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老宋家不告而別
老宋家不告而別
“怎麽會這樣?”
沈瑩不是很理解,你就是不願意走,也犯不着跳井呀。
“井原是旱的,哪曾想昨兒突然暴雨出了大水,村裏的漢子想救她上來,也趕不急那水冒出來的速度。
唉,她那一對兒女都怨你黃叔,說他不該扔下他們的娘去黑水潭!”
沈瑩不知道說什麽了,想到當初是她建議的遷到黑水潭,變成她也有了責任。
之前一起到鎮上賣虎的高鐵牛與沈瑩有些交情,見大崔氏和沈瑩在說話,隐約聽見是在講黃村正,走過來勸道:
“梨花妹子,快別想岔了。那時我們都快餓死了,不是打了兩天獵換了銀錢,你們村的朱老爺又每戶大方送了糧食,指不定下雨前便有人早餓死了。感激還來不及,我們沒人怪你的。”
沈瑩沖他勉強笑了笑。
擔子全落在她肩上,計劃不如變化快,老天爺真的挺捉弄人。
看她姥姥的意思,是一定要等黃村正的。
沈瑩仍然沒說等也沒說不等,一切看具體情況吧。
高地村的村民沒了黃村正六神無主,當沈瑩是神明一樣,都眼巴巴眼晴跟着她轉,這些村民常年蹲山裏邊出門少,看起來就老實巴交,有些兒郞窮得連遮雨的傘都沒有一把,腳上還穿着草鞋。
沈瑩讓高鐵牛清點人數。
“一共68人。”
黃村正一家沒來,謝五叔沒來,多了陳家,朱家,還有新趕來的桃花村的劉屠夫家6口人,另外有謝柏清他們在城裏采辦等他們過去彙合。
Advertisement
不管怎麽樣,路引目前還是夠用的。
想到這,她滿場找起宋錦西。
宋錦西一個人單獨抱着胳膊肘靠在廊柱子下,盯着雨幕不知想着什麽,捕捉到沈瑩望來的目光沖她一笑,是鼓勵的意思。
沈瑩沖他點頭,轉身站到院中大聲道:
“各位爺爺奶奶伯伯嬸嬸,還有哥哥姐姐們聽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跟咱們家一起走,就要全聽我的安排!”
“這是自然,這是自然!”
“梨花,你放心吧,俺們全都聽你的。”
檐下的村民立即起身保證。
“那就按咱們事先說好的,隊伍的順序不要亂,誰負責什麽記清楚。有騾車的一起走先出城,沒騾車的随後跟上來,出城後十裏坡水神廟彙合。只等大家兩個時辰,腳程要快,錯過的人就不一起走了。”
“好好好,都聽你的,都聽你的!”
“俺們都聽你的!”
“騾車上還能擠的,多幫扶沒有騾車的。大家夥要明白,這一旦離開李縣,也不知道外面是個什麽樣,有沒有人動咱們的歪腦筋,什麽時候又能停下來。大家要記住,咱們都是一夥的,只有十雙筷子都齊心,互相幫襯,才不易被折斷!”沈瑩先敲個邊鼓。
“好,好!說的好!”
“不是只逃到720裏外,等大地龍翻完身,咱們就回來嗎?”有村民低語。
“唉,逃了再說吧,誰知道明天的事兒。如果到時沒逃出去,指不定咱們全都……”
沈瑩不理他們的議論,一揮手,帶頭往前走,“走吧!”
**
隊伍離開鎮上引起不小轟動,看他們的裝扮便知道不是商戶,有幾張還是熟面孔,卻在大暴雨裏,拖家帶口的一副大遷移的架勢,惹得居民們惶惶不安,都對他們說的大地龍翻身的事更信了幾分。
沈瑩坐在騾車上心裏也忐忑,這雨如果不停,這些沒騾車的村民一直走下去,不是爛腳就是受寒生病,得想個法子。
可是災年的緣故,牲畜難養,故而價格極貴,也不好買。
路上草料又不好帶,往西走這720裏估計也是荒草枯葉,不會一兩天就有綠草。幸好人吃飯的問題至少目前不用她擔心,下雨曬肉幹難,這兩天打的獵物多數都賣了,換來的糧食加上她空間裏的獵物,應該至少可以撐到走出這720裏。
只求空間別再出妖蛾子!
不行,她必須囤積更多的糧食和藥材才行。
沈瑩決定經過下一個縣城時,再對城裏為富不仁的富戶打劫一次。
**
車隊借助大雨的掩飾進城和謝柏清他們彙集,随着一隊客商穿過了李縣,出城時因為有路引在手,守衛随便翻了翻他們的騾車便放了行。
駛出城門不遠,幾輛騾車上陸續傳來哭聲,有人還向着大黑山的方向磕頭,就連小崔氏和茶花也在一旁抹淚。
小崔氏嘆道:“還記得那年娘出京時也是這樣,沒想到落戶這麽久,哪裏也不安生。”
沈瑩想安慰她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逃荒的經驗她沒有,而且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她正核對謝柏清的購物清單,又在哀嘆臨時通知了顧家終究還是沒能趕上,她在顧瑾秀手上訂的東西全泡了湯。
小八小九最開心,擺脫了謝劉氏還能坐車,又有饴糖吃,只有他們永遠喜氣洋洋。
茶花抹了一會兒淚,便不聲不響弄起謝柏清買來的那只爐子,買不到宋錦西的銀炭,普通無煙炭沈瑩也買了一大袋。
騾車買不到,她便讓謝柏清又去高價弄回一輛驢車,還多買了兩只驢用來路上替換着用,專拉他們家的木炭、飲用水、鋤頭、水桶之類的雜物。
糧食自然不敢放在驢車裏,都放在這邊的騾車上,睡覺也能看着。
沈瑩把驢車輪流借給了沒車但會駕車的人家使,又能替他們家看住物資,又能幫到這些窮人。
有老弱的,她也借空驢給他們坐,不過前提是這些人她看得順眼,不是那種只想着占她便宜,還耍橫的。
天黑的時候,雨勢稍稍轉小,隊伍到了十裏坡,負責每到一處清點人數的高鐵牛上來告訴沈瑩:“一共49人,其它的都是沒車的,還在走路往這邊趕。”
沈瑩點頭:“那邊便是廢棄的水神廟,将車停到空地上,別擋官道,負責看騾車的哥哥們看好行李,喂好草料。其他人就在那邊的河邊取水,在廟裏搭夥做飯,等他們走路的兩個時辰。”
大家都應聲照辦,謝姑爺卻跑過來,“梨花,老宋家都走了!”
沈瑩再一次遭雷劈,“怎麽回事?”
謝姑爺遞過來一封信,沈瑩連忙拆開:
【油布、帳篷布入夜自有人送至十裏坡;家有急事,不必等我們,事畢有緣自會相見。
宋錦西】
“什麽時候的事,我竟然一點也不曉得?”沈瑩扶額。
老宋家是多好的幫手,宋錦西又多有戰鬥力,她這算連損幾員大将了。
“他們家走在隊伍的最後面,當時我也沒多留意,等方才停下來,他們那輛車橫沖過來,我去幫他們拽騾子,才發現車上只坐着楊寡婦,老宋家留下這封信,人竟然全都沒了!”謝姑爺也很唏噓。
怎麽又有楊寡婦!
除了心疼隊伍損失了人才,沈瑩多少感到了傷感。宋家兄弟幫她那麽多,她以為來日方長,回報宋錦西一直很吝啬。
仔細回想宋小北之前看她的臉色,是有沮喪和難過的,看得出來他還挺舍不得大家。
只有宋錦西一直神色如常,對他們沒有半點留戀。
什麽都好,只千萬別又跟謝霜兒搞一塊兒去了,到時不知又要禍害多少人。沈瑩深恨自己的後知後覺,對老宋家要走的心思竟然一絲察覺也沒。
只是,把懷孕的楊寡婦丢給她是幾個意思?
可除了對楊寡婦,老宋家也不欠他們的,人死不能複生,楊寡婦也算給她安排好了後路,就算對她沈瑩也算厚道,連軍用物資都給她解決了,他們要走便走,活得灑脫也是一種能力。
沈瑩又笑自己,才穿過來幾天,她倒是入戲,對這些土著還真情實感起來。
小崔氏也有些恍惚,回過神長嘆:
“一個村的,他家來我們村也這麽多年了,果然有本事就是不一樣,唉,走得忒幹淨利落。”
沈瑩也想嘆氣,的确靠山山倒,連空間都靠不住何況人。她的目光落在橘橘身上,沒有了老宋家,她急需大力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