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又是夢

又是夢

顧時殷撐着桌面,閉了閉眼,一時之間陷入了短暫的迷茫,他接下來該怎麽辦?瑜城瘟疫又該如何解決?

他的一些記憶殘缺,星星散散,零零碎碎,根本湊不足一條完整的劇情線,每次想起一些事又會面臨一個新的疑惑,纏纏繞繞,毫無裏頭。

瑜城瘟疫事件是他在位八年面臨的最大浩劫,瑜城被屠,萬人被殺,血腥而又殘酷。

顧時殷無力的垂下了頭,前世的他是否有對白楚的做法而感到憤怒,感到不滿,是否因而關系降到了零點,他前世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反應?

顧時殷不知道,他什麽都不知道……

【瑜城之事,你這麽果斷決定,就不怕這是假的嗎?你就沒有想過,若是假的,你會承受哪一些壓力嗎?】

九一冰冷的聲音突然響起。

顧時殷扯了扯嘴角:“你知道我都想起了些什麽嗎?”

【什麽?】

“瘟疫卷襲了全國,朝廷無能,控制不住,萬民恐慌,齊跪皇宮門,瑜城被屠,火光都刺得老天眼睛疼,萬民上書,血再次漫上京城。”

顧時殷說得很慢,尾音都在輕微顫抖。

“你知道嗎?我現在一閉上眼,出現的都是百姓流浪街頭,滿身狼狽,擠在角落裏茍且偷生的畫面,瘟疫真的不能忽視,哪怕是假的,我也不悔今日的決定。”

“人,真的不能心存僥幸,你可以說我草木皆兵,我也不怕朝廷那些大臣背地裏說我大作主張,暗中給我使絆子。”

“一時的心存僥幸,導致一世的萬劫不複,我賭不起。”

顧時殷低下頭,眼尾泛起絲絲紅色,撐在桌案上的手不自覺蜷縮成拳,散亂的發絲披着,遮蓋了他眼中所有的情緒。

九一沒再說話,顧時殷所說的那些,他的知道,且……

有時候九一也會迷惑,他想知道,孽緣真的值得挽回嗎?既是孽緣,又真的可以挽回嗎?

――

半夜,顧時殷躺着床上,面色蒼白,額頭上滿是汗水,他的手指緊緊的拽着被褥,嘴唇被牙齒咬破,他突然睜開了眼睛,眼底一片紅,紅得駭人。

顧時殷坐起來,雙手抱住膝蓋,盡量把自己縮成一團,他又做夢了。

夢裏全都是紅色,鮮血一般的紅色。

他看到百姓口吐白沫倒在地上,眼裏毫無生氣。

他看到婦女抱着半大的孩子跪在地上,手扯着大夫的衣服哭得滿臉淚痕。

他看到了瑜城的城門被鎖,火光點燃夜的那一刻,響起了拍打城門的聲音,夾雜着百姓絕望的哭喊,聲嘶力竭,句句誅心,夢裏的他站在城門口外,努力的想撬開鎖城門的鎖鏈,他想放他們出來,想讓他們活着,可是最後雙手都被摩擦出了血痕,鎖鏈還是半分不動,他只能親眼看着天被染成紅色,明明是夜,卻猶如白晝,一個永生難忘的白晝。

畫面瞬轉,夢裏的他站在城樓高處,城門口滿是被官兵押着的人,人好多,他數都數不過來。

随着一句“行刑”聲落,他看到劊子手手裏的刀毫不猶豫的朝一個人的脖頸處砍去,顧時殷渾身僵硬,他想大聲的喊一聲住手,卻還沒來得及開口,就看見鮮血噴出,血濺得真遠啊,會不會濺進皇宮門?

他愣住了。

劊子手沒停,手中的刀一下又一下的揮下去。

“住手!給朕住手!”

“為什麽要殺他們?”

“給朕住手!再不住手,朕誅你九族!”

顧時殷喊着,聲音裏帶着哽咽,沒有人聽他的,劊子手依舊在繼續,仿佛有一層結界隔在中間,他在外面,他們在裏面,他想去救他們,他不想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子民被殺,可是他為什麽什麽都做不了?

――

君卿殿內,顧時殷坐着,下巴抵着膝蓋,他的雙目猩紅,發絲淩亂,殿外萬籁俱寂,涼風吹進,床幔擺起。

良久過後,顧時殷笑了一聲,笑聲裏滿是自嘲:“明明我才是皇上,卻誰也不聽我的……”

白楚……白楚……

放火屠城,血殺萬人。

史書記載,首輔大人心狠手辣,草芥人命,及其看淡生死。

果真名不虛傳啊,顧時殷想着,突然嗤笑出了聲。

――

聖旨頒下,瑜城城門被封,民間傳道是瑜城靈力雄厚,朝廷派往官員在瑜城開創靈脈,此事重大,事關國運興衰,為避免民間俗氣沾染神靈,故隔絕外界,暫不與往來。

迷信神靈的百姓深信不疑。

朝廷暗中派大量太醫前往瑜城,于此同行的還有朝廷官員。

在朝廷官員眼裏,皇上簡直是在胡鬧,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就為了一件情況未定的事,可迫于龍威,再多的不滿也只能往肚子裏咽。

瑜城,一間房內。

房間內的擺設及其簡單,一桌一墊一張床,一爐一簾一盞燈。

白楚看着攤在桌上的聖旨,聖旨上的話都是關于瘟疫而采取的措施,他皺着眉看了許久,沒錯,這是顧時殷的字跡。

“首輔大人?”瑜城太守李約開口小心的喚了一聲。

“嗯?”白楚擡眸,道:“皇上已下旨,就按皇上說的辦。”

“是。”

李約從房間內出去後,白楚把聖旨卷起,輕敲了一下桌子,看了一眼風旋,涼聲道:“讓太醫把确診為瘟疫的消息傳回,瘟疫之事屬真,并說瑜城瘟疫開始失控且大肆蔓延。”

風旋的臉上出現了一瞬間的呆愣,瘟疫不是已經控制住,停止蔓延了嗎?

他雖然疑惑,但是也忍住沒問,答了一句:“是。”

――

當瑜城傳來确診為瘟疫且已經開始大肆蔓延的消息時,從臣又驚又恐。

早朝,太和殿內的氣氛及其壓抑,每位大臣都是一臉嚴肅。

顧時殷冷着臉坐在龍椅上,他怎麽也沒想到他都已經重視且采取措施了,瑜城瘟疫還是開始蔓延,有些事真的躲不過嗎?

“左丞相又何高見?”顧時殷的目光轉向百裏墨。

“臣覺得皇上采取的措施已是極好,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看效果如何。”百裏墨出列,低頭答道。

顧時殷沒答話,他轉弄着手中的扳指,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嘴角勾起了一絲弧度:“朕記性不好,忘記了,上次說瑜城瘟疫很可能是假,需要靜觀其變的大臣是哪個來着?”

朝中一個大臣突然跪地,抿着唇不說話。

顧時殷看着他:“你說,若是朕聽你的,靜觀其變,瘟疫會不會已經傳到你家門口了?”

眼看着這位大臣的臉色越來越白,顧時殷道:“朕也不是要怪你,靜觀其變沒什麽不好,只是有些事等不起罷了,事關百姓,就應給予重視。”

“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