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蘿蔔玉米排骨湯

蘿蔔玉米排骨湯

翌日,又是個大晴天。

昨晚應是下了一夜的雨,早上起來,院裏還是濕漉漉的,樹葉上也滿是雨水,走到樹下,冷不丁就砸落一滴,打的人忍不住就是一個激靈。

竈房裏,方晴熬了鍋雜糧粥,又磕了兩個雞蛋,和面粉一起拌勻,再加些水,放些蔥花,鍋底倒油,攤了一籃子蔥花雞蛋餅。

蛋餅煎的嫩,米面香中還夾雜着一股淺淡的蔥香,兩人在屋裏配着自家腌的小菜喝粥吃餅。

“這天氣好收玉米,”方晴夾了一筷子酸菜,“昨兒睡覺前我還怕這雨今天都不停。”

周其三兩下吃完一塊餅,又端起粥喝了一口:“這天是好,還有風,下地也不會太熱。”

“家裏的玉米不多,一兩天就能收完,希望這兩天都是好天氣。”方晴吃完最後一口餅,放下筷子。

“我待會先去地裏看看地裏活不重,就先把玉米收了。”周其起身收拾,“早些曬幹,也放心。”

吃過飯,收拾好竈房,兩人在家略歇了歇,便一起出門了。

玉米地裏,一茬茬玉米長得比人還高。方晴掰下一來,還沒扒開就能感覺到玉米的飽滿。扒開玉米葉,裏頭的玉米粒已經是熟透了的淺黃色,個大又飽滿。方晴剝下一顆嘗了口,嘴裏滿是玉米的清甜味道。

玉米好掰,一手按住玉米根部,另一只手抓住玉米的頭,往下一掰,一根玉米就到手,再往後一扔,扔進背後的背簍就好。

玉米雖說不難掰,但玉米葉容易劃臉,一個沒注意,臉上就得被劃一道。為此,方晴還特地帶了塊布,系在臉上用來擋擋。

家裏人少,地裏又有活,周其只能下地回來幫着來掰,前兩天下午又都下了雨,兩人一直到第三天上午才把所有玉米都收完。

中午吃過飯,方晴坐在外邊扒玉米皮。

玉米皮不用完全扒下來,全部扒開後,捋到玉米根部,再用玉米葉把,玉米一個一個編起來,編到一定數量後,就把玉米挂到梁上,等着自然風幹。

Advertisement

編了一下午,玉米挂了大半上去,方晴起身活動活動肩膀,拿上兩根玉米,進廚房煲湯。

玉米新鮮,園子裏的紅蘿蔔也能吃了,方晴割了些排骨,打算煲蘿蔔玉米排骨湯。

排骨洗淨後先過熱水煮一遍,煮出浮沫,也能去腥。

過水後,排骨冷水下鍋,加兩片生姜,再把玉米切塊,也加進鍋中,小火慢炖。水來後,再把蘿蔔切塊,也加進去。

湯在裏面慢慢熬着,方晴照舊在外頭收拾玉米,等到差不多要回來時,方晴進竈房把湯盛出來,加了些鹽,又撒了把蔥花,端到堂屋裏頭。

湯色清澈,排骨炖的軟爛,玉米和蘿蔔也都鮮嫩清甜。周其吃了口烙餅,又熱熱的喝了口湯,在這蒸騰的熱氣中,眉眼都柔和了幾分。

方晴把面餅掰成小塊,放進湯裏泡着吃:“收完玉米,再過上個把月,就要開始收晚稻了。”

“是啊,這一個月可不得閑。”周其咬了口玉米,有些發愁,“這幾天下午都在下雨,一直這樣下去,稻子可長不好。”

方晴聞言,看了看窗外,天又陰了下來,過不了多久,又有下一場雨了。

晚飯過後,雨又淅淅瀝瀝落了下來,晚風一吹,平添幾分涼意,忙了一天,兩人都累的很,方晴周其早早洗漱完,便上床歇息了。

連續十多天,下午都會下一場雨,就在村裏人都擔心收成時,天又開始放晴了,中午時候的溫度又高了起來。

這天下午,方晴拿着筐子去園子裏拔姜,現在正是出嫩姜的時候,拔一筐子回來用鹽上,能吃上個一年,到了年節,也能用來招待客人。

拔好一筐生姜,方晴打了盆水,把姜倒進盆裏,掰成小塊,仔細把泥沙洗幹淨。

生姜洗幹淨後,方晴又去拿了把扇子,用扇子的勺柄把姜皮刮掉。一筐姜也不少,掰成塊後更多,光是刮皮就用了半個多時辰。

生姜全部去去皮後,方晴又過了好幾遍水,把姜洗的幹幹淨淨。

彎着腰坐了這麽久,方晴起身走動兩下,進竈房拿了個涼薯,用水洗了洗,撕了皮,站在屋門口吃了起來。

剝皮後的涼薯白白嫩嫩,咬一口爽脆清甜,汁水也多,一個下去,方晴就精神多了,也不瞌睡了,在院子裏溜達了幾圈後,就端着洗好的姜進竈房去了。

想要鹽姜腌的入味,還得把姜塊切一切,讓鹽能更好滲進裏頭去。

方晴先把生姜切片,再切成粗絲,切完後裝進盆裏,再倒上足夠的糖和鹽,抓拌均勻,直到所有的姜絲都裹上糖和鹽就行。

姜絲拌好後,方晴扒了幾下,把姜絲鋪平,又拿了個大些的盆罩住,搬到屋檐下等它腌制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方晴洗完臉就先去看了看外頭的姜。腌了一晚上,盆裏腌出了許多水。方晴捏出一條姜絲嘗了下,又喂了一口給周其,問道:“味道怎麽樣?”

周其嚼着姜,點點頭回道:“入味了。”

方晴也覺得味道不錯,又吃了兩塊後,讓周其把姜絲撈出來,用簸箕裝着,放在院子裏曬着,自己進裏邊做飯去了。

前段時間的玉米到現在也都風幹了,前兩天磨了些玉米面,今早上就吃玉米餅子。

光吃餅子有些噎的慌,得配着米湯一起。先把米湯熬上,再舀兩勺玉米面倒進盆裏和面。倒熱水把玉米面和勻。和好後,打進一個雞蛋,攪和好後,放着醒發一會。醒發好後,用筷子攪和兩下,把面糊上的泡攪散,方晴又切了些番薯葉加進去,接着等鍋熱後,鍋面刷些油,舀起一勺面糊倒在鍋上,一面煎好後,鍋鏟翻動,颠個面繼續煎,等到兩面都成金黃色,這玉米餅子就好了。

玉米餅子口感更細些,又磕了個蛋,加了些菜葉,吃起來口味比白面餅子更多些,再喝上一口熱米湯,在這有些涼意的初秋可是舒服極了。

吃好早飯,周其便出門了,在過半個月就得秋收,這會子正是地裏忙的時候。

周其出門沒多久,劉雨便抱着衣裳來了。

“方晴叔,”劉雨進門喊道,“我給你送衣裳來了!”

方晴聽見聲音,從屋裏出來,手上還拿着個石榴,笑着說道:“快進來,我還想着待會去你家一趟!”

兩人進到堂屋,方晴給倒了杯茶,又開了石榴放在桌上:“今兒剛摘下來的,正想着待會送些到你家去。”

“真甜,就是老得吐籽。”劉雨拿過一瓣,剝了兩粒塞進嘴裏。

“對了,”劉雨吃着,突然想起來自己是來送衣裳的,“晴叔,你和周其叔的衣裳都做好了,我娘讓我送過來,你看看合不合身。”

方晴打開衣服看了看,笑道:“很合身,多謝劉嬸了。”說着,起身拿了個錢袋放進劉雨手裏,“你替我把錢給嬸子吧。”

劉雨也知道,每回他娘和方晴叔因着做衣裳給錢這回事,能拉扯個好幾回,比唱大戲的還精彩。不過,雖是這麽說,但每次最後都是晴叔技高一籌。因此,劉雨想了想,還是收下了。

見他老老實實收下錢,方晴滿意地點點頭,問道:“我這會子正要去挖着地皮菜,你去不去?”

“想去,”劉雨猛的擡頭,然後又像是想到了什麽一樣,又蔫了,“娘讓我送完衣裳回家幫忙,去不了。”

看他一臉失落的樣子,方晴安慰道:“沒事,這回去不了,下回叔帶你上山摘柿子去!”

劉雨也只是一時有些低落,聽方晴這麽一說,又開心起來:“那我就等下次再去了,晴叔,我先回了!”說罷,轉身要走。

“等等,你再拿幾個石榴回去!”方晴叫住他,往他懷裏塞了幾個石榴。

劉雨走後,方晴也背着背簍出門。如今已是秋季,山上有些樹葉悄悄轉黃飄落,一腳踩上,發出咔嚓咔嚓的細碎響聲。

前段時間連着十幾天都下了雨,山上的地皮菜都長了出來。地皮菜顏色樣子都很像黑木耳,只是都長在地上,得蹲在地上扒開遮擋的草葉才能找到。

方晴蹲在地上摘了半簍,又在回去的路上看見了幾個炸開的八月瓜。

八月瓜八月成熟,熟後果子會炸開來,露出裏面的果實,方晴把看見的八月瓜都摘了,手上拿着一個,邊吃邊下山。

一回到家,方晴就着手洗地皮菜雖好吃,卻難洗。方晴先是用水把地皮菜泡發,泡了約摸一盞茶的功夫後,用清水先洗一遍,接着再用淘米水泡一會,最後再用清水洗淨。

這麽一番功夫下來,也到了該弄飯的時間。方晴先把飯蒸上,把地皮菜和雞蛋一起炒了,又炖了個南瓜,炒了把莴苣葉。

地皮菜滑嫩爽口,入口即化,雞蛋也軟嫩,一頓飯下來,這道菜被吃的一點不剩。

收拾過後,周其坐在堂屋的凳子上歇息一會,這是一天裏難得的歇息時間。方晴拿了幾個八月瓜過來,兩人慢慢吃着說些小話。

屋外陽光正好,院子裏的生姜曬出陣陣香味,有只貍花貓從院牆上跳進來,卧在院子裏,沒過多久,便曬着太陽打起了盹,發出舒服的呼嚕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