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兄雖也與聖上征戰,生死相随,可卻從沒入朝為官,聽賢弟轉述公主殿下的意思,似乎是不願我們青郡軍在此駐紮,然而賢弟卻搶在公主過問前下手,給了我這份牒文,這樣一來你豈不剛一赴任就開罪了尊駕?”

襄寧城城郊青郡軍營地,傍晚炊煙起時,春風寥寥落落惹得筆直的煙線歪七扭八,香味也這樣四下散去。

中軍營帳也聞得到這股樸素卻切實的谷物馨香,可說話的兩人都沒心思解饞。

“她是不可能願意的。所以我才争分奪秒出此下策。”孟蒼舒剛替龐緒寫完禀告朝廷的奏表,正小心翼翼加蓋封泥,他動作熟練井井有條,說出的話卻聽得人憂心忡忡。

“我們這五萬人,能打仗的就有四萬,其餘辎重隊伍裏随軍者姑且不算,單論這些弟兄,各個都是身經百戰,為兄不誇耀那些過去的戰功,單論如今良慈郡的匪患,只需公主給我些時日,定能剿平。”

龐緒行軍多年,卻仍是直熱心性,他想得也是單純的建功以為自己與手下博得立錐之地的路子。

孟蒼舒落下筆,他知道自己要說的話不那麽好聽,笑也笑得很是慚愧:“龐大哥,這我相信,你是真心想給兄弟們找個落腳地,必然是全心全意為公主殿下效犬馬之勞的,但是你忘了一點,公主自己帶的一千武威軍也不是吃素的,她幹嘛不把立威的機會和功勞留給自己,卻要假手于你呢?”

“難道他們是在養寇自重?”

這種事在亂世屢見不鮮,故而龐緒第一時間想到也不足為奇。

“我雖只第一次見公主殿下,但也看得出她到良慈郡後所作的事情皆是迫在眉睫的權宜之計,沒有

依譁

什麽從長而計的餘地。但這些權宜也都是對百姓和郡內穩平有利之事。她帶着人在外奔波剿賊,也是辛苦,如果要是養寇自重,大可以乘船離開這半城人半城鬼的襄寧城,去找塊清淨地方做土皇帝,還遠離是非和咱們這些麻煩。”

“那……”龐緒無從知曉其深意,只道,“賢弟告訴我一句切實的話,怎麽做才能讓我這部曲在此立足?”

“龐大哥問得好!但是要我說起來,還得從聖上講起,大哥不妨坐下慢慢聽。”

和孟蒼舒深交這些日子,龐緒深切覺察此位年輕人表面上是無思無慮的悠游樣子,可心中是真有韬略丘壑的,如此心焦之境,也還是耐下性子據席而坐,安靜谛聽。

Advertisement

“聖上令六位皇子封王赴封,起初朝廷也是多有反對。因割據之亂先前雖是異姓惡行,但古往今來親骨肉同室操戈也不在少數,天下初定,再經不起一輪戰亂,大家都擔心聖上此舉會埋下禍患。然而我卻覺得,這正是聖上高明之處。”

孟蒼舒與龐緒對坐,講心中已思慮了不知幾遍的話語和盤托出。

“天下是經不起大亂,但想要大治,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這破爛江山折騰三十年後剩下的那點殘餘,根本不夠穩定四海。”

龐緒點頭,這是大實話,國家早就掏成個空殼,為征戰,原本男丁披甲的年齡是十五,十二歲記為半丁可以随軍雜事無需為卒,可後來死傷太大,就将十二歲定為全丁,一場仗下來,地上的屍骨大半都是還不如刀戟高的孩子。

竭澤而漁的後果便是,如今不止國庫空虛,男女丁員都成問題。

“要想治理,需要銀子,聖上是仁德之君,一路南下秋毫無犯,大哥你曾随軍征讨過,是清楚的,天下歸一後國庫想來也沒什麽銀錢,又為了安撫百姓,幾處戰亂最為荼毒的地方都免了租賦。這樣的情況下,聖上拿什麽天下大治?”

皇帝蕭蔚他确實不是暴虐貪婪之人,所經之處除了收幾個當地的美女,他也從不向百姓逼饷苛捐。

據說蕭蔚軍隊最窮的時候,他的後宮佳麗都得拿擀面杖去給軍士做飯,日後朝廷缺錢也不足為奇。

言及此處,龐緒漸漸明了了:“聖上是想将幾處較為複雜且不好治理的地方封給子弟,讓朝廷省去些開支?”

孟蒼舒向龐緒豎起拇指,笑道:“正是如此。大哥想想看,這六位封王在郡望上有這麽大的權力,會沒有任何代價麽?咱們這時候又不是春秋戰國,哪有那麽大的寬限讓他們施展?還不都忌憚着朝廷?可聖上連銀錢的權都放了,擺明是要讓這六人六處自負盈虧啊……”

“但這麽虧本的事,六位殿下竟也願意?”龐緒聽着就頭大了。

孟蒼舒這時候就笑得有些詭秘在裏面了:“那必然是還有更大的盼頭在幾位殿下心中,所以才接下這份差事。”

龐緒一驚,壓低聲音道:“可是太子殿下深受聖上器重信賴,我是親眼得見的,別說打仗走馬,太子殿下都随駕左右,就連日常飲食,殿下都與陛下一道同吃同住,這份照拂絕非妄言。”

“大哥厚道,太子殿下受不受器重我們姑且不論,咱們兩兄弟私下說一句不妥當的話,如果大哥是其中一位殿下,聖上私下說與您此事,又暗示做好會有更大的好處等着,您……會怎麽想?”

孟蒼舒對人心的洞悉讓龐緒打了個冷顫,如果是他到了那個時候那個位置,是必然會朝繼承大統那裏去想的。

這是人之常情。

大家都是聖上血脈,誰又不能去肖想自親爹手裏名正言順繼承來天下呢?

“可是這太子的明日,不就是被聖上賣了人情麽?”龐緒心驚之餘不免有些同情起太子殿下來。

“或許太子本就清楚。這人家天家父子的事兒,咱們可就猜不到了。”其實孟蒼舒想了更深一層,萬一皇帝已經想好怎麽給太子除去後患卸磨殺驢了,也未嘗可知。

然而目前以良慈郡這種受戰亂荼害已久的邊郡情形來看,估計還有個幾十年才能到那個時候,就從皇帝目前熱愛婦女工作的程度,不知道活不活得到那個時候,所以此事也還不是眼下他們該考慮的問題。

“但公主殿下……是為她弟弟在争麽?”龐緒心中仍有疑問。

孟蒼舒搖搖頭,這件事,他是真的無從分析:“這就無從得知了。”

“那這和我的青郡軍入良慈有何關聯?”

“公主殿下正是計之長遠,才不願意接收青郡軍。”孟蒼舒說完鋪墊,就再不賣關子了,“朝廷和外郡封王,不論是否同姓,都必然存在猜忌,眼下倒是還好,各地缺錢缺糧缺人,哪都一樣,作亂是作不起來的,朝廷也不必如此忌憚。可是如果要派青郡軍這樣的百戰之師過去,朝廷和地方實力的平衡,可就微妙了。”

龐緒如夢方醒,豁然起身:“派到其餘五家殿下那裏去,風險太大,而良川王殿下……”

“良川王殿下兩歲有半,尚在襁褓,唯有一姐代理主事,公主殿下無法參與皇位的競争裏去,要扶持弟弟,也得個十幾年後再見分曉,所以良慈郡是朝廷安置大哥部曲最安心的選擇了。”

“公主不想我留下,也是這個緣由……”

“正是,大哥想想,良川王再年幼無知,他也有長大的一天,待到那一日,良慈郡若是治理得得當,再加上你的軍士,如此銳氣,豈不讓朝廷多加猜忌?良川王只會如履薄冰啊!公主殿下與良川王殿下的母親已經亡故,她即是姐姐,又是撫育殿下的親人,如何不為親弟弟計之長遠?”

孟蒼舒的話再清楚不過,龐緒一時竟覺得公主如此抵觸自己入良慈郡十分有理,可他背後是朝廷的命令,他又能讓步到哪裏去?

就在萬分焦灼之際,孟蒼舒卻笑了。

“所以啊,咱們就也學聖上,給承明公主畫個更漂亮的大餅。”

“畫……餅?”

這個詞讓龐緒感覺分外陌生,不知到底指代什麽。

“人都會趨利避害,公主殿下今日于我所說,也是想讓我們替她分憂,先解決眼前的事情,再想其他。但我們不止要做到此即止,還要讓她看到更長遠的好處,最重要的是這個好處會打消她對于聖上和朝廷猜忌的顧慮。”

孟蒼舒的話猶如一線生機,讓龐緒自進退維谷的境地尋出一道明光。

“那咱們該如何做?”

說起來總是很容易,但事情真到了落實階段,便困難多于理想了。

孟蒼舒肅容道:“我的辦法,麻煩且吃力,龐大哥得做好十二分的準備。”

“只要能讓我的兒郎們安頓下來,眼前的苦又算什麽?”龐緒一拍案幾,情緒十分高漲,“賢弟盡管吩咐,咱們務必得做出點事來,好教人知道我青郡軍和你這新刺史,絕不是兩手空空到這裏給人添堵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