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獻祭
獻祭
氣運轉接大法?
絞盡腦汁地搜羅所有記憶,俞闌舟确定自己并沒有聽過這個術法。
但是憑借字面的意思,他猜測這應該是一種改變氣運的術式,将氣運從一方轉接到另一方,
根據修仙入門秘典記載,氣運廣泛存在于每個世界。大到王國,皇朝,小到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擁有氣運。
氣運足夠強大的存在,能獲得遠超旁人的力量,逢兇化吉,甚至永遠不會消亡。
像升級流小說中永遠打不死的主角,就被修士們戲稱為“氣運之子”,甚至還有兼職寫手的修士以氣運為題材,以奪取氣運為梗,創造出修真版的叢林世界。
但實際上,奪取氣運有違天道,大多都會遭受報應。像秘境中,試圖奪取洞虛巨獸修為的守境人,最後就是被術法反噬,不得善終。
似乎看穿了他的所想,玄鳴搖了搖頭:“我所說的‘氣運轉接大法’,并非罔顧倫理,奪取他人氣運,而是賦予。”
賦予?将自己的氣運轉贈他人?
俞闌舟一時之間有些無法理解,更不明白這種術法的存在到底有什麽意義:“氣運這東西并非必需品,而且并非一成不變。大部分人的氣運不過寥寥,就算贈予他人,也毫無意義,除了那些天生倒黴到喝水都塞牙縫的,其餘人便是獲得他人轉贈的氣運,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着實沒有必要。而且,這樣的術法真的不會被人利用?諸如秦淮近之流,很有可能利用這樣的術法,強行讓一些人‘自願獻上’氣運,為他們做嫁衣。”
“你的擔心不無道理,所以發明這個術法的人從來沒有将術式外傳,他發明這個術,只是為了救他的道侶。”
水鏡上,已經開始播放紛亂的畫面。
俞闌舟緊盯着上方飛速流轉的術影,片刻後,一段短暫的歷史在他的腦中呈現。
正如銀貂所說,五千年前,涞化域被天外魔氣入侵,整個世界危在旦夕。一旦魔氣進入,所有生物都會被磨去靈智,變成人不人鬼不鬼的[萬魔]。這些不明物沒有智慧,也不具備任何情感,他們所擁有的只有毀滅一切、撕裂一切的執念。昔日的五大仙宗派出所有仙人鎮守,經歷曠日持久的守衛戰,就在衆人筋疲力竭,即将成功封印魔氣的時候,當時作為仙宗守境弟子的秦遠因為心生魔障,被天外魔氣捆縛。一旦魔氣被封印,秦遠也會一同陷入沉睡,甚至死亡。
若是其他弟子,多半會求助師門,或努力勘破魔障,寧願損耗修為,也要與天外魔氣劃開界限。可秦遠與旁人不同,他既不求助仙人,也舍不得損耗修為。他甚至對天外魔氣的強大生出貪念,最終背叛仙宗,不顧整個世界所有生靈的性命,協助魔氣摧毀天柱。
Advertisement
天柱既毀,天路斷絕,世界的防護罩千瘡百孔,即便仙人們仍在努力守衛涞化域,天外魔氣還是瘋狂地湧入,大肆吞噬高階修士,将他們化為鬼物。耗盡仙力的仙人們毫無防備地淪為天外魔氣的養料,唯有修為最高的十二人仍苦苦守着,盡力将魔氣與高階修士化成鬼物困在天柱附近——世界中央的平遙之原,不讓魔氣入侵人間。
但這番舉措終究只是權宜之計。失去天柱,世界不斷傾塌,遲早會徹底毀滅。若要讓世界停止崩壞,必須創造新的天柱,支撐天地。涞化域的仙人都是凡人修士所化,并非造物主,創造二字何其沉重,可在生與死之前,所有人只能迎難而上。
實力最高的十二仙最終只剩下因為血脈特殊而得以存活的玄鳴一人,其餘十一人,包括他的道侶聞祀在內,都在修複天路的過程中隕落,被[萬魔]啃噬,化為碎片。
最終,玄鳴通過天路,來到天柱斷裂之地,以仙軀為陣眼,帶着所有人贈予他的仙魄,填補缺失的那一塊天。
如神話般宏闊的故事在此告一段落,最終人間得以存續,離不開先賢的求索與犧牲,而那些殉道者,或成為史載中的只言片語,或被時光遺忘,最終成為冰原下的雪糁,融入冰原。
在這段過去的最後,俞闌舟終于見到了那個“氣運轉接大法”。
玄鳴在鎮守天柱一千年後,利用仙法将道侶與戰友殘留的仙魂碎片送出混沌域,繼而使用仙魂崩解大法,自願分解靈魂,将所有魂力與仙力化為天柱的養料。
天柱從此不再震蕩,世界恢複平靜,除了生物盡絕的中部平原,其餘四州在時光的溫養下,漸漸恢複生機。
這個世界尚未完全衍生的天道懵懂地感受到勳績,降下大量氣運,被玄鳴殒命前留下的“氣運轉接大法”吸收,連同他的祝福,落在道侶與戰友的殘魂上。
堪稱奇跡的一幕從水鏡中浮現。
那些因為萬魔啃噬而魂飛魄散的靈魂,竟然在龐大氣運的洗刷下,漸漸彙聚、修補,最終生成七魄與三魂。
“原來大量的氣運可以讓魂飛魄散的靈魂獲得新生。”
根據修士的共識,不管人還是妖魔,一旦魂飛魄散,就幾乎等同于灰飛煙滅,再無存活的可能。
可如今,竟然有人告訴他,氣運可以修複破碎的靈魂……
無怪乎秦淮近那些人竟敢觊觎旁人的氣運,或許他們并不知氣運的真正用途,但氣運确實比他想象中的要有用得多。
俞闌舟如若醍醐灌頂,曾經被他下意識忽略的一個問題,無比清晰地呈現在他的面前。
他早該想到的。如果記憶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發生過的,那曾經的聞未予……那個替好友報仇後跳下混沌域,任由萬魔撕裂靈魂的邵沉夕,應當早已魂飛魄散,如何能活生生地站在他的面前?
“所以另一個我……或者是曾經的我,為了凝聚‘阿暮’的靈魂,使用了‘氣運轉接大法’?”
如果是這樣,聞未予曾經魂飛魄散,卻依然能存活的事就說得通了。可是其他的他還是搞不懂,比如為什麽會出現《原著》這個劇本,為什麽會出現[傀儡]和[局],為什麽另一個“俞闌舟”說只有毀掉自己,聞未予才能得到解脫?
“正是。原先我已說過,當初這個秘法的創造者,并沒有留下秘法的痕跡。另一個你使用的‘氣運轉接大法’,其實是你自己根據曾經受益的氣運,反推而成——繼而自己創造的‘氣運獻祭大法’。”
“獻祭?”
獻祭這個詞,聽着就十分不祥,是一個不太好的暗喻。
“贈予上天所降的氣運,是為‘轉接’;而将自己的氣運強行賦予另一個人,則為‘獻祭’。”
“所以不管是《原著》還是[傀儡],亦或是這個虛假的世界——[局],都是為了‘氣運獻祭大法’?”
“在真實的世界中,時間一往無前,不可逆轉,不可回頭;但在虛假的[局]中,時間可以循環往複,生死可以逆轉,可以重複執行……氣運獻祭。”
“所以我原先已經按照《原著》的劇本,演繹了許多次《原著》?可如果按照《原著》劇情扮演美強慘男二,才是發動‘氣運獻祭大法’的前提,那這一次,為什麽要讓我知道《原著》的存在,還讓我‘成仙’?”
如果僅僅死亡就能完成獻祭,那他完全沒必要将自己弄得那麽慘啊,還非要體會一把被萬魔啃噬的苦。由此推斷,獻祭的必要條件也許是靈魂崩解?就像當初玄鳴發動氣運轉接大法,也是崩解了自己的靈魂。如果換成‘成仙’,呃……難道所謂的‘成仙’,即化成仙氣哺育世界,也算一種崩解?所以也算是氣運獻祭大法的一種?
俞闌舟深感頭疼,停下對術式條件的猜測。
先不考慮原因,只考慮結果。既然聞未予已經複蘇,那這氣運獻祭大法應該算是成功了吧,為什麽另一個“俞闌舟”仍然沒有收手。對于聞未予的複活,到底算成功,還是失敗,還是說,另一個“俞闌舟”尚有別的目的?
“這些問題,比起詢問其他人,更應該詢問自己。”玄鳴缱绻地凝望懸于冰中,宛若沉睡的青年——根據水鏡上的回憶,俞闌舟已得知,封在冰中的這位青年,就是玄鳴的道侶——聞祀的遺骸,“你的同伴已經闖入你的神府,遇上了一點麻煩,你也是時候離開了。”
聽到聞未予遇上了麻煩,俞闌舟立即道:“我應該怎麽出去?”
“閉上眼,沿着這條通路一直向前,數十息——”
俞闌舟跑到路口,忽然止步:“能不能再問兩個問題?”
“請講。”
“第一,怎麽樣才能分辨自己是在真實世界,還是在別人所創造的[局]中?”
“使用靈石擺成玄武陣,用劍刺入陣心,如果出現紅色紋路,就是虛假的世界。”
空氣中出現玄武陣的分解圖,俞闌舟珍重道謝,接着問道。
“第二個問題。”他轉過身,與玄鳴正面相對,“既然您已經使用魂魄分解之術……魂飛破散,那麽此刻為我引路的您,又是什麽?”
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