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白蕩老街,人間畫廊
6,白蕩老街,人間畫廊
6,白蕩老街,人間畫廊
白蕩老街,座落在碧波蕩漾的白蕩湖水岸上,與波瀾壯闊的長江相鄰,背靠綠色蔥茏的小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如畫。
最近兩三個月,我去白蕩老街五六次了,每一次去,都賞心悅目,意猶未盡,譬如說白蕩搬運站,鐵匠鋪,飯店,老店,食品站,獸醫站,供銷社,白蕩湖養殖場,郵政所,糧站,農村信用社,衛生院,電影院,破罡區松元鄉人民政府,白蕩小學,白蕩磚瓦廠等,這些單位的房屋,大多數都是青磚瓦屋,幾乎都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建造的房子,迄今為止,已經有六七十年歷史了,仍然保存完好,望着這些單位的老房子,仿佛欣賞一幅幅精美的水彩畫一樣。
第一次去白蕩老街游玩,居然,我沒有拜訪到白蕩養殖場,郵政所,白蕩磚瓦廠和“蛇頸橋”!這,說明白蕩老街縱橫交錯,深不可測啊!
我去白蕩老街一趟又一趟,同老街上的居民交談,開心!親切!知道了原白蕩搬運站辦公樓座落在白蕩老街上的具體位置,就在吳義來師傅店鋪的對面。
據73歲陳大民師傅告訴我說:“我父親是一名裁縫師,我從16歲開始跟父親後面學裁縫,一直到幹到現在……“
陳大民師傅裁縫店同供銷社之間有一條上山的巷子,從這條蜿蜒曲折的巷子裏走進去,就能看見山坡上的白蕩湖養殖場的大廚房,廚房一排房屋的上坎子,就是白蕩湖養殖場的職工宿舍,一排房子有6間。白蕩湖養殖場職工宿舍的東邊,就是氣勢恢宏的白蕩湖養殖場二層辦公樓。
白蕩湖養殖場廚房,白蕩湖養殖場職工宿舍,白蕩湖養殖場辦公樓,三棟房屋都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建造的青磚小瓦屋。後來,白蕩湖養殖場職工宿舍給小瓦掀掉了,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屋頂。
現在,白蕩湖養殖場辦公樓,木大門已經上鎖了,一棟樓房前面的場地上,雜草叢生,一棟職工宿舍六間房間的木門也上鎖了,沒有人居住,唯有白蕩湖養殖場的食堂,住着一戶88歲錢玉保老人。
據錢玉保老人回憶,說:“白蕩湖養殖場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成立,白蕩湖養殖場食堂,職工宿舍,辦公樓,這三棟房屋也是那些年建造的。養殖場辦公樓一共有四十間辦公室,一樓20間辦公室,二樓20間辦公室,曾經,辦公樓裏有書記,廠長,科長辦公室,工作人員辦公室,規模大,辦公樓二層是木材,木板構建,現在,還是木板樓。
白蕩養殖場的廚房有7間,職工宿舍有6間。當年,整個白蕩湖養殖場有職工二百多人。
我在破罡養魚,到年底,捕撈出來的魚交給水産組的收購門市部,水産組收購門市部收的魚,對外出售。收購門市部給一些魚宰殺,用鹹鹽腌制,曬幹,對外出口。
我住宿的這間房間,從前是廚房會計的住房。”
白蕩湖養殖場食堂下坡,有兩棟平房,每棟瓦房三大間,一棟是白蕩郵政所營業部,一棟是白蕩郵政所的職工宿舍。
白蕩湖養殖場食堂的西側,白蕩湖郵政所和職工宿舍的前面,約三四米的距離,有一口水井,有一棟郵政所的廚房。現如今,井口已經封住了,井的四周砌個小圍牆,給這口水井圍堵起來了。郵政所的廚房已經坍塌,斷壁殘垣,破爛不堪了。
Advertisement
從宏義超市轉拐下坡,100多米的距離,就是白蕩小學。白蕩小學圍牆外面的路旁,有錢建國革命烈士的墓。紀念碑上有雕刻的文字:
“錢建國同志于1942年參加人民革命—中國新四軍七師五六團,任副連長。1947年在孟良崮戰役中壯烈犧牲。
錢建國烈士忠于人民革命事業,為國捐軀,其偉大精神萬古長存。特立紀念碑永遠紀念。
白蕩大隊全體幹群立,1961年孟冬月。”
從這條水泥路一直走下去,走約一二百米,有一座石頭橋,這座石頭橋就是“蛇頸橋”。橋頭邊有一座石頭房子。
聽當地84歲陶聖戰老人,78歲錢葉侯老人回憶,說:“原來,這地方沒有溝,也沒有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挖的防洪渠,這條防洪溝通到白蕩湖,大約是1952年造的蛇頸橋,蛇頸橋有三個石頭墩子,溝的兩岸各自一個青石墩子,兩個青石墩子之間,溝的中央,用青石砌一個梭子石墩子,1952年建造蛇頸橋的時候,沒有造成功,只擔兩根青石條,這兩根青石條長約二米多,寬約八寸。一根青石條從溝的這邊石墩子上擔到溝中間的梭子墩子上,一根青石條從梭子墩子上擔到溝那邊石墩子上,從這條獨石條上走過,人,提心吊膽,生怕滑落橋下的澗溝裏,後來,有拉板車的人想從這座橋上過,拉來松樹木材,擔在兩根青石條兩邊,橋,無形中變寬了,行人過橋才有安全感。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縣裏支持6仟塊錢,紮鋼筋,倒混凝土,結了橋面,才是真正的一座橋。今年初,橋面重新建造了,青石墩子和梭子石墩子,還是原來的青石墩子和梭子青石墩子。從前,這個地方叫蛇頸,老地名,所以,造的橋就叫蛇頸橋。”
蛇頸橋頭有一棟石頭砌的屋,這棟房子就是78歲錢葉侯先生的家,1981年,錢先生在棟房屋裏開油坊,同時,也給村民紮花,2015年,油坊沒有開了,仍然開着紮花廠,紮出來的棉籽,如果顧客不要?就不需要付加工費,如果顧客要棉花籽?一斤匹棉付四毛錢加工費。
白蕩村窯廠,離白蕩小學有有二百米距離,據錢葉侯先生說:“白蕩村窯廠,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建的廠,至今,窯廠燒磚瓦的土窯還在……”
曾經,白蕩老街聚集許多的單位,幾乎所有的單位,都座落在白蕩老街上,這些單位的房屋,大多數都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建造的青磚瓦房,現如今,有些單位已經搬走了,有些單位不經營了,然,這些單位的房屋,仍然保存完好,如果徜徉在白蕩老街上,欣賞一棟棟老屋?仿若穿越到那個純真的年代,讓人流連忘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