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京城今天的天氣是陰天,小四合院的書房,因為采光不好,書桌上的臺燈早就被打開。

只是,白慘慘的燈光打在胡華白慘慘的臉上,白上加白,慘上加慘。靠在父親懷中的胡華, “不對勁”這三個字,如同托馬斯回旋一般,在腦海中奔騰不息。

這裏面到底哪裏出問題呢?

胡華從腦海深處挖出潛藏的記憶,從頭到尾過了一遍,依然不能找到答案。明明按照當初看到的預收文案,胡家會一直留在京城,沒有下放的經歷。而她只要成為胡家的孩子,自然就能一直呆在京城過好日子。等到高考重開後,胡家父母更是會煥發事業的第二春。而她,胡家唯一的女兒,則是過上衣食無憂、夫婿有錢有勢的日子。

但是,現在一切都亂套了。

是的!胡華是個穿越的。

穿越之前,她正在浏覽綠江APP。無聊中用自己的名字搜索出一篇預收文案。浏覽完後,發現同名的自己在文案中是個無腦村姑。剛罵了兩句傻逼作者不當人,結果下一秒就穿越了。

穿越後,她就知道自己成為這篇預收年代文的無腦村姑。為了改變在農村吃苦的命運,她想盡辦法,在跟書中女主接觸的時候,互相調換了身份。至此,她跟着胡家父母回到京城,從小喝牛奶、吃白面長大。至于那農村家庭以及原書女主,就不是她該考慮的。

按照預收文案,胡家的姑娘從出生、成長到結婚終老,都是衣食無憂、無憂無慮。而且,重點是預收文案中,胡家根本沒有下放這一個情節。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為什麽她只是跟原書女主對調一下身份,命運就發生了改變?

胡華不敢想象下放後的日子會有多麽艱苦。她看過不少年代文,知道這個時候鄉下不止缺衣少食,住處破爛,更是要幹很多農活。

農村人不講究衛生,農村的地上到處是雞屎甚至是人尿。農村人不講究,吃飯吧唧嘴,說話噴口水……這些對農村的片面印象,讓胡華整個人都要不好了!她掙脫父親溫暖的懷抱,伸手抱着腦袋尖叫了起來,試圖尋找一條新出路。

——

蘇糖這會兒還不知道,影響自己命運的人正在痛苦萬分。

從和平大隊回來後,接下來幾天,蘇家忙着把農忙時候拉下來的功夫給一一收拾好。做番薯粉、腌鹹菜、撿瓦片、修補籮筐簸箕、補衣服床單等等。說是農閑,但一年到頭唯一空閑的時間,都貢獻到這些生活瑣事上。

蘇家全家人忙忙碌碌的,倒是蘇糖,因為年紀小,還是個小女仔,能做的功夫不多。只能今天跟在爸爸後頭遞東西。明天跟在媽媽身後拿針線。大後天幫着阿婆掰菜葉。

Advertisement

一通下來,全家人最忙的倒是成了她。

就在這當口,一小隊的蘇小隊長過來了一趟,讓季向華準備一下,明天上公社去接人。

等蘇潤江前腳一走,後腳蘇家的孩子都湊到老爸身邊。

“爸爸,明天上公社,我也跟着去好不好!”

作為家裏最小的孩子,蘇糖充分演示了什麽叫孩子式撒嬌。幾個哥哥還不敢開口,她就一股腦蹦到爸爸的懷裏,抱着爸爸的脖子開始撒嬌:“好不好啊,爸爸!我今年還沒去過公社。聽說公社的供銷社不止有肉攤、菜攤子,還賣不少好吃的。”

別看蘇糖已經五歲了,但還是個小沒見識的。因為年紀太小,去過最遠的地方是隔壁和平大隊。她還沒真正見識過這個年代供銷社到底長啥樣。後世的供銷社已經跟小超市差不多了,售賣的東西除了農藥化肥種子,其他沒什麽特別的。但這個年代的供銷社,據說賣不少小零食。

什麽梅子粉、果丹皮、紅蝦酥、麻醬糖、牛奶餅幹、大白兔奶糖啥的,說也說不完。沒有後世的種類繁雜,但這個時候的零食用工十足。家裏因為阿婆的關系,經常會從供銷社稱些餅幹糖果回家。但真正上供銷社買東西,蘇糖真的沒試過。

這樣想着,她臉上的表情愈發渴望,雙眼亮晶晶得讓季向華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好。

幾個哥哥見妹妹把他們的願望都說完,也不催爸爸。只是睜大眼睛,同樣滿臉渴望地看着爸爸不說話。

旁邊正在翻腌菜缸子的蘇媽媽蘇勝男見狀,好笑地接收到丈夫求助的眼神。放下手中的長木筷,她上前把小女兒一把抱起:“小糖糖,你上公社就為了去供銷社買好吃的?”

蘇糖一把摟住媽媽的脖子,聞着媽媽身上清爽的皂莢味道,十分老實地點頭:“對鴨!我去買好吃的回家,給阿公阿婆、爸爸媽媽吃。”

這一句孝順的話,讓在院子編竹筐的蘇阿公都笑了起來。

“小糖糖,上供銷社買東西是要錢跟票的。你有嗎?”蘇阿公幹脆逗起小孫女來。

蘇糖知道家裏的大人喜歡逗孩子,十分精乖地回了句:“大哥也去,大哥有錢有票。”

一直沒出聲的蘇大哥有種膝蓋中箭的感覺。他就存了一塊多錢,居然讓妹妹發現了。

蘇糖感覺到身後來自大哥的灼灼目光,假裝自己沒發現。

嘿嘿,別說是大哥了。家裏四個哥哥藏東西的地方,她都知道。就連她爸爸存了五毛錢,她都知道。別問她為什麽那麽清楚,問就是因為她人小,爸爸跟哥哥們根本沒有避開過自己。

話題到了這裏,最終是蘇阿婆這位全家最有錢的人發話。明天季向華開大隊的拖拉機上公社接人。順便讓蘇勝男帶着家裏五個孩子,上一趟供銷社扯布做過年要穿的新衣服。

這個決定一出,所有孩子都歡呼了起來。當然,為了防止隊裏的人說閑話。明天上午有一趟拖拉機去公社的事情也在大隊的大喇叭廣播了出來。

——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灰蒙蒙的時候,蘇糖就聽到了木床的嘎咋聲。她騰地一下睜開了眼睛,試圖尋找父母的身影。

季向華正好從床上爬起來,見單獨睡在小木床上的女兒這個樣子,好笑地伸出溫暖的大手,放在蘇糖半睜着的眼睛上。

蘇糖只感覺到眼前一熱,耳邊是爸爸溫暖的聲音:“糖糖,還早着呢!等出發的時候爸爸會叫你的。”

許是聽到這個保證,蘇糖安心地閉上眼睛,準備睡個回籠覺。

等她再次醒來的時候,外頭已經天光大亮。蘇糖從自己的小木床上坐了起來,伸手揉了揉眼睛,沒有注意到滿腦袋的小卷毛翹了起來。屋裏沒了父母的身影,倒是屋外時不時傳來幾個哥哥打鬧的聲音。

蘇家的房子是典型的農家小院,用自家曬的黃泥磚壘的屋子,不過房頂是粗壯的橫梁瓦片。這樣的房子,在這一片算不得很好,但也中不溜秋就是了。蘇家一共有三間屋子,正屋是客廳跟飯廳,裏面隔了一個小間,作為蘇家阿公阿婆的卧室。

東邊廂房是蘇勝男、季向華夫妻兩人居住。年僅五歲的蘇糖則是跟着父母住在一個屋子,不過有着自己單獨的小木床。西邊廂房則是四個哥哥一起居住。

剩下的廚房、倉房、雜物房等等則是另外用木頭跟茅草搭建的。而農家的豬圈、雞圈,蘇家也有,只是位置放在後院幾棵木瓜樹下。

就在蘇糖揉眼睛準備起床的功夫,紅色的木板門吱呀一聲被打開。

“妹妹,你醒啦!”來人正是蘇家大哥蘇玉健。

蘇糖點頭,伸出手臂讓哥哥抱自己下來。不是她矯情,而是她的小木床跟現代的大嬰兒床很像,周圍有很高的護欄。她人小腿短,實在無法爬出來。

蘇玉健動作熟練地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先幫妹妹把外套穿好,就連襪子也不忘給她穿上,接着直接把妹妹抱出屋。

別看蘇玉健只有12歲,但身高已經超過一米四。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被養得十分壯實。蘇糖一度懷疑家裏房子這麽緊缺,是因為她父母把所有收入都投入到孩子的吃食上來。不然,即使她阿公有着北方人高大身材的基因,也不會在四個哥哥身上體現得這麽淋漓盡致。

屋外,院子已經晾滿了大大小小的竹編簸箕,裏頭是他們家之前做好的番薯粉。這幾天農閑,大隊沒有安排生産任務,家家戶戶都抓緊時間做番薯粉。

這個時候的番薯是那種噎得慌的白薯。個頭大的白薯會儲藏到倉房。個頭小或者被鋤頭鋤壞的,則是會經過切片、切絲、洗水、沉澱、晾曬等等一系列工序,做成白色粉末狀的番薯粉保存。這種粉狀番薯粉的保存時間很長。如果要吃的時候,直接加上少許白糖、紅糖甚至是糖精,沸水沖泡後成為甜滋滋、透明狀的糊糊。

這樣的糊糊,特別受老人孩子的喜愛。

蘇糖洗漱完後,手裏就被大哥塞了這麽一碗糊糊。棕色的糊糊一看就是加了紅糖。蘇糖舀了一勺放到口中,番薯特有的香氣、加上紅糖的甘蔗清香,入口只覺得清香撲鼻。糊糊狀的食物吃起來很快。沒幾下蘇糖就把滿滿一碗糊糊給幹掉了。接着大哥又給她塞了個煮雞蛋。

等她吃完後,自家老爸剛好從大隊倉庫那邊,把拖拉機開到門口。

見拖拉機來了,蘇勝男從倉庫走出來,招呼着家裏五個孩子趕緊上拖拉機。拖拉機的車鬥被收拾得十分幹淨。蘇糖看着哥哥們跳上車鬥坐好,自己則是被媽媽抱着,直接坐到拖拉機的駕駛座上。

“坐好啦!我們要出發啦!”

季向華吆喝着,先把拖拉機開到村口。這裏已經等了好些個準備上公社去的村民。他們看到車鬥已經坐了四個半大孩子,有人看着想說上兩句,有人則是手腳飛快地爬上車鬥。位置有限,太晚的人就擠不上去了。

季向華維持着秩序,最終小小的拖拉機車鬥,坐了十多個人,其中大半是出來辦年貨的大娘嬸子。

清晨涼風徐徐,在拖拉機的嘟嘟聲中,蘇糖心情舒暢。完全不知道,在今天,她将會跟那位影響了兩個家庭未來的“老鄉”,進行歷史性的第一次會晤。

這會兒,小糖糖滿腦子都是上供銷社買好吃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