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輯:街衢古鎮:1,項鋪老街

第一輯:街衢古鎮:1,項鋪老街

第一輯:街衢古鎮

1,項鋪老街

項鋪老街座落在煙波浩渺風光旖旎的白蕩湖之濱,西邊有遠近聞名的夏叽大橋,北邊與峻峰逶迤的柳峰山遙遙相望。從前,項鋪老街,孔城老街,練潭老街,湯溝老街,枞陽鎮,為老桐城著名的古鎮,這五大名鎮,都有水碼頭。

項鋪鎮街道,分為新街和老街,新街和老街泾渭分明,新街兩邊店鋪鱗次栉比,貨物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家家店鋪門前擺着攤位,每天有上百家擺出生腐攤子,攬盤裏金燦燦的生腐堆積如山,項鋪新街到處飄蕩着油炸生腐的清香,看這陣勢,枞陽縣項鋪鎮,确實是生腐之鄉啊!

吳成立老師生腐詩:“三寸金身軟又圓,嫩皮受得滾油煎。君如酒醉休嗔我,只怪時蔬無此鮮。”吳世民老師題白雲豆腐:“仙風仙氣玉兒身,獨領佳肴傳說神。世代清白天造化,方方正正立乾坤。”

項鋪新街道兩邊有賣春聯的攤位,賣燈籠的攤位,有豬肉案子,有賣鮮魚的攤位,有五金交電鋪,有鞋帽百貨店,有服裝店,有小吃店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加上商家吆喝聲,喇叭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項鋪新街年味十足。

相比之下,項鋪老街冷冷清清,從項鋪白金超市拐彎進去的街道,就是項鋪老街。項鋪老街上難見到行人,街道上空空蕩蕩,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店鋪的大門是開的。

從前,項鋪老街有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白雲食品站項鎮綜合經理部,白雲供銷商場,白雲區政府,糧站,文化館,電影院,飯店,糕餅坊,酒坊,商店,理發店,鐵匠鋪,獸醫站等,幾乎所有的單位,項鋪老街都有。

那一天,恰巧在項鋪新街上邂逅文友史志慶,史志慶老師嗜讀書,善詩詞創作,筆耕不辍,在公衆平臺上和報刊上發表許多詩詞佳作。我和史志慶老師相見恨晚,很親切!他陪着我去尋訪項鋪老街。

去項鋪老街游玩,一定要去吳世民中醫養生堂裏看看,吳世民中醫養生堂有老式的中藥櫃子,有古老的沖筒,有研中藥粉末的研缽,還有稱藥的小秤等。

吳世民老師性格開朗,為人熱情好客,中醫專業知識淵博,醫療保健水平相當的不錯,他從醫四十多年,以仁心仁術濟世,全心全意,精益求精,對老弱病殘貧困患者免診費藥費或減半收費。也不知道醫好多少病人,得到許多病患者的好評!

吳世民老師不但醫療保健技術精湛,而且,他學問了得!吳老師洋洋灑灑,揮筆創作很多的詩詞,并編成專輯。

同吳老師相談,受益良多。吳世民老師告訴我說:“我讀初中的時候,就四處借中藥書看,越看越有勁。我可以算是自學成才的鄉村醫生。我自學考取藥士,藥師,并且考了國家執業藥師(中藥),1991年安慶行署頒發中醫師資格證。1988年,取得鄉村醫生證,同年畢業于健康報振興中醫刊授學院。1991年安慶行署頒發鄉村中醫師資格證。也是這年我給這棟房屋買下來了,繼續開中藥店并行醫,此棟房屋,從前是原白雲區派出所……”

辭別了吳世民老師,我和史志慶老師繼續漫步在項鋪老街上,項鋪老街兩邊的店鋪大多數都是三層樓房,許多店鋪的大門,仍然是木板門,門上框有木槽子,門下框有麻石條槽子,門護坎大多是麻石條制作的,少數是青石條,窗戶還是陳舊的木窗棂。

項鋪老街的中街,有從前的文化站,老法院,糧站,房管所等單位,在法院和糧站之間,有一條巷子,穿過這條巷子左拐,就是電影院。電影院大門是敞開的,大門上方牆壁,已經是斷壁殘垣,寬大的電影院場內,已經破爛不堪,但觀衆坐的長木椅子,仍然擺放整齊。屋頂坍塌了一些,放影幕臺上生長着一棵粗大的樹……

Advertisement

從前,陸路交通不發達,水運交通便捷,項鋪老街座落在白蕩湖尾梢的水岸上,逐漸形成街道的。項鋪老街是因為白蕩湖水運繁榮而逐漸昌盛起來的,那麽,項鋪老街的水碼頭在什麽位置呢?我同項鋪老街上的居民聊天,有居民告訴我說:“項鋪老街的水碼頭在小步橋附近。”

我聽到這一消息,興奮不已!游玩項鋪老街,就得看一看項鋪老街的水碼頭,就得去小步橋瞧一瞧。或逛下汪咀頭。我和史志慶老師,陳相龍師傅,三人沿着項鋪老街這條水泥路前行,走出老街的下街頭,豁然開朗,放眼望去,遼闊原野上,烏金圩內的湖水碧波蕩漾,水岸邊,枯萎的蘆葦随風搖曳,遠方的白蕩湖水天一色,白蕩湖的那一邊,遠山含黛,成群結隊的水鳥在白蕩湖的上空翺翔,發出悅耳動聽的鳴叫聲,烏金渡大橋宛如長虹架在兩山之間……移步換景,仿如自己在畫中游。

我們三人踏上汪家嘴頭,走進汪根友老人的家,汪根友老人,80歲,為人親切,我同老人家交談,他告訴我說:“項鋪老街的水碼頭不在汪家嘴頭,在項鋪老街的下街頭和小步橋邊近。從前,上街頭和下街頭各有一個門樓,這兩個門樓,都是木材構造,都有木大門,木大門很寬敞,大門能跑一輛小車。如果關上上街頭大門和下街頭大門,外面的人,很難進入項鋪老街……”

後來,我們原路返回的時候,熱情好客的吳世民老師,帶着我們走進90歲高齡的汪永發老人的家。汪永發老人是土生土長在項鋪老街,1955年工作,1962年當項鋪大隊書記,直到1984年退休。

據汪永發老人告訴我說:項鋪鎮老街約二三百米,兩邊店鋪鱗次栉比,大多數是平房,有錢人家用木板擔個二層的木板樓,街道寬三四米,街道中間以麻石條鋪墊,石條下面是下水溝,麻石條兩邊用碎石頭鋪成。

項鋪老街以早市為主,那些年,周邊人都趕往項鋪老街購買商品,有錢橋,浮山,白湖,白柳,孫畈,白梅,雨亭的來項鋪老街采購,人來人往,人擠人,竹籃子舉在頭頂上,側着身體,才能走過項鋪老街道。

從前,項鋪老街,幾乎都是汪姓人家。老街有四個雕堡,四個雕堡分別建在項鋪老街的東,南,西,北,四個不同的位置上。

項鋪老街東西方向為小巷子,南北為街。街道東邊約有四十家商鋪,西邊約有四十家商鋪。上街頭為菜市場,下街頭為小豬市場,下街頭有水碼頭。

項鋪老街的商家進貨,大多數是用大小木船從安慶,貴池運來。項鋪老街有雜貨店,賣魚,賣肉,鐵匠鋪,殺豬,造酒,酒坊,水作坊,柴米油鹽,擺小攤,早點店,貨物十分的豐富,項鋪曾經是名震一方的煙花鞭炮之鄉,現在的雨具産品銷往全國各地,效益十分可觀。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老街拓寬,兩邊店鋪各往後縮1.5米,街道就寬了,鋪上了水泥路。

原白雲供銷社,是白雲區政府所在地,白雲區政府,管理四白兩金,四白就是白柳,白湖,白梅,白石,兩金就金渡,金社……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