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取舍

取舍

翌日溫明裳去翰林院就職,臨出門前恰好看見柳家大夫人在給柳衛送行。上了年紀的婦人雙目通紅,抽抽搭搭地叮囑着獨子出門在外需得注意些什麽,惹得周圍的家仆丫鬟也做出了一副滿目哀愁的模樣。

溫明裳站在角落裏看了一會兒,冷眼看着這番母子情深。她也剛從西苑出來,眼見着這番情形自然也會想到溫詩爾,但想到母親,她就沒法真正與這母子二人感同身受。

深閨婦人受困閨閣,眼裏只有夫與子,她不是不能理解,但她也忘不了這位大夫人對溫詩爾和自己做過什麽。

打罵都是輕的。

日頭透過屋檐在腳底下斜斜拉開一條條陰陽明滅的線,溫明裳垂眸看着日晷慢慢挪動,她掐着時間看完了這場戲,而後繞了後門出去。

時辰尚早,玄武大街上往來的人還不多,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溫明裳走在街上,遠遠地還能看見策馬奔過長街的羽林。

路上的行人偶爾會将目光挪到她身上,瞧見那身靛藍的官服時眼神裏含着隐隐的探究。

柳文昌道翰林院的官服要她今日挂了牌子才能拿到,倒是沒成想昨夜她從宮裏回來時,這身衣服已經被送到了府上。

倒是不知道是誰做主提前送來的。

只是長安多權貴,身着這身衣服的或多或少在這座皇城裏都有點底子在,如她這般走去翰林院就職的倒是不多見。

沈知桐在翰林院門口等着她。

靛藍的官服在人群中格外顯眼,溫明裳本來低垂着眼在想事,聽到有人喚她才擡了頭。

翰林院的官帽給她戴着有些大,饒是将系帶系緊了些也有些松,她動作稍大些,眉眼就會被壓下來。

但這樣的顏色,卻是這官帽也遮不住的。瓷白的手腕從暗色的衣袍裏露出來,襯得人愈發白淨清秀。

沈知桐沒忍住多看了兩眼,這才走下階去迎她,打趣道:“不錯嘛,這身衣裳穿上倒是有模有樣的。”

Advertisement

溫明裳扶了一下帽子,抿唇沖她笑了下。

兩個人邊說着邊跨入了門內。兩年前翰林院重新修葺過,正值春日,朱牆新葉,入眼便是好一處風景。

“比起別處,咱們翰林院可以算得上閑差了。”沈知桐領着她往裏走,“你這翰林編修,說白了幹的就是諸如诰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等一系列的活計,平日裏若無什麽事,早些回去也是可以的。”

“不過小師妹你同我這個閑人可不一樣,你恐怕在這翰林院不會待很久,至多一兩年。先生也好,吏部的諸位大人也罷,想來都會琢磨着把你放在什麽位子上,到那時,你恐怕會懷念起在翰林的舒服日子咯。”

溫明裳歪了下頭,問她:“師姐不想着離開嗎?”

“我?”沈知桐笑笑,“我可不是你跟師兄,我呢,倒是情願同這些書文史冊打交道,總好過成日裏擔心些生民利弊。”

“也不是說那些不好,總歸要有人來做的,但我卻不是合适的那個。先生不也常說,我們這些做弟子的,挑的路最合适自個兒就好嗎?所以,我跟你們比起來,還是該待在這翰林院。”

溫明裳步子稍頓,忽然想起來寧朝雨來,于是順嘴提了一句。

“她啊……”沈知桐指節抵在自己下巴上思索了片刻,“早些時候倒是見到了,瞧着挺文弱的小姑娘,還有些唯唯諾諾的。不過原先我在國子監也聽人提過她,若是真如你所言,倒是可以讓她調到我手底下。”

沈知桐前些時候接了宮裏的意思,要她修撰宣景之後的史冊記錄。

這麽說着,兩個人已經站到了門前。

“到了。”

溫明裳擡起頭,目光在高懸的匾額上一掃而過。

沈知桐先她一步進去,她轉到了一處小幾旁,伸手取了上頭的東西遞給了她,“這便是牌子和你日後要辦差的一些要用到的東西,早幾日便備着了。你先拿着,若覺得用得不順手或是缺了些什麽,再來尋我。”

溫明裳點了點頭。

她今日才入翰林,倒是沒什麽差事可以讓她做,沈知桐簡單同她介紹了一下各處,道她可以謄抄一下桌上的書冊,若是抄完了,可以先自行回去或是四處轉轉。不過這東西并不急着要,她想要先走走也行。翰林內孤本典籍不少,她若想看也可以看看,就是注意不要亂動卷宗。

溫明裳在屋子裏四下看了看,繞到桌案邊上提起了筆。

謄抄書冊很枯燥,但她一向耐得住性子,這麽一坐就是幾個時辰。中間仆役過來送了一次午膳,她随意吃了點,提起筆就繼續。

全部謄抄完已經過了午。

溫明裳站起身揉了揉發酸的小臂,從窗子裏望出去瞧見日光柔柔鋪了滿院。

時辰尚早,柳府溫明裳是不想這麽早回去的,她回憶了一下早上沈知桐說的那幾處地方,起身打算去藏書閣瞧瞧。

門口守門的老頭拿着卷字跡潦草的書冊蓋在臉上,靠着搖椅小憩。聽到外頭傳來的腳步聲,他懶懶地擡起頭,目光在溫明裳腰上挂着的牌子上掃了一眼。

“新來的編修?”

溫明裳應了聲是,她剛想着說些什麽,又聽到老頭子悠悠道。

“新來的,姑娘家……噢,崔德良教出來的那個?”

溫明裳一愣,倒是沒想到他能說出來。

畢竟這翰林院這麽些人,來來去去的誰又能說得清。

“進去吧。”老頭指了指裏邊,“規矩想來也聽了,看可以,別帶出來就是,尤其是左手邊的那個櫃子裏放的卷宗。”

說完又把臉上的書文蓋了回去。搖椅搖晃,春風過廊,倒是好不惬意。

溫明裳多看了他兩眼,放輕了動作慢慢走進去。

入眼的是滿目的史冊書文,她的目光從書架上一一掠過,卻沒伸手去取。早上來時,沈知桐交給她的那些要謄抄的東西是些山野文士的詩賦文章,翰林院有的時候會收錄這些入庫,這抄了一早上,誰還想看這些。

兜兜轉轉還是繞到了放着卷宗的那幾排書架前頭。

這些卷宗記的東西很雜,有歷年春闱的,有哪位君王在位時的官吏調動的,甚至還有四境的軍報。若是沒有人來指引,單是找到想看的那些都麻煩得很。

但一般也沒人會來調看這些東西,是以翰林院也就一直讓人整理。

溫明裳看了好一會兒,忽然瞥見眼前藏在一堆亂糟糟的卷宗中間的一份文書。

露在外頭的一角上寫了個“雁”字。

雁翎?這是軍報?她眼皮一跳,伸手就想去把那東西抽出來。

可惜下一刻,她探過去的手就忽然碰到了什麽。

溫明裳肩膀一抖,連忙把手收了回來。

剛剛那個是……

還不待她重新琢磨,對面那頭就響起了很輕的腳步聲。

這邊的架子高低參差不齊,溫明裳站的這塊地方再往裏走一些,書架就比人還高了,若是有個人站在那不出聲,這邊決計是看不見的。

溫明裳仰起頭,看清對面那人的臉的時候猛地一愣。

“溫……”洛清河手上拿着适才的那份文書,“溫大人?”

她沒再叫溫姑娘,而是坦誠地把那些本該藏在心底的猜測放到了明面上。

兩個人隔着一個書架,對視了片刻,然後溫明裳瞧見那雙墨黑的眸子裏沁上了一點慣常的笑意。

溫明裳長舒了口氣,應聲道:“洛将軍。”

她聲音是穩着的,但眼神卻沒忍住往人家那邊瞟。

同前幾回見到的時候不大一樣,洛清河今日穿的是身蒼色的圓領,透過書架的遮蔽能依稀瞧見玄色的箭袖,不過不知道為何,她腰上的刀還沒卸。

不過同這身利索的打扮比起來,溫明裳倒是多看了兩眼她垂在左肩上的那縷小辮。很細的一縷,編成了魚骨的樣式,她想起來長安外見的那一面,這東西着重甲的時候也沒被解,而且瞧着也不像是漢人的打扮,硬要說估計就是北境雁翎的習慣了。

怪別致的。

人就在跟前,她也不好說管人家要軍報這種東西來看着打發時間。但她還沒想好如何開口,就又聽得眼前的人道。

“或許我還欠姑娘一個解釋和一句道賀?”

溫明裳回神,卻是搖頭,“解釋不必,我也欠着将軍呢。只是……”

“比起道賀,我可否問将軍一個問題?”

一個她一直想問的問題。

洛清河擡眸睨她一眼,微微颔首。

“你問。”

“是真的嗎?”溫明裳用力捏了一下自己的指節,“樊城三萬人。”

洛清河眼神微微一動,卻是錯開了她的目光。

在她們兩個看不見的地方,守門的老人掀開了面上的書文,輕輕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是真的。”三個字就這麽輕飄飄地落了地。

洛清河把手裏的卷宗再翻了一頁,又道:“若是溫大人要再問,我也只能告訴溫大人,時勢所迫,再來一回,那三萬人我也一樣會殺。”

尾音極沉,聽得人心頭猛跳。

溫明裳眉頭皺起來,低聲道:“如此……你從未後悔過,是嗎?”

洛清河跟着擡了眸,她眼裏慣常的溫良散去,頭一遭在溫明裳眼前露出了暗沉的神色,“不過取舍二字。”

“成事者必有犧牲,我問心無愧,更從未後悔。”

溫明裳凝眸看了她許久。

藏書閣在長久的沉默中安靜得似乎落針可聞。

“洛清河。”

這大概是溫明裳第一次這麽叫她的名字,“我知一将功成萬骨枯……但那些埋骨者,就該做草芥麽?”

洛清河指尖在拇指上的扳指上輕輕摩挲而過,她半斂着眼簾,聽到眼前的女子一字一句開口。

“虛僞!”

洛清河深吸了口氣,捏緊了手上的卷宗,她唇角略微勾起來,笑意又冷又薄。

“虛僞也好,旁的也罷,只是不及小溫大人天真了。”

話中嗤笑意味明顯,溫明裳卻沒再搭理她。

耳邊的腳步聲匆匆遠去,不用看都知道定是有人奪門而出。

“兩年未見,氣人的本事見長啊。”老頭子靠在搖椅上,冷不丁開口道,“你何時有了幫人磨刀的閑情了?”

洛清河把卷宗一頁頁翻到最後,才道:“不過是事實罷了。至于磨刀……我并不覺得我是在幫誰,磨怎樣一把刀。”

老人嗤笑了聲,把蓋在臉上的書冊拿起來一點,道:“事實?你自己都覺得這是事實了不成?”

“我如何覺得并不重要。”洛清河把卷宗放回原處,邁步走到門口,慢慢悠悠地補上了剩下的半句話,“令是我下的,這就是事實。我知道她想要什麽答案,但那個答案我給不了她,至少現在不行。”

“哼。”老人瞪了她一眼,不耐煩得跟趕蒼蠅一樣擺擺手,“你說是就是吧,看完東西趕緊走,省得到時候又有人要來跟老朽我問東問西的。”

洛清河勾唇笑了笑,退了半步給他做了個揖。

她一手扶着刀正要往外走,卻在将将跨出去的那一刻聽到身後又傳來聲音。

“丫頭,下回過來,給老朽帶一壺塞上秋。”

洛清河聞言一頓,她拇指在刀镡的紅玉上輕輕劃過,須臾後才道:“老大人,長安可沒有塞上秋,我上哪兒給您弄去?”

那是北境的烈酒。這酒本來沒有名字,但據說是不曉得那一代的靖安侯見秋日孤雁南飛,就給起了這麽個名字。

“你又不是不回去了。”老頭子哼哼了兩聲,掩蓋在書頁下的眸子如藏遺星,“鷹不會甘于被束縛住爪牙。”

“明堂高殿非汝鄉……你們天生歸于燕山的風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