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販夫走卒窮措大

第081章 販夫走卒窮措大

怨遙夜,起相思,最恨相見不相親。

謝懿之也沒想到,一個女人的心會如此這般的狠。

昭陽殿上,謝懿之對着半桌早膳一點胃口也無,索性擱下筷子,淡淡吩咐,“撤了吧。”

安福海從外面進來,一張彌勒佛似的臉笑的仿佛偷了蜜,“陛下,昨夜晏主兒在神龍殿安歇了?”

“歇了。”謝懿之瞥他,沒好氣的道:“她歇不歇在神龍殿與你這老奴有何相幹。”

“有幹系,大有幹系,陛下若與晏主兒和好了,陛下開心老奴才開心啊。”安福海兩眼笑嘻嘻的瞅着謝懿之,“陛下,昨夜可歡愉呀。”

“你仔細瞧瞧朕的臉。”謝懿之冷笑。

安福海高興過了頭,便暫失了察言觀色的技能,這會兒定睛一看,見謝懿之滿臉上都寫着不高興三個字,頓覺不妙,“晏主兒竟有如此定力?”

“你的美男計并不奏效,馊主意。”

安福海為表慚愧,趕忙捂住了自己的嘴。

“你此時回來,可是查到源頭了?”謝懿之站在畫案前,提筆便畫出一只小貍貓。

安福海肅正起來,恭敬禀報道:“青衣使者從武定侯包有德的書房密室中查出了三封書信,從字跡上看出自同一人之手,書信書封上無落款無花押,紙張亦是市面上大量流通的尋常信紙,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線索在這裏斷了。”

說罷,從袖中拿出三封書信遞了上去。

謝懿之接到手裏打開,快速看了一遍,第一封信是讓包有德認一個養女,這養女便是在龍首苑石室殺死包有德的那個女死士,模樣長的有兩分肖似晏氏。第二封信提到了武英侯劉斌,說他色膽包天,觊觎晏氏,正可利用。第三封信說的是鄂國郡公府子孫繁多,內瓤腐朽,姜遇喜眼大心空,野心勃勃,正好用來試探。

謝懿之冷笑,“哦,原來黑羽叛亂僅僅是這幕後之人的一次試探。包有德手裏能有此三封信,可知和幕後之人來往密切,是串聯起姜遇喜、武英侯、龍武叛軍的一根針線。幕後之人卻仍舊不放心這根針線,弄了個女死士在他身邊,可見,此人既多疑又謹慎,真像一條隐匿洞穴的毒蛇。”

安福海道:“陛下,那女死士老奴親自去瞧過,兩分肖似是被用捏骨之術改造而成,包有德好歹是一位世襲的侯爺,素日裏頗重臉面,卻甘願把女死士當做外室女接回,認作侯門千金帶在身邊,也不知這幕後之人是如何哄騙的,這份心計實在令人防不勝防。”

“若非如此,豈能逃過他的殺人滅口。”謝懿之把三封書信收好,冷冷開口。

安福海自然知道這個“他”是誰,頓時不敢再開口。

“繼續查。”

“是。”

便在此時,太後宮中長禦在外求見。

謝懿之心念一動,但很快又壓了下去,“放她進來。”

“拜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起。母後可是有事吩咐?”

常長禦便道:“太後請陛下前往儲秀宮,初選、二選共擇閨秀佳麗五十人,終選當由陛下親自品定,或是賜釵,或是賜金放歸。”

“才二選罷了,還有三選等着呢,令這些閨秀去繡房學習,精進繡藝,繡品出衆的,朕有賞賜。”

常長禦愕然,但并不敢直視聖顏,福身一禮退了下去。

安福海嘆氣,“陛下啊,晏主兒的想法忒獨了些,喝醋的房夫人也比不得。”

謝懿之想到昨晚上晏青瓷手握星辰裙墜血染掌心的豔絕模樣,不禁面色微紅,心跳加速起來,“是,她愛朕癡狂。”

安福海偷偷一瞧謝懿之的表情,心裏有底,頓時往前湊進一步悄聲道:“晏主兒既然愛陛下至此,可是力度技巧都不夠的緣故?”

謝懿之微愣,“什麽力度技巧?”

安福海趕忙掏出早已準備好的小畫冊塞謝懿之手裏,嘿嘿笑。

畫冊外面包着一層白皮,寫着三字經三個燙金字體,掀開往裏面一看,卻是……

剎那,謝懿之玉面紅透,額上青筋暴跳,立時怒喝,“滾出去!”

安福海老臉一紅,老胳膊老腿仿佛時光逆轉了二十年一般,跑的比少年人還利索。

張家村,荒地上,一大早就熱鬧起來,一群老小在争着搶着卸車、搬磚,一群青壯在喊着號子齊心協力夯實地基,一群包着頭巾的婦人在摘菜做飯,偌大一片地方,塵土飛揚,笑語飛聲。

便在此時,有人眼尖,瞧見從橋上過來一行人,這一行人都圍攏着一個神仙似的人物,連忙往地上一跪,咧開嘴就大聲喊,“拜見殿主娘娘,殿主娘娘千歲萬福——”

衆人一聽,往那邊一看,也都紛紛跪地拜見,滿心歡喜,滿眼希冀:“殿主娘娘千萬萬福——”

呼聲雖雜亂,卻是真誠震耳。

晏青瓷笑着和他們打招呼,“你們忙你們的。”

說着話,便走到立在建築工地前面的告示欄處,薔薇采薇便上前把一張小區規劃圖貼了上去,只見,此圖左上方寫着“畫堂春”三個紅字,字體下面就是一片整齊的青磚青瓦二層宅院,每一戶地基雖小卻五髒俱全,門旁牆外畫着鮮豔茂盛的花草點綴,街道鋪設青磚,幹淨規整,還有水流清澈的排水溝,有幾個戴着紅肚兜,光屁股的胖娃娃在裏頭玩耍,整一幅畫看起來竟不似凡間。

此圖一出頓時便吸引了衆人的目光,便有村老被撺掇着上前來詢問。

“殿主娘娘,這是什麽?”

晏青瓷往工地上一指,道:“就是正在建設的小區,我取名畫堂春小區,這個小區建完以後,如果咱們的家園發展順利,還會建夏初臨,千秋歲,玉梅令,春夏秋冬四季就都湊齊。”

村老激動的道:“娘娘,咱們的家園一定會發展順利的,您要長命百歲啊。”

晏青瓷笑道:“咱們啊,別想那麽遠,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想要做的事情,老人家,人多力量大,咱們農人工人才是這個天下占比最多的,只要咱們團結起來,沒有什麽好怕的。”

村老連連點頭。

又有一個村老趕忙插言問道:“娘娘,俺們張家村的村民也能住進這畫裏頭嗎?”

晏青瓷道:“老人家,我不和您扯謊,這一片房子是獎勵給對咱們的家園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的,比如我新成立的棉花培育院,若是有老農把棉花養活好了,除了立馬到手的獎金外,他還能額外獲得一個抽獎的機會,而這畫裏的房子就是一等獎品,所以還需要咱們自己也努力一把。”

村老連忙笑道:“該當的該當的,我家大孫女在香水作坊做活,因為鼻子靈升官啦,也得了一個過年抽獎的機會。”

“那就恭喜老丈了,您家很有機會抽得一套哦。”

村老頓時歡喜的見牙不見眼。

這時又有一個老婦人上前,拘謹的問道:“娘娘,您還買地嗎,我家有一塊荒廢的地基。”

“我家也有。”

“我家也有!”

頓時好些人附和,眼巴巴的瞅着晏青瓷。

晏青瓷便道:“別急別急,一項一項的來。你們記着,人多力量大,我們團結起來,一起發展家園,總有一天,我們所有人都能住上如畫上這樣的房子的。”

“我們聽娘娘的,娘娘沒騙過我們。”

“娘娘來了,我們才吃飽肚子了。”

“娘娘來了,在自己家門口就有工做。”

“是啊,是啊。”

便在此時,橋上又來了主仆二人,為主者長了一張飽滿堂麗的臉,穿着一身棗紅色鳳仙花紋織錦襦裙,一見了晏青瓷便快步上前,大笑拜見,“殿主千歲。”

衆人見此便自覺散開了,各自去做手頭上的活

“二姐。”晏青瓷伸手去扶。

晏畫情一打眼便瞧見晏青瓷右手包上了,連忙問道:“這手是傷着了?”

“不礙事。二姐,父親和二姐說了吧。”

“說了。”晏畫情托舉着晏青瓷受傷的手,鄭重道:“殿主手裏無人可用,既想到了我,我雖沒甚大才能,但能保證,不讓下頭人欺瞞,偷工減料。”

晏青瓷笑道:“在我看來,二姐及笄之年便敢與父親抗争,争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便是最好的才能,咱們家的人,有一點是極好的,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我信二姐,張家村的開發建設從此就交給二姐總覽了。”

晏畫情頗有感觸的打量晏青瓷,肚子裏有太多太多的話想說,可她也知道,現下裏自己這三妹妹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是神仙弟子,肩負振興家族,澤被黎民的重任,故連忙道:“您若有事要忙便去吧,回頭你得空咱們姐妹再說話。”

“好,我正要親自去請一個能在災荒年月也能收獲半成糧食的老農,這便去了。”

“去吧去吧。”

秋雨淅淅,碼頭上稀稀疏疏停泊了些許船艇。

無貨可卸,可拉的腳夫、纖夫、車把式便都聚在附近的一個大食肆裏暫歇,以前歇息時不過是睡覺、喝酒、胡吹海侃說些車轱辘話,現在卻都小學生似的排排坐好,豎着耳朵聽坐在櫃臺裏頭的窮措大給他們解讀報紙。

“這一期的招聘板塊還是那樣,杏花村招聘各式各樣的工人,去一個要一個,這回又着重強調了兩點,一則,要有經驗會種地會看農時的老農;二則又是要女工,只要手腳勤快肯吃苦,去一個要一個。還說,杏花村又新建了兩個作坊,一個是制作護膚品的,一個是制作農具,總而言之就是大量的缺工。”

有個纖夫今日參與拉了三搜大載量的船,肩膀被粗麻繩勒爛了,吃飯的時候怎麽使勁都擡不起來,扒開爛布條子往裏頭一看,白生生的骨頭露出來了一塊,他知道自己的身體完了,可他是家裏唯一的頂梁柱,他倒下了家裏三個孩子,兩個老子娘咋辦,家裏窮的吃了上頓沒下頓,那就賭一把,帶着全家去杏花村求一條活命路!

想到此處,纖夫顫巍巍站起來,“那書生,杏花村怎麽走,你跟俺說說。”

窮書生有點不耐煩,但還是又說了一遍,“鼻子下邊有嘴,你往北邊去,遇見人就問,杏花村現在名氣大,越往北知道的人越多。”

有好事的就嘲笑道:“劉瘸子,撐不住了咋的,也是,你有三個賠錢貨,往那淫i窩子裏賣一個就夠你活一陣子的了,不像俺們家,家裏都是小子,不往死裏幹不行啊。”

劉瘸子把肩膀上的爛布條子往地上一扔,露出自己血爛長蟲白骨森森的肩膀,咧嘴一笑,滿口爛黃牙,“周班頭,都是賣命賺點吃食的人,別挖苦俺了,俺信書生說的,杏花村不是淫i窩子,是活命的桃花源,俺家是沒有男丁,都是賠錢貨,那也是俺婆娘掙命生出來的,俺的種俺得讓她們活下去。”

周班頭看着劉瘸子的肩膀,愧紅了一張黢黑的臉,“劉瘸子,對不住,俺就是嘴賤心不壞,你不嫌棄,俺用騾車拉你一家子去一趟,當是給你賠罪,你看行不行?”

“謝謝您。”劉瘸子激動不已,不知怎麽感謝才好,趴地上就結結實實給磕了一個頭。

“你這是做什麽,快起來快起來,羞煞人。”周班頭心裏更愧了,連忙把人扶起來。

櫃臺裏頭的窮書生就道:“劉瘸子,你放心去,杏花村的規矩雖和別處不同,但絕不是外頭傳的那樣,我有個同窗就在杏花村村頭給去那裏找工的人誦讀招聘信息,管吃管住一個月還有一千貫錢可領,前兒他才來了一封信介紹我去,我查了黃歷本是想明日啓程的,但是既然你一家子都要投奔過去,我也和你們一起吧,路上有個照應。”

劉瘸子心裏頓時就不慌不懼了,連連道:“那行,咱們一塊上路,相互照應。”

其他人見狀,心裏也都火熱起來,便有人道:“周班頭,你送劉瘸子一家去,到了那裏好生瞧瞧,若真是個能活命的地方,俺也去,這世道,管什麽金窩子銀窩子,且把命活了再說。”

周班頭滿口答應下來。

這時,河面上又有貨船揚帆而來,衆人紛紛起身,争搶着奔去了。

新書已更,感興趣的可收藏看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