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枞陽老街的幸福巷
14,枞陽老街的幸福巷
14,枞陽老街的幸福巷
枞陽老街上的幸福巷,只要是枞陽縣城裏的人,特別是五十歲以上的人,誰人不知道?誰人不曉得幸福巷呢?
據棉百商店經理姚澤民告訴我說:從前的棉百商店,老電影院,山窯店,南貨商店,老元釘廠,就是座落在現在的蒲城小區位置上,從前的枞陽縣城的正大街,同上碼頭連接一體,街道狹窄,兩邊房屋都是青磚小瓦房,道路兩邊店鋪鱗次栉比,巷子縱橫交錯,麻石條鋪蓋的路從上碼頭一直到南站的柳林渡為止……
那些年,電影院在正大街,電影院售票處在幸福巷內,站隊購買電影票的人,要排很長的隊,特別是好看的電影,一天要連續放影多場,場場客滿,那真的是一票難求:有關系戶的人開後門,無關系戶的人,購買電影票,人擠人,有急性格的人,爬到衆人的頭頂上購買電影票……
枞陽老街的幸福巷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可是,有誰知道“幸福巷”三個字是誰寫的呢?
最近,我在枞陽縣城裏邂逅了78歲錢雙六經理,我問錢經理幸福巷的來歷,同錢經理一席談,才知道幸福巷三個字的來歷。錢雙六經理土生土長在枞陽老街,年輕的時候,錢經理在枞陽城關鎮工作,對枞陽老街上的許多人與事,非常了解。
1971年,錢雙六經理調到縣供銷社下屬單位山窯店工作,山窯店座落在枞陽上碼頭的中街,經營石灰,水泥,鐵鍋,鐵絲,元釘,缸,罐,碗,竹筷子,掃帚,麻繩等商品。1973年,錢雙六當山窯店經理,直到2001年退休為止。
枞陽老街上的幸福巷三個字,大約是1959年,枞陽縣城關鎮領導,找60多歲的賀信南老人寫的。賀信南老人家在白紙上,用毛筆蘸墨汁書寫的幸福巷三個行書字。由磚匠師傅描寫在巷子口的上方,樓房過橋兩邊的外牆壁上,用水泥構抹,再用紅漆描寫的幸福巷三個大字。
幸福巷三字,遒勁渾厚,大氣磅礴。
當年,賀信南老人經營舊衣舊鞋生意,曾經,書寫一幅中堂贈送給錢雙六經理,錢經理将此幅書法作品挂在家裏的大堂牆壁上。那些年,枞川河水經常泛濫,枞陽老街常常發大水,水給這幅書法作品沖走了。如今,錢經理還覺得十分可惜!大約1968年至1969年,賀信南老人走了。
幸福巷進口的東邊是棉百商店,電影院,山窯店,南貨商店等單位,幸福巷西邊是理發店,城關鎮,供銷社,蒲江飯店等單位,幸福巷對面是稅務局,鳳凰巷,藥材公司,文物管理所等單位。
進入幸福巷,西側有鐵匠鋪,城關鎮,城關派出所,供銷社。東側,電影院售票處,電影院,元釘廠,電影院宿舍。幸福巷直接通往枞川河,幸福巷長度約200多米,寬約三四米。
幸福巷口的上方過橋,連接巷子口西側理發店上面的樓房和巷子口東側棉百商店上面的樓房,在棉百商店的樓上,曾經,是新華街道設立的招待所,樓上有好幾個房間,那些年,在上面開會,辦培訓班,都在這家招待所。後來,新華居委會移到這招待所裏辦公。
進入幸福巷子裏,西邊的鐵匠鋪,房屋大約十幾個平方米,記憶裏,鐵匠鋪裏有竈臺,風箱,鐵墩子等設備,還有一些鐵器工具。
經常見到胡師傅在鐵匠鋪裏面打鐵,胡師傅掄起大錘,有節奏敲打着鐵墩子上的紅鐵塊,火花飛濺,打鐵聲音不絕于耳,“叮當,叮當”聲音,在幸福巷上空萦繞。
Advertisement
鐵匠鋪南邊緊鄰城關鎮,城關鎮南邊是城關派出所。城關鎮和城關派出所之間有一個大門朝向幸福巷。
尤其城關派出所單位,我記憶深刻,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到長河岸邊釣魚,風起的時候,河水一浪接一浪拍打着河岸,淘洗着岸邊的泥沙,浪退的時候,我無意中發現一只錢包裸露在泥沙上,我撿起地上的錢包,打開錢包看看,裏面有47塊錢,有糧票,有些布票。1972年,有這麽多錢,是半頭肥豬的價錢!
我欣喜若狂,沒有猶豫,一路小跑到城關派出所,交給警察叔叔,警察叔叔登記了我姓名和我所在的學校班級。第二天上午,學校召開全體師生大會,校長點我的名字,我走上主席臺,表揚我拾金不昧,校長親自給我戴上紅領巾,臺下掌聲那可真是經久不息哦。
校園裏的黑板專欄,記得是陳大喜老師,親自用粉筆書寫的黑板報,號召廣大學生,向我學習。
往事歷歷在目,仿佛在眼前。
枞陽縣老元釘廠在幸福巷東側,老電影院後面的一個大院子裏。
閑暇之餘,我先後走訪了元釘廠裏的退休職工江禮雲師傅,杜根生師傅。
83歲的江禮雲師傅,從前,在枞陽老街裁縫社工作。老裁縫社地址,就是現在的正大街金太陽家具城的位置上。1979年,江師傅從裁縫店調到元釘廠工作。老元釘廠就是在老電影院的後面,江師傅59歲退休了。
84歲的杜根生老人告訴我說:我是1978年調到元釘廠,2000年退休。在元釘廠幹拉絲工。
那些年,元釘銷售好。用鋼筋制成的預制板鋼絲,銷路更好,更賺錢。
制作元釘要經過以下步驟:除鏽,去掉鋼筋外殼上的鏽跡斑斑;酸洗,石灰,硫酸水浸泡,燒;鋼筋放進大鍋裏,拉起來,用水沖洗;拉絲,拉鋼筋有規格的鋼絲。
元釘廠裏的活重,髒,還要戴口罩,穿工作服。元釘廠裏的工作最辛苦,賺錢的企業也是元釘廠。那些年,生産出來的元釘包裝好,送到安慶五金站就行了。
後來,老元釘廠搬到上碼頭銀洲街,元釘廠東邊隔壁是枞陽縣糖果食品廠,西邊毗鄰枞川小學,大門馬路對面是清澈的楊家塘。
最近,我去了一趟元釘廠,元釘廠裏靜悄悄的,元釘廠靠近防洪牆的廠地上,有三個麻石條槽子,長約四五米,寬約一米,高約六十厘米,可以想象,鑿一個巨石槽子,要多大的石頭,花多長時間。
在元釘廠裏遇見了58歲的江五一師傅,相見,親熱。
江五一師傅帶着我在元釘廠裏轉了一圈,他告訴我一些車間:1,拉絲車間;2,制釘車間;3,大牽絲車間;4,小牽絲車間;5,制鞋釘車間;6,抛光車間;7,辦公樓。
辭別了江五一師傅,走上新修成的防洪牆上,讓我眼前一亮,如今的防洪牆上是寬敞的彩虹路,彩虹路兩邊是青石護欄,青石護欄內,有古色古香的路燈,伫立在防洪牆上,遙望枞川河,枞川河水兩岸水清岸美,古老的枞陽大閘,新建的枞陽節制閘,枞陽閘,枞陽船閘近在咫尺,氣勢恢宏。
偉大的引江濟淮,快要竣工了,枞陽是引江濟淮工程的進江口,到那時候,浩浩蕩蕩的長江水逆流而上,通過枞川河,通過長河故道,通過菜籽湖,到達巢湖,惠及北方的人民。
美麗的家鄉枞陽縣,在不斷的發展,G347道路貫穿枞陽東西線路;池州大橋早已通車,一件件喜事,激動人心!家鄉枞陽變得越來越美好了,這是國家的民生工程,為人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我為大美的枞陽縱情地歌唱,唱一首婉轉悠揚的歌,獻給偉大的祖國。祝願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後記:此篇文字寫好後,久久不敢發表,錢雙六經理告訴我說:幸福巷三個字是賀信南老人寫的。
而枞陽老街上的一些老人告訴我說:幸福巷三個字,不是賀信南老人寫的,而是王濟平老人寫的。
後來,我再次拜訪了錢雙六經理,提到這個問題,他堅定地告訴我說:王濟平老人比賀信南老人去世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去世了,他身材高挑,人瘦,頭發向後梳的,我對王濟平老人很了解。
不是王濟平老人寫的,确實是賀信南老人寫的!他倆人寫的毛筆字确實不錯!
在此,誠謝錢雙六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