條呢?”
婦人臉色滄桑,提到孫府就膽戰心驚,躲避着她的目光。
“唉,也不知犯了什麽罪,一夜之間就變成了這樣。侍從們也被官兵帶走,至今不見将軍的蹤影。”
“啊...多謝。”唐如英道完謝後心中寒涼,擔心他會出了什麽事,正思索着,卻聽見遠處有人在喚她,回過頭,是孫勝清常跟她提到的宋景明。
少年一向談笑風生的臉此刻嚴肅萬分,驚呼道:“你是...南國公主!”
唐如英微微行禮,點了點頭。
“你怎麽會在這裏呢?你不是應該在南海嗎?”
“實不相瞞,我聽聞族人有難,便趕來求見皇帝。奈何進不去皇宮,本想找孫将軍幫忙,不知孫府為何會下了封條?”
“這事說來話長,一時半會也解釋不清。這樣,我帶可以你進皇宮,你去求見皇上救你的族人,我去求見太子,我妹妹是太子妃,且太子與勝清有同窗之意,我去求他興許有幫助。”
他講話的語速十分快,唐如英點頭如搗蒜,随後便跟他上馬騎向皇宮。
玄甲兵一路跟來,此刻帶入皇宮實在不妥,便将其喬裝成小厮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