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章
第 48 章
這幾日的夜晚,清河村十分熱鬧。
白日裏太陽毒辣,熱氣也旺,連吹的風都是熱烘烘的。不僅人不喜外出,田雞、泥鳅等也寧可待在水下或淤泥裏。而入了夜,熱氣漸漸消散,這些東西就活躍起來,在溪邊、稻田、水窪等地冒出頭來覓食,這時要想抓獲就容易得多了。
自打李輕舟放出話來,要在村子裏收購田雞、泥鳅什麽的,夜夜都有村民打着火把、提着麻袋四處搜尋、抓捕。有講究的還專門編了肚大口小還帶着蓋子的竹籠挎在腰間,抓一只/條就塞進去,也不用擔心跑出來,方便得很。
李輕舟兄弟倆每天晚上也會去自家的水田那塊兒抓上個把時辰。之前日子苦,兩人經常抓這些回來打牙祭,久而久之也就練出來了。用不着其他工具,只要看準了,下手夠快,徒手就能逮住,每次回家都收獲滿滿。
月笙只在第一晚跟着去過一回,田雞沒抓幾只,倒是喂飽了不少蚊子,後面李輕舟就再不讓他去了。
白日裏月笙也不再去擺攤兒了,就在家收貨。李輕舟砍了木杈子和樹棍回來,在院裏搭了個遮陰的草棚。草棚下支了張桌子和兩條板凳,這就是交貨稱重的地兒了。草棚靠裏沿則擺着大大小小好些個大木桶或陶缸,上面都蓋着木板,這就是暫時用來喂養田雞、鳝魚之類的了。
“田雞四斤四兩,鳝魚兩斤七兩。”陳秀雲把檢查好的貨過了秤,一邊提着竹簍子往後邊陶缸走,一邊給月笙報了數。
月笙撥弄了一番算盤,擡頭看向站在桌前前有些局促不安的母女,“田雞六文一斤,鳝魚五文一斤,給你算四十文。”說完就從一旁的木盒子裏數了四十個銅板遞過去,“你自己數數看對不對。”
崔秀菊顫顫巍巍地伸手接過銅板,小聲道了聲謝,便數起了銅板。她數得很慢,似乎并不太熟練,卻很認真,數一枚就往林小草手裏放一枚。
月笙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簇起了眉頭,只見林小草伸出的手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傷痕,發青發紫,還有些腫脹,似乎是被什麽鞭打過。
月笙聽着那邊才數到五,陳秀雲也已經回到桌前,想了想,還是回了房,很快就端着一個木盆出來了。
“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崔秀菊終于數完了銅板,一直木木的雙眼總算有了些神采,“沒,沒錯的,是這個數。”
“沒錯就好,”月笙笑了笑,又沖林小草招手,“小草,過來。”
林小草在原地踟蹰了一會兒,才向前走了幾步,月笙這才注意到林小草的腳上也都是傷口,應是被草或石子劃的,被水泡過之後有些發白。
林小草發覺月笙在看她的腳,有些不自在地蜷了蜷腳趾。卻聽那人用好聽的聲音對她說:“坐下,把手伸出來。”
Advertisement
林小草有些不明所以,呆呆地依言坐下,伸出了自己細瘦地雙手。緊接着,她就看到一只白淨的手拿着帕子伸了過來,小心地幫她擦去了上面的污漬,然後有冰冰涼涼的青綠色藥膏在她手上暈開。
“這,這怎麽使得?”林小草聽見她娘在一旁慌亂地開口,語氣一如既往的怯懦,被陳秀雲拉了一下就不敢再開口。
她終于忍不住紅了眼眶,卻強忍着沒讓眼淚落下來。月笙發現了,不過他什麽也沒說,幫着林小草處理了手上的傷,又低下頭把她腳上的傷也清理了。
“好了,”月笙幫林小草穿上鞋子,“這個藥膏你拿回去,多擦兩次就好了。”
林小草盯着面前的白瓶子看了會兒,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謝謝,不用了。”
月笙剛想說不用還,再一看母女倆的神色就忽然領悟了,那樣的家,怕是拿回去也留不住的,便也不再堅持,只道:“能不碰水就盡量別碰,找些車前子或者蒲公英興許有用。”
“好好好,我們先回去了。”崔秀菊慌忙點頭,撿起地上的麻袋就拽着林小草走了。
“哎!真是造孽。”陳秀雲看着兩人的背影,嘆了口氣,還想繼續說些什麽,卻被打斷了。
“嫂嫂,娘親,我好像看到小兔子了!”嫣嫣歡喜地從後院跑了出來。
“真的?”
“你看到了幾只?”
陳秀雲和月笙高興地拉着嫣嫣問起了小兔子,剛剛的事兒便被抛到了腦後。
走到院門口的林小草聽到歡笑聲沒忍住回頭看了眼,就見到了紮着羊角辮,蹦蹦跳跳笑得開心的小姑娘,而和她說着話的那兩人是那樣溫柔。看着看着,她也有些僵硬地扯了扯嘴角。
“還在看什麽呢?趕緊回去了,豬還沒喂,晚了又要挨罵了。”只是這樣的笑也沒能維持多久,就很快消失了,似乎從未出現在臉上。
————————
六月十二,宜開市。
這日天氣也很好,陽光明媚,萬裏無雲。
一大早,一家人加上江鳳仙和李喬就去了鎮上鋪子,今日開張,每個人都特意挑了最體面的衣裳穿上。到了鎮上沒多久,秦鳳蓮也帶着狗蛋過來了,還帶了一包紅紙包好的饴糖作為賀禮,雖不貴重,卻也是一番心意。
“左邊再低一點,好了!”
“右邊高了,再低一點,還低一點,好!”
來到鎮上第一件事兒,自是要先把牌匾挂好。這會兒還挺早,街上行人不多,月笙他們便站在街道中間,指揮着站在梯子上的李輕舟把牌匾調整到一個最合适的位置。這時的牌匾還被紅綢布裹着,需得等吉時到了,才能掀開。
挂好牌匾,一衆人便去了後院忙活。
昨日下午李輕舟就把今日開張要用到的魚、田雞、鳝魚什麽的分了好幾批都運到了鋪子裏,放進了後院的幾個大陶缸。
雖說還未開張,但這些東西總得先宰殺一部分備好,還有魚丸是必不可少的,也要先煮好。
巳時末,吉時到。
一行人開了大門,來到店外。李輕舟拿着長竹竿,把事先就備好的炮竹挂在上面,拿火折子點燃後伸到了外沿。
炮竹聲霹靂啪啦地響起,大紅紙屑四處紛飛。
“開張大吉!”炮竹聲太響,李輕舟不得不提高了音量。
“開張大吉!”聽見的人也紛紛大聲回應。
待炮竹聲止,李輕舟就舉起了手中的長竹竿,江牌匾上的紅綢布掀了下來,露出下面的木質招牌,“月舟漁味”四字赫然在上。
前幾日擺攤兒時,重山他們就告知前來的每位客人今天鋪子開張的消息。加上江大柱夫婦幫着宣言,早就有許多人關注着這邊。
炮竹聲一響,來看熱鬧的更多。
“開張大吉啊,江老板!今日魚丸和炸小魚還有的吧?”卻是之前攤子上的熟客。
“自是有的,除了這些,我們店裏還有田雞、鳝魚、泥鳅等,就等着各位進來嘗嘗呢。”月笙笑着答話。
往日裏魚丸攤早就開了,今日卻晚了差不多兩個時辰,許多人早就等不及,聽了月笙這話,便笑呵呵進了店。留了李輕舟在外招呼客人,其他人也快速進門,按照之前的安排忙活開來。
掌廚的自然是月笙;陳秀雲、江鳳仙和秦鳳蓮都在竈房幫忙打下手——擇菜、洗菜、切菜、燒火、洗碗;重山和李喬就幫忙給客人介紹菜品并傳菜、收錢,連狗蛋也沒閑着,自覺地幫着跑腿報菜。
“水煮魚,清炒菘菜,一碟酸黃瓜。”
“爆炒田雞,香酥炸魚,臘肉黃絲菌,再來個綠豆湯。”
“我要個魚丸炖豆腐,幹煸鳝魚。”
“一份水煮田雞,一份香酥炸魚。”
“炸魚三文,爆炒田雞十五文,米飯兩文,一共收您二十文。”
許是第一天開張,大家都吃個新鮮,來店裏的客人很多,一批又一批。一群人忙得團團轉,臉上的笑容卻沒少過。
“這家店不錯,味道好,量也足。”
“那水煮魚可香,不僅魚肉多,裏邊還有豆芽菜、菘菜、豆腐條和土豆片呢,花一份錢就能吃上好幾種菜,實惠。”
“我今總算吃田雞吃了個過瘾,之前去那會春樓,回回都賣完了。”
在門外招呼客人的李輕舟就更高興了,每個吃完飯出來的客人臉上都帶着喜色,口中更是不住誇贊他們家的菜色,以後客人怕是也不少呢。
約摸酉時,送走最後一批客人,月笙就去門口挂上了“打烊”的牌子。
忙了一天,大家總算能坐下來歇歇。
“哎呀,可算是收工了。沒想到今天生意這麽好,我腿都快跑斷了。”李喬趴在桌子上,長長舒了口氣。不過話是這麽說,他臉上卻是沒有一點疲态,反倒有些神采奕奕。
再看其他也是,雖然都或趴或靠,臉上卻都帶着喜色。
“今日大家都辛苦了,後院還留了兩條魚和一些田雞,不如就都在這兒一起吃一頓,就當是慶賀我們今日開張大吉了。”月笙發了話。
“好嘞,謝謝江老板了!”李輕舟帶頭笑嘻嘻地應了。
“謝謝江老板!”其他人也都嘻嘻哈哈地應和。
于是一夥人就用剩下的材料做了一大桌子菜,不過月笙沒掌廚,他趁着做飯的功夫去了廂房,給每個幫忙的人包了二十文的紅封,連狗蛋也有份。至于工錢,只有秦鳳蓮是日結。
快開飯時,李輕舟還去隔壁小酒館打了一壺酒回來,一群人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飯,才收拾幹淨鋪子,回了家。
“怎麽,今日賺了多少?”李輕舟挨着月笙坐下,一下接一下地幫他捏着胳膊。
“這兒一共有二兩八錢并四十二文,刨去本錢約一兩,賺了有一兩多近二兩銀子呢。這樣算起來,做上兩個多月就能把買鋪子的錢賺回來了。”
李輕舟看着月笙笑盈盈地打着算盤,卻說起了別的,“過段時間還是再聘個廚子吧,天天炒菜太累了。”
“嗯,我先做着。廚子不比打雜的,得更仔細些找才行。”月笙也沒打算自己一直待在後廚,他雖喜歡做菜,但讓他一天到晚都揮鍋鏟也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