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高臺

34高臺

趙榆曾詢問過父親趙莳的性情是怎麽變成如今這樣的。

那會趙家老爺子聽到這個問題還愣了一愣,因為,他竟然沒有覺得趙莳性情變化太大,或許是朝暮相處,他感受不到什麽太大的變化。

可如今趙榆這麽一提,他的腦子裏就不由自主地開始分節分點,對比起了不同時期的趙莳。

在父母還沒離世前的趙莳,早早就凸顯了她的犟脾氣。

吃飯時只吃一樣菜,不是她喜歡的她連嘴都不願意張,即使那個菜做的多香多誘人,喂進她嘴裏了,她都能吐出來。

又或者是玩兒玩具時,她玩的那個玩具車玩過後,絕對不能再拿給別人玩,不然她就會特別生氣。

大家常說三歲看老,那會就有人笑着說趙莳長大了以後要是談戀愛,肯定會和父母起争執。

但那會還是開着玩笑說的,那會的趙莳雖然天性展現,卻也免不了小孩子的嬌氣和可愛,趙家喜歡她的人很多,那位遠在國外難得回來一次舅表姨奶奶也喜歡趙莳,說趙莳像他們家的人,這個性子以後有福。

雖說不知話裏真假,但至少那些寵愛都不假,于是,趙莳的性子也被養得算是個俏皮的,偶爾也會跟父母撒撒嬌要點東西。

但直至父母雙亡後。

趙莳突然一下就像灣波瀾不驚的湖,以前那股嬌氣的性沒了,也不會朝人撒嬌,也不會朝人笑。

那會,趙榆剛剛生下趙久澍,還沒出國,便也陪着趙莳,緩解她的傷痛,待她如親子般疼愛呵護。

她的性子似乎好轉了一些,卻也永遠回不到從前,變得話更少了,笑也少了許多。

直至後來,趙尋的到來,她的性子才似乎好了許多。

趙尋是趙老爺子帶回來的。

Advertisement

但趙尋剛到趙家時,趙莳并不待見他。

直到後來,機緣巧合下趙莳突然願意靠近趙尋了,也樂意和他分享東西,吃飯,一起打游戲,漸漸的,趙莳身上開始有了點人氣,會撒嬌,會笑,會鬧,不過那些情緒但僅限他一人,他太特殊了,特殊者總會被注視,何況是他這樣的身份。

可能是因為趙尋的父母也是車禍去世,然後才被收留的,所以趙莳對他有一種惺惺相惜感,覺得他們倆很像,至少某些方面上很相似。

她對待趙尋的感情是什麽時候變了質的她不記得了,只知道,當她反應過來時,她已經開始總是念起趙尋了,會想要時時刻刻見到他,見不到就會想念;喜歡和他産生肢體接觸,開始注意起自己在他面前的形象;時不時的總想要試探他的态度。

她以為,他們會這樣一直過下去。

可她的幸福似乎總在快要達到頂峰的時候戛然而止。

她永遠記得,那是一個淩晨,在她熟睡的淩晨,四點零一分,他從一處廢棄的頂樓一躍而下,就在前一分鐘他給她發來一條消息,說不能再陪她了。

她趕到現場的時候,只看到了那一攤血,他們甚至沒有讓她去見他的遺體,怕她做噩夢。

是于禾偷偷帶她去了殡儀館,是于禾告訴了她事情的發生和經過。

說她是第一個發現屍體的人,對她說趙尋是自殺。

那會她是什麽樣的她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爺爺很擔心她,那段時間裏,爺爺常常會像小孩子一樣哄她睡,喂她吃飯,寸步不離地守着她。

她那會的大腦意識很渾噩,隐約記得自己見過很多人,很多人不停地問她,問她看到了什麽,問她最痛苦的事是什麽。

再後來,她可能清醒了不少,不用再看心理醫生,不用再吃控制精神的藥,她開始走出家門,開始上學。

直到,她大二那年,她心血來潮翻起他的舊物,卻意外在他的玩偶抱枕裏發現了他一直在寫的日記本。

他的日記本很厚也很舊的一本筆記本,翻開前面,發現有一部分是破爛的,被透明膠帶粘住,像是撕碎重組,她沒有太過在意那些破碎,懷着一種隐秘的窺探心思和悲痛,她開始看他的日記。

日記裏記錄了他每天發生的事,有時是寥寥幾筆,有時是長篇大論。

也記錄下了他從父母離世後自己一人獨自在福利院裏時經受過的不公平虐待。

他的日記本前面的那點爛掉的頁面就是在福利院的時候被人撕碎的,那裏的人仗着他性子溫柔,總是欺負他,搶他的飯吃,搶他的衣服穿,晚上睡覺時甚至都有人搶他的被子。

這樣的日子他過了整整四年,随着他的年齡大了,才漸漸變好,再到他被接到趙家,好像一切都開始好轉。

他那樣好的人,為什麽會有人惡毒地仗着他的好性情去欺負他,趙莳覺得難以接受,心髒那塊就像被人挖出來一樣空蕩難受。

看到這裏時,趙莳已經哽咽了,嗓子更是澀得說不出話。

可笑她那時候竟然還那樣對他,如今回想起來都止不住的後悔。

後悔她那時候為什麽對他那麽冷漠,為什麽不待他好一點。

可即便如此,明明她待他那麽冷漠,他的日記裏字字句句中提到的她,卻沒有半句她的不好。

他在日記裏說,妹妹很漂亮,但妹妹有點高冷,是不是讨厭他,可能是他不太好,不值得人喜歡。

那會她覺得已經沒有什麽比這些更讓她痛苦的了,可當她看到他後面的日記時,她才發現她錯了,她錯的離譜。

她沒有想到,沒有想到趙尋居然會遭受到校園霸淩,沒有想到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趙尋竟然被人逼迫致死。

日記裏記錄了那些人是怎麽一點一點故意靠近他,然後欺負他,威脅他,傷害他。

雖然他的文字并沒有說明,可趙莳卻從中窺探到,他的校園霸淩竟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

她的性子樹敵太多,加上她的身份,幾乎沒什麽人會去挑釁她。可趙尋不同,他性子溫和,又只是趙家收養的一個孩子,沒錢沒權的,好欺負,于是,他們就開始找他的麻煩,先是故意把他的作業丢到垃圾桶裏,讓他被老師斥罵。

再然後就是故意把他關在雜物間,關到很晚的時候才放他出來,有時甚至會忘記放他出來,他就會被留在那裏面,直到他自己想辦法求救才能出來。

再到後來,他們逼着他脫衣服褲子羞辱他——

趙莳看到這裏時,她幾乎就要看不下去,在他死後,第一次那麽崩潰大哭,淚止都止不住。

她想不起來,想不起來她為什麽沒有發現他總是受傷的身體,想不起來他總是羞澀難堪的笑意,想不起來他為什麽回家很晚。

她不敢去想象他在受到那些羞辱折磨的時候是怎麽樣的心情,也不敢想象他是怎麽在那種情況下每天對她笑,對她說妹妹晚安,妹妹要好好休息早點睡。

那一本日記她花了将近一天的時間看完,可這卻是他花了将近十年的時間寫下的。

他過得那麽痛苦,卻依舊善待他人。

趙莳很崩潰,比知道他的死亡時還要崩潰,她那天哭了很久很久,哭到抽搐喘不過氣。

後面哭到淚都流幹了後她才終于冷靜了下來。

即便是這樣,遭受過那麽多的非人折磨,可他的日記本裏卻沒有任何一個關于死的字眼,也沒有任何想要自殺的傾向。

日記本上面還記載了他的心願單。

其中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到失散的弟弟。

再其次就是希望自己早日賺到錢,能送趙莳一個包包。

她的哥哥不可能自殺,一開始她也懷疑過,但後來她又猜想,可能在她不知道的地方發生了什麽讓他承受不了的事,所以他自殺了。

如今再回想,其實他一直是很堅強的人,他還沒有找到弟弟,他還沒有賺到錢,他怎麽可能就這樣輕易離開,他不是那種人,他只是看着溫和柔軟,內向社恐,但他的內心是堅韌的。

如果不是自殺,那就一定會是他殺。

想到這,趙莳整個身體都顫了起來,她開始在那些文字裏收集所有出現過的名字。

她認識的不認識她全部都收集了起來。

開始着手這些後,她又想起了他那些未完成的心願。

于是,她想要替他完成這些心願。

在見到肖樹之前,她只是想知道,那個比她更重要,在趙尋心裏占據那麽大一塊地的人長什麽。

見了之後幹什麽?

她原本的計劃也只是,給那個人一筆錢,足夠他好好生活這就夠了。

可後來,她覺得她是神經病。

因為她看見他的第一反應,除了利用他找出兇手,她還想讓肖樹替代趙尋。

彌補當年她觊觎趙尋多年卻沒有得手的遺憾。

可利用完了然後呢?

她會讓他離開,但方式大約是挺狠的,

因為她讨厭藕斷絲連,糾纏不清的人,所以這個方法最簡單有效。

她不善良,一點也不,她的心就一顆,那點柔軟早就分攤殆盡,哥哥的弟弟,和她又有什麽關系,她并不在乎,找到肖樹,也只是哥哥的心願而已,她不忍心讓哥哥連死後也不安心。

哥哥死後的那幾年,她常去寺廟。

幾乎每個寺廟裏都會賣紅繩,她就會順手買兩個,一個給她自己,一個留給哥哥。

她向來是不信佛的,卻慢慢成了個會拜神求佛的人。

她希望時光能倒流,希望人生能重來,希望能早一點遇見哥哥。

再後來,她如願把肖樹帶來了北澤。

在那之前,她一直有派人跟蹤過那些欺淩過趙尋的人,也派人到那些人跟前試探過這件事,但這些人都仿佛有恃無恐,對于這件事完全不害怕。

幾乎所有人的态度都大差不差。

除了她在很早之前就确定的兇手中一定有林子付外,其他人的反應都不太明朗,所以,到底還有沒有別的人,她不确定。

于是,她開始帶肖樹去參加宴會,去一些林子付以及其他一些施暴者可能出現的地方試探他們的反應。

好在,肖樹的出現确實幫了她一個大忙。

大多數人看見肖樹都會有一個反應,那就是驚訝,除了林子付反應最大,以及于禾反應最小以外都沒有什麽問題。

其實,趙莳最不懷疑的人就是于禾,可那次博覽會她想着順便試探一下,就約了于禾出來,也就是那次,她終于确認了兇手有于禾。

那個在趙尋日記本裏只出現過一次的于禾,甚至日記本裏關于于禾的描述也只是一筆帶過,像個無關緊要之人。

可她卻——

趙莳現在已經不敢确定,誰是主謀誰是幫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