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章

第 50 章

又是一年秋收季。

因為要顧着店裏,今年秋收李輕舟幹脆請了六七個人把地裏的活兒全包了,每人每天給六十個銅板,也不用管飯。陳秀雲和嫣嫣在家只要隔段時間去地裏查看一下,送點茶水就行,李輕舟還托了他大伯幫忙照看。如此一來,他們就能放心在鎮上做生意了。

今年算得上是風調雨順,又沒什麽病蟲害,地裏的收成都很不錯。

李輕舟家今年多種了兩畝地,番薯暫時還沒收,南瓜卻是都摘回家了。幾分地的南瓜,大大小小的摘了許多車,在院子裏小山似的堆了好幾大堆。

“這麽多南瓜呢?”月笙他們關了店一回家就看到了院子裏大大小小、或圓球形、或葫蘆狀的黃皮帶把南瓜。長在地裏還不覺得,摘回來摞在一起就覺出多來。

“大牛他們今天幫着把地裏的全摘回來了,拉了好幾車呢,這下豬有得吃了,就是這家裏好像沒那麽多地兒放。”陳秀雲說着話,順手就提了一個南瓜,拿到旁邊的破木盆裏剁成了幾塊,露出裏面黃澄澄的瓜肉。

李輕舟把手裏提着的木桶放過去,裏面裝的是店裏客人們吃剩的飯菜。自打開了飯館,家裏的豬每天晚上就是吃這些,再配點青草、番薯葉、瓜果什麽的。吃得好了,豬也就肉眼可見地壯了起來。

“明送一車去店裏吧,直接蒸,或者炸南瓜條、南瓜餅,也能添幾道菜。”月笙也去挑了個圓溜的大南瓜,“今兒晚上多發點面,蒸一鍋南瓜饅頭吧,明早上熱一熱也能吃。”

李輕舟回來後,就接了月笙的活兒,他現在是越發清閑了,每天也不做別的,就琢磨着給店裏添新菜。前些日子做了桂花糕,最近又在村裏收了許多板栗,做了板栗酥餅和板栗糕。

“這兒我來,你去找幾個麻袋,挑些大個的、長得好的南瓜裝着,明兒早上好拖去鎮上。”陳秀雲撥開李輕舟伸過來的手,自個兒把剁好的南瓜扔進裝着剩菜剩飯的木桶裏,提去後院兒喂豬了。

李輕舟便和李重山去找麻袋裝南瓜,月笙則抱着大南瓜去了竈房蒸饅頭。

老南瓜削去外皮,切成一塊塊的放到蒸籠裏蒸上一兩刻鐘,輕輕一按,就能軟爛如泥。然後加入面粉,少許豬油和一團老面,像平日裏做包子饅頭一樣,揉面發面就成。

趁着蒸饅頭的時候,月笙和陳秀雲又炒了個豆芽菜、臘肉筍幹,還煮了一缽鲫魚冬瓜湯。

加了老南瓜蒸出的饅頭金黃漂亮,即使沒加糖,也是十分香甜。南瓜蒸好後,月笙就沒忍住偷吃了幾塊,等開飯後更是一連吃了三個大饅頭,喝了兩碗湯才覺得飽了,沒再繼續吃。

第二日一早,揣着熱好的南瓜饅頭,李輕舟就趕着牛車拉上南瓜和其他蔬菜,乘着大渡船去了鎮上,月笙等人則搭了小船随後才到。

Advertisement

月笙去了店裏就把昨夜新寫好的小木牌挂在了牆上,如今店裏的牆上已經挂了很多個小木牌,上面寫的都是正在售賣的菜名,方便部分識字的客人點菜。

上午的客人很好招待,魚丸早就煮好了,炸魚也備了一些,都用木盆裝着放在前廳,客人要多少直接數就成。只偶爾有人來吃雞蛋皮,才需要人報菜傳菜。

“黎哥兒,你怎麽過來了?”李輕舟兄弟倆就能應付客人,月笙便和李喬在後頭院子裏擇菜、洗菜。月笙一擡頭便看見了正走過來的張黎,他今日沒紮小辮子,烏發用一支銀蛇樣式的簪子绾在腦後,面上帶着輕淺的笑意,整個人都柔和了很多。

張黎正想開口說話,就聞到一股子魚腥氣,還有廚房傳出的油煙味,到底沒忍住,偏頭幹嘔了一下。

這可把月笙他們吓壞了,忙過來幫着張黎拍後背,“怎麽了?可是哪裏不舒服?”

張黎卻是笑了,“沒事兒,我就是有些聞不得油腥氣兒。”

月笙和李喬都有些疑惑地看着他,黎哥兒自己不是打獵的嗎,怎會聞不得腥氣兒?

張黎伸手輕輕摸了摸肚子,“是因為肚裏揣了崽才這樣的。”

“呀,真的?什麽時候的事兒?”月笙和李喬都驚喜地叫了起來。

“已經滿三個月了,其實診出來有段時日了,只是奶奶說月份太小,不宜聲張,就一直沒告訴你們。”

“奶奶說的沒錯,是不能聲張。”民間一直有這樣的說法,月笙他們自不會怪張黎,只為他感到高興。

幾人說着話,就到了廂房,月笙扶着張黎在桌前坐下,又給他倒了杯水,“你近來感覺怎麽樣?可能吃得好睡得好?”月笙是見過他娘懷錦書的,害喜的厲害,總是吐,睡覺都不太安穩,就有些擔心張黎。

“是經常犯惡心,也不太吃得下東西,最近只喜歡吃酸的。睡覺倒還好,每天都睡不夠似的。”

“吃不下東西也得堅持吃,你現在肚裏還揣着一個呢,可不能餓着了。”月笙得了張黎允許,也輕輕摸了摸他的肚子,感覺很是奇妙。

李喬看看月笙,又看看張黎,卻是嘀咕開了,“睡不夠,吃酸,倒是和堂嫂差不多呢,就是沒見過堂嫂犯惡心,飯量變大倒是真的。”

月笙一聽,手下動作一頓,他近來好像确實也喜歡吃酸,前些日子李輕舟買了兩斤青橘子回來,其他人都說酸,他吃着卻是正好,最後橘子全進了他的肚子。但月笙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些不太可能,他見過的孕婦都會有些害喜的,自己興許就是胃口變好了。

張黎也聽見了李喬的話,他看着月笙的肚子笑得更開心了,“喬哥兒說得可是真的?你沒去醫館看看嗎?”

“我近來确實是這樣的,可是如他所說,我從沒覺得惡心過,每日吃得多,餓得也快……”月笙說着說着也覺得自己好像确實有些反常,聲音不自覺就低了,“應該不是吧?”

“上月去看診時,我前邊兒那位嫂子就是你這樣的,想來也不是人人都會害喜的。”

“真,真的?”

張黎肯定地點點頭,月笙摸着自己的肚子陷入了沉思。

李喬已經坐不住了,拉着月笙的胳膊站了起來,“哎呀,堂嫂,你快別想了,直接去醫館瞧瞧不就知道了。就算不是也不打緊,就當是檢查身體了。不過我覺得肯定差不了。”

月笙還在迷迷糊糊的,就這麽被李喬拉着到了前廳。

“堂哥,堂哥,你過來!”李喬叫過來和李思源說着話的李輕舟,“你別忙了,趕緊帶着我堂嫂去醫館一趟吧。”

李輕舟一聽要去醫館,又見月笙神思不屬的模樣,就有些急了,拉着月笙上上下下地看了好幾遍,“怎麽了,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沒有,是……”月笙起了個頭,卻不知道怎麽說了。

“哎呀,堂哥,你快別問了,不是壞事兒,去了就知道了。”李喬沖着李輕舟眨眨眼,又瞟了瞟月笙的肚子。

李輕舟看到李喬的動作,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可能,有些慌慌張張地道:“我,我這就去。”

走在街上,兩人都還有些暈暈乎乎的,又有些緊張。

也顧不得還在街上了,李輕舟就拉着月笙的手,“我們就去看看,不是也沒關系。”

月笙聽着旁邊的人語氣鎮定地說着話,拉着自己的手卻不自覺得越來越緊,掌心也是一片濡濕,忐忑不安的心突然就安定了下來。

他輕輕撓了撓李輕舟虎口的那道疤,低聲應道:“好,就去看看。”

兩人也沒去別處,直接去了回春醫館。

“你們倆怎麽過來了?你娘又不好了?”宋宴清看着前一位病人提着藥走了,才得空招呼月笙他們。

李輕舟搖搖頭,拉着月笙坐下,“不是我娘,是月笙,他近來有些嗜睡,勞煩宋爺爺幫忙號個脈,看看是怎麽回事。”

“看着面色紅潤,不似生病了,”宋宴清先仔細端詳了一番,“手伸出來。”

“脈滑而有力,似有走珠,不是有疾,是喜脈啊,容我再瞧瞧。”

宋宴清又重新搭了一次脈,過了好一會兒,才摸着胡須笑呵呵道:“确是喜脈無疑了,應是兩月有餘了。”

“喜脈?”李輕舟呆愣愣地盯着月笙的肚子,似是還沒反應過來喜脈是什麽意思。

“傻小子,你要當爹了!”宋宴清看不過眼,笑罵了聲。

李輕舟這才撓着頭嘿嘿笑起來,“我要當爹了,月笙!”

“嗯,當爹了。”月笙輕輕摸着自己的肚子,只感覺手下軟乎乎的,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原來這裏面已經住了個小崽崽嗎?他還以為單純是自己吃胖了呢。

之後李輕舟又細細問了要注意些什麽,才牽着月笙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走在路上,李輕舟還在嘿嘿直笑,高高大大的男人,看着就有些傻,惹來了不少人注意。月笙知道這人高興,也沒提醒他,反倒跟着露出笑來。

“有沒有什麽想吃的,順道買些回去。”傻笑歸傻笑,李輕舟也沒忘記關心夫郎。

“你上次買的橘子不錯,不知道還有沒有得賣?唔,酸梅子也想吃了。”月笙光說着就覺得要流口水了。

“好,那就去看看,再去買個豬腳吧,回去炖着吃,順便跟岳父岳母報個喜。”

“真的有了?”何芳蘭和江大柱異口同聲地問月笙,不過到底還是顧忌着,刻意壓低了聲音,但臉上的喜色卻是抑制不住。

“嗯,找宋爺爺看過了的,已經有兩個多月了。”

“好好好,你感覺可還好,吃啊睡啊什麽的怎麽樣?害喜嚴重嗎?”何芳蘭到底是過來人,高興過後就有些擔心起自家小哥兒了。

“我現在能吃能睡,沒什麽不舒服的,也不覺得惡心想吐。”

“那就好,真是個乖巧的。”都還看不出什麽呢,何芳蘭就誇上了。

回到店裏,張黎和陸思源都還等在店裏,幾人一見兩人滿臉喜色,李輕舟又提着橘子、豬腳,心裏就有了數。

“怎麽樣?”李喬還是按耐不住問了句,見月笙輕輕點了點頭,就高興起來,“太好了!嘿嘿。”

之後月笙就徹底被剝奪了幹活兒的權利,只能安安心心地做起了甩手掌櫃。

“哎呀,我早該想到的,這可真是件大喜事兒。”晚上回了家,陳秀雲知曉這消息後,也是高興地不得了。

家裏現在牲口多,陳秀雲很少去店裏,也就不知道月笙每天午時都要睡很久。只曉得月笙每天晚上回家吃得多了,卻只以為是白天太累了,一直都沒往那處想。沒想到今天孩子們回家,就告訴了她這樣的好消息。陳秀雲高興地拉着月笙說了好些話,又親手做了滿滿一大桌子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