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多了個田螺小子
多了個田螺小子
學費
最近幾天林長風老是覺得哪裏不太對勁。
具體表現在他承包的山地果園裏,地上雜草被清理幹淨了,水渠被攏得更規整了,他因為要照看果園也用來存放農具偶爾用來休息的窩棚也被打掃得幹幹淨淨。
他一開始以為是王秀萍幹完活順手幫他做的,偶然在飯桌上提起說讓母親不要太累,自己可以做好這些活。沒想到王秀萍表現的比他還驚訝,說最近田裏的幾畝地草都被拔得幹幹淨淨,她以為是林長風做的。兩個人今天說起,才發現不是這麽回事。
事有蹊跷,林長風這天特意一大早在地頭蹲着,想看看怎麽回事。
此時天剛朦朦亮,晨光淡薄。田裏的野草上露珠未消,有人走過去被打濕了褲腳。林長風看到有個瘦小的身影在他家田裏彎着腰認真專注地幹活,太長的灰灰草拔起來打個結丢在田壟上,容易撒籽的狗尾巴收拾好堆在路邊,就連長的高大的可以曬幹做掃帚的掃帚草都被他整棵拔起來放整齊以備取用。
林長風認出來他正是自己前幾天順手幫過的鄰居家小孩,一時間心緒複雜。
這算什麽?自己家莫名多了個田螺小子?
他無奈走過去“文揚,”張文揚正幹得專心突然被身後的聲音吓了一跳,發現是林長風連忙站起來,臉色慌張手足無措。
四月底的農村晝夜溫差大,早晚還是有些冷的,林長風看他穿的單薄忍不住想說他不愛惜身體,但想到他家裏就一個有還不如沒有的爹,也沒個人照顧。這小孩不聲不響的倒是知恩圖報,也不知道他是多早就起床來幫自己家幹活的。
于是他招呼張文揚一起進窩棚,就着微明的天色從懷裏拿出溫熱的饅頭和煮雞蛋遞給他,又把牆上挂着自己備着防寒的軍大衣遞給他。
張文揚本不想接他的饅頭和雞蛋,但青年遞過來的動作太自然,對他親昵宛如朋友,一時間忘了拒絕。他習慣了接受村裏人的投喂倒也不嬌情,慢慢啃着饅頭,身上的厚實的大衣把寒意擋在衣服外面,在這個狹小的窩棚裏,他暫時獲得了溫暖和滿足。
林長風想起什麽問他:“你每天這麽早過來幹活,哪還有時間去上學?你今年不是初三嗎?老師不說你?”
張文揚被他責備地看着恨不得把頭縮到衣服裏,“我,我不想去了。念不念書的沒什麽意義,反正家裏也沒錢。”
他低着頭,長長的劉海遮住眼睛,“我十五歲了,可以養活自己。我想離開這裏,早點打工賺錢。”
林長風明白他的想法,連填飽自己的肚子都很艱難的人,哪還有錢念高中讀大學?總不能還靠着左鄰右舍施舍。
他想了想,從兜裏掏出來一疊錢,數了五十塊給他,“拿着,不管怎麽樣先把高中考了。不行我借錢給你念書。你看哥,高中沒畢業出來混,找個工作誰都看不起,你以後就知道了,沒有知識真得不行。”
想起前世十幾年後大學生遍地畢業找不到工作的事情,忍不住勸他:“你現在還小,覺得初中畢業能找到活幹,說不定十幾年連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最好還是考個研究生保險一點。”
張文揚驚呆了,不知道這怎麽說着他就要給自己錢讀書了,還支持他考研究生,明明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是那塊料。他甚至對考上高中都沒抱太大期望。
但是看着林長風鼓勵的目光,被他塞到手心的一疊紙幣還帶着他的體溫,突然就感覺渾身湧起熱意。
也許他真得可以。
林長風把小孩趕回學校讓他去上課,回到家臉上發愁。前兩天剛到手的五千塊除去本錢還剩下三千。這生意賺錢,但鑽一時漏洞可以,他敢搞第二次,別人也不是吃素的說不定就要合起來套他麻袋。這種斷人財路的事情偷偷摸摸搞一次沒被發現就已經是財神爺保佑運氣好了。
剛到手的三千塊,給弟弟妹妹留下一千塊的學費和生活費,一千塊交給王秀萍,另外一千塊還要預備着投給果園。猕猴桃樹的生長周期長,意味着前期投資大,要防治病蟲害、施肥、灌溉、打農藥,還要修剪、嫁接、買新苗,這每一項都要用錢。
如今他又承諾借給張文揚錢念書,小孩念書去生活費也得借給他吧?總不能要人家邊念書邊打工?這又是一筆支出。
其實借錢給他這個念頭也不能算一時沖動。上次他聽王秀萍說起他語氣歉疚自責,再加上他也的确看不得他年紀輕輕就因為爛賭鬼爹被逼得辍學,多方考慮之下就做了這個決定。
當務之急還是得賺錢,越多越好。重生一次他不記得彩票中獎號碼,炒股不會,做生意沒那個本事,左右來錢快的方法他幾乎都用不了,思來想去還是幹回老本行方便,就是辛苦了點。
上輩子在母親去世後,林長風幹過很多辛苦的活,做過很多行業,賣保險、幹工地、開吊塔、電焊、送外賣等等,後幾年他跟着一位老大哥學會了開大車,陪着對方跑了幾年長途,好歹賺一點辛苦錢。後來大哥有病身體不好不幹了,他還二手買了別人的舊車跑過一段時間。
他記得九幾年考駕照還是不難的,只要會開大車,找個駕校報名交點錢應該就能過了。
眼下還有一個月到農忙,果園也離不了人,他打算等秋收過後地裏的莊稼收拾的差不多了再去考一下試試。
過了幾天村長通知說鎮政府安排的指導專家到了,林長風和其他幾戶村民被叫到一起接受培訓和指導。林長風喜出望外,雖然他前世隐隐約約聽王秀萍說起過怎麽管理果園,但當時年輕氣盛只想賺快錢不想當農民,根本沒怎麽往心裏去,如今有了機會他一定要認真學。
簡陋的村委會辦公室裏前來講解的專家平易近人,聽說還是哪個大學的老師,他見林長風筆記本上寫的滿滿當當,态度認真謙虛好學,提的問題也都是實踐中會遇到的難點,很是喜歡這樣的年輕人,不僅仔細回答了他的問題,還額外多講了一些,提醒果農頭三年種植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留下聯系方式,說以後有問題還可以聯系他。
下午專家簡單休息後跟随村民去查看樹苗的情況。申請種植的六戶人家裏,林長風的樹苗成活率最高,一看就是認真對待的,空缺處也及時進行了補栽。
專家肯定了他提前抹藥預防的手段,告訴他一些書上沒有的細節要點,比如施肥在哪個方位間隔多遠坑挖多深,灌溉水渠多長最好多久截流,土質疏松到什麽程度,聽得林長風連連點頭,果然專家不愧是專家。
等人走了之後村長還在大喇叭裏表揚了林長風的态度,號召大家向他學習,最後又回歸正題動員大家多栽果樹,共同致富。
一個月後芒種到了,天氣也熱起來了。林梓琳學校放了農假,農村的孩子在幾個重要節氣時都要回家幫家裏幹活以免因為人手不足耽誤一年的收成。
弟弟林小雨也從鎮上回來了,他說張文揚托他帶話給林長風和王秀萍說是馬上中考學校不放假,趕不回來很不好意思。這話聽得林長風又氣又好笑,這小孩怎麽就這麽操心自己家的活計?
林建民也被林長風要求下地幹活。最近一個多月随着林長風的轉變村裏人對他的評價也越來越高。他好像一夜之間懂事了,變成了能擔起責任的大人,不僅能看顧好弟弟妹妹,幫着王秀萍幹活,還自己承包了果園,林家的事他也慢慢能做主了。
林建民再懶也不敢在這幾天躲閑,其實更多的原因是他有點怕這個開始說一不二的大兒子。雖然他讓自己爹在兄弟面前丢了臉,但林建民明白老了以後能靠得住的還是林長風,所以一般不會跟他對着幹。
播種大豆、玉米,小麥灌溉,施肥,除草,一家人忙忙碌碌好幾天才勉強做完。往年都是王秀萍一個人帶個林小雨下地幹活,今年人多效率高,王秀萍終于能在幹活時歇口氣,回家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院子裏飯桌前,她欣慰地看着林長風大口喝粥,三兩口塞一個饅頭,怕他吃不飽又去煮了幾個雞蛋給他補補。大兒子如今已經十八了,長得肌肉健碩高大挺拔,比她還高一個頭。小兒子老老實實也不偷奸耍滑,調皮的小女兒被大兒子管着不敢再逃課也知道主動幹活了,這一切都讓她覺得恍然如夢。她意識到,大兒子正在把原本該父親承擔的責任擔在了自己肩上。
而自己的丈夫林建民,這輩子是指望不上了。
她現在只希望日子更好過一點,幾個孩子平安健康。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