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霍去病(4)
霍去病(4)
太中大夫張骞站在霍去病鄰近處,聽到這句話,不由自主地擡起頭露出了一個茫然的表情。
……啊?
實話實說上次突襲匈奴王庭的行動霍去病沒帶他,只帶走了他的一張地圖——在此戰之前他壓根不覺得這姓霍的稚子能做出什麽經天緯地的事業來。
注意到身邊群臣投遞過來的奇怪目光,張骞頓時拿出一副四平八穩寵辱不驚的表情,目不斜視地看着前方。
【那個時候沒有什麽衛星導航,路都是人一點一點摸索走出來的,在人類科技高度發達,腳印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現在,扁都口以西的那片區域仍然少有人煙,哪怕是借助工具,也沒有人敢說自己一定能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爬過帕米爾高原。
但張骞跟堂邑父做到了,可以想見,數千年前持節丈出使西域的張骞,究竟是克服了多少艱難險阻,才成功穿過那片黃沙漫漫的戈壁灘,為西漢帝國帶回了珍貴的一手資料。
最珍貴的資料之一,無疑就是河西走廊那片區域的地圖,有了那張地圖,霍去病才能在之後的河西之戰中毅然率兵越過關隘口,重創匈奴,将西漢帝國的這一心腹大患消除。
打匈奴人,第一個原因咱們上期已經講過了,漢朝經過了文景之治,六代積累下來的國力足夠強盛,能與始皇名號并稱的漢武帝當然不會再慣着那群作威作福的匈奴人。
而且不打不行,匈奴人常與西漢西側的羌氐相接,漢武帝不打過去,匈奴人未必不會打過來,他們垂涎這片豐饒的土地已經太久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河西走廊地區,實在是太太太,太重要了!
後世歷朝歷代,對這片咽喉形區域的重視,全來自于西漢王朝的開拓。
從今天收集的衛星圖來看,河西走廊東西南北分別坐落着黃土高原、塔裏木盆地、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而當時的中原王朝,只占據着黃土高原這塊地,其他的地方都被少數民族拿捏着。
漢武帝一開始也許只是想溝通上被匈奴人趕跑的月氏,效仿一下秦遠交近攻的策略,兩面包夾芝士,把共同的敵人匈奴族趕走,所以他派出了張骞,但張骞帶回來的東西,讓這位雄才偉略的千古一帝,改變了想法。】
諸位朝臣聞言都默默松了口氣,他們可太害怕天音後面又說出什麽大逆不道悖亂之語了。
劉徹一直鐵青着的臉色終于好看了些,“能與始皇并稱”這六個字實打實地取悅到他了,雖說始皇暴虐,高祖順應民心自始皇手中取天下,但青史不滅,任哪位史官都不能否認始皇一統六國的千秋功績。
Advertisement
後世人原來是這樣看他的,雄才偉略的千古一帝。
若不是從小受教為君者應當喜怒不形于色,劉徹簡直想大笑出聲,他斜眼看了好幾次安安靜靜跪在一旁的太史令,這老漢之前估計是想說天音不吉的,只是礙于帝王威嚴才改了口。
哪有什麽不吉。
“太史令如何觀此象?”
太史令硬着頭皮上前,道:“天音口吻,應為數千年後的觀史之人,因此才能數清天文,通曉軍事。”
站在劉徹身後的霍去病冷哼一聲,心道這還要你說,天幕都已經明确标注了本朝為“數千年前”。
劉徹低笑一聲,頓時懶得同他計較,沖太史令擺了擺手,讓他退下了。
少年人年少輕狂,對神鬼之事并不如何上心,平時甚寡言,今天聽他哼了一聲也是難得。
【張骞被困在過匈奴部族內九年,這九年他也沒有閑着,除了應付匈奴王族投過來的武力威吓和糖衣炮彈,他還摸清了匈奴人的一些內部情況,配上他繪制的地形圖,漢軍再次對上匈奴時,就不是抓瞎的狀态了。
他雖然沒帶回來跟月氏聯盟的好消息,但是帶來了扁都口以西的諸多信息,其中最令漢武帝動心的,就是塞上江南河西走廊,黃沙與戈壁漫漫的地方,也能孕育出這樣優秀的天然草場,還有西域那邊的優良馬種汗血寶馬。
匈奴人正是憑借這兩樣的天然優勢,在戰場上死死壓制住漢軍,如果漢軍能裝備上更優良的戰馬,那麽兩軍對峙之時,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從那個時候開始,漢武帝就決定,要将河西走廊,永遠納入西漢帝國的版圖,所以哪怕後面大勝匈奴,漢武帝還是繼續打了下去。
這一宏大願望實現的第一步,就是漠南之戰,這場戰争,因為張骞帶回來的地圖和他親自領路的舉動,彌補了兩軍在這片區域上的信息差,又因為霍去病與衆不同的打法,彌補了兩軍的戰術差。
他不拘泥于古兵書的講解,用自己獨特的戰略眼光,為西漢王朝謀算出了一條新的軍事道路。
這讓漢武帝十分高興,漠南之戰讓‘寇可往,吾亦可往’成為了現實,因此對霍去病的封賞,十分豐厚,比之衛青有過之而無不及。】
群臣精神一震,這是要直接說封賞之事了?
陛下可還沒說呢。
霍去病擡頭看了劉徹一眼,又很快低下頭來,他其實有猜測陛下會給自己厚賞,但是天音這麽說,他霎時有些坐立不安了。
出征之前,他去了一趟小時候住過的坊市,那裏不再破敗不堪,現在還住進了幾家富戶,人們進出之間,總會得意洋洋地提起姨母的名字。
這是如今的大漢皇後與大将軍住過的地方。
他們談着談着,就開始高談闊論起來,衛氏如今的權勢有多大。
本意只想尋人的霍去病是帶着滿腹心事回的宮禁,他雖然年歲不長,但是自幼在宮禁中長大,哪怕陛下手腕了得,他也見識過不少陰私。
若長遠看,這些贊譽無疑是厝火積薪之舉。
他隐隐期望陛下只是簡單地帶過一下他的功績,這樣能讓他以後在軍中可以挺直了腰板練兵,雖說他不如何在意旁人的眼光,但是在軍營中,如何服衆,是每個将領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但他再怎麽想,天幕上的畫面也沒有停止變化。
【剽姚校尉是漢武帝為霍去病創造的第一個職稱,但不是唯一一個,漠南之戰後,漢武帝封霍去病為冠軍侯,冠軍侯,顧名思義,此人是以勇冠三軍之能獲封侯爵。
人家十八歲打匈奴人封侯,我十八歲還只會躺在床上問我媽今天吃什麽,雖說抛開時代鴻溝談論這些都是在耍流氓,但是一想還是會忍不住連聲贊嘆。
除了爵位,漢武帝還将南陽郡穰縣的廬陽鄉、宛縣的臨駣聚歌割給了霍去病,也就是今天河南鄧州那片地方,現在大家可能眼光都放在北上廣深,但這些城市的崛起依賴于海上交通的發展,在西漢那個以農耕為主的時代,霍去病受封的這片地,真真是金貴得不得了,離都城近,水利便利,糧食豐産。
而關于食邑,正史上的記錄有所不同,一說一千六百戶,一說二千五百戶,但現今記載難以考究,漢武帝到底包了個多大的獎金紅包,可能只有穿過去親眼見證了。
這樣高調的寵幸,當然絕大部分是因為霍去病打下的軍功,還有一小部分原因,是源于當時的局勢,因為霍去病的姨母和舅舅,是皇後和天子倚仗的重臣。】
群臣一開始還震驚于賞賜的豐厚,沒想到天音急轉直下地來了這麽一句,一個個霎時冷汗涔涔。
……這真的是我們能聽的東西嗎???
我真的只是想來蹭個飯的!此等帝王心術我真的一點都不想知道!!
今天還能活着回去嗎?陛下會選個什麽理由讓我們集體暴斃?
如果不是顧忌顏面和不想引起天子注意,有一些大臣已經腿軟得要跌坐在地上了,他們只能眼觀鼻鼻觀心把頭深深地埋下去,并且希望陛下不要回頭看他們,當他們不存在就好了!
衛青跟霍去病心裏也有些沒底,他們現在迫切希望天幕的畫面中央出現那個一直旋轉的緋色小球,一句話都不要說了!
但他們的希望落空了。
【古往今來,明君雖少,但加起來平均算下來每個朝代都能攤上幾位,不過明君明到華夏人順着嘴就能說出口的,似乎也就那幾位,漢武帝作為其中的一員,英明神武自然不缺。
其中選官制度的創新,增加平民入仕的可能性,算是他的一大功績,雖然察舉制發展到後期起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科舉取士在隋朝的時候才能勉強說有個大致形狀,在此之前,各個朝代的取官制度都很固化,總結一下,就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人的身份從一出生就決定了,時間一長,整個上層社會就會如一灘難以流動的死水,慢慢腐爛發臭。
漢武帝想要新鮮血液,不想被沆瀣一氣的世家糊弄,所以他選的一些人,比如張骞,都算是身份地位比較末流的人。
特別是在他發現這些人的确很好用,馬奴衛青出塞第一場戰役就打贏了,讓決意對匈奴用兵的漢武帝龍顏大悅,但馬奴的身份實在是太卑賤了,那些世家抓住這一點不放一直叽叽歪歪。
他不能真的一把将衛青提到最高級別的職位上,軍功是要靠攢的,但是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在漢武帝猶豫不前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他瞬間找到了名正言順的理由,封衛子夫做了皇後,衛青搖身一變成了皇親,身份地位與之前截然不同。
霍去病,同樣如此,漢武帝當然惜才,也肯定是真心疼愛這個從小受自己看顧的少年将軍,但穩固衛氏拱護中央集權的能力,也是他的一個願望。】
太史令慶幸自己一直跪着,他也的确是站不住了。
将天子心思如此剖于人前,可不就是“不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