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章

第 33 章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過完中秋,月笙他們也要開始秋收了。

“明天就先開始收谷子吧,今年我們也找幾個工幫忙,月笙和重山早上還是去擺攤兒,下午回來再去地裏幫忙。”晚飯時,李輕舟就跟陳秀雲說了秋收的打算。

這是月笙昨晚上和李輕舟商量後決定的,原本月笙是打算這段時間先不擺攤兒了。但李輕舟覺得反正上午都是要去鎮上送魚丸的,稻谷弄完緊接着還要收玉米、黃豆,還有得忙。月笙好不容易在鎮上積攢了一批老顧客,幾天不去還是不太好。還不如擺個半天攤兒,再幹半天活兒,兩不耽誤。

這些年春耕秋收都是李輕舟和李重山兩兄弟在弄,回回都是忙得團團轉,每次弄完人都要黑瘦不少,陳秀雲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但以前李輕舟不舍得花錢找工,今年終于改變了,陳秀雲當然贊成。

“是該找幾個工,這樣你們也能輕省些。可想好找誰了?”

“我等會兒去大牛家問問,他們家人多,應該能抽得出人幫工。我們也不找多的,請兩個幫着打谷子、往家裏背的人就成。”李輕舟已經有了主意。

割稻子還算是輕松,關鍵就是給谷子脫粒和運回家比較辛苦。他們家的地離家裏還有些遠,又沒有板車,更沒有驢車、牛車,農忙時這些借都不好借,全靠用背簍一趟又一趟背回家。年年秋收完,李輕舟的肩膀都得磨掉一層皮。

“成,大牛他們一家子都是實在的,幹活兒也踏實,找他們也放心。”

吃了飯,李輕舟就去了林大牛家。林大牛和李輕舟年紀相仿,兩人關系還不錯。

林大牛爺奶還健在,就沒有分家。林大牛一家六口人,他大伯家五口人加上小叔家裏三口人,一共十六人都擠在一起。

李輕舟過去時,一大幫人正在院子裏吃晚飯,院門都沒關,他站在門口喊了聲“林大牛”。

“輕舟?你啥時候回家的,我怎麽都沒見着你?”林大牛放了碗筷迎過來,“快來吃飯,我們也才剛開始吃。”

李輕舟跟着林大牛走進院裏,先跟幾位長輩打了招呼才回林大牛的話,“回來兩三天了,還沒怎麽在村裏走動,你沒見着也正常。我吃了飯才過來的,出門的時候連碗都沒洗呢。”

林家人都十分熱情,紛紛勸李輕舟上桌吃飯,他拒絕了幾次才終于讓這些人作罷,不過林大牛又去給他倒了杯水過來。

Advertisement

李輕舟見一幫人吃飯都有些不自在,也不想繼續打擾,就直接和林大牛說了來意:“大牛,你別忙活了。我來是想問問你家能不能抽得出人,我明天割谷子,想找兩個人幫着打谷子和往家裏背。一天給四十五個銅板,中午管一頓飯。後面收玉米時也要幫忙,還是這個價。”

林大牛一聽李輕舟這話就兩眼放光,不過他還是沒立馬答應,而是看了眼飯桌才對李輕舟說:“應該是能抽出人的,不過我得過去問問我爺奶他們,你先在這兒坐會兒,喝口水。”

不分家就是這樣,不管多大點兒事都得要說出來,讓當家的人定奪。

林大牛回了飯桌沒多久,李輕舟就聽到那邊一陣嘀嘀咕咕的,過了好一會兒,林大牛才和他爺爺、大伯過來了。

“輕舟哇,你看就讓你林叔和大牛兩個去幫忙成不?你放心,他們倆幹活兒都利索,也有力氣。”

“我自是放心的,那就麻煩林叔和大牛了,你們明個兒早上就直接去我家水田裏就行,免得又要多走一截。”李輕舟對找工沒什麽特殊要求,只要是青壯漢子就行。

“哎,哎,好!”林大牛和他爺爺、大伯三個人都忙不疊應了。

等李輕舟走了,林家人還在議論,說他出去果然掙到錢了,這都能花錢請工了,一時間是又羨慕又有些酸。

李輕舟回了家就跟家裏人說了明天林大牛和他大伯會來幫忙。又和李重山把打谷鬥擡出來,仔細擦洗幹淨,放在院子裏晾着了。

第二天,一家人比往常起得要早些。李成林家也在忙秋收,但李喬還是來幫忙了,是他爹娘讓來的。他們家四個勞力,也能忙得出來。李喬一個十三歲的小哥兒,半天時間也幫着割不了多少谷子,不如去掙些銅板。

李輕舟幫着把魚肉打成泥,吃了月笙烙的肉餅和南瓜粥,就背着鐮刀、打谷鬥,提着一罐水下地了。

林大牛父子已經在地裏割谷子。

“林叔,大牛,你們來這麽早啊?”李輕舟很是驚訝。

林大牛和林忠文趕緊放下鐮刀過來幫着扶背叉,合力把打谷鬥擡下來,“不早不早,我們也才剛下地呢。”

幾人簡單聊了幾句就開始幹活兒。

李輕舟彎着腰,快速飛舞着鐮刀,身後留下一堆堆稻穗和一片稻茬。割了一會兒就得把稻穗抱到林大牛他們那邊。

而林大牛和林忠文則雙手抓住一大把稻穗,用力上下揮舞,通過在打谷鬥的板壁上摔打,把谷粒脫幹淨。

現在雖然天氣不似夏日那樣炎熱,但今日陽光好,做得又是體力活兒,沒一會兒就都汗流浃背。稻谷葉子上有細小的絨毛,刷過手臂、臉頰之後,一流汗就又疼又癢,很不好受。

但幾人還是很高興,尤其是李輕舟,臉上的喜色怎麽也收不住。無他,今年的稻谷長得好,穗子都結得長,顆粒也很飽滿。

“你們這谷子長得好,看着就喜人。這一畝地能收三百來斤吧?”有人站在田埂上和李輕舟說話。

這一片都是水田,今天來收谷子的不止有李輕舟他們,還有其他好幾戶人家。部分人歇息的時候就喜歡去別人地裏瞧瞧,看看各家收成怎麽樣。

李輕舟打了個哈哈,“看着是是比去年好些,不過得過了秤才知道呢。”又問來人,“貴叔地裏今年咋樣?”

被叫貴叔的人搖了搖頭,“不太行哦,有塊地裏長了卷葉子蟲,癟谷多。”

種稻谷就怕缺雨水和長卷葉子蟲,李輕舟聞言也只能笑着道:“我家今年運氣好,沒怎麽長蟲。不過您家地多,總歸還是收得多的。”

貴叔一想也是,李輕舟家谷子長得再好,也就五畝地,頂天也就能收不到兩千斤谷子。自家可是有九畝水田的,怎麽也能比李輕舟收的多,心裏就平衡了許多。

貴叔走了後,又有其他的過來,要麽就是來看看地裏的谷子怎麽樣,要麽就是來問問李輕舟走商的見聞,有些則是看李輕舟還請了工,來探探他到底賺了多少錢。

不過還是收谷子要緊,大家都只是趁着歇息的時候,過來說幾句話,很快就又回去幹活兒了。

差不多午時末,月笙和李重山也來了。

“輕舟,過來吃飯了!”月笙一到地裏就招呼李輕舟。

“今天做了什麽好吃的?”李輕舟早就肚子餓了,一聽有飯吃,快速把手裏的活兒弄完就叫了林大牛兩人過來了。

月笙掀開竹籃子上的布巾,拿出裏面的碗筷和用大海碗裝着的兩份菜。“蒸了豆子飯,有魚丸炖豆腐、土豆燒肉,還有綠豆湯。”

李重山也在一旁揭開了兩個瓦罐的蓋子,開始幫着盛飯。

林大牛和林忠文伸手接過滿滿一碗豆子飯還有些不可置信:“我們也吃這個?”他們經常幫人種地收糧,能既給錢又管飯的人家就不多,就算管飯也就是幾個硬邦邦的玉米窩頭就着水,還沒怎麽見過這樣有飯有湯還有肉的。

李輕舟笑着拍了拍林大牛,“拿過來就是給你們吃的,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呢。”

月笙也笑着點點頭,收糧食累人,不吃點油葷,人頂不住。以前在娘家時,他家回回請工都是好菜好肉從不吝啬的,他爹說這樣人家才肯下力氣,以後找工也方便。

林大牛和他大伯這才敢動筷,一邊吃還一邊念叨,“你們盡管放心,我們肯定好好幹活兒。下午再抓點兒緊,今天就能全收完了。”

有旁邊地裏的人過來看了看,再回到自家地裏,瞧着自己手裏的玉米窩頭、白饅頭,就覺得怎麽都不順味了,卻也只能往嘴裏塞,心裏卻琢磨着明個兒也讓自家婆娘做些葷菜才行。

吃飽了,身上又有了勁兒,加上月笙和重山的加入,下午就弄得更快了些。

夕陽西下之時,五畝地的谷子就全部都打完用麻布袋子都裝好了。

李輕舟和林大牛、林忠文三人跑了四五趟才把所有的谷子都背了回去堆在院子裏。

一個麻袋挨着一個麻袋,陳秀雲摸了個遍,眼睛都笑彎了,“今年還多收了三袋子呢。竹席子我今兒在家都洗好了,得把谷子倒出來攤開,發熱了就不好了。明個兒好好曬曬,過幾日就可以去舂新米嘗嘗了。”

豐收總是令人喜悅的。李輕舟他們家今年不僅稻谷好,玉米也不錯。雖然倒了幾行,但最後收成也沒減,麻袋裝了十幾袋,屋檐下還挂了一排排帶葉的玉米,黃澄澄、粒粒飽滿的,看着就讓人歡喜。

但也不是家家都像李輕舟他們這樣高興的。之前的那場暴雨讓不少人損失慘重,而且在收玉米時有許多人還發現自家地裏的玉米被人偷了不少。

這可把人氣壞了,天天在村裏大罵。一開始還有人懷疑是新來的流民幹得,兩波人為此還打了一架。直到有一天半夜,曹金花地裏傳來一聲慘叫,才終于揪出這個偷玉米的小賊。

不是別人,正是沈桂花。她家玉米和稻谷都受了災,今年收成慘淡,沈桂花就把主意打到了別家地裏。林德財和林大寶都懶,不願費這力。讓林小草母女上陣,她又不放心,只能自己幹。她也不蠢,都是半夜出去,而且還是鑽到玉米地中間部位掰,只在外圍看根本就發現不了。所以得手了很多次。

哪知這回曹金花聽村裏人說了這事兒,有了防備,提前在地裏安了夾子,被沈桂花踩了個正着,就這麽抓了現行。

對村裏人來說,糧食是再金貴不過的,不少人家都被偷了。這回再也沒人能昧着良心幫着沈桂花說話,再一聯想之前她們家日日吃肉喝酒卻沒正經活計,又常常有人丢東西,心裏就有了計較。沈桂花和林大寶的名聲算是徹底壞了,沈桂花也因此瘸了一條腿,和曹金花更是結了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