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
正在這時,天邊的焰火炸響了,昌寧轉身面對焰火的方向,一時之間,四人都擡頭看向天空。只見火光頃刻點亮半個星空,煙花在空中劈哩啪啦綻放,一朵朵如夏初盛放的牡丹,煞是好看。
行人都駐足觀望,似乎有孩子在其中歡快的跳躍,衆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昌寧對着燦爛的煙花無聲地許願:“希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一旁的羅之鶴忍不住拉着昌寧的手臂興奮地說道,“您看,好漂亮啊,陛下。”
昌寧摸了摸她的手,回了她一個燦爛的微笑。她再一轉頭看看羅之鶴旁邊的陳敬映,倒是也在認真地看着煙花,臉上似乎也浮現了一點冰雪消融,大地回春的神色。
煙花表演不過一刻鐘就結束了,路人也繼續自己的腳步,該回家的回家,該做生意的做生意,該月下漫步的月下漫步。
昌寧回過頭來對羅之鶴說道:“之鶴,天色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去吧。”
羅之鶴有些意猶未盡,但是還是聽從了昌寧的話,說道:“好,那臣女先告辭了。”
她向昌寧行了個禮,又向陳敬映和顏為行了禮,帶着丫環正要離開。
昌寧看着她一系列的動作,再看了看站在她身邊的陳敬映,想了想道:“等等,讓陳将軍送你回去吧。”
又對陳敬映說道:“陳将軍,把羅小姐好好送到家。”
陳敬映沒有拒絕,依然是那個平淡的樣子,看不出情緒,行禮回道:“是。”
~
兩人離去之後,過了一會兒,桂花在昌寧耳邊悄聲地問:“公主,要回宮了嗎?”
昌寧轉頭看向顏為,從剛才他就一直默默地待在一邊,也不說話。顏為的視線向下,嘴角含着淡淡的笑意,似乎是注意到了昌寧的視線,他也朝昌寧看了過來。
Advertisement
昌寧問:“你接下來要去哪裏嗎?”
“草民回家。”
“回客棧?”
顏為搖了搖頭。
“回家,草民已經在京城買了房子。”
“你來幾天了?”
“三天。”
昌寧有點目瞪口呆,才來三天就買好房了,這動作夠快的。
而且京城的房價不比地方,要知道很多官員剛來京城都買不起房,還得租房,有的甚至要租到郊區去。
不只新入京的官員如此,有些在京城為官多年,已經身居高位的重臣也舍不得買房,而是租房住的。
顏為此人,不愧是江南第一大富商。
果然是有錢可以任性。
“既是如此,你便回去吧,朕也回宮了。”昌寧說完轉身就要走。
“聖上。”
顏為叫住她。
昌寧停住,面帶疑惑地看着他:“顏卿還有何事?”
顏為走到了一旁的燈籠攤,他的目光将所有燈掃視了一圈之後,伸手在所有燈裏挑了一個,付錢給老板之後,提着燈又走了回來。
那個花燈又大又漂亮,上面還繪着一朵鮮紅絕豔的牡丹花。
顏為走到昌寧的面前,“天黑,回去的時候小心看路。”說着将花燈遞給了她。
昌寧看着這燈,有些疑惑,天黑嗎?可是今天是中秋節啊,正是月亮最圓的時候。也不至于黑到看不見路……
桂花看着盯着花燈,呆滞不動的公主,用手輕輕地點了點昌寧的手臂。
昌寧回過神來,道:“哦,知道了,來,桂花,接下燈。”
桂花順從地聽從昌寧的話從顏為的手中接過了花燈。
~
回去的路上,桂花提着那盞燈,左看右看,開心地說:“公主,奴婢看剛才那兩位公子都是人中龍鳳,出類拔萃,您選哪一個當夫君都好啊。”
這丫頭,本宮有說要嫁人嗎,昌寧敲了一下她的頭,佯裝斥責道:“又在亂說。”
桂花捂了一下頭,不死心的問:“他們長得如此好看,您就沒有動心嗎?”
動心?昌寧認真感受了一下,又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一切如常,并沒有什麽特別的感受。
“沒有。”
好幹脆,公主的心到底是什麽做的,從小到大都沒有紅鸾星動過。
“可是您看剛才顏公子特意送了您這個牡丹花燈,牡丹,牡丹,寓意着國色天香哎。”
“那是不是說明您在顏公子的心中,如牡丹花一樣,傾國傾城,國色天香?”
看着那牡丹,昌寧忽然想起了上次七夕,她送了顏為芍藥,這次中秋,顏為又送了自己牡丹。真是巧啊。
“他就是随便送的,你想這麽多。”
桂花有些不信,“随便?”
剛才顏公子好像有在認真選,最後才選了這一盞……
“還有”,昌寧頓了頓,“本公主就是國色天香,有什麽疑問嗎?”
公主,重點不是這個啊。
桂花又開口,“奴婢不是這個意思啦…….”
“我看是桂花自己想嫁人了吧。”一旁的韓昭說道。
桂花狠狠瞪了韓昭一眼,“叫你胡說。”然後提腳作勢要去踢他,韓昭則咿咿呀呀邊躲邊叫。
昌寧也不去理他們,她雖是帝王,卻不能時時刻刻都端着,至少對身邊日日夜夜陪伴自己的人來說,她只是做昌寧。而不是不可亵渎的榮明皇,不然她就太孤獨了。
~
一個月之後,十月中,皇宮議事殿中。
昌寧拿着翰林院學士們拟出的進士人員名單,又看了看擺在桌上的兩篇文章。
“朕以為,金德和顏為在經科方面都考得很好,但在策論上,顏為的這篇《論民生》比之金德的《論教義》要好啊。”
似乎是被昌寧戳破了事實,翰林院學士們面面相觑,以眼神相詢,然而誰也不敢吭聲。
最後還是主考官大學士周經站了出來道:“回皇上,論寫文章,顏為确實寫得很好,然而他的文章歌頌民生,筆蘊深厚,反過來卻透着一股民貴君輕的意味。”
“臣等以為這和他商人出身是脫不了關系的,若是他以這樣的背景,又當了狀元,恐怕不妥。何況金德的文章也并沒有遜色多少,堪當狀元之選啊。”
說來說去,看來還是因為顏為之前商人的身份。
昌寧在桌案前跺來跺去,思考着如何抉擇。
顏為以商人的身份,參加了恩科考試,本已惹得朝野上下不滿。
若此時,她再違背衆臣的意願,強行要立顏為為狀元,恐怕他日後遭到的嫉妒更多,于他而言更是不利。而且這也是一個磨練他的好方法。
更何況,昌寧總有種感覺,他是不是狀元都沒有關系,以他的品行和才情,什麽官也擋不住他。
所以,昌寧也不再反對,道:“好,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衆臣沒想到皇上這麽容易就同意了,趕緊領旨行禮,“是,皇上。”
~
得了皇上批準之後,進士榜很快就貼出來了。
百姓和考生們紛紛擠在榜單前觀望。
狀元是京城世家弟子金德,才二十出頭的年紀,正是風華正茂,平素在京城就以才學高聞名。而榜眼卻是個誰也不認得的,叫什麽顏為,這人此前聽都沒聽說過。
有人問這顏為是誰?便有八卦之人回,聽說是個江南人士,還是商人出身。
衆人聽了,都很吃驚,“怎麽現在連商人都能當官了?”
有人耐心地解釋:“今年年中的時候,皇上號召江南的商戶捐錢糧,誰捐了誰就可以來參加恩科考試呢。”
“啊,那不是相當于捐錢買了個官嗎?”
有人反駁,“這哪一樣,皇上只是允許他們考科舉,考不考得上還得看他們自己的本事。”
“那這個叫顏為的還挺厲害的。”
“誰說不是呢。聽說啊,此次進京考試的江南商人,只有他一個考上了。”
“啊?竟有此事?”
“沒想到一介商人,竟然有如此才學。”
......
~
瓊林宴之後,金德到了翰林院供職,顏為去當了個京兆府尹,雖比普通府尹高出一級,但是因為在皇城腳下,權貴重多,一不小心就會落得個人頭落地的下場。所以這是一個勞心費力的差事,許多人避之不及。
一日,昌寧正在書房批閱奏折,戶部尚書上奏折說,因今年春夏中原大片地區鬧旱災,朝廷花了巨大的錢米赈災。
而今秋季皇上也免了他們的賦稅,未來國庫空虛,是否要對民間其它地區百姓多征收賦稅?
大榮國建國已有六十餘年,昌寧是第四任皇帝。本來國庫充足,然這幾年來,北方卻不斷遭受沙麗國入侵,軍費開支增加。
這兩年,由于有陳敬映的領兵作戰,打了幾場勝仗之後,邊境才安定了下來。可是若是突然增加賦稅,勢必會動搖民心。
桂花拿來暖爐給昌寧暖身,公主只要一到了冬天,手腳就凍得如那冰雪覆蓋的岩石似的,又極易生病。
桂花見昌寧抱着暖爐癱在椅子上,望着門外,不發一語,看上去心情不太高漲的樣子。她在腦子裏拼命搜刮一些好玩的事,想逗自己公主開心。
“公主,桂花聽廚房的小德子說,最近京城有兩號人物崛起。”
昌寧聽了,果然感興趣,她直起身子問道:“什麽意思?”
“最近陳将軍和顏大人下朝後經常一起回去,他們兩家又都住在北三街上,離得很近。這麽來來回回幾次,聽說見過他們的人都誇他們驚為天人,身姿樣貌樣樣出衆。”
“又聽聞陳将軍帶兵打仗有勇有謀,擊退了北方沙麗國的騷擾,顏大人當京兆府尹公正剛直,斷案如神,京城最近不法之事都變少了。所以民衆對他們多有盛贊。特別是年輕的姑娘們更是對兩位大人崇拜有加。”
說完,桂花看着公主的神色像是聽得出了神,心裏很開心,又繼續道:“兩位大人都是年少有為,還聽說都沒有家室。他倆的名聲在全京城傳開。”
“未出閣的姑娘們天天在半道上等着看他們。有的甚至到兩位大人的家門口去等着,只為一睹兩位大人的風采。”
這麽誇張?昌寧露出一絲懷疑的神情。
桂花見公主這個樣子,就知道她不信,不過她也不氣餒,繼續說道:“真的,小德子說昨天出去采買,親眼見了少女們圍堵下朝了的兩位大人的盛況。”
“姑娘們送花的,送吃的,送香囊的,将兩位大人圍得水洩不通,熱鬧得很。”
雖然沒有親眼見到,但是昌寧一想到這個畫面就覺得很有趣。
以他們兩個,一個冷漠,一個沉默的個性,不知是如何應對的。哈哈哈哈,是不是被堵得手足無措。
想到他們兩個人被少女們團團圍住,進退艱難,又打不得,罵不得的畫面,昌寧不禁笑出了聲音。
她思索片刻道:“桂花,我們今日也出宮一趟吧。”
“公主,您要去哪裏呀?”
昌寧狡黠一笑,“我們去慰問,慰問顏大人。”
慰問,公主确定不是去看熱鬧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