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戰場(完結)
戰場(完結)
不過短短數日,烽煙燃起,戰鼓擂動,草原狄人兵臨城下。
阮清歌站在城牆上,望着前方的厮殺戰場,鼻息之間那種殘酷而冰冷的血腥味萦繞不去,讓她臉色發白。
倘若是從前,阮清歌面臨這種兵戈相接、血肉橫飛的場面可能要吐出來。
但在邊關待了這麽久,傷殘也看了這麽多,她已經漸漸習慣了這種場面。
她微微吸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凝神望向了戰場的最中間。
那裏有一大片範圍空空蕩蕩、無人侵入。
并非戰争中的将士識趣,而是那裏是兩位宗師交戰的戰場。
普通人不慎跌入兩位宗師的氣機牽引,必然會當場化為齑粉,屍骨無存。
“師父一定不會有事。”
阮清歌轉過頭,看到了從身後走開的孟簡林。
按照規劃,他們是負責守城的——倘若前方的軍隊和江湖人敗了,他們就是最後的防禦。
無論是為了什麽目的,錦繡門都發動了江湖號召,邀請中原武林一齊支援邊疆。
依阮清歌所見,恐怕中原有名有姓的門派都陸陸續續派了人來。
究其原因,還是草原出了個宗師的威懾力太大。
宗師高手縱然敵不過同為宗師的氣宗宗主,逃跑和刺殺絕對是擋不住的。
Advertisement
倘若軍隊裏的将領都被刺殺了,誰來率兵?
何況草原也有一般的高手!
從前有嫌隙的門派、和朝廷不對付的門派、三教九流的門派,此時全都放下了昔日成見,齊心抵抗外敵。
青桑谷的弟子作為珍貴的大夫,自然不是沖在一線,而且還安排了一些高手護衛。
畢竟戰士們只有少部分直接死在戰場上,大部分卻是死在病床上。
有青桑谷的妙手回春,就能讓很多戰士活下來!
氣宗的武功一向以防守為主,守城的弟子很多氣宗之人。
孟簡林便是其中之一。
他想上陣殺敵,卻被師父喝止了。
“有些事情并非沖在前頭才是貢獻,要你留守,你便該保持清醒,思索自己有哪些能做的事情。”
望着氣宗宗主和那草原宗師的交戰之處,孟簡林緊張地差點捏碎城牆。
阮清歌明白孟簡林的心思。
原本有那蠱蟲在,氣宗宗主可以穩操勝券,甚至可以讓草原宗師幹脆不敢現身。
錦繡門極有可能打算以草原宗師為誘餌,引其他宗師交戰,然後引動以宗師之軀培育出的蠱蟲,讓他們同歸于盡!
想也知道,這件事草原那位宗師必然不會完全知情。
如今他們掌握了“引子”,自然可以讓他投鼠忌器,甚至不戰而逃。
但氣宗宗主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要一舉滅殺這位草原宗師!
宗師之能、移山填海,若不在此時殺了那人,以那人被錦繡門門主操控的仇怨和兩族的世仇,日後定然為禍一方!
相比之下,氣宗宗主自己的安危算得了什麽?
倘若真的和草原宗師同歸于盡,也好過留下一個巨大的禍患。
因此他沒有把蠱蟲帶在身上,而是交給了氣宗一位長老,要這位長老待宗師交戰膠着之後,再将蠱蟲帶過去。
屆時有心算無心,氣宗宗主便可趁蠱蟲引動時,一舉滅殺那位草原宗師!
而這期間最危險的便是氣宗宗主,倘若他不能及時滅殺草原那位宗師,說不定就要反受其害,真的同歸于盡。
阮清歌拍拍孟簡林的胳膊,無聲地表達着支持。
孟簡林反手握住她,沒有說話。
他們一起看向了戰場。
現在該到長老過去的時機了。
那位長老能被氣宗宗主帶來戰場,自然非尋常之人,一直在厮殺中不動聲色靠近宗師大戰的中心。
感覺到了合适的時機,他正要沖過去把蠱蟲送到戰場中心,卻猛然感覺到背後一陣呼嘯聲。
有人偷襲!
原本奮勇殺敵的士兵中,突然沖出一個高手将長老擊成重傷。
盡管長老含怒出手,将這個刺客斃于掌下,可他也很快失去了行動能力。
這件事被阮清歌和孟簡林盡收眼底。
他們對視一眼,确定了彼此的想法:錦繡門安排了探子!他們的計劃有所洩露!
但這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沒有那只關鍵的蠱蟲,他們如何才能完好地戰勝那位草原宗師?
孟簡林神色只變換了一瞬,便用力握了一下阮清歌的手,施展起輕功,飛身掠下。
阮清歌神色驟變,明白了孟簡林的意思。
為了保密,蠱蟲的事情沒有讓太多人知曉;那位長老癱倒在戰場上,必須有人去取了蠱蟲,送去給氣宗宗主!
孟簡林是唯一的人選!
可是以孟簡林的武功,摻和進宗師氣場戰鬥中,稍不注意就是一個死!
阮清歌咬了咬牙,也提氣跟了上去。
孟簡林找到長老時,長老已經幾近昏迷。
他簡單幫長老點了止血的穴道,從長老身上找到了裝着蠱蟲的白玉瓶,站起了身。
剛要離開,孟簡林耳中忽然聽到了一個清晰的聲音——
“夫君。”
他回過頭,隔着蔓延的戰火與刺耳的厮殺聲,看到阮清歌有些泛紅的眼眶。
阮清歌走過來,蹲下身,在長老傷口上撒上藥,擡起頭凝視着孟簡林,因為焦慮而幹燥的雙唇張合幾次,只吐出了一句話:“快點回來。”
孟簡林深深凝望着她,點了點頭,聲音略帶沙啞卻重于千鈞:“等我。”
随後他頭也不回地奔赴向戰場上最危險的地方。
阮清歌掏出紗布給長老包紮,低着頭,努力讓自己的淚水不要掉落。盡管如此,她的手指依然穩健靈巧,很快将長老的傷勢處理完成。
已經有幾個殺紅了眼的敵軍注意到這裏,咆哮着沖了過來——但很快就被泰朝的将士和江湖人攔住。
阮清歌提起長老的身體,足尖點起輕功,反身回去。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只有幾個呼吸,又似乎有一甲子,阮清歌忽然聽到了遙遙傳來的歡呼聲。
那些歡呼聲嘶啞中帶着哭腔,劫後餘生、撕心裂肺:“我們贏了!”
“我們贏了!”
阮清歌慌亂地站起身,果然發現周圍的草原狄人都在逃竄撤退。
他們勝利了?
他們勝利了!
——孟簡林呢?
——孟簡林呢?
狄人退去,有騰出手來的人過來接應昏迷的長老,阮清歌得以脫身,急切地向着之前宗師大戰的方向奔去。
才跑了幾步,她就停了下來。
夕陽餘晖下,英俊的男子面對着她,臉上帶着疲憊和慶幸,一條胳膊無力地垂在一側,身上還有大片的血跡。
可他站在那裏,仍舊在笑,雙眸中清晰地映照着她的影子。
“清歌,我回來了。”
天華三十三年,草原狄人入侵中原,在以氣宗宗主為首的江湖人支援下,草原敗退,氣宗宗主追殺草原宗師深入草原,不久得手歸來;
同年,天華帝于宮闱內亂駕崩,錦繡門門主因叛亂敗亡于劍宗和大內高手圍攻之下。
立于世間巅峰的宗師高手,一下子夭折兩位。
太子繼位,年號“瑞安”,将叛黨錦繡門一舉清除,朝野上下疲敝一清。
瑞安帝繼位後,一改天華帝過去的風氣,放開對江湖武林的鉗制,推行了許多将中原武林與百姓民生融合的政策。江湖武林與朝廷的矛盾頓時緩解。
邊疆之戰中中原武林各門派立下了汗馬功勞,瑞安帝甚至将邊關改名以紀念。
輪功行賞時,瑞安帝大賞原平陽侯世子孟簡林及其妻子阮清歌,稱贊“孟卿有勇有謀,是将帥之才;阮氏智勇雙全、膽識過人”,将孟簡林過去僞裝纨绔的事實澄清,替孟簡林一舉洗刷污名。
平陽侯府一時成為新朝新貴,無數人都把投機的目光放在了平陽侯府身上,心思浮動:阮清歌嫁入侯府這幾年,膝下無半個兒女,豈不是可以把自家的女兒送過去?
——縱然阮清歌得了陛下親口稱贊,平陽侯府不可能休妻,若能得寵,做個側夫人也大有可為……
可奇怪的是,這兩人在京城毫無蹤跡。就連封賞都是老侯爺代領。
而小侯爺一貫常去的青樓酒肆壓根不見他的身影,紛紛讓人猜測:莫不是小侯爺已經戰死了?
和京城截然不同的另一片天地中,邊疆的戰火和宮廷的詭谲并未波及到這裏,唯有自由自在的晴空和無拘無束的風和雲。
縱然百姓心中惶恐,生活依然在繼續。
一男一女身穿最普通不過的江湖兒女打扮,各牽着一匹馬走在青石鋪就的官道上,神情惬意自然。
和他們有關的京城中的紛紛擾擾對他們而言完全不值得入耳。
女子走到河畔,讓馬駐足喝水,斜睨了身旁的男子一眼:“陛下封賞你都敢不去?”
男子從包裹中取出剛才在城內買的新奇食物,遞給女子一份,一面回答:“我早已密信過陛下,好不容易脫離了京城的束縛,我怎會回去自投羅網?還是你我一同快意江湖來得爽快。”
女子忍不住笑了一聲:“爹娘可要擔心死了。”
男子揭開油紙包,早有打算:“我們可以稍稍回去探望他們,等到了合适的時候再回去定居。”
女子微微一怔:“什麽合适的時候?”
男子不懷好意地嘻嘻笑了一聲:“這就要看你了……你若有喜,自然要回京城靜養。”
女子臉頰上瞬間染上了一抹嫣紅,讓男子看得有些呆了。
然而,她口中說的話卻讓男子瞬間打了個冷戰——“……夫君,家規是不是又忘記背了?”
“清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