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2)

的話寧願了解自己的生命,也要在一起。兩方的父母都被迫無奈得答應他們的要求,并立刻舉行了婚禮。

琴生才三歲的時候,他們在結婚紀念這一天約定去著名的虎山登山。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天發生的事,地震突然襲來,大地搖晃的厲害,眼看琴生就要掉落山崖,爸爸為了救琴生自己卻踩空跌落了懸崖,在地震平緩後,媽媽立刻跑到山腳下尋找,竭力撕破喉嚨喊叫着爸爸的名字,未果。灰頭灰臉的母親又去警察局登記了尋人啓事,後來有一個救生人員說發現了一具屍體,正是照片上的人,還拿出發現屍體時的照片給媽媽看,但是未經過确認,他們擅自把屍體火化。未見爸爸最後一眼的媽媽泣不成聲。

也是那個時候,一切都變了,他們母子為了謀求生活搬到了一個偏僻的山區裏生活,媽媽看着幼小的琴生決定不再失落,決定獨自一人将琴生養大。剛到那個上去的時候,媽媽沒有能力賺取金錢,開始是生活在一個無人的破舊帳篷裏面。後來逐漸熟息環境後,媽媽選擇去打魚買,每次收賺取一些微薄的收入,為了琴生能夠吃飽,她常常對琴生說,“你吃吧,媽在外面吃過了。”“媽吃你剩下的就好。”這兩句這麽矛盾的話語,在琴生聽來是多麽的紮心,他想留給媽媽多一點食物,故意說自己吃飽了。

琴生總能見到她忍痛揉着被魚刺傷的手腕。也見過她在寒冷天氣冒着凍傷去集市叫喊賣魚的模樣。在夜晚的被窩裏,琴生用他的溫暖柔軟的小手緊緊握着媽媽滿是凍瘡的手。

在社會保障的不斷改革,當地的政府關注到他和媽媽的情況,于是每個月補助他們250元的保障金。媽媽是個聰明的女人,發現當地的人民很少自己做衣服,都是從外面買來的,借此媽媽興奮的做回了自己原本的職業,開了一家服裝店,生活慢慢的變好,為了買一個房子媽媽平常對自己都是省吃儉用的,對琴生的生活的花費卻沒有減少。在進過幾年的堅持,媽媽買了一棟小小的房子,建起了屬于自己的家,但是媽媽的身形卻已是瘦弱不堪。

琴生腦海中這些刺心的回憶猶如海浪一樣,再次重重地拍打着他疼痛的神經,他看着照片上父親的模樣,再看看鄭弦沉重的表情。

“這算什麽啊!”琴生咆哮着。

“為什麽爸爸背着媽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琴生大喊,“這麽多年媽媽受的苦到底算什麽啊!”他眼裏控制不住的淚水如同裝滿水的水桶傾倒在地上,一瀉而盡,鄭弦露出茫然失措的表情,站在琴生面前。

琴生轉過身,将照片重重摔在地上,朝門口跑了出去,眼淚任風吹幹,這麽多年終于找到了媽媽一直在思念的人,卻已經是成家立業,身為人夫的男人,他背叛了母親的信念。

“讓琴生一個人想想吧,這樣或許會減輕他心裏上的壓力。”薛緣阻止了想要去找他的鄭弦說,“至于你怎麽面對你父母自己做決定吧,我該做的都已經做了。”

隔日,眼見快到開學的時間了,他們回酒店收拾了下行李。

路上他們沒有說過一句話。埋怨和血緣,在他們倆的心頭不斷地環繞。每當鄭弦想要跟琴生搭上話,卻被他刻意的回避了。這次的矛盾如同掉在大海裏的針,難以尋找到解決的方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