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
文箬的生日在一月份,大學第一學期的考試周。李牧沒有另外再準備禮物,而是将自己的兩枚金幣,鑽了孔,穿了鏈子。他将帶着他名字和梅花紋飾的那個送給了文箬。
李牧的生日在三月份,原本應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這一年的春天來得晚,一場春雪阻止了桃花綻放的腳步。文箬将那枚帶有自己名字的桃花金幣送了李牧。
圖書館四層的自習角落已經趨于平靜,李牧和文箬偶爾會在那裏找到自習的座位。文箬手上轉筆的動作依舊。在春末夏初的陽光照射下,她晃了神兒,筆掉了。李牧和她一起低頭撿筆,兩顆腦袋意外碰到一起,從各自衣領裏掉出了兩個金幣,一個正面是桃花,一個正面是梅花。各自的金幣背靠着背,名字挨着名字。
一切無須言語。
李牧參加了轉專業考試之後,他和他媽媽阮教授一起被人匿名舉報。事情最初是在校內論壇上鬧出了水花,後來被人搬運到校外的社交媒體上。一番吵鬧動靜不小,學校裏從大一學生到博士生大都知道這件事情。
學院對于李牧轉專業的資格和他的考試成績做了公示,并沒有做過多解釋。
風暴中的阮教授和沈教授,一起休了學術假期。當他們夫妻倆人一同出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國內各大論壇的熱點已經切換到猜測他們是否已經離職去美國了。懂得抓眼球的自媒體甚至喊出了,不要讓任何一位學術大佬逃離國內高校之類的标題。
覃延在國內舉辦的全球數學大賽中替自己的師姐和師兄辟謠,解釋了他們只是休學術假,休完假還要回來上班。還是有好事者追問,這對夫妻的孩子的數學資質究竟幾何?你們作為阮老師的同事,是否給後輩提供軟性輔導從而幫助他取得了轉專業考試的好成績?這樣對其他學生是否公平?
有類似疑問的不止記者一人,還有不少學生,盡管學院有過說明,雖然李牧的高考成績、大一每一門課的成績以及轉專業考試的成績和試卷都做了公示。
“對,我是從出生便擁有無比優渥的資源。關于這一點,我從沒有否認。我既沒有炫耀,也沒有瞧不起沒有擁有這些的同學們。現在,這些資源也不是我獨有的。他們是老師,每年都給本科生開設相關課程,任何一位想要汲取這些知識資源的同學,都可以去選課,甚至去旁聽。”李牧跟自己的室友們說。
“但是,你們不能否認李牧的努力和專注。他可以在安靜的圖書館,也可以在喧鬧的食堂,任何地方都能沉浸下來思考。他的學習和思考方法,在你們看來很不取巧,因為很笨拙。但是他會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推導計算證明。如果有人真要質疑他能力的話,麻煩發起學術挑戰,而不是在心底主觀猜測臆想構陷。”文箬跟自己的同學們說。
文箬的宿舍三位室友,喬玉喬和馮曉楠是從論壇上才知道李牧身份的。文箬替李牧站臺。她的室友和同學們替她說話,一起幫着回怼了幾位對她說話酸溜溜的小人。原因無他,文箬的成績無需靠任何人,她男朋友的身份只是她錦上添花的點綴而已。
李牧和文箬的周圍喧鬧了起來。不過喧鬧歸喧鬧,他們一樣上課、自習、考試甚至體育課選修了擊劍,将用不完的精力發洩在賽場上。
課外,他們依舊有說不完的話,聊李牧寫的詩,當然他的詩除了他自己之外,文箬是唯一的讀者。他們聊音樂,文箬聊她的小提琴,李牧不怎麽聊長笛,因為他的長笛實在吹得太差勁。他們聊理論,聊實驗、凝聚态、高能、黑洞、宇宙學……也聊代數幾何、數論、概率……
他們兩個喜歡的老師都是那些不怎麽循規蹈矩,從不按部就班講教材的老師。因此,他們最喜歡的是阮老師給本科生開設的課。那是一門從開設之初設定是近百人的大課,選課的時候有很多學生慕名選了,往往第一周課程結束,會有七八成的學生選擇退課。盡管如此,每年阮老師不管選課學生是否達到最低開課标準,堅持開設的一門課。
Advertisement
在這門課上,他們第一次在大學課堂上體驗到了學習和探索的樂趣。這門課最不看重的是走捷徑的解題技巧,而是讓數學問題回歸數學本身,從提出數學問題開始,後續的一切的證明和推導都是費時費力的“笨方法”。就是這樣的授課方式,李牧意外地如魚得水,甚至他的收獲與進步比文箬還要大。
一門課縮短不了差距。大四的申請季,文箬憑借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表現率先收到來自普林斯頓的offer。李牧說到做到,并沒有靠爸媽和覃延拿推薦信,而是用自己本科老師們的推薦信申請了十幾個博士項目。最後只有密歇根大學的數學家,接納了他。還好,沒有萬事皆空。
倆人開始了一生當中最漫長的異地生活,整整七年之久。
文箬在新澤西的大農村因為有徐世靖的陪伴,度過了最初的不适應。她很快便脫穎而出,随之而來的是幾乎沒有閑暇時間。
當秋風過後,新澤西校園的樹葉變黃變紅,安娜堡已經開始飄雪。安娜堡的冬天與李牧的東北基因意外地匹配。他更是得到他的導師,那位來自紐約州猶太人的喜歡。他們師生倆人經常在冰天雪地裏一起散步、一起聊天,當然更多是讨論數學。
在美國的第三個聖誕假期,文箬和徐世靖冒着大雪開車趕到安娜堡的時候,李牧正和他的導師躺在雪窩裏讨論着數學,一點也不怕冷。
李牧見到文箬,顧不上她爸爸在旁邊,抱起她在雪地裏轉起了圈圈。簡單的托舉之後,他跪了下來,向她求了婚。因為她出現在視線中的那一霎那,困擾他多日的難題,有了思路。在此之前,他已經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思考如何提出更好的,更深入的論點。
他們之間經歷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山與水如此的不同”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山與水又如此的相同”,再回歸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山與水相互交融又彼此獨立”的三重演化。
感情的萌芽始于,他們是如此的不同。他喜歡上她的熱鬧與安靜,她喜歡上他的輕盈與朝氣。
感情的升溫在于,他們是如此的相同。他們共同的追求不外乎精神世界的自由,不再一味渴望被認可。
感情的升華在于,他們的不同與相同都不重要了,小自我被撇在一旁,他們的世界從此只有彼此、數學和物理。
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求婚儀式,沒有戒指,沒有鮮花,只有雪花和兩位見證人。
從求婚到結婚,倆人又走了三年的時間。
與文箬相比,李牧算是大器晚成。博士畢業之後,文箬要去加州理工做博後,李牧并沒有在美西拿到合适的offer,只好繼續留在東部。
在美國的第六年,倆人準備搬去普林斯頓,在那裏他們要開始為高等研究院工作。謝天謝地,李牧不用在小鎮子裏找一份中學數學老師或者中文老師的教職了。這一年,他們在初次相遇的日子裏結了婚。出席婚禮的人有他們的父母、師長、親友以及那年夏天認識的朋友們。
他們一起在普林斯頓呆了八年,在各自領域做出成績之後才選擇回國。這一回,沒有人再質疑他們拿到燕大的教職是靠父母的恩蔭,因為他們放棄的比得到的多很多。
同年,小小月亮來到了人世。
上戶口之前,她爸爸把小朋友逗醒,在剛出生的寶寶面前輪流舉起百家姓的卡片。女兒沖着哪一張笑得開心便選哪張做姓,主打一個自由與民主。
“你晃李字的時候,捏了捏她的手心,別以為我沒看到。”
“李姓名人多,李牧李白李商隐李清照李斯特和李牧……”
“夾帶私貨。文姓名人也多……”
小小月亮在爸媽争吵中抱着一張竹姓的卡片笑着睡着了。
“李牧,你出的馊主意。你女兒萬一抱住的是熊姓呢?”
“熊姓出過名人的,熊彼特。”
“滾!”
“好啦,文月月,我逗你開心呢。小姑娘當然姓文。”
這便是文開陽小朋友被起名時候的一段小插曲。開陽小朋友上學之後并沒有遇到她爸爸當年的煩惱。因為開陽小朋友從小便是孩子王,從來不覺得爸媽的名氣是負擔。後來,她知道自己爸爸改過名字改過姓氏之後,抱着好玩的心态也要鬧着改姓。她要姓山,新名字就叫山大王。
“門兒都沒有!”
“想都別想。”
“嗚嗚…你們不愛我,我不要你們了。我要外公,要爺爺和奶奶。嗚嗚…”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