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天蒙蒙亮時,宮廷西北角的掖庭門被兩名帶刀侍衛緩緩推開來,剛換完班的小黃門立在門後八風不動。掖庭門又名命婦門,是皇後妃嫔召見命婦家眷時走的角門,經此通過長春殿、禦花園一角,可直達後宮。

此時蘇家嫡女已下了馬車,給守門的小內侍遞了腰牌,靜靜立在宮牆下等待傳召。

肖珩走到角樓廊下,倚着憑欄,居高臨下俯視她。見及笄之年的少女裹了件青蓮暗紋素錦披風,微垂了頭,看不清面容,只發鬓上的步搖晃啊晃,工致又機敏,讓人忍不住心癢。

門口的侍衛站的筆挺,木雕石塑一般。一只大膽的雀兒大概真把他當成了一尊泥塑,落在侍衛的肩上,輕啄了幾下,抖着翅膀往他脖子裏鑽。偏那侍衛動不得,憋紅了一張臉,與那鳥兒大眼瞪小眼。

蘇遇撲哧一聲笑了,輕咳了幾聲吓跑了那雀兒,擡頭含笑目送那鳥兒飛遠。她潋滟的眉眼含了春色,在額間桃花钿的映襯下奪人心神,偏偏那紅唇微厚,虎牙尖尖,在明媚裏又帶了嬌憨。

常嬷嬷悄悄拉了下她的衣袖,小姑娘便收斂了笑意,垂下頭做鹌鹑狀,在衆人不注意的間隙,又悄悄偏過頭來,超嬷嬷做了個鬼臉。

肖珩看的腳下一晃,心裏奇異的酥軟。他轉過身,逃一樣下了角樓,不太敢相信,這真的是他的皇後?

等了約莫兩刻鐘,一個年長些的內侍迎了出來,和善道:“姑娘且随奴才走吧。”

蘇遇別了嬷嬷,一路上盯着內侍的宮靴,進了永樂宮。

衛皇後端坐在鳳椅上,正與剛來沒多久的鎮國公夫人王氏及其嫡次女周卿話些家常,隐約見殿外一個少女脫了披風,打簾進了殿,及至近前,行屈膝禮,恭敬道:“蘇家嫡長女啊遇參見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衛皇後道了一聲起,見少女聘聘婷婷站了起來,妃色挑絲雙窠雲雁裝,勾出楚楚纖腰,眉目張揚豔麗,整個人雲蒸霞蔚,令殿內也随之一亮。不由心裏咯噔一聲,這樣的尤物,美則美矣,卻不适合做這一宮之主。

她面上不顯,令人賜了座,親親熱熱道:“阿遇,前幾日聽聞你母親中了風寒,現下可好利落了?”

蘇遇欠了欠身,道:“多謝娘娘挂念,家母好些了,只是還未痊愈,怕過了病氣給娘娘,今日才沒能來陪侍娘娘。”

皇後颌首,又問:“聽聞蘇家大姑娘博學多才,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不知你現下讀些什麽書,在家如何打發日子?”

面前的少女忸怩起來,攪着帕子竭力思索,片刻後才期期艾艾道:“娘娘謬贊,現下......現下也沒讀什麽書,就......時常翻翻《千字文》。”

Advertisement

這《千字文》乃黃口小兒啓蒙之物,衛皇後不易察覺的皺了下眉頭,卻聽少女又道:“家父嚴苛,小女日常便是讀書習字,練琴下棋,只偶爾也喜舞蹈自娛。”

皇後剛扯起的笑僵在臉上,轉頭跟衛國公夫人聊起家常,又與周卿探讨起時下新興的詩文,獨把蘇遇冷落到了一邊。

“母後,今日的血燕可食了?”一道清越的聲音傳來,宮女打起簾子,一身青蓮色織錦常服的太子殿下走了進來。

蘇遇一驚,下意識擡起頭,見太子修竹般挺拔,皮膚白皙,鳳目細長,直鼻紅唇,輪廓鮮明,端的風流雅致。不由暗道,怪不得上輩子着了他的道,這人确實生了幅惑人的皮囊。

皇後微愣,往常這是太子處理政務的時間,倒沒想到他這時能過來。片刻後笑道:“一早兒就食了,這幾天一日不落,眼見着氣色好了些許。”

太子與國公夫人打了招呼,并不看兩位少女,走過去扶了皇後手臂,道:“這雲南進貢的血燕确是極品,母後堅持食用,定能容顏常在。”

皇後被他幾句話哄的心花怒放,一疊聲的讓人上太子愛吃的果品小點,林林總總擺了一案。

太子将幾樣小點果子賞了幾位女眷,道:“我母後這裏的小點最是精致,幾位嘗嘗可适口。”

國公府兩位只淺嘗了幾樣,連連道好。

蘇遇卻不作假,吃的酣暢。她上輩子對永樂宮唯一的眷戀,便是這小廚房的茶點了,想來這輩子是無緣再常食,倒不如趁此機會多食些。

太子見她拿帕子托了糕餅,小口而食,吃相雖頗文雅,卻是眼睛盯着點心,一聲不吭,不多時幾碟白玉盤便見了底。

他微微勾了勾唇,別開臉,上輩子只記得皇後向來食不過量,卻不知她少女時期食量還頗為驚人。一揮手,又賞了幾碟過去。

蘇遇本已飽腹,見新賞的幾碟正是她最喜的瓜仁松油卷與豌豆黃,忍不住又多食了幾塊。

太子眼裏漫上笑意,戲谑之心頓起,将眼前的幾碟小點一股腦推給她,道:“蘇姑娘再嘗嘗這幾樣。”

蘇遇實在吃不下了,擡起眼,清淩淩的眸子看過來,罕見的帶了絲為難。

肖珩心裏似是被什麽東西撞了一下,急匆匆命人将碟子撤了,正色道:“罷了,這些東西過于甜膩,多食不益。”

衛皇後不動聲色的瞟了太子幾眼,又看了眼蘇遇面前空空的玉蝶,轉頭對着幾位女眷道:“本宮累了,今日便散了吧。”

三人行禮辭過,太子也尋了個由頭,匆匆走了。

衛皇後送至丹陛,望着兒子挺闊的背影,喃喃道:“阿绮,你說,不會我的珩兒也對個狐媚子上了心吧?”

她這一生受夠了寵妃的苦,碧霞殿裏那位嬌媚明麗,又擅魅舞,勾的今上再也看不見她的光彩,今日看見太子深淵般的眼裏浮起玩味的笑,心裏便開始突突,仿佛唯一貼心的兒子也在離自己遠去。

绮姑姑将一件雙鳳縷金大氅披在皇後肩上,安慰道:“娘娘多心了,殿下的品行您還不了解?素來潔身自好、勤于政事的,怎會如此。”轉而又道:“外面風大,娘娘還是回殿裏吧。”

衛皇後略略安下心,扶着绮姑姑回了內殿。

這邊廂,三人出了永樂宮,國公府母女便拐去壽安宮看皇太後,蘇遇數着腳下的地磚,慢悠悠随着引路內侍往外走。

冷不丁撞在一堵人牆上,擡起頭,驚見太子肖珩立在面前,連連後退了幾步。她這一世第一次同這人如此近距離相處,腦子裏有短暫的空白,拿不定該以何态度面對他。

正慌神間,那人端着一張臉,出聲提醒道:“蘇大姑娘小心着,這宮裏的路可不比外面的好走。”

說完不待她反應,已大步邁了過去,兀自走遠了。

肖珩僵着背,目不斜視的走了一程,悄悄回首,見那抹纖影已拐進了宮巷,青蓮色的披風在轉角處一閃而過。他低頭看了眼自己身上的青蓮錦袍,心道:不愧是多年的夫妻,連穿衣也如此有默契。

他摸了摸剛剛綿軟人兒擦過的左胸,忽而輕笑出聲,轉頭對內侍汪全道:“汪全,你說這個蘇家大姑娘到底是......”說着猛然頓住,搖搖頭不再作聲。

汪全垂着頭,一雙小眼眯成一條縫,只是跟着傻笑。心裏卻門兒清,下次這蘇家大姑娘再進宮,自己必定得多顧着些了。

蘇遇穿過深深宮巷,出了掖庭門,便見常嬷嬷正身姿端正的候在宮門外。兩人相攜着上了馬車,常嬷嬷便目露探尋的看了過來。

蘇遇往引枕上一靠,輕笑道:“嬷嬷放心,這一遭,太子妃是甭想了。”

“就你是個鬼靈精”常嬷嬷欣慰的笑,來點她的鼻,被蘇遇躲開了,去案幾後鋪開執筆,沉思起來。

她寫了劃,劃了寫,最後在紙上落下一個人名:肖岩!漠北王肖岩!那個少入行伍,戰功赫赫,雄踞一方的北地之主!

午時将至,風停日暖,照的人骨頭懶洋洋的。當今文昌帝進了永樂宮,往主位上一座,開口便問:“如何,兩位姑娘可還入眼?”

皇後親斟了當今最喜的顧渚紫筍,奉至今上手邊,嘆息道:“周家卿兒知書識理,倒也可以考慮,至于那蘇家大女...... ”她頓了頓,微皺了眉道:“容貌姝豔,恐惑君心,且淺薄疏陋,不益中宮。”

文昌帝将茶杯一放,心裏有些煩亂。這兩樁人選是他思量再三定下來的。蘇家家主蘇慎乃是當朝吏部尚書,他在吏部任職多年,一手提拔了不少官員,又是當世大儒,弟子門生遍布朝堂。何況,這蘇慎出身簡單,并非氏族,以後不至于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至于這鎮國公府,乃是皇太後母家,手握江南太半兵權,也可堪為依仗。只是這鎮國公已年過不惑,膝下幾個兒子都不堪大用,這兵權倒是可以徐徐圖之。與蘇家比起來,到底差了點意思。

他沉思片刻,斟酌道:“朕倒是聽聞這蘇家長女行止端正,才貌俱全,在京中頗負盛名。皇後不妨再看看,可讓此女多進宮陪陪你,挑幾個女官嚴加教導,指不定是個可塑之才。”

衛皇後沒做聲,心道這道聽途說如何可信,這盛名大抵是那些貪其容貌的思慕者杜撰出來的。這話卻也不好講,只能敷衍着點了點頭。

文昌帝将手中茶水飲盡,匆匆站起來道:“那就有勞皇後了,朕還有它事,這便走了。”說着人已經跨出了殿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