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安鳳老街

2,安鳳老街

2,安鳳老街

從前,安鳳嶺有一個渡口叫牌樓渡口,渡口附近住着一戶擺渡的人家,臨近中午燒飯的時候,米缸裏沒有米了,只剩缸底一點米,只夠全家人吃一頓飯。媳婦苦惱壞了,煮了缸裏的一點米,下一頓就沒有米燒鍋了,媳婦憂愁地問婆婆說:“媽媽,家裏只有一點糧食了,吃了上頓無下頓,怎麽辦呢?”

婆婆樂觀地對媳婦說:“下巴下面一根筋,一天三頓意義深。有人來了有的吃,擺渡一次米一升。”

說明從前,從安鳳嶺過渡船到破罡,或從破罡過渡船到安鳳嶺,乘坐渡船的人很多,婆婆勸媳婦不要擔心家裏沒有米,只要有客人乘坐渡船,就能掙到吃的糧食。

這段精彩的故事,在這春意盎然、惠風和暢、油菜花盛開的季節,一天上午,我去拜訪安鳳老街,在安鳳村小王莊,一位76歲大娘告訴我的。

安鳳老街,坐落在蘆荻掩映,湖草豐盈,煙波浩渺的白蕩湖水岸上。從前,安鳳嶺這片水域至烏金渡上下開闊處稱為竹湖,又名竹節湖,是古桐城八景之一“竹湖落雁”風景區。

安鳳老街分為上街頭、中街頭、下街頭,街道南北走向,全長約三百多米。安鳳老街的上街頭青石板路,到60歲江學志家門前止;下街頭青石板路,鋪到77歲朱滿生師傅家大門前為止。至今,安鳳老街迤逦的青石板路,保存非常完美!安鳳老街鋪蓋的青石板路和別處不同,別處鋪的石條路,要麽石條橫鋪,要麽石條直鋪,惟有安鳳老街跟別處老街不一樣,橫一根青石條,豎兩根或三根、四根、五根石條,石條兩邊用碎石鋪蓋。

安鳳老街的青石板路,已經有八十多年歷史了,歷經歲月滄桑,根根青石條磨得光滑如玉,說明從前,走在安鳳老街上的人,熙熙攘攘,人來人往。

現如今,安鳳老街,許多人家的店鋪和住戶的大門已經上鎖了,街道兩邊,還有少數店鋪仍然在經營,有早點店、食品店、裁縫店、理發店。

據安鳳老街上的居民告訴我說,從前,安鳳老街好興隆啊!兩邊店鋪鱗次栉比,家家從清早忙到晚上,晚上都有人上街,晚上做生意,點馬燈、煤油燈、保險燈照明。

有破罡人、白蕩人用船運魚到安鳳老街賣,賣魚是早市,頭天下午來,第二天發魚走;有龍橋人挑柴到安鳳老街來賣;有義津、錢橋、浮山、白湖、白柳、廬江人用船運稻運大米到安鳳老街換魚走。那些年,安鳳嶺吃的糧食,都是錢橋、義津、廬江的大米。

安鳳老街主要是魚市。年底,白蕩湖捕魚季節,外面的人帶扁擔、籮筐、蛇皮袋,挑魚回家腌制,腌成鹹魚當一年四季的菜吃。

從前,安鳳老街的飯店旅館一家挨一家,一棟房屋租四五家人;從前,安鳳老街有大廟三個,楊四郎廟、關帝廟、水神廟,土地廟五六個;從前,安鳳老街有糖坊、染坊、酒坊、香店、豆腐店、鐵匠鋪、紮匠店、皮匠店、木套店等。

從前,安鳳老街有魚行、豬行、柴行、稻行、米行,有木材市場等;從前,安鳳老街有朱家祠堂、朱家享堂、王家祠堂等,安鳳嶺小王祠堂,又稱野貓籠祠堂。

後來,安鳳老街有食品站、糧站、供銷社,隔幾家就是一個商店。曾經,安鳳小學設在朱家祠堂,朱家祠堂從前有蜈蚣牆垛,老供銷社設在朱家享堂。現如今,安鳳嶺老糧站改為安鳳村部。

Advertisement

那些年傍晚,有踩高跷、獅子燈、滾燈、彩虹燈、蝦子燈、鯉魚燈、打秋千,從農歷10月15開始,到第二年正月十五,舞燈的才漸漸少些。那些年,戲臺搭建在老安鳳嶺老糧站附近的斜坡下,這裏地理位置優越,戲臺上唱戲,便于群衆觀看。

那些年,安鳳老街茶館很多,私人藥店醫院也多,有丘姓藥店、龐家藥店、李家醫院。裁縫店更多。

現在,安鳳老街的老屋幾乎都沒有了,倒的倒了,重新建房子的建房子,安鳳老街還有幾家在開店,如果沒有這幾家開店,安鳳老街幾乎都沒有人了,都在外面買商品房去了,老街人走空了,正月一過,都到外面搞錢去了,稍微條件好點的,都給孩子在城市裏上學。

安鳳老街的中街頭,有一家理發店,是77歲朱芳南師傅開的,他家的住房是一棟老屋,店鋪裏還是從前的櫃子、條幾等家具。我同朱芳南老人交談,他告訴我說:

“我二十多歲就開始跟師傅後面學理發手藝,如果我師傅仍然健在,有100歲了。我理發有五十多年了,從前是剃鄉頭,拎着剃頭工具箱子,上門去剃頭。剃小孩頭5分錢,剃大人頭1角錢,如果大人和小孩剃頭包年,一年只要一塊二角錢,一個月剃兩次。那時候,錢值錢,平均剃一次頭只有5分錢,嬰兒頭最難剃,如果剃頭的時候哭,哭的時候頭就動,刀又快,就容易給嬰兒頭剃破,如果給嬰兒頭剃破了出血,大人不高興。過去是手捏的推剪子理發,現在是電動剪子……”

安鳳老街94歲江得泉老人、78歲朱滿生老人、72歲湯應才師傅、72歲王盛傑師傅,他們告訴我說:“從前,安鳳老街寬約三四米,都是青磚小瓦房、土墼小瓦房,有二層的板樓,房屋吃香喝辣,一家房子租幾家。如今,街道還保持原樣,兩邊房屋大多數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了。那些年,從上午五六點鐘開始,來安鳳老街的人,人擠人,到上午十點鐘,安鳳老街最興旺!中午十二點鐘以後,街上行人才漸漸稀少。現在,一家油條店炸的油條都賣不掉了……”

走出安鳳老街下街頭的出口,馳目遠望,前方就是碧波蕩漾、風光旖旎的白蕩湖,白蕩湖的那一邊,在這初春季節裏,巍峨壯麗的巢山屹立在那如墨的水岸上,巢山腳下,坐落着破罡老街和新街……

我伫立在白蕩湖水邊的圩堤上,激情澎湃,放眼瞭望四方,都是一幅幅迷人的風景:大小拔茅山山巒起伏,蜿蜒盤旋;綠色蔥茏的牛頭山高聳入雲;小巧玲珑的陶公山兀立在湖邊;烏金渡大橋,湛藍色的大鋼梁,宛如彩虹架在兩山之巅……

一處處美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美麗的會宮鎮安鳳村鑲嵌在山水之間,簡直是人間畫廊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