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第 13 章

溫如意不相信憑艾南英一封信就能勸得人退婚,但凡事總得抱着試一試的心理。

最重要的是他只想讓艾南英能放下身段來求他,他以為他很有把握得逞的,只是艾南英并沒有再說什麽。

溫如意暗示自己,這其實就是自己最希望看到的結果,于是他轉身從屋主那裏将筆墨紙硯端了來。

“我字寫的醜,還請……溫将軍回避。”艾南英蜷縮在炕頭,握着筆,又咳了起來。

“溫将軍”三個字艾南英是第一次說出口,以至于溫如意好半天才反應過來說的是自己。

溫如意錯愕地轉過身,快步将床邊的薄棉被也抱了過來,披在艾南英的背後,自己則抱手坐在竹席上,看着艾南英慢悠悠地研墨,落筆。

一筆一劃,仿佛用盡了畢生力氣似的。

溫如意是真心想去幫着研墨的,但都被艾南英一個淩厲的眼神支開了。

長夜漫漫,一宿無話。

次日,二人商議于梨清林分道揚镳。

東風漸起,雪野茫茫,疾風灌嶺,艾南英執意送溫如意上馬車。

“就一輛馬車,若我一個人回帝都,那你呢?”溫如意坐在馬車上,難得好心道。

艾南英背過憔悴的半張臉,将手籠在袖子裏,眼黑唇白,只把眼看那一望無際白雪覆蓋着的麥田,好半晌才壓低聲音回他道:“也就,就半日車程,我便是用,用走……也走得回去。”

“那你寫的信呢,何時寄出去?”

“你放心,我昨夜已經托屋主送出去了,我在帝都有位朋友,他一定……一定會,會在你到帝都之,之前送,送到我……舍妹遷子手上。”

Advertisement

“哦,但願如此。”

“……”

“艾南英,以家君在朝中的關系,這一走便是永別。你當真就舍得令妹遷子以後跟別人受苦……”

“別,別廢話,走!”艾南英依舊背對着他,怒吼道。

溫如意拽緊手中的馬鞭,調轉了馬頭。

一連六七日換乘,溫如意快馬加鞭,終于在大婚前兩日趕到了帝都應天城。

回到帝都後,溫如意才發現其母王氏并非重病,只不過是感染風寒,她老人家老來得子,只一心想一家團圓過除夕,才編了個謊話賺他回家而已。

而成親的對象,竟真的不是艾南英之妹,而是廷尉府周泊松之女周環魚。

周環魚長溫如意兩歲,自小聰慧伶俐。長大些時,越發出類拔萃,性活潑,為人豪爽,善騎射,稍懂人情時,便與溫如意兩相留意。

只是礙于先明帝指定的婚約,二人都未曾吐露心意。

溫如意欣喜之餘,問及其父溫卓海,眼下為何突然這般順利成婚的緣由。

溫卓海頗為高興地道:“昨日管家收到青月舍辭公子——也就是教你習武的戚師傅親自送來的一封書信,說是艾南英他阿妹艾遷子寄來的,連同定親信物寄了回來,說是已另結良緣。如此薄幸之人,不值得我兒惦記。”

——

成親當日,張燈結彩,群臣道賀,婚禮可謂是相當隆重。

婚禮過後,溫如意在應天城住了下來。

婚後第七日,溫如意與周環魚進宮為先明帝之母荀氏祝壽。

“如意啊,你總算來了。”溫如意兒時曾是成帝做太子時的伴讀,與當年喜歡放風筝的皇太後荀氏亦是忘年交。

雖然後來溫如意長大了,很少進宮,但太後一看見他,仍舊是喜歡得不得了。

“太後……”溫如意慌忙請安,見到太後的喜悅之情也是溢于言表。

“這丫頭,現在已經這麽大了,哎呀,這眼睛還有這臉,怎麽長得如花似玉的,真是個大美人呀,這麽多年了,看着你們倆成親,總算了了老身心頭一大遺願吶……”太後激動得老淚縱橫,抓住溫如意身旁的周環魚的手,一個勁兒的念叨着,“想當年,要不是你兄長艾南英以身犯險救了先帝一命,這大明的江山吶,也不能延綿這數十年吶……”

“太後娘娘,您認錯了,民婦不是艾遷子。”周環魚僵硬地福了福身,不好意思地笑了。

此言一出,成帝與皇後皆愣住了。

成帝徑自走到了周環魚面前:“你不是艾南英?”成帝怒目圓睜,轉而望向溫如意,“艾南英呢,艾南英在哪?”

溫如意恭恭敬敬回道:“回陛下,艾将軍身體抱恙,沒有回京……”

“……”成帝震怒,拍案而起。

太後也氣的不輕,松開周環魚的手,急切問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如意你倒是說啊。”

周環魚望了一眼溫如意,轉過頭去,不再做聲。

溫如意心下不忍,忙跪向成帝,将早就準備在袖中的書信及信物黑曜石玉墜掏出,回禀道:“回太後,回陛下,非是臣違抗先帝命,而是這艾遷子自己退的婚,如今臣與周氏,早已拜過天地,還請陛下成全……”

宮女将書信及玉墜轉呈明成帝,成帝看罷,長嘆一聲,不言一語。

太後接過今上手中的玉墜看了又看,感慨道:“這丫頭,怎麽那麽倔。也罷,先帝已不在。大明的兒女,敢于追求自己心中所愛,老身也阻攔不住。”

說着,太後将信物交還溫如意,有些不甘和難過地道,“說起來,你小時候還說非她不娶,她也說要陪着你上陣殺敵的呢。哎,到如今,你們這些孩子,長大了,怎地一個個地說話不算數了呀。”

“太後,您莫要傷心了。他們自己的姻緣,自己做主去吧,只要他們開心就好。”成帝輕嘆一聲,與成恭皇後一起攙扶着太後,安慰道。

原本喜慶的壽宴不歡而散。

第二天,驿站接到邊關急報,說是北燕女王遇刺身亡,山海關出現北燕馬賊盜取糧草,艾南英勉力奮戰,退敵八十餘裏,不幸身中毒箭,咳血不止,怕是挨不過除夕。

“陛下,艾将軍前幾日還說,他死後想回老家,他想葬在望青峰上……”信使懇求道。

成帝含淚應允,拟旨命溫如意及鎮軍大将軍司馬叔領軍前去支援。

溫如意不得不暫別新婦,領精兵強将連夜趕往山海關。

臨行前,風雪夜,十裏長亭,周環魚青絲松開,只身一人坐在落滿枯枝爛葉的長階上。

溫如意行軍路過時,周環魚遠遠看見他來,長眉一挑,撩開衣擺,拎着兩壇酒大步走上前去,将其中一壇酒遞給他:

“此一去,若是三年不回來,老娘自當改嫁。記住,三年,就三年。世上男人千千萬,老娘只消一眼,與你一腔情意全當喂狗!”

說罷,周環魚仰着脖子灌下一壇酒,撸起袖子抹抹紅嘴,将壇子“啪”的一聲摔在了地上。

溫如意沒她那般海量,灌了半壇,臉就紅了,不經意擡頭間,周環魚已是淚流滿面。

溫如意急忙伸手抹去她臉上的淚水,道:“你放心,北燕與我大明近年來關系密切,從未正面交鋒。我這一去,多則三月,少則半月,若是不濟,也不過是奉王命将艾将軍遺體帶回來安葬而已。待明年開春,陛下定會派其他将領前去頂艾将軍的缺。”

周環魚含淚點頭,兩人相擁而泣,許久才分開。

且說溫如意千裏行軍,一路上風吹雪凍,中間快馬加鞭,饑寒渴飲,緊趕慢趕,自不必說。

“死到臨頭了還得麻煩老子給你收屍,還真是好大架子。”

這一夜,溫如意縱馬揚鞭,馬不停蹄趕到駐紮地,掀開軍帳,揮着手中凍成冰棍的馬鞭,怒氣沖沖地說道。

如他所願,他見到的,是滿營披麻戴孝的士兵。

營帳正中央,停放着一口未上漆的桐木棺材。

溫如意目眦欲裂,大口大口地喘着氣,凍僵的手捂着胸口。

他慢慢地,慢慢地拖着身子挨了過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