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十四處處相逼

十四 處處相逼

儀妃并沒注意到北鬥的情形,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良久才道:“青青說你所知不少。我還是從頭和你說起吧。”

儀妃敘事極其簡單,還用了暗語來說,幾乎三言兩語就要交代完畢。加上敘事時的淡漠神情,仿佛是在讀書裏的故事,讀的毫無感情,語調沒有起伏。如果不是北鬥提前知道了些故事,恐怕以為她在說書。

這點明顯喻三就強太多,她說故事會帶着感情色彩,語氣輕重,升降,适時停頓,适時重複,分寸拿拈的極好,讓聽的人會被代入故事裏。總有聽過她說故事的人,會模仿她敘事的方式,盡管不能全像,但掌握了一兩點,總能将故事說的精彩些,例如青然。

當時,青然轉訴喻三大娘說的故事中,提到那個二娘是這麽說的:‘只是她傷感過去,府中客人來訪,她從不出來迎接。哪怕是女眷來訪,她也要輕紗蒙面。……

那會,青然模仿了敘事人的語氣,說的哀婉,讓北鬥不由上心。他就猜測這位二娘身份不太好,果然也是如此。如今結合儀妃的話,北鬥整理出個頭緒。

母妃閨名宜兒,從小被買入青樓做樂伎。她極聰穎,知道聲色場所不是久留之地。打小就偷攢起銀兩,要為自己贖身。

因為是賣藝不賣身,不敢多出風頭,讓這錢攢的十分不易。幸好從小在那長大,有些姐姐對她頗為照顧,總在适時幫她解圍。她在十六歲終于攢夠贖身銀兩,可為救一重病軍人,她又将這錢都花出去了。緣由是對方曾在她幼時救過她。

原本以為終究要在青樓終此一生,不料那軍人回來找她,并娶了她當如夫人。她嫁過去,才知這位夫君身份顯貴。難得正室和夫君都待她極好,讓她過上從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後來便知,她的容貌竟與夫君的戀人極其相象,所以才能博得夫君和大姐青睐。她反而慶幸,并為此感激那位素昧謀面的女子。也開始留意記下旁人提起那女子的每件事情。因為擔心會遇到從前的客人,給家人添麻煩。她一入門便不接待外客,即便是女客來訪,也必蒙上面紗。

她萬萬沒想到,這一謹慎給她後來報仇提供了便利。某天,夫君突然要大姐和她收拾準備出行,大姐神情凝重,她則一頭霧水,只會跟着大姐命令行事。那時的她,心心念念的只是沒來的及告訴夫君自己又有喜了。可見多年來的安逸舒适的生活已讓她忘卻了防範危險。

之後,就再沒機會和夫君說了。她和女兒在秘道眼睜睜看着夫君被親弟刺殺。待人走光了,夫君竟要求女兒不得為他報仇。女兒應了,她沒有,也永遠沒機會和夫君辯上幾句了。

無法拖動夫君屍身的她讓女兒先走,然後放了一把火,讓外人不能再進來羞辱夫君的遺體。本來她要随之而去,終究讓女兒領着大姐趕來将她救出。

後來,神智混噩的她跟她們逃難,可當她聽到周圍百姓說夫君的不是,說他謀逆時,她毅然跑回京都。那時她的想法也是簡單,她只以為夫君是被人污蔑,想要上京面聖為其讨回清白。甚至不惜以命為夫君鳴冤。

她頭一個想到的便是夫君的青梅竹馬儀蘭。她輾轉聯系上曾受夫君母親大恩的德公公,在德公公的安排下,入宮成為儀蘭娘娘的宮女。為了不在日後連累他們,她入宮前便易了容。這也是虧得往日大姐細心,平時拉她學文學武學醫,讓她用這些技能順利入宮。

沒料到,儀蘭娘娘早已卧病在床。原來在夫君一出事時,儀蘭得了消息,就披頭散發到禦書房哭鬧,被趕了回來。自此與皇上斷交。

德公公告訴她,儀蘭自從嫁入宮中,就一直郁郁寡歡。好不容易懷了孩子開心了些,又來這麽樁事情,悲憤交加就一病不起。事以至此,她唯有靠自己找機會去鳴冤。她感念娘娘的相助,在宮中期間一直盡心服侍。

終于在一天,她得知皇上要徹夜在禦書房辦公,就提前入內鑽入個小櫃子藏着。這一去,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因為,她得知了幕後下手之人就是皇帝。

她終于明白夫君不讓他們報仇的苦心。可是明白歸明白,她到底放不下。當時也沒什麽辦法,儀蘭娘娘和德公公不忍她懷着身孕孤身在外,就留她在宮裏安頓下來。

留下她本來風險極大,虧得太後在儀蘭有喜前就領皇後遠行禮佛了,之後儀蘭失寵,皇上又在盛怒中,無人敢探望儀蘭娘娘來觸皇上的黴頭。又因她當初是以胖人的模樣入宮,居然被掩飾過去了。

報仇的契機最終還是來了。儀蘭流産了,又不讓他們找太醫,只讓德公公出宮開了些藥來調理,将此事掩蓋下去。在她快臨盆前,儀蘭示意如果她的孩子是兒子,就來充當皇上的孩子。他們最初聽了都以為儀蘭在說笑。說完後的當晚,儀蘭就死了。她和德公公在收拾娘娘屍身時,發現對方竟是吞金自盡的。

兩個月前,儀蘭精神稍好,就由德公公抱着出去散心,他們無意間遇見靖王,一個一直愛慕着儀蘭的男人,短短的交談中儀蘭察覺了威遠侯當初死的蹊跷。想來是儀蘭已猜到威遠侯和康王都是被皇帝所害,覺得再無顏茍活世上而選擇自盡吧。

然而,儀蘭在死前對命運做了最後一搏,讓康王的孩子來完成先帝的心願。

她和德公公為儀蘭的命運痛哭一場,她覺得有冤無處訴,怨恨這世道不公。之後便肚疼不止,在儀蘭房中提早生下北鬥。看着初生的嬰兒和冤死的儀蘭,帶着仇恨的兩人有了個更大膽的決定。結果,他們成功了。

德公公先是稱儀妃娘娘難産後又得了熱症,身邊侍女為照顧娘娘而死,為了不讓病情蔓延,那侍女被燒成灰後才被厚葬。顧念其忠心,聞訊趕來的太後封賞了侍女的家人-方家。又為了皇上的安全,将被傳染的小皇子和娘娘送至別苑。

而後來儀妃康複回宮,由于熱症的關系,喪失了大半記憶。對皇上不似從前般冷淡,而且做了母親更增添了嬌媚,贏回皇上的關注,繼而獨寵後宮十幾年。

儀妃将故事說到這為止,北鬥望着她堅硬的神情,明白從前母妃待他如此冷淡都是事出有因,不禁心潮起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了,儀妃摸着北鬥的腦袋,溫言道:“鬥兒,我不願你認賊作父。而且你一出生眉目便似你父王,我更不敢将你留在宮裏。沒想到你長到現在反而像我,這才接你回來。你可明白娘的苦心?”

北鬥還能說什麽,他含淚點頭,道:“孩兒會謹記母妃的話。”

儀妃又道:“你才是正統繼承人。你要牢記這一點。”

北鬥卻不敢茍同,道:“母妃,我……我覺得皇兄比我合适。”他以為這話會令母妃勃然大怒,可又不得不說。

儀妃只冷冷一笑:“他更加沒有資格。這點他和皇後都心知肚明。”

北鬥聽了這話,心突突地跳,想到這陣子一連串的變故,讓他不由憂心起來。儀妃什麽都沒說,只道:“若大皇子想耍什麽花招,休怪我不顧念和皇後的舊情了。”說着,她的臉變得猙獰起來。

北鬥心頭一凜,記起母妃行事的手段,趕緊道:“孩兒在外的日子裏,皇兄一直保護着我。并且……”他驀地想起喻三和卓不凡一起的情形,心裏一動。可等到儀妃望過來,他還是咬牙說下去:“并且,皇兄喜歡喻青衣。”

儀妃略微一怔,若有所思道:“他從小就喜歡找青青玩,那會他還是個挺讨人喜歡的小孩子。”

後面的話她沒再說下去,北鬥稍微松了口氣,知道母妃為了喻三,倒底心軟了下來。

儀妃道:“我們出去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北鬥随儀妃離開前,再望了眼那幅觀音圖,畫中人神情悲憫地注視着他。

這讓北鬥又想起圭弟的事情,他從前害怕着自己是被母妃嫌棄的孩子,而不斷找理由說服自己,說母妃必然有苦衷。

如今真相比他幻想的苦,母妃對他的寄望比想象的深時,北鬥開心不起來。他已非昔日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皇子,他隐約猜到母妃疼愛圭弟,故意激起他的嫉妒心的用意。

只是,到最後,他真的下的了手嗎?北鬥最終不願深想。有些事情不到最後關頭他都不願去想。

回到自己住處,北鬥翻來覆去都睡不着。明日便是封太子的慶典。他先前壓根沒将此事放在心上,如今是騎虎難下。

他起身出去透氣,仰頭卻望見有人伏在屋頂上。他一驚,等望清那人是喻三時,心裏稍定下來。

北鬥找來梯子爬上屋頂,走到她身邊坐下道:“你怎麽不睡”

喻三道:“我在看宮裏的月亮有沒有比外頭更亮些。”

北鬥知她說笑,道:“能有什麽變化麽?”

喻三一本正經道:“确實沒什麽不同。可又想到天涼了,過一陣就該下雪了,就決定好好看看沒下雪的月亮吧。”

北鬥知道她定不肯吐實,也不逼她。跟着躺下道:“那我也好好看看沒做太子前的月亮吧。”

他望了一會,又吞吞吐吐道:“我問你一事,如果……如果我不是我,……是你不認識的我,……你還會待我這麽好嗎?”

喻三道:“不會。我會好好宰你一頓。”

北鬥沒好氣道:“你之前還宰的我不夠徹底嗎?”他想起自己的心事,決定不和她兜圈子了,道:“如果是圭兒呢?他脾氣那麽壞,你還會對他好嗎?”

喻三聽得着話,坐起身來,道:“你是想說,你能對他好嗎?”

北鬥知道她已猜到自己的含意,含糊應了應,喻三道:“我還是要先宰他一頓再說。其他的,我不知道。”

北鬥知她說的是實話,輕嘆了聲。然後他又小心道:“今天,我和母妃說,大皇兄喜歡你。”

喻三想了想,便猜到北鬥的心思,便道:“如此甚好。”

北鬥一怔,道:“莫非你……可是你不是和卓不凡……”

喻三打斷他的話,道:“我是說你說那話的用意是好的,我也贊成。下次你還可以告訴她,大皇子說如果我和他一起,便會全力扶持你上位。”

北鬥吓一跳,也坐起來,道:“皇兄他真這麽說?”

喻三道:“句句屬實。”

北鬥喃喃道:“皇兄……”北鬥想到目前的處境,皇兄若和喻三處在一起,對己對人都十分有利。至少,他日後可以常看到喻三,又不用擔心母妃對皇兄下毒手。

他問喻三道:“那你怎麽回他的?”

喻三道:“我拒絕了。”

她如此幹脆,讓北鬥一時接不上話。他呆愣半晌,低聲道:“皇兄如果這麽說,他日定會待你很好的。還是你喜歡卓不凡多一些?”

喻三道:“我也拒絕了。”

北鬥呼的站起道:“你為什麽都要拒絕啊?”他說完,想起什麽,低聲道:“可是為了我麽?”

喻三白了他一眼,道:“你想到哪去了?”

北鬥低頭不語,過會才道:“既然皇兄這麽說,我明白了。我會好好做太子的。我也會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讓你,母妃,皇奶奶,皇兄不再為我操心。我要你們都好好的,不要任何一個為我犧牲什麽了。”

喻三抿嘴一笑,道:“我又何需別人為我犧牲什麽呢?”

北鬥一愣,随即意會過來。她定是不願拉卓不凡和大皇兄下水。他心一酸,怕被喻三瞧見,趕緊低下頭。自從他得知喻三的過去,總是不自覺對她生出憐惜和愧疚之情。

喻三冷眼旁觀,心裏有數。她站起來,微笑道:“小北鬥,你記住,我靠天靠地靠人,但我不依賴人。我期待你變成男子漢的一天。”

北鬥擡起頭,見她似乎要走,道:“你回去休息了嗎?”

喻三似笑非笑,一語雙關道:“是啊,是該好好休息了。”她說話間,身邊的佩劍隐約閃着光。北鬥順着望去,先覺得眼熟,然後他也驚的站起來了。

他認出那把劍,是赤煉劍。還沒來的及問,只見喻三微微一笑,旋身一躍,消失在黑暗中。

北鬥隐約感到不安,然而到了第二天的太子慶典,什麽事情都沒發生。

這次北鬥換了朝禮服。皇帝抱病在場觀禮,遠遠望見北鬥,稚氣未脫,文質彬彬。不禁放下心來,覺得先前是疑心生暗鬼。大皇子和太後親自來給北鬥帶冠。讓中立的官員感到些安心。唯有七皇子拒不出席,因為年紀尚幼,倒沒引起太大聯想。于是,慶典順利的過去了。

幾天後,大殿上連續發生了幾件轟動朝野的事情。先是抱病多日的皇帝終于精神好轉,過來上早朝。可他才上龍椅邊的臺階,就看到龍椅上插着一把劍,是赤煉劍的仿劍。而此前,在場侍衛太監無一人發現龍椅上插了把劍。

朝中人皆知前陣靖王代表朝廷去查康王留的寶藏時,赤煉的真劍和仿劍都落入其手。皇帝自然也知道,這讓他暴怒難當,全身顫抖地當着百官的面咆哮,罵靖王有不臣之心。等他咆哮完,這朝就上不成了。

氣怒難當的皇帝被人攙扶離開,邁過偏殿門檻時,他突然大叫了一聲,接着雙眼圓睜,指着前方大叫有鬼。接着,遠處站立的百官們都聽見一句終身難忘的話:“八弟,我知道你是冤枉的。是我聽信了十弟……”話還沒說完,皇帝口吐鮮血,不省人事。

這回,太醫院的太醫都出動了。百官見此情形,知道皇上性命堪憂。不久後,太後傳旨讓新上任的太子擔任監國,處理朝政,大皇子從旁輔助。于是,太子之位還沒坐熱的北鬥又被趕入大殿,沒日沒夜地為堆積如山的奏折忙碌着。

後來,北鬥知道皇帝是看見了佩戴的赤煉劍的康王才吓昏的。皇帝看到的并非是幻像,而是喻三假扮的。只是喻三在那天之後,便從京都消失了。她臨走前留給北鬥一張字條,只有四個字:裝瘋扮傻。

年輕的太子對這字條沉吟了半晌,才将它燒毀。之後,文武百官便得知勤政的太子無論修改奏折到多晚,大清早必會先去給皇帝請安。而他的生母儀妃則簡妝素衣,不分日夜随侍在皇帝身邊。

接着,大皇子在幫助太子處理國事不到半個月,就打着追查康王案的名目離開京都。許多百姓都目睹大皇子在離開前,當街搶了一位柳姓的貌美女子。那女子見到俊秀的大皇子立即放棄了抵抗,跟他離開。

不近女色的大皇子這樁難得的風流韻事讓百官皺起眉頭,讓京都的大家閨秀們的心碎了一地,又讓百姓多了個茶餘飯後的話題。唯有北鬥知道,這香豔的傳說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對對方的第一印象是?

青衣:愛面子

小卓:財迷

作者:這答案怎麽和前面一樣?

兩人:因為第一眼就有這感覺,終身無法磨滅啊!

作者:你們确定你們是情侶不是對手?

——————————————

作者:喜歡對方的哪一點呢?

青衣:得意洋洋的模樣讓我覺得很可愛。

小卓:數錢時雙眼發光的模樣

作者:你們這不是還在重複回答嗎?

兩人:可是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啊!

作者:(悲催地)有沒有人來替我發問啊~~受不了他們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