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臨淵試劍
臨淵試劍
第二日,文正也不叫人送藥了,幹脆仍舊自己穿着太監服,前去太醫院用藥。
俞啓軒從藥房回來一邊走向他常坐的榻上,一邊和文正說道:“熬上了,得兩個時辰。”
文正聞言也走到榻上另一邊,熟練的在桌上擺了棋盤,笑吟吟對俞啓軒說:“那我陪師傅下下棋慢慢等着便是。”也不等俞啓軒答話,自顧自就先落了一子。
文正不喜歡默默無言的下棋,便想找些閑話聊聊,想了下随口說道:“師傅,昨日有位小侯爺來了太醫院呢,是平陽郡侯世子,平陽郡……”
俞啓軒面無表情打斷說道:“查過了,不是有意為之。”
文正愣了一下:“啊?啊,我不是……好吧。各藩王屬地常聽人提起,這平陽郡倒是沒聽說,是在南邊?”
俞啓軒看一眼文正,有些不滿地說道:“你啊,真是被你父親養得好,簡直兩耳不聞窗外事。”
文正尴尬笑笑,的确,大都督對他這個兒子,嬌慣地不成樣子,一副不養成個當世第一大纨绔決不罷休的架勢,有時文正自己都有些受不了。
對于文正的教育,大都督的态度就是:你只管讀書做學問,旁的費腦子的陰謀詭計、人情世故,一概由爹爹幫你做,你若看誰不順眼想打一頓,爹爹給你遞最結實的棍子。
俞啓軒一直不滿大都督過分地溺愛,此時聽文正主動提起朝中事,便也不避諱說了起來:
“平陽郡臨近兀風國,地處偏僻向來不被重視。此次藩王郡侯奉旨攜子進京賀壽,明眼人都清楚,這是陛下開始為繼位者鋪路了,此次進京的世子們定是要被留在京中為質的,若非如此,恐怕陛下都想不起來還有個平陽郡。”
俞啓軒看文正頗感興趣,便又給文正說了說分封一事。
其實倉予王朝并沒有分封諸侯的先例,但今上登上尊位實在艱難,今上天授帝兄弟姊妹衆多,他更是非嫡非長。
當時先帝病危,皇後的嫡子早夭,一群庶子也沒有什麽尊卑之分,一時真是腥風血雨,争到最後沒想到竟然被今上撿了漏,得到當時皇後,也就是如今太後的支持,登基為帝。
當年天授帝不擇手段殺出一條血路,登基後為博聖名,不好薄待兄弟,遂效仿了鄰國西越,分封藩王屬地,對多有助力的和保持中立的兄弟都有分封。
Advertisement
當然也有還沒開始奪嫡就早早被挪出宮的,今上為表寬厚,索性也一起封了,就比如平陽郡侯倉予辰。
當年倉予辰的母妃惠夫人,很得先帝寵愛,生的倉予辰又從小聰慧伶俐,引起了諸多妃嫔忌憚,後來更是被設計陷害,直接被放逐平陽郡。
好在惠夫人堅毅果敢,母子二人雖被迫幽居但好歹活了下去,倉予辰長大後文心錦繡,作得一手好文章,被當地大儒齊深看中收為弟子,甚至将長女嫁給他為妻。
自此得到了岳家照顧,倉予辰母子才算生活富足些,等到天授帝登基,倉予辰被封平陽郡侯,才算是苦盡甘來。
然而平陽郡地處偏僻又多戰亂,因此平陽郡侯大概是諸王侯中最不起眼的了,單看進京的車馬儀仗就能看出哪家豪闊哪家寒酸。
俞啓軒落下一子繼續說道:“平陽郡侯此番進京途中偶遇東海王,東海王妻舅乃是富商,在京中為他置辦了宅子,東海王便邀請了平陽郡侯同住。”
文正聞言好奇問道:“平陽郡侯和東海王同住?他們不怕陛下會忌憚王侯間來往密切麽?”
俞啓軒有些驚異,這只會玩樂的浪子竟然會思慮到這個層面,便來了興趣和他說道:
“無妨,東海王妻舅一個商賈,沒什麽緊要,且平陽郡侯勢微力薄,平陽又和東海相距數千裏,陛下不會多想的。他們若過于謹慎反而不妙。”
文正了然一笑,自己這師傅真是了得,諸王侯世子不過剛進京,所有事就都查的一清二楚,這麽個智囊,難怪當年一進宮就被爹爹收到手下。
兩人又下了一會兒棋,文正就開始緊皺眉頭,思索良久也放不下去棋子,俞啓軒也不催促,拿起醫書邊看書邊和文正下棋。
這簡直是莫大羞辱,但也無可奈何,誰讓文正棋藝實在不佳,但他很有耐心,就慢慢琢磨着。
“鐘公子您果然在這,三皇子在毓園等您呢。”一個小太監跑進太醫院看到文正急急說道。
此時文正剛想好棋招落下一子,正是志得意滿,不想被打斷,頓時惱怒:“你家主子怎麽這麽閑不住,又來讨打了?”
聞言俞啓軒微皺眉頭,出言提醒:“慎言!”
文正知道俞啓軒這書生向來重禮,尴尬一笑點頭稱是,又和俞啓軒說道:“師傅這局棋我有望得勝,您千萬給我留着,我去見過三皇子即刻就來。”
文正剛到毓園門口就看到三皇子在張望了。
三皇子倉予靖齊,字悅亭。母親嘉夫人是東州牧之女,身份高貴,她性情豁達、活潑好動,不太會讨人喜歡但也讓人見之舒心,今上每每心中郁結都會去她宮裏疏解一二,嘉夫人自幼習武不好詩書,生的三皇子和她一模一樣。
但本朝向來重文輕武,宮裏并沒有設置武學教習,因此一方面礙于今上不喜,另一方面嘉夫人住在西三宮按禮數每十日才能見一次,所以三皇子只和母親略微學了點皮毛。
幼時三皇子路過毓園不小心走了進去,偶然間看到大都督在教文正練拳,雖然大都督惡名在外,但求學心切的三皇子,還是大着膽子向大都督說了拜師的意願。
大都督自然不便收他為徒,但也答應了會給他安排個師傅去他宮裏教他,但自此只要文正進宮,三皇子便會來毓園找文正玩耍,每次見過母親後,還會帶很多美味的吃食托大都督帶給文正分享。
剛開始文正也擔心他別有企圖不太敢親近,畢竟是個皇子,大都督又身居要職,後來慢慢發現這位三皇子似乎真的很是頭腦簡單,也就熟絡起來,偶爾進宮湊在一起吃吃點心、探讨探讨招數,主要嘉夫人做的吃食實在是美味!
三皇子一看到文正就迫不及待拉他進去,邊走邊說:“我剛下了學就來找你了!東海王進宮面聖也給我帶了一把好劍,你快來瞧瞧!”
劍?文正心想,這東海王還真是恨不得昭告天下他與東州牧不和啊,本朝重文輕武,皇子們更是沒有武學課程,他竟然給三皇子送了把劍?東州牧知道還不得氣死。
不過也不知道是真的不和,還是只為了讓今上放心。
東海王是東州屬地藩王,本朝藩王只食祿不執政,而當地州牧則掌管當地一切行政事務。
另外還設有将軍府負責招募兵勇守備城池,三方互相獨立,也算是朝廷制衡藩王的手段,如果這兩個人一旦通了氣,再拉上将軍府那真是脫離控制、割據一方了。
因此東海王按照禮數,進宮自然要給出身東海的嘉夫人送上禮物以示親睦,但又不能讓今上覺得兩方太親睦……
唉,也難為東海王想了這麽個損招,文正一邊端詳寶劍一邊搖頭苦笑。
三皇子見文正搖頭還以為不好,急忙說道:“這可是大涼國有名的鑄造師烏魯達打造的,你看這還有他的方錘印記,這可是難得的好劍啊!你不喜歡?”
文正笑着回道:“确實是好劍,東海王倒也是費了心思的。”這東海王也有意思,做做樣子的禮物,竟還用心挑了這麽難得的珍品。
三皇子頓時得意起來::那是當然,前幾個月我還寫信向外祖求把好劍,說不定是外祖托東海王帶給我的。”
文正聞言一愣,低聲說道:“悅亭,不要亂說,你外祖送個東西哪裏還要托他?”
三皇子嘻嘻笑起來:“放心吧我知道!母親說想來長輩們自有道理,咱們不必管,我是為你求的,你不是在練劍麽。”
文正随即也笑了起來:“給我的啊,不過我看這劍更适合你,我用着太重了些。”
說着就拔出劍,站立後騷包的挽了個劍花,然後試了起來,文正仗着有個武學巅峰的爹爹,練武挑剔的很,盡是挑些看着潇灑的招式去練,劍法亦是如此。
為此大都督特意尋了位,據說在海外仙島隐居的劍仙弟子來教導他練劍,不論步法還是劍招都格外俊逸風流。
再加上他那副美人相,因此看文正舞劍真是種視覺享受,看三皇子那一副樂不可支的模樣就知道了。
不過今天三皇子的快樂結束的太快了些,文正劍法剛過了十幾招就聽到遠遠一個洪亮的青年聲音響起:“好劍法!想不到三皇子身邊的小太監,都有這樣好的身手啊。”
文正和三皇子齊齊吓了一跳,大都督、俞啓軒、文正這三位都不喜歡太多人服侍,因此偌大個毓園除了他們三人的貼身随從,只有仆役太監每日過來灑掃一次。
其他不論皇子公主還是侍衛宮人,都知道毓園是大都督的居所,雖然園子口連個大門都沒有,更別說守門的了,但是幾乎沒有人敢随意走進來,此時聽到喝彩聲如何能不驚訝。
文正收劍望過去,只見兩個年紀相仿的青年衣着華麗,身邊跟着兩個灰衣小厮,落後的一人左手還包着白布,正是昨日見過的平陽郡侯世子。
另一位生的人高馬大,雙眸明亮、笑容燦爛,他皮膚略黑,一說話露着一口大白牙,再者見到這劍就知道是三皇子,文正猜想出聲這位就是東海王世子了。
三皇子見來人誇贊文正劍法,又看文正穿的是件太監服飾,似乎誤會了文正是服侍他的小太監,連忙解釋:“不不不,這位是大都督的養子鐘文正,你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