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年夜
大年夜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過後,村裏的年味漸漸濃起來,一轉眼,已到了大年夜。
今日事忙,方晴和周其天剛亮便忙活起來。吃過早食後,方晴先是在籠裏抓了只雞,熱水燙毛,收拾好後,加上泡發的菌菇一起上鍋炖煮。
雞湯炖上了,周其又搬了條凳子出來,和方晴一起把春聯給貼上。
方晴手裏端着碗漿糊,給春聯背面刷上一層後,周其就踩上板凳,對着牆比對着位置:“阿晴,歪了沒?”
方晴往後退了兩步,左右看看:“下面往左邊一點。”
“這樣?”周其動了動,“現在平了沒?”
“好了,現在平了,可以貼了。”
村裏識字的人少,村裏的對聯大多是去村長家請村長寫的。村長德高望重,為人處事公道,村裏人都十分敬重他,他又曾經考中秀才,只是後來會試屢次不中,便歇了繼續往上考的心思,回到村裏當了村長。
喜慶的對聯一貼上,年味立馬就濃了起來,方晴和周其雖不識字,不知道對聯上寫的什麽意思,但知道寫的是些吉利話,就這麽看着心裏也高興。
貼好對聯,天上又飄起了小雪。方晴把漿糊放好,轉身進竈房準備起了中午要帶去父母墳前的祭品。年三十中午,每家每戶須得先去先人墳前祭祀一番,方才能回家吃中午飯。
方晴和周其兩家墳地離得近,兩人準備好祭祀物品,就頂着風雪上山去了。
冬季的山上草木凋零,積雪未化,目光所到之處皆是一片雪白。方晴拽住一根斜出來的枯枝,爬上陡坡。坡後再往前走一段,就是他父母的墓。
方晴和周其齊齊跪在墓前,先磕了三個響頭。近方晴邊從籃子裏把魚、肉端出來擺在墓前,邊絮絮叨叨的說起自己的情況,一直到頭發被雪染白,兩人又拎起籃子,往周其父母的墳前去。
等到下山時,兩人眼眶都有些發紅。下山路上寂靜無聲,兩人都有些低落,誰也不想開口說話,周其只默默牽着方晴在山間行走。
Advertisement
這無聲又低沉的情況在走進村內時被打破了。
人未見,聲先至。一串孩子哄鬧着從遠處跑來,每個都裹的圓滾滾的,遠遠看去像是一堆圓球在地上翻滾。等到他們跑近了,方晴才看見,這群孩子手裏還着各種零嘴,有些臉上還沾上了些糖漬。
“周叔,晴叔,你們這是去哪?”村口李大娘家的小孫子眼尖,隔老遠就看見他們了,領着後頭一群皮小子就圍了上來。
“一個冬天沒見,倒是長高了許多。”周其揉了揉李小子的腦袋瓜,笑着說道:“我和你晴叔正要回家,你們怎麽還在外頭,這個點還不回去,小心到時候你奶揍你。”
“周叔,我們正要回去呢!”李家小子還沒說話,後頭的孩子已經嚷嚷開了。
“今兒家裏好多好吃的,我出來的時候看見我娘炖了粉條!”
“我早上看見我娘在捏肉丸子!”
“我,我奶在家炖雞!”小孩說着,吸溜了一下口水,“周叔,晴叔,你們吃了沒呀,來我家吃呀,我奶做的菜可好吃了!”
方晴和周其被一群孩子笑嘻嘻的圍着,耳朵又聽着孩子們的童言稚語,剛才祭祀的低沉心情倒是消散了不少。
周其笑着抱起說要帶他們回家吃飯的小娃娃,輕輕捏了捏他肉乎乎的小臉蛋子,說道:“你晴叔在家也做了一桌好吃的,今兒就不去小虎家做客了。”
小虎被周其抱起來時,就一直眨巴着眼睛看着他,就盼着周其和方晴能和他一起回家,一聽周其這麽說,嘴角一下就撇了下來,肉乎乎的小手抱着周其的脖子,不想從他懷裏下來。
時間也不早,這些孩子再不回家,估摸着一會家裏大人就該出來尋了。周其把小虎抱着舉起來,逗了他幾下,把他哄的笑出聲了,便把他放下來,接着又看了看方晴,見他點頭,摸着他的小臉笑着和身旁的一群孩子說道:“你們晴叔下午要在家做炸貨,吃過飯你們和家裏大人說一聲,下午一起來周叔家玩,好不好?”
“好!”一群崽子在雪地裏蹦蹦跳跳,高聲應道。
“那現在就趕緊回家去,”周其拍了拍在他跟前的幾個孩子,“都已經晌午了,家裏大人肯定在等着你們回去吃飯呢!”
“好咧,我們現在就回去。周叔,晴叔,我們走了!”幾個大孩子乖乖聽話,牽着小些的弟弟妹妹往家的方向跑去。
“跑慢些,小心別摔着了!”看着孩子跑的歪歪扭扭,像是馬上就要摔進雪裏的樣子,周其忍不住在後頭喊了一聲。
看着孩子們跑遠,直到半點影子都看不見了,方晴和周其二人也往家走去。
“其哥可真招小孩兒喜歡,”方晴酸溜溜的說,“小虎子被你抱起來之後,笑的眼睛都要看不見了,還一直用手摸你的臉,看來家裏下午估摸着能被小孩兒擠滿了。”
聽着方晴略帶酸意的話,周其也勾了勾嘴角,見四下無人,便湊近了些,抓住方晴的手,小聲說道:“我要是不招孩子們喜歡,小時候怎麽能哄着你和我一起玩。”
方晴臉一紅,掙來周其的手,紅着耳根大步向前走去。
見方晴走遠,周其也笑着跟上去,不遠不近的走在他身後。
方晴聽着身後的腳步聲,更是埋頭向前走,剛才周其說的确時沒錯,他小時候确實很喜歡和周其一起,就算後來長大了,也每天跟在周其身後,像個小尾巴一樣。這麽看來,其哥還真是從小到大就招小孩兒喜歡,方晴這麽想着,嘴角也悄悄彎了起來。
到家時,雪已經停了,鍋裏的雞湯也已經炖好了,一進竈房蘑菇雞湯的香味撲鼻而來。方晴揭開鍋蓋,熱氣裹挾着香味湧出,方晴用湯勺在鍋裏攪了攪,手上下了些力,一塊雞肉頓時被摁裂開來,方晴滿意的點點頭,加了一勺鹽,就把湯端上桌了。
其他菜早已經準備好,只是天氣太冷,現在已經固起來了,方晴又過了一遍鍋,把菜又熱了一遍。
飯後,周其端着碗筷進竈房,方晴提了個大籃子往後院菜地裏走去。
菜園裏種了幾顆矮矮的桔子樹,這樹還是好幾年前周其從山上挖了種下來的。這種小桔子只有小孩拳頭大小,甘甜多汁,桔肉中的籽也少,方晴特別愛吃,一個一個下午就能吃完整整一籃。但是這種桔子是冬天才熟,方晴想吃就只能頂着寒風往山上去摘,這麽一來二回的,把自己給折騰病了,被他娘訓了好一頓。周其知道後,特地去山上挖了幾株小苗,種在自家後院,想着若是在家裏也能種出來,方晴就不用大冷天往上山了。
那會他爹還在,因着這是還笑話過他,說他對方家弟弟這麽用心,莫不是想娶他做小媳婦。當時的周其還堅定的反駁了自家爹的玩笑話,還說只是覺得把方晴當成自家弟弟,沒想到他爹還真是一語成谶,幾年後,他們倆還真結契了,只是那會他爹已經走了,也沒能喝上一口他們倆的喜酒。
一筐帶着綠葉的小桔子被方晴放在桌上,周其從竈房出來,只覺得橙黃色的桔子像極了年節時市集上賣的小燈籠,看起來讨喜極了。
方晴在從後院回來的路上,就已經忍不住剝了個桔子往嘴裏塞了,就這麽一小會,他就已經吃了四五個下肚,要不是周其過來攔着他,估摸着他能坐在這吃一下午。
“周叔,晴叔,”一個小腦袋從門框處探出來,“我們來了!”
周其招招手,小圓球一個接一個滾進門來。
“周叔,這是我娘讓我帶過來的。”李家小子拎着個籃子走上前來,又費力把籃子舉過頭頂,好讓周其看過來。
“周叔,我娘也讓我帶了東西!”
“周叔,我也是,我奶裝了滿滿一籃子呢!”
李家小子一出聲,後頭的小孩也一個個叫嚷起來。一時間,屋裏就和趕大集時一樣喧鬧,周其只覺得耳邊到處都是“周叔,周叔”的喊聲,吵的他耳朵都疼了。
好不容易讓所有的孩子都安靜下來,周其孩子們帶過來的東西都收了下來,又把家裏高的矮的凳子都給擺了出來,十幾個孩子就圍坐在一起,方晴把家裏的零嘴裝了滿滿一大盤擺在桌子上,又把剛摘的桔子也放了上來。
“謝謝晴叔!”零嘴端上桌,孩子們也挑着自己愛吃的拿,一邊吃一邊也不忘笑着和方晴道謝。
坐在方晴身邊的小虎臉頰吃的一鼓一鼓的,方晴看的心癢,忍不住伸手輕輕捏了一把。小孩皮膚細嫩軟綿,方晴一捏都有些停不下來。
“晴,晴叔,我臉上是沾了東西嗎?”感覺到方晴的手一直在捏着自己的臉,小虎子還以為是剛才吃的糕粘臉上了,忙用手在臉上擦了兩把。
小孩下手沒個輕重,不過擦兩下,就把臉給蹭紅了。方晴見他這幅白裏透紅的樣子實在可愛讨喜,忍不住又伸手揉了揉他的臉蛋,笑道:“沒沾上東西,晴叔現在要進去炸東西了,你們留着些肚子,別待會吃不下了。”
聽見方晴的話,屋裏的孩子都點頭應聲,還有幾個還想跟着他一起進竈房,最後還是被方晴給趕了出來。這會要做的全是得下油鍋煎炸的吃食,要是這些孩子待在裏頭,說不準待會就得被油給濺着,小孩皮肉又嫩,一會就得起個油泡,這可不是好玩的,還是讓他們待在外頭更妥當些。
最先炸的自然是每年過年都必不可少的丸子,素丸子是用自家菜園裏的蘿蔔和面粉揉的,方晴還磕了兩個雞蛋進去。葷丸子是将豬肉剁成泥,和面粉和勻,再用手擠成丸狀,然後下鍋炸熟。
剛炸出來的丸子滾燙,方晴放涼了些才端到外頭去。兩種丸子味道都極好,素丸子色澤金黃,菜味濃郁,葷丸子外焦裏嫩,一口咬下去香氣四溢,滿嘴肉香。一大碗端出去,沒幾下就被吃完了,方晴在裏頭炸下一鍋的時候,都能聽見外頭有孩子說好吃的聲音。
除了炸丸子,周其還在外頭帶着他們烤起了糍粑。糍粑自家前幾日做的,把蒸好的糯米放入槽中反複捶打、翻滾,直到糯米全都黏成一團,然後再它把揉成拳頭大小,糍粑就做好了。做好的糍粑趁熱裹上黃豆粉,糍粑軟糯鮮香,自家磨的黃豆粉細膩甜香,裹在一起吃,最是味美。現如今孩子們吃的糍粑,是放在水桶中存了幾天的,須得熱軟了才能吃,周其嫌蒸着麻煩,幹脆帶着一群孩子圍着爐火烤起了糍粑。把火鉗橫放在爐火上,在把糍粑一個一個放在火鉗上烤,時不時翻個面,等到糍粑烤至表面金黃、鼓漲起來就可以拿起來吃了。烤好的糍粑外頭香脆,裏面軟黏,越嚼越香。
在周其家待了一下午,每個孩子都是飽着肚子回去的,雖說孩子們都很懂事,沒一個胡吃海塞的,都是吃上幾個就不上手了,但架不住方晴做的零嘴種類多,每種吃一些也差不多吃飽了。
眼瞅着天色也不早了,怕這些孩子晚回家路上摔着,周其也就每個都塞了一把零嘴在他們兜裏,催着他們回家去了。在這玩了一個下午,回家還有好吃的拿,孩子們自然是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出門的時候還笑嘻嘻的請周其和方晴過兩天也去他們家做客,有個膽大的還抱着周其的腿玩了一番才走。
孩子們一走,屋裏瞬間就安靜下來,周其在屋裏把果皮雜物收拾幹淨,方晴進竈房做菜去。
中午除了雞湯,也就只随意炒了兩道菜,大年夜晚上才是重頭戲。清蒸魚、肉圓子、臘肉香腸、酸菜扣肉、冬筍炒肉絲……一道道菜端上屋裏的飯桌。這是一年裏最緊要的一頓,沒有哪戶人家會在這上面摳搜,就是平時最為節省的人家,在這一天也是雞鴨魚肉紛紛端上桌。
夜色漸濃,不知何時又飄起了細雪,屋裏飯暖菜香,燭火溫軟。除夕守歲,今夜各家遍燃燈燭,通宵不滅。圍坐爐火旁,家人閑話時的笑語歡聲飄出窗外,一直順着飄向下一個年月,飄過又一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