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番外

番外

在邬安安十八歲生辰到來的前一個月,弘晝就開始魂不守舍了。

這幾年弘晝過得很不錯,與邬安安在一起時,與所有的夫妻一樣,會吵架,會生氣,會和好。

當然,這些都邬安安單方面的行為,弘晝只是配合參與,他沒有任何發言權。哪怕有,請參考邬安安拟定的第一條準則:“邬安安永遠不會錯。”

弘晝仔細回想,看上去很沒有大男子漢氣概,可是他甘之若饴。

“有些人,錯過了就不再。”邬安安反複哼過這幾句,弘晝聽得耳朵起繭,卻刻在了心裏。

五十圖辭官到了京城,董氏照樣對他不冷不熱,不是董氏故意拿捏,而是真不在意。

五十圖依舊锲而不舍貼上去,看上去挺樂在其中。弘晝看在眼裏,只能說聲佩服,同時給自己提了個醒。

這對母女,性格是如出一轍,都是極為幹脆利落之人,說斷就斷,都不帶猶豫的。在她們的世界中,不要的東西,就跟廢物一樣丢棄了,從不會回頭看。

弘晝不是想要如何,他只是更清楚認識了邬安安。再說成親幾年,每天睜開眼睛,他都覺得每天都很令人期待,活力滿滿,哪還有心思去看別人。

邬安安愛玩愛吃愛享受,弘晝找到了志同道合,并且比他還懂吃懂喝懂享受的人,好比伯牙找到了子期,高山流水琴瑟和鳴。

種種的快樂,幾乎抵消了不能圓房帶來的遺憾。

這只是一部分快樂,其中的一部分,在邬安安做的事情。

府邸裏伺候的奴才,按照邬安安的想法,全部選了身體有殘疾,或者家裏極度困難的那部分包衣奴才。

邬安安貼身伺候的高嬷嬷,以弘晝以及宮裏的選人标準,做粗使奴才都夠不着邊。

可邬安安對她很好,比對他還要随和,高嬷嬷很快就不那麽畏畏縮縮了。

Advertisement

在邬安安無聲的鼓勵之下,做事利索麻利,走路帶風,腰板兒挺得筆直。

邬安安讓高嬷嬷出面,綠翹監督,把府裏的這些婦人姑娘按照喜好分開培養。

喜歡女工的,茶飯的,養花種草的,甚至喜歡讀書的,邬安安都很鼓勵,拿出銀子找了師傅來,分別教導她們。

邬安安說,她們不能只做奴才伺候人,她們可以學到一技之長,然後再把這些交給下一代活着徒弟。

人人都能靠着本事吃飯,哪怕不伺候人,甚至不嫁人,賺得到銀子,在家裏能說得上話,就有更多的自主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弘晝懂得邬安安的做法,她是将他們子孫後代都考慮了進去。

在邬安安的影響下,弘晝幹脆出銀子,修了幾間善堂,請先生來免費授課,願意聽的婦人姑娘都去。

善堂裏還有幾間大通鋪,無家可歸的婦人可以在此暫時落腳,提供粗茶淡飯。

她們只需要出些力氣,幫助灑掃做飯洗衣,就能免費換得食宿,并且能學到本事。

弘晝并不擔心會有人參奏他收買民心,他從不與官員來往,随手幫了把最最窮苦的民衆,還是普通百姓都要嫌棄的那種,這種民心沒人要。

雍正君心甚悅,沒有公開表态,私底下掏了銀子出來給了弘晝表示支持。

弘晝從雍正那裏拿了銀子,轉頭去找弘歷喝了半天茶,從他那裏帶了些銀子,滿載而歸。

邬安安的善,不是嘴上說說,更不是念了多少經,在菩薩面前磕了多少頭,而是實實在在的,能看得到的善。

當然邬安安到了廟裏,磕頭比誰都虔誠。

弘晝不理解,照說邬安安不是相信這些之人。誰知她振振有詞道:“反正來都來了,功德銀子也捐了,磕幾個頭的事而已,萬一,真被菩薩看見聽見了呢?”

弘晝哈哈大笑,他喜歡慘了她的真實與鮮活。

不能圓房剩下的遺憾,在邬安安的大善之下,全部消失了。

當然,成親之後,裕妃看到邬安安肚皮沒有動靜,對此還是頗有微詞,找了邬安安去說話。

邬安安去,弘晝肯定跟着去。

一碗茶都沒吃完,弘晝就把邬安安支了出去,然後一句話,把裕妃差點沒從圓明園撅到科爾沁大草原。

弘晝說:“額涅,您可甭說了,唉,這都是随了您啊!當年您進了府,那麽多年才有了我,我們成親才多久,還早着呢。”

裕妃氣得快吐血,從此不再提此事。

雍正體會深些,生孩子這件事情,完全就是看天意,他對此更沒什麽話可說。

當然,弘晝盼着能與邬安安天人合一,畢竟那種銷魂滋味,只一想就能令他心噗通噗通跳。兩人之間的各種親昵都有了,就缺最後一步。

到了邬安安生辰的前一晚,弘晝就睡不着了,幾乎是一夜難眠,早上破天荒起得比下人還要早。

怕吵醒邬安安,還跑去了外面洗漱,早起的綠翹見到他,跟見到鬼一樣。

弘晝頓時來了氣,這個二祖宗,這麽多年還是還是那德行,只對邬安安唯命是從,都不帶搭理他的。

“你看什麽看?”弘晝沒好氣問。

綠翹福了福身,哦了一聲,轉過了頭。

弘晝更氣了,綠翹的審美,他聽邬安安說過。他聽了之後,差點沒笑破肚皮,暗戳戳找了幾個符合綠翹标準的男子,想撮合綠翹。

綠翹一個都沒看上,弘晝當然從她那裏問不出來原因,便跑去問邬安安。

邬安安說:“綠翹最近學的本事多了,茶飯園藝都很好,她不想嫁人了,她要做大師傅。”

弘晝能怎樣呢,這對主仆,他一個都惹不起。

綠翹喜歡做飯,每天基本都在廚房裏,她見到弘晝居然往廚房方向走,眨巴着眼睛跟了上去。

弘晝回頭瞪她:“你跟着本爺做什麽?”

綠翹指了指廚房:“奴婢去做早飯。”

弘晝哼了聲,想到等會說不定還要有求于她,于是忍住了繼續往前走。

到了廚房,裏面的廚子幫廚雜役見到弘晝來,都與綠翹的反應差不多。

弘晝很郁悶,擺了擺手:“不用多禮,都下去忙吧。對了,我要親自做早飯,平時福晉的早飯由誰做?留下來給我打下手。”

其他人退下,綠翹走了上前。

弘晝深吸一口氣,說道:“今兒個福晉生辰,我親手給她做道壽桃點心賀壽,你來教我如何和面。”

綠翹訝異不已,盯着弘晝看了會,向來面無表情的臉上,居然難得出現了笑容,麻利地拿了盆,舀了面粉在裏面,說道:“爺,做壽桃麻煩,福晉還不喜歡吃。不如做碗長壽面吧,福晉以前每年生辰時,夫人都會親自下廚給她做一碗。”

老百姓過生辰多吃長壽面,這幾年邬安安生辰,都有一碗面。

弘晝是嫌棄面太簡單,他想做個複雜的,聽到綠翹的建議,略微沉吟了下之後說道:“那行吧,我做面,你給福晉做壽桃。”

綠翹平時不大搭理人,教弘晝時卻極有耐心,直令弘晝刮目相看。

當然弘晝認為自己很有天分,第一次下廚,雖然和面時,水不小心加多了,然後再加面粉。面粉加多了,再多加水。

到了最後和好面時,準備煮兩碗面的量,變成了十碗左右。

不過弘晝認為這是天意,是有先見之明。一碗壽面是一整根面條,要做出不斷的長面條,對弘晝來說難度堪比與雍正智鬥。

最後多和的面就發揮了作用,堪堪煮出了一碗勉強沒有斷,但是粗細不大均勻的面。

邬安安喜歡吃清雞湯面,雞湯是現成的,燙幾根青菜,加點蔥花就齊活了。

弘晝親自提着長壽面回屋,邬安安剛洗漱出來,打了個小小的呵欠,問道:“今天你怎麽這麽早?”

平時弘晝與邬安安在賴床上能平分秋色,一般來說,都要另外賴輸的那人,用包括但不限于武力,涼水等手段喚起。

弘晝笑得溫柔至極,說道;“我睡不着,來用早飯吧。”

邬安安朝窗外看了一眼,太陽已經升到了半空,皺眉說道:“等下一起吃午飯吧,我喝點茶,吃些點心墊墊肚子就行了。”

“都已經做好了。”弘晝打開食盒,端出碗放在桌上,把筷子側拿在手上遞過去:“吃吧,面放久了就不好吃。”

邬安安接過筷子,順眼看向面碗,頓時愣住了。

面條就像是随便用手一捏,粗細随風,廚房裏誰都沒有這個手藝,能做到這麽差是需要天分的。

邬安安難以置信看向弘晝:“你做的?”

弘晝難得羞赧,點點頭說道:“是。邬安安,今天是你的生辰,其他東西你都不缺,我就去親自給你做了碗長壽面,你嘗嘗看。”

這一個月弘晝的種種表現,邬安安都看在眼裏,早就看出了他那點小心思。

成親已經三年了,雖還沒有到七年之癢,邬安安對弘晝的方方面面都還算滿意。有情人做快樂事,夫妻之間遲早得負距離相見。

邬安安已經十八歲了,弘晝踐行了承諾,她亦不能失信于人。

早上起來的時候,邬安安腦子還沒有完全醒來,看到這碗面,馬上清醒了。

說實在話,邬安安還是有那麽些感動。

弘晝這幾年過生辰,邬安安每年都是送他幾句祝賀吉利的話,讓她洗手為他做羹湯,她是萬萬不願意的。

邬安安朝弘晝展顏一笑,拿起筷子挑起面嘗了口,有點淡,不過比太鹹好。再加上面揉得還算筋道,用清雞湯打底,面不會難吃到哪裏去。

弘晝緊張地盯着邬安安吃面,見她臉上沒有嫌棄之色,方松了口氣,笑望着她說道:“以後我多去學學,好做菜給你吃。”

邬安安笑着說好,“你吃過了嗎?”

“我不吃。你吃吧。”弘晝慵懶地靠在椅子上,笑得意味深長。

邬安安白了他一眼,吃完面,弘晝積極得很,親自動手收拾好碗筷,喚人來提了出去。

倒了碗清茶給邬安安漱口,弘晝自己喝了幾口茶,放下茶碗,伸着懶腰,含糊着說道:“我困了,走,我們再去睡一陣。”

邬安安看了眼外面,又轉頭看向弘晝,他真是太急不可待了!

弘晝不管,攬着邬安安進去卧房,長臂一拂,床帳垂落,拔步大床,成了他們兩人小小的城堡。

連續兩個月,弘晝幾乎與床同在,不僅僅是床,還有塌幾,淨房,書房,書案,椅子。

太幸福了,幸福得弘晝以為他已經成仙。

幸福總是伴随着其他不可預知的意外,兩個月後,邬安安有了身孕。

弘晝首先是難以置信,接着是擔憂害怕,然後是想哭,最後勉強有絲絲喜悅。

幸福了沒多久,重回了原先苦行僧的和尚生活,弘晝能怎樣呢?他只得萬事不管,全心全意陪在邬安安身邊,陪着她一起懷孕養胎。

到了邬安安生産那天,她在産房裏尖叫,弘晝在外面跟着心痛如絞。

直到邬安安平安誕下孩子,産婆抱着兒子前來道喜時,弘晝看都沒看孩子一眼,直沖進産房,奔在邬安安床邊,腿一軟,撲通一下跪在了床前。

弘晝緊緊抓住邬安安的手,紅着眼幾乎泣不成聲:“不生了,就要一個孩子吧,太難了,太難了,要是你......,我只要你,就我們兩人......”

邬安安胎養得好,胎兒不大,生得還算快。這時她本來挺有精神,看到弘晝大汗淋漓,慘白着臉的模樣,還以為生孩子的是他。

邬安安想嘲笑他,嘴張了張,話到嘴邊哽咽了下,反握住了他的手:“好。我在呢,一直都在,就我們兩人。”

謝謝大家的支持,下一本開《外科醫生在清朝》,大概下個星期左右開文,拜托小天使們點個收藏吧,鞠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