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諸葛亮(8)
諸葛亮(8)
諸葛亮在得到了孫權肯定的答複之後趁着曹軍未到先回了一趟荊州,跟劉備說了這個好消息,劉備大喜,任命諸葛亮為中郎将,總督荊州水軍和樊城兵馬。
劉備對諸葛亮的親厚讓原劉表帳下的那些人都有些驚訝,他們雖身在城中卻仍然想着快要到的曹操,但是荊州上下圍得跟鐵桶一般,蔡瑁慘死在前,他們不敢也不能往外傳遞消息。
有人找了個機會找張飛喝酒,言語之間透露出為他不值十分憤懑的意思,“将軍與關将軍中平元年便随劉豫州共平黃巾之亂,一路跟随生死相扶,當為大義,諸葛亮不過一村夫耳,劉豫州卻待他這般親近,某實為将軍心痛啊!”
張飛不過喝了兩杯,他眼睛一眯,盯得那人有些恐懼不敢直視的時候才将酒杯往桌上一掼,冷聲道:“我也不知大哥究竟是怎麽想的,竟将諸葛孔明奉為座上賓,不過一沽名釣譽之徒,我與二哥,倒還要排在孔明後面。”
來人大喜,繼續為張飛沽酒,一邊勸酒一邊訴說他們早早聽說過張益德的功威,憑借他的能力,本應走的是封侯拜相之路,只是為兄弟恩義所感,才一直待在劉備身邊,沒想到現在還被別人走在前頭。
來人自以為說得特別隐晦,只是在言語之中稍稍提及了幾句對諸葛亮的怨言,等到夜深,來人便匆匆告辭,張飛一改剛剛憤懑不平的醉樣,起身對旁邊的親令官命道:“你速帶兩三手腳輕便之士,暗中監視他,若有旁人出入府邸,立刻記下報我。”
看着親令官消失在眼前,張飛重新拿起酒爵給自己倒了一杯,一飲而盡後臉上終于出現了真實的笑意和不屑,“就這樣安敢挑撥離間?”
旁邊的小卒看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地道:“此人的确是居心叵測,可是說的誠然也有幾分道理,将軍這些年跟随主公東奔西跑,立下戰功無數,與主公兄弟相稱,可是如今主公對孔明先生,未免也太親厚了……”
張飛瞥了他一眼,罵道:“蠢材,孔明先生乃是元直舉薦,是我兄長三顧茅廬求來的大賢,不知深淺的混賬,安能使我兄弟離心?”
小卒連忙誠惶誠恐地彎腰稱是,再不敢多說一句。
張飛不再理會他們,其實一開始劉備冒着雪天前往隆中時他是有些不滿的,一個躬耕隴畝的農夫哪來那麽大架子。
可是後來他們在茅廬前看到的那個異象,實在令人驚訝,既然是能助兄長定天下三分局勢的大能,他又做什麽要因這個事情心生不愉呢。
反正他又沒有那個本事,他也還是兄長倚重的将軍,兄長要是想完成匡扶蜀漢的大事,身邊必然是要有謀臣的,僅憑骁勇悍将,是做不到的。
張飛轉身往廚衛走去,對着廊下休息的庖人大聲問道:“我要你給豬頭褪毛可都褪盡了?褪盡了便拿與我,快将鍋中水燒滾,将那豬頭烀爛熟了。”
軍師今日才回,兩位兄長近些日子為迎曹軍也是晝夜颠倒難得好睡,且将這心術不正意圖挑撥之人的頭顱寄在他脖子上兩日,等退了曹軍,再将這夥居心叵測的叛賊全殺了!
Advertisement
他也正好借此分辨劉表帳下究竟何人可用,何人雖身在荊州但心卻向着曹操的。
張飛燒的一手好豬頭,昔年劉備因征讨黃巾軍有功被封為安喜尉,縣中事務雜多處理到深夜,縣城外還常有盜匪出沒劫沒百姓糧草,張飛白日與關羽去城外剿匪,每隔幾日夜間便拎着豬頭與兩位兄長把盞。
細細想來,那竟是難得的閑暇時光了,哪裏像現在,大業路上左右皆是刀劍陷阱。
州牧府上設了一個小小的宴會,只有劉備身邊幾個親近之人參加,那個做得香軟酥爛的豬頭被切成了小塊,兩只豬耳朵擺在劉備面前。
諸葛亮細說了這幾日在東吳的見聞,着重講述了東吳水軍的操練方式,“東吳比水而居,兵士幾乎個個善水,有術業專攻之器,可破曹軍戰船。”
他笑着将孫權當時言行一一複述,“東吳諸将有降心者,皆被孫權一劍劈散,吳主點兵都是強勢之人,算來,周公瑾此刻應已回到了東吳,此人乃是當世名将,于水戰上更有造詣。”
張飛吃了一口豬頭肉,接口道:“先生說起此事,我正有一言要講,昨日蔡瑁手底下那個姓周的來尋我吃酒,幾番言語都是挑撥。”
他将來人說的話都轉述出口,又道:“只不過那人是一小卒,我觀意圖降曹者恐有多人,如今與曹軍決戰在即,若是城內有蠹蟲,恐會生事,我已着意讓人盯着,只待一網打盡。”
趙雲聞言哈哈大笑:“常道益德不過一勇夫,徒悍勇而無常智,今日見之,可見傳言不真。”
其餘人也都笑起來,諸葛亮和徐庶都道:“将軍妙計。”
“曹軍越近,城內人越急,”諸葛亮撫扇輕聲說道,“既是将軍用計,那後面防守之事,也交給将軍了。”
與東吳的聯盟已經談成,荊州上下都在備戰,一日劉備正與諸葛亮議事,外邊突然有人來報,蒯越求見。
劉備下意識朝着左右看了一眼,揮手道:“請異度進來。”
蒯越進來時明顯沒想到房內會有這麽多人,他噎了一下,見劉備過來接他,面容親切,方才坐于下首,悶聲開口:“使君既下定決心與曹公開戰,城內不可不防,我聞有人意圖與曹公通信,先取荊州再下江東,還望使君早做決斷。”
劉備先是一愣,繼而大喜過望,他連聲道:“好!多謝異度直言,我即刻便遣人前往。”
蒯越怔愣了一下,“使君原來早有準備……”
“但也要多謝異度來報,”劉備牽着他的手往房間中間去,“江東已經答應與我聯盟,将在淯水共抗曹軍,異度有何高見?”
蒯越拱手,“我本為敗軍之将,承蒙使君垂愛,不敢談高見,只是有一樁事,還請使君注意。曹操之兵多為徐州兵與青州兵,此二者為北方人,江上多有霧瘴,恐水土不服又生疫病,雖則對我軍作戰有利,但不可不防啊。”
劉備沒想到這一點,“我即令采買草藥,燒制石灰,務必保證将士與百姓不為之憂怖。”
蒯越點了點頭,他望着屋內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心知這都是劉備心腹,他正要離開,卻被徐庶拉住,“異度休走,既已來此,何不共商大事?”
徐庶話音剛落,屋室的半空中突然出現一個閃着藍色亮光的東西,徐庶跟蒯越都是一驚,趙雲閃在劉備身前,滿面驚疑的看着光幕,手臂上肌肉繃緊。
諸葛亮連忙道:“諸位休驚,此為……此為上天通達之物,諸君可坐而觀之。”
像是映照諸葛亮所說是的,周邊氤氲着溫柔藍光的光幕突然間亮了起來,桌案般寬廣的屏面上立着幾個大字,讓屋室裏一時寂靜無聲。
【震驚!奠基三國局勢的戰役竟然是這一戰!】
【hellohello大家好啊,我是你們的老朋友鹿女,上期我們講到了赤壁之戰能贏的幾個優勢點,這期我們詳細說一下這場戰役。
三國時期有三大非常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與夷陵之戰,赤壁之戰作為這三場戰役中最出名的一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奠基了三分天下的局勢。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是袁紹與曹操為争奪北方中原地區的統治權而進行的對抗,當時袁紹勢大,曹操以兩萬對袁紹的十萬,最終出奇制勝,在一年多的對峙之後,成功擊潰袁軍,為他統一北方打下來了結實的基礎。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則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曹操率二十萬大軍南下,與孫劉聯兵在赤壁對峙,最後慘敗,被逼得敗走華容道,辛苦攢下帶到南邊來的家底幾乎是賠了個幹淨,差點把本人也賠進去。
至于公元221年的夷陵之戰,它沒有之前兩場戰役出名,這場戰役也跟前面兩場戰役有些不同,這場戰役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私人複仇,據守荊州的關羽及其子關平被孫權所殺,本就岌岌可危的蜀吳關系直接破裂,劉備興兵複仇,結果被東吳新将陸遜大敗,自此蜀漢積弱,也在後來的争霸裏喪失了一定的主動權。】
這話像晴天霹靂,劈得在場衆人一時都愣在了原地,就連一直面帶淺笑不見憂慮的諸葛先生也停下了氣度非凡的搖扇動作。
蒯越聽得目瞪口呆,他感覺到扯着他袖子的徐庶也僵直了身體,他聽着那情緒毫無波動依然在喋喋不休的女聲,一時覺得是不是自己已經年邁,雙耳愈發不佳了。
孔明先生剛剛是說了“此為上天通達之物”吧?見劉使君面上情形此物必不是第一次出現了?那……那這個意思是,此物所說之事必為準事嗎?
眼下與江東聯兵,還要聯嗎?
三分天下,蒯越聽徐庶說過,這是孔明先生獻于使君的對策,所以當真謀算得成?只是那蜀漢?若是漢室三興,為何稱蜀漢?
各種各樣的想法一刻不停地從蒯越的腦子裏冒出來,甚至一個個都帶着疑問的聲音,蒯越一時覺得昏頭暈腦,幾乎都要站不住了。
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關羽身上,張飛回過神來勃然大怒,“豎子敢耳!背信棄義!我這就——!”
還是關羽先回過神來,一把扯住了張飛的手腕,“三弟不可魯莽,且先觀之!”
蒯越默默地在心裏道了句“關将軍好心胸”,緊接着也擡頭看去,他心神未定,但還是想知道,這上天通達之物,還能通達個什麽東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