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錢鋪筷子廠

58,錢鋪筷子廠

58,錢鋪筷子廠

從前,我沒有去過枞陽縣錢鋪鎮鹿獅村,更沒有上過山勢巍峨的三公山,而風景秀麗如畫的鹿獅村和三公山風景區,如雷貫耳,久聞其名,就是沒有去過,讓人心馳神往!

恰巧,今年3月14日,由枞陽縣委宣傳部、縣文化旅游局、浮山和白蕩湖風景區管委會主辦,枞陽縣文旅公司承辦的2021油菜花旅游文化節,在枞陽縣錢鋪鎮鹿獅村拉開帷幕,我有幸随文友一起,去了一趟美麗的錢鋪鎮鹿獅村,榮幸地參加了今年的油菜花旅游文化節。

乘車去鹿獅村和返回的時候,經過将軍村,龍安街道路口時,看到公路旁邊有一家工廠,工廠房屋前面的空場地上,涼曬着一把把雪白的筷子條,場景十分壯觀,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十分好奇,想了解竹筷子的制作過程。

因為,一日三餐,我都用竹筷子吃飯,尤其是毛竹制作出來的生活用具太多了,譬如說:竹椅,竹床,扁擔,簸箕,稻籮,菜籃子,連枷,米篩、糠篩,魚籠、蟹簍,鬥笠,竹筢子等等。可以說,許多的竹制品是老百姓最普通的生活用具!

我內心想:“今後,我一定前往這家工廠看一看,看看毛竹究竟是怎樣的變成竹筷子的。”

這一想法存于心裏,生根發芽了,最近,我義無反顧地前往枞陽縣錢鋪鎮将軍村,龍安街道路口,這家筷子廠。

枞陽縣錢鋪鎮将軍村龍安街道邊,有三棟棚戶屋,棚屋是用鋼瓦覆蓋,房屋前面寬敞的場地上,曬着叉開的一把把雪白的筷子條,遠望就像是曬稻草把,場地上還堆放着許多青青的毛竹竿子,從中間一棟大大的棚屋裏傳來轟隆轟隆的機器轟鳴聲,這家工廠就是枞陽縣将中竹制品有限公司。

“枞陽縣将中竹制品有限公司”屬于民營企業,老總叫沈六一,現年57歲,他同47歲的汪碧秀合夥創辦的這家工廠。

2011年,沈六一老總在錢鋪鎮鹿獅村單獨辦了一家竹制品廠,生産竹簾子,可是,市場行情并不好,經過數年對市場行情摸索和調查,沈總發現做一次性筷子條和燒烤簽,銷售前景廣闊,于是,2016年,沈總同汪碧秀合作,籌建筷子廠,果斷地将工廠由鹿獅村搬移到将軍村的龍安街道路口,在一塊空場地上,搭建了廠房。2017年2月份,工廠正式投入生産。

枞陽縣将中竹制品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是中間最大的一棟棚屋。這間棚屋約有一二百平方米,是生産筷子條和燒烤簽條的生産車間,生産車間西側的一棟房屋是工作人員的卧室和職工食堂。生産車間東旁的一棟棚屋,是放置半成品的筷子條和燒烤簽條的庫房。

生産車間的西側,中間位置有一間小小的烘烤房,下雨天,沒有陽光曬竹條的時候,是烘烤竹條的烤房。

我循着機器的轟鳴聲,走進這家工廠的生産車間,一股濃郁的翠竹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剎那間,人心曠神怡!

生産車間裏,有工人師傅從外面場地上搬運一根根粗毛竹給裁切毛竹的師傅,裁切毛竹的師傅按規格,用切割機切斷,裁成一段一段竹竿,一段竹竿約1.7米長度,放在有栅欄的鐵推車上,每裁一根毛竹,去掉竹梢頭,等鐵推車上堆滿了一段一段的竹竿,有工人師傅給這一推車的竹筒,送到開條機師傅的身旁,開條師傅将一段一段的竹筒,放在開條機床上,機器撞壓成一根根的竹片,有工人師傅給竹片抱到鐵栅欄推車上,等推車上放滿了竹片,有工人師傅給竹片送到拉絲機旁,有操作人員給一片一片的竹條插入拉絲機器裏,進過機器刨光,出來一根根雪白細圓的竹絲條。有女工給一紮一紮圓絲條的一端,用塑料繩子捆紮一下,靠在工廠的北邊牆壁上。

如果天氣晴朗,工作人員就抱着一紮紮細圓絲條到外面場地上曬太陽,如果是下雨天,就抱一紮紮的細圓絲條到烘烤房裏烘幹。

Advertisement

在生産車間裏,沈六一老總熱情地同我打招呼,并且同我親切地交談着,他告訴我筷子條的生産步驟:

“1,裁斷毛竹竿子,2,破竹竿子,3,打筷子條,4,涼曬筷子條,5,捆紮筷子條。”

沈總自豪地對我說:“現在銷路打開了,公司生産的筷子條和燒烤簽條,銷售到江西,河南,山東等省,錢鋪鎮毛竹資源豐富,都是井邊,鹿獅等周邊農戶送來的毛竹,一天生産約四十萬竹片,需要4萬多斤毛竹……”

枞陽縣錢鋪鎮是著名的竹鄉,尤其是屬于枞陽境內的三公山,山上的翠竹漫山遍野,枞陽縣将中竹制品有限公司得天獨厚,能就地取材,原料充足,加上生産出來的筷子條和燒烤簽條的銷路暢通,所以說,枞陽縣将中竹制品前程似錦啊!

枞陽縣将中竹制品座落在将軍村龍安街道邊,四周群山環繞,雲霧缭繞着一座座山峰,地理環境相當的不錯,恰似“青山如屏,山村如畫”啊!

我從心裏面湧出敬意,一家鄉鎮民營企業,短短十年不到的時間,做大做強了,産品銷售省內外,确實了不起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