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雨後
雨後
老岐陽王病重,岐陽王葉玉真求娶長公主。岐陽王二兄葉玉鞍入京,替弟弟求娶皇家趙氏長公主。
一時間,京師炸開了鍋,長公主,哪個長公主?
還有哪個長公主,趙寧登基不足三月,剛有個小公主出生,趙寧這個長公主還不足月,連名字都沒取。
周淑妃也不會讓自己沒足月的小公主去配年近三旬的岐陽王,那只能是還未歸京尚在途中,剛剛死了夫婿的遠嫁察罕湖的長公主了。
那位長公主,也沒有名字。
禮部慌了,皇上逼着要他們起名,拟封號,鎮國長公主前頭的封號,拟什麽?
誰知道長公主叫什麽,禮部哪敢擅專,着人去請教太後,封太後不理,說後宮不敢幹政。
禮部無頭蒼蠅一般四處碰壁,新帝不賜,反而叫禮部給鎮國長公主起名,誰敢?
禮部左侍郎求到前帝師門前,求教楊太傅,楊素剛收到了楊簡的來信,兒子病了,公主也不好,路上只能耽擱。但楊簡在信中提到了莽莽給自己起了個小名,叫棠兒,他有時候也會喚公主為棠公主。
楊素也沒多說,但點了左侍郎大人幾句:“鎮國長公主,如鳳凰落青天,桃李總粗俗。”
禮部這幫人,将楊素這幾句話颠來倒去的琢磨,終于磨出來幾個字,“棠、鳳、詩、琅。”拼拼湊湊遞上去,皇帝心覺好人做到底,直接讓禮部遞給了太後娘娘。
封太後看得直皺眉,“趙棠妖而豔俗,趙鳳?趙鳳留給他自己女兒吧。趙詩、趙琅?”
封太後想掀桌子,千錦在旁邊勸,“鎮國長公主的名號必然是被咱們公主得了,屆時封號總是要好好拟的,至于這名字,您不妨為公主擇兩個字出來,鳳與棠、詩與琅,您覺得如何?”
鳳棠、詩琅,封太後都不大喜歡,禮部這四個字,她想了一夜,次日起床,瞧見殿外雨後春棠欣欣向榮,終于還是擇了個棠字。
趙棠名出楊太傅,禮部拟出的字,就算禮部、太後與帝師一并為公主起了名。
Advertisement
鎮國長公主也要封,衆卿都想當然,這回鎮國公主的封號必然是趙棠得了。
替鎮國公主拟封號,禮部這回沒打結,照禮制,很快拟定了三個封號上去,‘昭陽’、‘太平’、‘永安’,都是照着與鎮國公主相匹配的禮制去拟的。
周淑妃見不着趙寧,沒法訴苦告狀,愈發恨紅了眼,想着等趙棠回宮,要掐死趙棠和她的母後。她的女兒也還沒名字呢,憑什麽趙棠喪夫回來就是鎮國長公主,可憐她的女兒将來能得個甚麽?
趙寧很久沒來後宮了,因岐陽王求娶趙棠,整個朝堂都忙,吏戶禮兵刑工,都在為棠公主與岐陽王聯姻之事趕修工事,工部甚至準備要請旨為鎮國長公主翻修公主府邸了。
趙寧與周淑妃的父親禮部右侍郎周守仁商讨趙棠的封號,周守仁覺得鎮國長公主該與‘昭陽’或‘太平’相匹配,與‘永安’其實是不太匹配的,因為前朝有個起義失敗的郡王封號就是‘永安’。
封太後太得意了,鎮國長公主就該是‘昭陽’,她的女兒很快就是鎮國公主,風光大嫁岐陽王,天作之合。
趙寧還是沒順了封太後的意,他選了‘永安’,鎮國公主也沒給趙棠,而是給了他自己的女兒,原因是:鎮國公主趙曉出生時,曉月出天山,是興國之兆,是以小公主趙曉得封鎮國公主,賜‘昭和’二字。
而于社稷有功的長公主趙棠,賜‘永安’公主,賜婚岐陽王。又因老岐陽王病重,是以長公主不需回宮,直接前往蓉城完成親事。
周淑妃簡直笑開了眼,丫鬟雨露也跟着高興,可等淑妃娘娘見了父親一回,又不高興了。
周守仁訓斥女兒短視,他是這麽說的:“皇上為何改變主意,為何非要得罪岐陽王,為什麽?”
“我怎麽知道為什麽!”周淑妃腦子是沒那麽好,她真那麽聰明,早當皇後了。
周守仁點她:“你別得意,趕緊去查皇上見了誰,怎麽一夜之間就改了主意,去查!”
封太後也被驚天一棍敲醒,她的女兒沒了鎮國公主,她反而平靜了,叫了刀環過來,低聲說幾句,沒叫千錦知道。刀環面生,又不嘴尖,當晚就到東華門後的小巷去了。
小巷裏有年老沒出宮的太監,年紀雖大,但東華門進進出出的人,哪個禁軍當值,禁軍是誰家官宦子弟,他們都知道。
刀環帶着太後今天晚膳不吃的燒雞,雞肉下面是一支人參,老太監太老了,他佝偻着拿了刀環的禮物,說:“冊子在櫃子裏,你自己看。”
是東華門進出的名冊,老太監每天清晨替禁軍住宿的庭園裏澆花,名冊上寫了個,‘三日前,秦将軍放休,來了個代秦将軍的,但只留了一瞬,就被皇上召進偏殿。’
“你怎麽知道是偏殿,不是正殿,也不是暖閣?”刀環說:“明日給你拿酒,狀元紅。”
老太監道:“那是個姑娘,不是将軍。”刀環轉身,“姑娘,什麽姑娘?”
老太監撕下一塊雞肉,抛給他養的黑貓,貓很老了,又老又胖,就愛吃肉。刀環說:“誰放她進來的?”
還能是誰,皇帝在前殿私會姑娘,難怪這麽久不進後宮。刀環撕了那頁紙,說:“許你一壇狀元紅,多謝。”
封太後比周淑妃有數多了,周淑妃才查到禁軍身上,朝中就有人家向趙玉顏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