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橫埠石刻匠

56,橫埠石刻匠

56,橫埠石刻匠

我在蘆花如雪,霜葉如花的季節,去了一趟枞陽縣橫埠鎮,拜訪了橫埠鎮的石刻工匠周正梁老師。

周正梁老師是當地知名的石匠,他在謀道街開了一爿石刻鋪。在石刻店鋪裏,我同周正梁老師拉家常,他待人真誠,為人熱情,同我聊着石刻,書法,繪畫,收藏品等……

周正梁老師于1971年生于農民家庭。由于家貧,母親早逝,小學未讀完,就辍學回家放牛、做家、掙工分,16歲就随父親上山采石頭、起麻石條,學一些簡易的石刻工藝……

周正梁老師從事石刻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來,他不知道采過多少石頭?雕刻過多少石碑?鑿過多少石獅子?砌過多少屋基腳?碼過多少坎子……

周老師碑刻上的文字,龍飛鳳舞,蒼勁有力。雕刻的人物,動物、花卉等圖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是橫埠鎮家喻戶曉的石匠高手。

周老師店鋪大門前,擺放着許多青石獅子、墓碑坯子等,屋內收拾得窗明幾淨。堂廳牆壁上,挂有名人字畫和他自己創作的書法作品。堂廳靠牆壁旁邊,堆放着許多石雕工具,工具擺放得井然有序,有鋼釺,大小錾子,鐵錘,角尺,墨鬥,電鑽,電磨,切割機等。

周老師銷售的石成品都按正規制作流程。他親自書寫毛筆字,對制作的每一件石制品都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所以,他做的石制品質量相當的好!有金社、孫畈、白梅、項鋪、後方、湯溝、錢鋪、周潭等地顧客,慕名前來購買他制作的石制品。

周正梁老師是枞陽縣文化委員會第一批公布的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周正梁老師書法造詣深厚,是縣內知名的書法家。2011年,在國家會議中心,他受邀參加“羲之杯”全國詩書畫大賽頒獎儀式。2012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他在□□故裏成功舉辦了個人書法展。最近數年,在橫埠鎮鎮政府大門前,他同其他書法愛好者一起,義務為居民寫春聯。

周正梁老師還是一位愛心人士。2020年2月,他向橫埠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組捐贈人民幣1000塊錢。

周老師平易近人,很健談。他告訴我說:“那些年,在山上起麻石條的時候,掄起大鐵錘一錘一錘地打着鋼釺,鑿着山上的石巴子。用鋼釺硬鑿、一層一層的鑿,先鑿一排窟窿眼,再尖起麻石,以大石條分小石條。起麻石條的大坑有十多米深、七八米寬……

上山采石的時候,帶着軍用水鼈,常常累得汗流浃背。口渴的時候,只能嘴對着水鼈抿一下,生怕水喝光了……”

跟周老師聊天,才知道雕刻一塊石碑很辛苦,尤其從前的手工制作石碑,工序相當的複雜:

第一步,在石碑毛坯表面上,用墨鬥彈需要的尺寸。再用扁錾子鑿出四方邊框線,沿着四方邊框線用尖錾子鑿,把四方凸出來的部分去掉,讓石碑方方正正。

Advertisement

操作石碑平面時,用扁錾子鑿出第一道平整線,在平整線上,放一把木制尺,作為标杆,過平水,用墨鬥彈三方線,用手工錘子打錾子刮平,再用尖錾子把整體石碑表面敲得更平,敲平之後,用特制的鐵斧,把整個石碑平面鑿三四遍,第一遍鑿出粗紋路,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一道比一道鑿的紋路細膩。

第二步,鑿的石碑平面更加平整之後,從山上尋找回來粗糙的麻石和細麻石,制成小塊形狀,帶水磨青石碑平面。磨平後,再拿細麻石磨石碑平面,磨上數遍,讓碑面更加平整細膩,再用青磚磨石碑平面,磨過之後,碑面烏黑發亮,平整光滑如玉。

第三步,石碑平面磨好之後,設計和制作這塊石碑才是真正的展示手工技藝。首先設計石碑的碑額圖案和石碑的左右圖案,用鉛筆在碑面上直接繪圖。之後,用手工雕刻圖案,圖案刻好後,用尖錾子鑿掉圖案以外多餘的部分,鑿出的部分是毛砂狀。這樣看來,石碑上的圖案陰陽分明,藝術效果極佳。這才是完成整體刻碑的一半工程,精華還在後面。設計碑文,在石碑面上用鉛筆打出方格,計算碑上刻的字數,這是最後一步,也是大功告成的一步。

從前,在農村,刻石碑的石匠都是沒有文化之人,都要請當地老私塾先生用毛筆代寫碑文。私塾先生有時在家,有時不在家,這樣太麻煩了。周老師從小喜歡書法,每年過大年,看老先生寫對聯,甚是羨慕,久久不想離去。看之又看,周老師小學未讀完,也想學書法,是不是異想天開呢?父親開導他說:“求人不如求己。如果你自己會寫,就不需要求人了,求人太難了……”

周老師抱着試試看的态度,在文具店買了毛筆和墨水,開始在舊報紙上寫寫畫畫。寫了幾年,嘗試在石碑上寫碑文。父親一直誇獎他,寫的毛筆字不錯,周老師漸漸地對書法産生濃厚的興趣。

周老師的父親叫周文彪,在當地很有名氣。周老師父親十幾歲的時候,跟橫埠鎮利華村老石匠汪強勝師傅學石工手藝。那些年,上山人工開采麻石條,靠人工擡回來,按照客戶要求,鑿出麻石條的長度寬度,左手拿錾子,右手拿特制的手工鐵錘,按照麻石的紋路,有節奏地敲出整塊麻石,再改為一根根麻石條……

如今,周正梁老師秉承石刻工匠精神,孜孜不倦地追求石刻藝術和書法藝術,準備在自己家裏籌辦“鄉土書畫藝術館”。尤其石雕這門工藝文化,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不能讓這門傳統文化失傳,一定要推陳出新,傳承好中華優秀的石刻文化!

後記:寫作此文時得到周海老師指點,特此致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