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美麗的岱嶺莊

63,美麗的岱嶺莊

63,美麗的岱嶺莊

在岱嶺莊聽到85歲老人陳友蓮老太講一段民謠:“要美女,到何玉莊;要銀錢,到張家灣;要柴燒;到官山;要米糧,小李莊!”民謠也是一種口傳文化,它反應當時社會的真實一面,十分珍貴,特記錄成文。

枞陽縣官橋鎮官山村岱嶺莊,名聞遐迩,風景秀麗如畫,岱嶺莊北鄰巍峨壯麗的北麓山,向西遙望青山如黛,危峰聳立的獅子山,南傍叢嶺逶迤,相連若城的連城山,東枕綠色蔥茏的小炮山、公堂山、青龍嘴……

2020年8月8日,上午八點多鐘,我們一班文友,直達官橋鎮柿樹板張雨林先生家,張雨林先生家岱嶺莊東頭,他見到我們,樂不可支,他立馬陪伴我們在文化積澱深厚的岱嶺莊暢游,介紹岱嶺莊一處處文物古跡,我們獲益頗豐,好像飽食一頓文化大餐……

岱嶺莊(古時叫戴莊),是張孔紀號赤崖公的居住莊,赤崖公同時建有龍、虎、金、戴、玉五座莊園,岱嶺是五座莊園之一的戴莊。張孔綱、張孔紀、張孔印兄弟三人,都是桐城縣志濃墨重彩記載的人物,孝、義、德、善譽滿天下。

赤崖公同時建龍、虎、金、戴、玉五座莊。當年,五座莊的房屋同一時間上梁,上梁時,木匠師傅呼龍時說錯了話,他說:“龍、虎、金、戴、玉,做給子孫賣!”赤崖公覺不吉利:立即改呼道:“龍、虎、金、戴、玉,做給子孫分!”赤崖公夫人覺得他們說的話都不吉利,接着呼曰:“龍、虎、金、戴、玉,做給子孫住!”

當年,赤崖公建設的戴莊,是“大棋盤套小棋盤”格局,整座戴莊像漢字的“回”字,既防盜,又防土匪,寧靜祥和!戴莊屋面青灰小瓦覆蓋,外牆是用砂土夯實的土牆,有60厘米寬,莊子裏居住數拾戶人家,幾百號人,陰雨天、飄雪天串門,不論到哪一家,不需要打傘換鞋,身上落不到一滴雨,門前走廊稱“走馬通樓”。

據張雨林先生對我們講,戴莊大門朝西,大門兩邊房屋,大旆三間,四柱落地,兩邊各九間;門前有上下馬石,有石權,西征鎖,整座戴莊一個大門,兩個耳門;戴莊的後面一棟房屋,是一排排房間;後一排房間中間有一個後門;所有的房間門都朝莊子內堂心,各家門前屋檐延伸,用圓木頂着,延伸部分是走廊,稱為“明柱走廊”。

走廊前方是天井,天井前方同外圍相似的廊坊房屋,戴莊正中間才是大堂廳。整座戴莊分為前廳、中廳和後堂三個部分,天井裏栽有桂花樹、防火樹、石楠樹、木瓜樹、梅花樹……整體建築古色古香,寬敞幽靜,戴莊大門樓氣勢恢宏,大門兩旁有抱鼓石、上馬石、下馬石!

我們同岱嶺莊村民聊天,敦厚善良的村民告訴我們說:“岱嶺莊老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拆除了……”我個人認為:“一座古村莊,就這麽毀了,實在太可惜了!”

岱嶺莊裏有享堂,享堂裏有神龛,供奉着村民的祖先靈牌,後牆左側有一個後門,享堂中間放兩張供案桌,前一張供桌上,放有兩個大香爐,後一張供桌上放有蠟燭臺,大桌是柏枝樹木做的,靠右手牆邊挂有一個罄,享堂大門朝西。

大門外場地前方,靠門前的水塘南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皂莢樹,兩個大水塘中間,有一條土埂,南北兩端各有一棵粗壯挺立的古樹,北邊是楓香樹,南邊是臭椿,都有百年以上樹齡,蒼古雄奇,高擎華蓋,濃蔭蔽日……

享堂右邊的鄰居叫張複祠,他愛好廣泛,為人慈祥謙遜,對我們講述岱嶺莊的歷史,他在水塘邊隔了一個簡單的院子,院子裏有許多盆景,有杜鵑樹樁、榆樹樁、黃荊條樁……這些盆景千姿百态,盤根錯節,郁郁蔥蔥,婀娜多姿,讓人賞心悅目!

聽張雨林老師講:“從前,村莊裏的上馬石和下馬石,埋在塘邊的土地裏了。”在岱嶺莊子裏,能見石碾子、石權、蓮花石柱子、石凼等,在岱嶺莊兩個水塘前面的田地裏,有一棵140年的烏桕樹,亭亭如蓋,老枝淩空欲飛,樹葉蔥茏,生機勃勃,烏桕樹下,有一座古墓,大大的墓碑,已經被土埋起來了,見不到碑文。

我們走在田埂上,身旁一季稻綠油油的,有些水稻已經揚花,稻香彌漫,縷縷清香撲鼻,田野風景美不勝收,我們一班文友,仿佛如畫中行走!

Advertisement

岱嶺莊後山上,有一座土地廟,去年重新修建,土地廟右側牆壁上,鑲嵌着一塊黑色大理石,大理石上雕刻着張雨林先生撰寫的土地廟重修簡介。

我們順着土地廟旁的小路上山,沿着崎岖不平山間小路,向山的南邊走去,約走300米,見到岱嶺水庫。岱嶺水庫三面環山,水庫西岸是堤壩,岱嶺水庫藏在大山深處,山上樹木郁郁蔥蔥,修竹青翠欲滴,随微風搖曳,清澈的水庫水,碧波蕩漾,移步換景,風光旖旎……

伫立在水庫堤壩上,忽然,我不由嘆息:“如果大棋盤套小棋盤老屋保留下來了,如今的岱嶺莊,将是一處難得的旅游景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