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李世民(15)

李世民(15)

西河在陷落之前已經把李淵起兵謀反的消息傳了出去,留守大興的代王楊侑得知此事,命令離李淵最近的宋老生與屈突通分別在賈胡堡與河東阻擊李軍。

在楊侑的敕令到來前,宋老生已經從西河被破而遼山無恙看出了李淵想要西進關中奪取大興的意圖,提前派兵到了霍邑鎮衛賈胡堡。

霍邑是軍事重鎮,因此防禦工事一直都有,宋老生到達霍邑之後立刻下令修整工事,嚴陣以待。

此時正值秋季,陰雨連綿,李淵望着遠處密布的烏雲,表情同天色一樣難看。

這個大雨來得真不是時候,眼下正是最緊要的關頭,霍邑本就易守難攻,此時又遭逢大雨,想要快速拿下霍邑進軍關中,只怕是難如登天。

帳內所有人都面帶憂色,李世民心中毫無波瀾,臉上卻也跟衆人一樣。

現在還不是出頭的時候,他沒有掐尖的打算,再耗兩天,太原那邊的消息應該就要傳過來了。

果不其然,大雨還未停時,劉武周與突厥相連将要攻打太原的傳言就在軍中漸漸流傳起來。

作為領兵之人的李淵自然也聽到了類似的話,他不由得對此次進攻心生猶豫。

他帳內的大部分将軍都是太原人士,家眷自然也都留在太原,若是此事屬實,一旦他們的家眷為劉軍轄制,前線想要攻城成功只怕是天方夜譚。

可是按天音所說,他是成功建立大唐的,就必然不會在這裏馬失前蹄,若是連宋老生都越不過,他又如何能進駐大興?

李淵打算再等等,沒想到帳前議事的時候,有個将軍直接提出了這個顧慮,向李淵提議暫且退兵休整,等雨停後再戰。

他話音剛落,大帳中間突然躍出一個寬廣的光幕,橫在左右兩排将領中間,李淵只覺眼前銀光交加,劍刃出鞘之聲此起彼伏。

他再一睜眼,就見李世民拔劍護在他身前,李建成很快也披甲過來,只是衆目睽睽之下,他的動作跟二郎君相比,未免慢了些。

但沒人在意這個虛禮,李建成也只是瞥了李世民一眼,就将眼神放在了這個突然出現的奇物上。

沒等衆人從極端驚詫之中緩過來,只有正反兩面如紙張一般的光幕突然膨大起來,變成了一個四四方方的正方體,引得衆人連連後退驚呼。

其中三面分別對着左右兩排的将領和坐在上首的李淵,每一面上都是同樣的畫面,幾個鐵畫銀鈎的字立在光幕上:【唐王朝的破竹之戰】

衆将面面相觑,眼神裏帶着如出一轍的驚恐和隐約的興奮。

什麽唐王朝?哪個唐王朝?堯舜至今,可沒有什麽唐王朝。

大隋如今危如累卵,但到底還沒亡呢,雖然四境起義不絕,可他們這支軍隊打的可是“北迎主上”的旗號,并未如其餘“逆臣”那樣自立為王。

而且破竹之戰是什麽意思,是指攻打霍邑之戰,還是說他們後面會一路直取關中猶如破竹之勢?

這個奇象是說他們吧,不然怎麽會出現在他們營帳裏?只是它又是怎麽出現的,看這光華,縱使魯班在世也造不出來。

千百個問題從衆将腦中浮現,又如泡沫般破滅,但他們都全神貫注地盯着面前的光幕,生怕遺漏一星半點的內容。

在衆人的注視下,光幕上的畫面終于變化,不再是那幾個大字。

開頭就是大雨連綿的畫面,身着兵甲的将領看着不遠處的城池久久沉默不語,旁邊謀士打扮的人彎腰行禮,猶豫道:“軍中流言四起,若劉武周真與突厥人聯手,後方危矣,若失晉陽,唐公要往何處容身呢?”

營帳內不少人倒吸一口冷氣,這光幕之言正中他們如今的困境!難不成國祚将改李氏當興的谶言是真的?

唐……不正是案上那位的封號麽?

不少人搖擺的內心霎時安定,所有人的心跳都在緩慢地加速,如若唐國公真能開創一個唐王朝,那他們這些人,可都是首義之臣!封妻蔭子就在眼前!

【拿下西河之後,李世民征戰四方的歷程終于有了開頭,宋老生是他第一塊正式檢驗鋒芒的磨刀石。

李氏軍隊到達霍邑外之後,秋雨連綿不絕,這極大拖累了李軍進取關中的進度。

隋朝的都城大興就在關中,此地尤為緊要,秦漢都是據此為守開創帝國的。】

李世民?!

為何是李世民?不應當是唐公李淵麽?再其次,也應當是唐公的嫡長子李建成才對,二郎君雖然骁勇,但畢竟出身有所不及,怎麽這方外異象,倒像是以二郎君為主。

營內衆人都控制着眼神不往上位處瞟,他們是想做首義之臣,但那得是唐公的首義之臣,而不是他的兒子們,如今大業連個雛形都沒有,這麽早就從唐公的兒子裏擇主,他們不想活了才那麽幹。

都不必在史書裏找例子,且只看如今的陛下,楊素有從龍之功,幫着陛下得到先帝的認可,最後他未被先帝所殺,倒是被陛下逼上了死路,連個善終都沒有。

李建成面色大變,特別是看堂下衆人刻意收斂的眼神,他更覺惱怒。

阿耶特意将五郎派到二郎麾下之事,已使李建成心中更加不愉,聯想到府內他的心腹同他提及的異象之事,李建成不免猜測,這方外異象,阿耶與二郎莫不是已經看過了,又或者,這異象就是二郎搞出來的鬼?

不,李建成仔細端詳了一下挂在營帳上方的光幕,上面人像栩栩如生,很明顯是有人演就的,此物絕非人力所能做到,而且它說的是今日之事,誰能有未蔔先知的能力。

李建成的思緒一時向最差的那個方向滑去,但很快又否定了。

他生下來就是嫡長子,自幼接受的教導就是以後承繼國公之位要如何光耀門楣,二郎是次子,他也從未看出他有與自己争奪之心,如阿耶真能反隋立唐,承繼帝位的也只能是他。

只是畫面仍在變幻,李建成只好壓下心中雜七雜八的猜測,凝神繼續看了下去。

【這個認知不僅李家父子有,隔壁另一個姓李的也有。

要知道李淵從晉陽起兵,到長安稱帝,只用了七個多月的時間。

從古至今,似乎也沒有哪個王朝建立得比唐朝順利,從霍邑第一次與隋朝正規軍對上開始,唐軍可謂勢如破竹,一路直取關中,幾乎沒有遇到什麽阻力,要想深究其中原因,我們先得看看,霍邑之戰時的時代背景。

李密的勢力要比李淵大很多,瓦崗軍是最早起義的農民隊伍之一,與正規的隋朝軍隊已經交手了不知多少次,尤其是當世人迷信谶緯之術,“楊李”之争衍生出了許多谶言,比如著名的《桃李章》與《桃李之歌》。

總結一下,就是皇姓将落,李氏将興,在倒黴蛋李穆因為姓氏被隋炀帝找理由滅族的同時,李密與李淵都将這個谶言當成了包裝自己的工具,效果也很不錯,堪稱古代營銷號的十佳模範。】

天音毫不遮掩地展露了李淵反隋稱帝的野心,帳內衆人雖早對此事有所猜測,但此刻親耳聽見,還是難以抑制地有些震驚。

而且……七個多月?若唐王朝真為大隋後的正統王朝,那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些。

這些話加重了衆将心中往這頭傾斜的砝碼,陛下無道,奸臣擅權,在座有人當初差點就被征進了讨伐高句麗的軍隊,他親眼見沿途不計其數的凍斃之屍,大隋已是亡國之相,何必跟随。

【當時早早起兵的幾個割據政權都有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比如薛舉和李密,但因為小農階級的局限性以及地理方位的限制,薛舉劉武周等勢力範圍的核心都距關中地區較遠,對關中的奪取也就沒有那麽迫切。

唯二有可能渴望并能快速拿下關中地區的人只有李密和李淵。

唐作為初生政權,兵力不過數萬,按理是無法跟擁有瓦崗軍的李密相抗衡的,雖然它有李世民這個殺器,但此時的客觀實力差距是很難彌補的。

然而這個谶言在給李密造勢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麻煩,他成為隋炀帝眼中釘的時間比較早,而且瓦崗軍攻打的是離隋炀帝比較近的重城洛陽,隋炀帝因此覺得李密才是應“李氏當為天子”谶言的人,調遣四路大軍來攻打李密。

而李密瓦崗之首的位置是翟讓主動讓賢的,他非常擔心自己如果帶兵西進關中,翟讓會立刻翻臉奪權,到時候進退兩難,他連眼下的地位都可能失去,因此只能放棄對關中的确的奪取。

這也就意味着對李淵而言,他短時間內并沒有競争對手,從晉陽到關中的一路他完全可以速通。

所以我們此刻再回看霍邑之戰,會發現李淵拿下這座城池只看是否快疾,唯一的顧慮來自後方——劉武周會不會正與突厥人聯手進攻晉陽,直接抄他老家。

當陰雨接連下了一個多月,軍中糧緊之後,李淵退兵之心非常強烈。

但李世民準确地看出了這個顧慮其實是杞人憂天,劉武周剛剛稱帝,正是信心最膨脹的時候,突厥人資助邊境起義勢力也不是第一次了,魏刀兒就是前車之鑒,他們根本不可能深度聯合南下國內攻打晉陽。

而對面的宋老生出身寒微,性格浮躁,此次楊侑派遣他來鎮守賈胡堡,他必然會想做出一番功績來表示表示。只要讓輕騎挑釁,他一定會出城應戰,若是宋老生堅守不出,那就放出他通敵投降的假消息,照樣可以拿下霍邑。

“本興大義以救蒼生,當須先入鹹陽,號令天下;遇小敵即班師,将恐從義之徒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此為賊耳,何以自全!”

但李淵的态度還是沒有改變。

此時李世民只好發揮他的對爹神跡:哭!】

啊這……

光幕上的畫面有些滑稽,放的是個捂眼大哭的嬰童,而且天音的語氣隐隐帶着些興奮,讓帳內衆将一時沉默住了。

二郎君原來是這樣的至純至孝之人麽。

唐公有這樣允文允武又侍親至真的兒子,真是好福氣呀……

李世民本人面不改色,但握着刀把的手狠狠緊了緊,他又想起在玄武門時那個帶着促狹意味的“跪而吮上乳”,更覺面皮發緊。

後世撰修史書之人究竟學的都是些什麽?!!

雖說歷朝一直推崇仁孝,但是……但是再怎麽要突出仁孝要以他為案例給世人做表率,都不能這麽寫吧?他又不是總角幼童,怎麽會做出這樣丢臉的事情,寫在正史裏真的會有人信嗎?

等他登基……他一定好好整一整學風!

【真哭假哭暫且不論,但李世民在用兵上狠辣獨到的觀點說服了李淵,:“今兵以義動,進戰則必克,退還則必散。衆散于前,敵乘于後,死亡須臾而至。”

此時退兵,前有隋軍,後有劉武周,那才真的是找死!

劉文靜也在這時帶着突厥人友情提供的糧草來到了前線,傳言不攻自破的同時解決了李軍缺糧的問題,等到八月天氣晴朗,李軍立刻對霍邑發起了攻城戰。

而宋老生果然中計,他見李家父子只帶輕騎,李軍主力未至,立刻下令出門追擊,李淵見狀随即後退,宋老生以為李淵害怕,親率主力緊跟在李軍身後,也就遠離了城池。

此時李世民與平陽昭公主之夫柴紹駐軍城南,宋老生見李軍意圖前後夾擊,立刻率軍沖鋒,直逼李淵,但李世民迅速帶着騎兵從城南高處沖殺下來,借助地形優勢一把沖散了宋老生的部隊,有人趁機高喊宋老生已死,致使宋軍軍心渙散,紛紛奪路想要退回霍邑城內。】

平陽昭公主?柴紹?

若不是太多人在帳中,李淵簡直想站起來驚呼,帳內這一次不只是倒吸冷氣,大部分人都輕聲“啊”了出來,包括李建成。

大家都知道柴紹是李淵的女婿,所以唐公,真的成陛下了!

【宋老生見勢不好急忙收兵,但城門上的千斤閘不敢放下,霍邑的守衛只能扔一根繩子給宋老生,企圖讓這位将軍爬進來重新統兵。

可李世民可是天命之子,比拼lucky buff的時候從來沒輸過,宋老生在攀岩狀态下無力反擊,李世民趁機擁刀而上,一把斬了宋老生。

宋軍主将已死,主力部隊又被前後夾擊全殲,兩個時辰後,霍邑城破,李軍長驅直入,直取賈胡堡。

在之後,李軍沿汾水南下,占臨汾,克绛郡,于八月十五日進至龍門,與領命據守河東的名将屈突通對峙,但李軍玩了招金蟬脫殼,他們沒跟屈突通正面對抗很久,而是繞道渡河,直取隋都大興。】

正聽至關鍵處,天音突然卡了殼,李世民甚至聽見有人“啧”了一聲,他望着那來回旋轉的緋色小圈,又咬了咬後槽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