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參觀枞陽殷氏宗祠
68,參觀枞陽殷氏宗祠
68,參觀枞陽殷氏宗祠
在枞陽經濟開發區的新樓村村部門前有一尊大理石塑像,她的名字叫殷森!是原□□副總理方毅的夫人。
殷森(1922-2018年),安徽桐城人,1940年參加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此後,殷森先後在盱眙縣委縣政府、蘇皖邊區、山東華中財經辦事處、山東省財政廳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殷森曾在福建省財政廳、上海市財政局、財政部預算司工作。殷森1962年調入原對外經濟聯絡委員會工作,委員會1970年更名為對外經濟聯絡部,殷森先後擔任過計劃財務局處長、副局長,五局副局長等職,1983年8月離休。
2015年,殷森被授予“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70周年紀念章”。
淺秋的下午,去枞陽鎮長安村老樓組的殷氏宗祠,我想起了殷森,她應該出生在這裏,是這一方山水養育了她。
從枞陽縣城的長安大道,馬路右邊一家石化加油站的右側,沿着鄉村的水泥路,沿途的景色宜人,秋風習習,在陽光的照射下,清澈的羹脍賽湖水波光粼粼,湖水潋滟,山波上翠竹青翠欲滴,随風搖曳,樹木郁郁蔥蔥,風景秀麗如畫……
到達殷氏宗祠門前,殷氏宗祠院子的大鐵門上鎖了,透過大門的鐵栅欄,殷氏祠堂氣勢恢宏!寬敞的大院子裏,綠化布局井然有序,樹木蔥茏……
我們無法進入殷氏宗祠內觀看,只好沿着殷氏宗祠的門外浏覽着,在殷氏宗祠院門的右首有一座六角亭“旺和亭”,旺和亭六根水泥柱子擎立,上面飛檐翅角,六個翅角的上面,同樣有六個小翅角,展翅欲飛,琉璃瓦履蓋亭子的頂上,旺和亭正中間的眉框上,有三個草書體大字:“旺和亭”。三個大字筆走龍蛇,酣暢渾厚,遒勁有力!亭子正中的兩根柱上,有一副楹聯,上聯為:“祠蔭百代宗裔旺”,下聯是“亭閱四方族衆和”。
旺和亭裏面,懸挂着一塊匾額,上書:“旺和亭,2016年6月8日開工,2016年12月18日竣工。”沒有進入殷氏宗祠內,難免心裏面有點遺憾。
回首殷氏宗祠大門前不遠的下坡有一戶人家,走進這戶村民家,家裏人為人熱情好客,又是倒水,又是拿木凳子給我們坐,同此戶人家夫妻倆聊天,才知道這戶人家的男主人叫許發明,他夫人叫殷梅,他夫人是土生土長在長安村老樓組的,是殷氏族人後裔,我們對他夫妻倆說明來意,說:“殷氏宗祠大門鎖了,不知道誰有大門的鎖匙?”
許發明師傅立馬告訴我們說:“宗祠裏有一位負責人叫殷雲飛,他有鑰匙,我給他的電話號碼給你。”打電話給殷雲飛師傅,殷師傅開着小轎車前來,他打開殷氏宗祠院子鐵大門,我們進入殷氏宗祠大院子裏。
殷氏宗祠大院子裏清潔幹淨,殷氏宗祠寬敞的臺階兩旁,一邊一個石獅子,威武雄壯!殷氏宗祠大門上方伸出的屋檐,用四根朱紅色的柱子頂着,高高的柱子中間,鑲嵌着一塊牌匾,匾額上四個字筆酣墨飽:“殷氏宗祠”,殷氏宗祠四個字筆墨運用暢快!匾額兩邊繪有游龍的騰雲駕霧圖案,木大門兩邊是抱鼓石……
伫立在殷氏宗祠大門前的廣場上,眺望殷氏宗祠飛檐翅角,顯得殷氏宗祠氣勢恢宏,金碧輝煌,精美絕倫……
開了殷氏宗祠厚重的木大門,邁過殷氏宗祠大門坎,進入殷氏宗祠的前廳,眼前所見,是一塊巨大的木屏風,木屏風上面沒有繪圖畫,木屏風上方有三個大字:“培根堂”,三個大字筆精墨妙,酣暢淋漓!我們從屏風右側進入殷氏宗祠內。
殷氏宗祠分為前廳堂,中廳堂,後廳堂,三個廳子寬敞高大,由于殷氏宗祠新建築,中廳堂還未布置,顯得空空蕩蕩,後廳堂供奉着殷氏祖先的靈牌,兩側牆壁上分別挂着殷氏祖先的肖像:“枞陽殷氏一世祖華富公之肖像;枞陽殷氏五世祖巾山公之肖像;枞陽殷氏四世祖隐山公之肖像;枞陽殷氏五世祖旗山公之肖像”。四幅枞陽殷氏祖先的畫像,面容慈祥,栩栩如生。
殷雲飛師傅對我們一一介紹,帶着我們到殷氏宗祠後面的山上,拜谒了殷氏四世祖的墳墓……
站在山崗上,視野開闊,前面的羹脍賽湖,碧波蕩漾,山風拂面,頓時,心曠神怡,心情爽朗!
辭別了敦厚善良的殷雲飛師傅,在返回的路上,我心裏面想:“我是一位平凡的人,同許發明夫妻倆,同殷雲飛老師素不相識,首次見面,他們敦厚善良,熱情好客,從這些細小的事情,可以看到他們的人品!衷心的祝願殷氏家族瓜瓞綿延,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