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元宵

元宵

自初一那日出了點太陽,連着後幾日一直都是大晴天。

方晴和周其除了初一那日出門拜年,後幾日都一直待在家中未曾出門,倒是劉雨這小子有了空閑就愛來他們家坐上一坐,他又是個愛說愛笑的,也是讓家裏好生熱鬧了一番。但是今日,他估摸着是沒時間來了。

今日是正月初八,又叫谷日。這一天裏,若是天氣晴朗,人們就認為新的一年稻谷能夠豐收,若是天陰則年欠。今天還需要出門勞作,準備春種春耕之事,以求來年五谷豐登。

周其出門去田裏育種,方晴在家裏編燈籠,今兒晚上天上星鬥齊出後,村裏家家戶戶都會在家中祭星。祭星就是制小燈燃而祭之,在家中案頭、竈臺、門檻等處各放一盞燈花并點燃,以此祈求避除不詳之物。

夜色漸濃,今晚村裏處處明亮,到處都點着橙黃的燈火,人們在漫天星光下虔誠祈願。

初八一過,年就過了一半了,剩下的幾日方晴沒踏出過家門一步,日日坐在家中吃吃喝喝,臉都吃圓了一圈,骨頭都坐軟了。

等最後一塊炸紅薯片下肚,元宵節也順期而至。

早上吃的麥餅,方晴把梅幹菜和肉丁、鹽一起拌勻調成餡料,又擀了面團捏成碗狀,再把餡料放進面團中捏攏,用擀面杖把面團擀平,擀成扁扁的餅狀,擀的越薄越好,在放進竈中烤熟就好。

麥餅麥香濃郁,吃起來既能嘗到梅幹菜的酸味,又能品出一點鹹,豬肉的香味又讓脆薄的麥餅更加油潤,一口下去,滿嘴香味。

吃過早食,方晴就拉着周其坐在院裏削着竹篾做花燈。元宵夜,放花燈,鎮裏更是還有猜燈謎,游龍舞獅等活動。只可惜村裏離鎮上裏遠,冬日又天黑的早,在鎮上玩一遭就來不及回村了。不好往鎮上去,村裏人就自己在村裏結伴放花燈、點面燈、賞焰火,人一多起來,倒也和鎮上一般熱鬧。

兩人做了一個上午,快到晌午時才差不都做好一盞燈,最後還剩下些收尾的小事,方晴就撂手交給周其來做,自己進屋裏燒菜去了。

中午簡單吃了幾口,下午,方晴和周其洗淨手,在竈房預備做元宵。

今年家中打算芝麻餡和花生餡的各團一些,方晴先從糧倉裏舀出足量的花生和芝麻,花生去殼去皮,芝麻洗淨後,起鍋燒火炒熟。炒熟後,方晴便把兩碗餡料加好蔗糖端給周其,讓他去外頭碾碎,自己則轉身去揉面。

幾勺糯米粉倒入盆中,倒溫水進去拌成絮狀,再攪和攪和,下手揉面。今兒得空,方晴還壓了些青的紅的菜汁兒出來,和面團一起揉,等菜汁兒完全被揉進面團裏,面團也揉成光滑一團時,就可以先放在一邊,着手準備餡料了。

周其已經在外頭用擀面杖把花生和芝麻都磨的碎碎的,方晴接過來,把剛在化好的豬油倒進磨好的碎末裏,拌勻後揉成小團,擺在幹淨的簸箕裏。

Advertisement

餡料和面皮都做好了,竈房裏位置小,案臺上擺這麽多東西容易碰着,方晴就端着東西到堂屋裏坐着包元宵。

揪一塊面團,在手裏團圓捏扁,再取一團餡料包入面皮中,用虎口收口捏緊,再用手團圓,最後再在湯圓外頭滾上一層幹糯米粉,防止粘連,放在簸箕上擺好便可。

元宵易包,只揉圓便好,這了比前段時日的包子好做的很,周其越包越起勁,不過半柱□□夫,所有餡料便都用盡了。方桌上灑了一層細白的面粉,周其擰了條抹布過來上上下下擦了一遍,直把桌子擦了個锃光發亮。

包過元宵,時辰還早,外頭太陽正烈,一絲風也無,是冬日難得的好天氣。方晴想了想,進屋煮了鍋熱乎乎的紅豆湯,烤了幾個糍粑,端在院內桌上邊曬太陽邊吃上一口。

紅豆、幹蓮子加糖倒入一瓢水大火燒開,水開後轉小火熬上半個時辰。紅豆湯要等上一會,方晴就先端着兩個糍粑出去解解饞。一個糍粑下肚,肚裏的饞蟲像是被勾醒了一般,嘴巴越發饞了起來。方晴進屋裏尋了尋,又端了盤炸麻葉出來,咔吱咔吱的吃了起來。

周其本來中午吃飽了,只是坐在一邊看着方晴吃,沒防備被他塞了一口綿軟彈牙的糍粑,也跟着一起吃起來。

在他們倆把家裏能吃的東西都掃光之前,紅豆湯終于熬好了。紅豆湯湯色濃郁,裏頭的紅豆熬的軟爛,唇舌一抿就成了粉,只留下些許甜味在萦繞在舌尖。把烤的焦黃開裂的糍粑灑上黃豆粉,放進湯裏泡着喝。

一口烤糍粑,一口紅豆湯,暖融融的太陽包裹住全身,方晴只覺得這種日子,神仙來都不換。

一整碗湯水下肚,吃了一下午的兩人終于吃撐了,一口都吃不下了。坐在凳子上頂着難受,周其就拉着方晴繞着屋子裏裏外外走了幾圈,好不容易肚子不那麽撐了,天也漸漸暗了下來,面燈也要開始做起來了。

面燈是用小麥面和黃豆面和在一起,揉成面團,中間用擀面杖的一頭按出個點燈的開口,邊緣的面團捏成十二生肖的形狀。

周其捏不出這麽精細的樣子,就在一邊給生肖裝上眼睛、胡須,做些簡單的活,一個人倒也玩的開心。

等到天色徹底暗下來,面燈才全部捏完,方晴把面燈一個個擺進蒸籠,周其熱鍋燒水,數了幾個元宵下進去。

方晴蒸上面燈過來看了一眼,只見鍋裏飄着的元宵一直手都數的過來,六個圓滾滾的團子在大鍋中看起來可憐兮兮的。

方晴嘟嘟囔囔:“這元宵煮的也太少了。”

周其正在竈前用勺子攪和着鍋裏的元宵,防止它們粘在一起,把皮給粘破了,聽見方晴這話,轉過身來在他額頭上輕彈了一下:“下午吃了這麽多,剛還撐着不舒服,現下又想多吃,況且這元宵又是糯米揉的,不好克化,吃多了當心晚上漲的肚子疼。”

方晴聽了撇撇嘴,雖是這個理,但是他真的愛吃花生餡的元宵,有些不服氣的掐了把周其的胳膊,小聲埋怨他下午沒攔着自己少吃些。

見他倒打一耙,周其又捏了把他的臉,語氣中略有些無奈:“愛吃就明兒早上再煮便是,下午包了那麽好些,總不會長腿跑了。”

方晴聽了這話,覺得也不是沒有道理,輕哼了一聲,專心盯着鍋中的元宵去了。

彩色的元宵煮了一會後,一個接一個從鍋底浮起,外頭的面皮都煮得有些變色了,周其一看,趕緊揮着漏勺就把元宵給撈了上來。

想當初,他剛長的比竈臺高出一個頭那年,他爹要去院裏頭忙別的事,告訴他元宵放鍋裏煮就行,就把他一個人扔竈房裏頭出去了。他那會生怕吃了沒熟的東西會鬧肚子,總想着多煮會,還跑到堂屋裏坐了會,吃了小半碗炸丸子才慢悠悠進去。結果探頭一看,鍋裏的元宵早就沒影了,只剩下一鍋黑糊糊的芝麻水,裏頭還飄着幾坨白白的面團。當天晚上,他和他爹就湊合着把這一人一碗把這“芝麻糖水”給分了吃了,吃的時候他爹笑的根本停不下來。還不止那一年,後來的每一年,只要吃元宵,他爹都會翻出這回事來笑話他一番。自那一次吃過教訓,周其只要是煮元宵,一定是眼不錯的盯着,不肯移開半點目光。

元宵盛出來,一人碗裏只有這麽孤零零的三顆,兩人将将嘗了個味道就沒了。見方晴一臉意猶未盡的樣子,周其生怕他趁自己不注意,偷摸着又煮了吃了,趕緊從蒸籠裏把面燈給撿出來,用棉花把燈芯草纏上一圈,制成燈芯,再在燈盞裏倒上些油,最後将點燃的面燈擺在家中的各個角落。

面燈的燈火能夠驅邪避妖,保佑來年豐收順遂,方晴端着燈認真的在屋裏擺放,周其則端了兩盞去屋外,在大門口,雞窩旁都點了盞面燈。

如豆的燈火在黑夜裏發出點點光芒,方晴坐在桌前,看着燈芯越燒越短,直至熄滅。面燈燃盡,屋裏瞬間暗下來不少。

天色已晚,陸續有人出門放花燈,看焰火,方晴在屋裏都聽見了外頭傳來男女老少說話笑鬧的聲音,不禁轉眼看向周其,眼裏滿是期待。

周其把手上的面燈放在桌上,看着方晴,笑着說道:“走吧,大家都出門了,我們也去河邊放花燈。”

方晴笑着應聲,主動牽上周其的手往外走去。

外頭到處是人,一年裏村中難得有這麽熱鬧的時候,孩子們在玩都玩瘋了,一些有情男女也趁着元宵佳節互贈信物,互表心意。周其和方晴一路過來,已經看到兩三對有情人在樹下含情脈脈的對視,一見有人過來,便羞的滿臉通紅,轉身跑遠了。

看的多了,兩人也有些害臊,方晴不禁想起他和周其兩年前元宵佳節互表情衷的事了。那會兩人之間就差捅破那層薄薄的窗戶紙了,方晴還想着若是其哥不好意思開口,他來說也是一樣的。沒想到元宵當晚,周其不僅先開口表明了情意,連帶着結契的事也一并提了出來,要是方晴沒紅着臉打斷他,估摸着他能把結契禮上要擺幾桌席面也給一口氣給說了。那會的方晴還是個初通情愛的毛頭小子,咋一聽到這話,臉紅的都快冒煙了,要不是不小心發現周其也紅着耳根,放在身側的手也在不自覺的發抖,他就先羞的落荒而逃了。

就這麽邊走邊想,回過神來的時候,周其已經牽着他走到河邊了。數不清的花燈搖搖晃晃朝遠處飄去,花燈映水,星星點點,漆黑的河面仿佛天際閃爍的星河。

方晴蹲下身把自己的燈放入河中,擡頭看了周其一眼,只見他眼中含笑滿眼都是自己,方晴也笑着閉上雙眼,雙手合十,默默許願——

“只願年年歲歲有今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