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捉蟲)
禦書房。
弘景帝放下沈舒南呈上來的密道圖,面色凝重地蹙着眉沉思了片刻, 道:“聽沈端說, 你自請北軍督糧使?”
“懇請陛下恩準!”沈舒南懇請沈尚書讓他親自将密道圖呈給皇上,存的便是當面請旨的初衷。衛簡此去同州, 不僅僅是巡察特使,還身兼監軍, 以他往日在軍中的資歷,若戰事有需要,定會領兵出戰。北濟倉一出事,沈舒南直覺上肯定必是有人在故意針對北軍, 甚至,很有可能就是針對衛簡。無論如何, 絕不能讓他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你可知此去同州将會面臨何種風險?”洪景帝問道。
沈舒南向來是走一步看三步,這次雖心有所急,但也是在深思熟慮後才向沈尚書毛遂自薦的,見洪景帝沒有立刻駁回,心中一喜, 篤定回道:“微臣知曉, 定竭盡所能, 不負職責!”
洪景帝深深看了他兩眼,面色稍霁:“你主動自薦, 可是為了衛簡?朕聽聞, 你們私交甚是不錯。”
六部郎官與錦衣衛紅人結交,一方還是個皇親國戚, 在外人看來,沈舒南難免要被打上巴結逢迎的标簽,并被清貴士林所不齒。更重要的是,聖心極可能不悅。
沈舒南似乎早預料到會有今日今時的境地,面對洪景帝這番詢問面色上沒有絲毫波動,坦誠回道:“微臣确是敬慕昭寧的人品心性。不過,此時毛遂自薦,并不全然是為了他。為陛下盡忠,為社稷盡職,乃微臣之本分。”
敬慕?呵,好小子,還真敢說!
“法圓寺的案子你辦得不錯。”弘景帝的一只手按在桌上那張密道圖上,頗有玩味地打量着微微垂首站在禦案前的挺秀青年,目光中的銳利漸漸斂去,“至于你所請之事,朕會仔細考慮,你且回去等消息吧。”
沈舒南連忙應下,揖禮退下。
禦書房的房門再度合上,三個人從內室走了出來,竟是內閣首輔梁頤徵、戶部尚書齊旻和刑部尚書沈端。
“三位卿家,你們以為沈舒南能否勝任?”弘景帝擡手示意他們入座。
适才皇上和沈舒南的對話他們三人可是聽得清楚,尤其是皇上試探他與衛簡的關系那句,沈舒南的回答還在三人耳邊回響着,特別是沈端沈尚書,手心裏還捏着汗呢,聽到皇上這麽一問,心裏大感不妙。以沈舒南的能力,北軍督糧官一職自然足以勝任,可這一撒手,沈尚書預感,自己恐怕就要失去這個得力幹将了。
梁首輔在內室時也不禁替沈舒南捏了把冷汗,可走出來後看到皇上的臉色,心裏反而踏實了下來,聽聞問話,和沈、齊二人快速交換了個眼神,回道:“老臣覺得,沈舒南的确适合。”就是不知道衛簡知道了是否要有異議。
沈舒南在刑部短短三年,弘景帝就對他深有印象,除了尚書沈端數次提及贊賞,更是因為他本身有真才實幹,即便是和衛簡站在一起也不遑多讓。是以,北軍督糧官一職,盡管心裏早有人選,聽到沈舒南自薦,弘景帝還是動心了。
“沈卿,你以為如何?”畢竟人是刑部的,總得問問沈端的意見。
沈端嗓子眼裏直泛苦:“陛下,你也知道,沈舒南在刑部幹得甚是不錯……”可是把他當接班人培養來着,您就忍心搶走?!
沈端對沈舒南的栽培之意弘景帝再清楚不過,擺了擺手,道:“你放心,人早晚是你的,只不過讓他多歷練歷練也好,畢竟還年輕。”
放眼大虞朝堂士林,确是人才濟濟,但像沈舒南這般有才子之名,又有實幹能力的人,實屬難得。沈端惜才,又欣賞他榮辱不驚的心性,早就有收為門生好好培養的打算,現下得了皇上的保證,心裏的大石頭可算落了地,想着拜師的事還得趕快下手才行。
三位重臣意見一致,弘景帝心裏也有了定數,北軍督糧官的人選算是确定了下來,轉而将注意力轉移到了當下的局勢上。
“太子今早傳回消息,已經和南安平王達成了協議,最遲一個月,平王便會在鄯和城繼位稱王。”弘景帝将一早收到的密報交由塗公公遞給梁首輔三人。
梁首輔看過後轉給身旁的齊尚書,開口道:“東南水師最新奏報,外海雖然發現了水寇的蹤跡,但暫時還沒有威脅近海,看情形還在觀望。東北邊境目前也還算安穩,有慶國公鎮守河朔,建州又有衛爻将軍在,應當無虞。情勢目前尚在掌握之中。”
弘景帝鋪開大虞北境的堪輿圖,目光徘徊在同州至涼州一帶,“齊卿,你那裏最多可撐多久?”
三軍備戰、兩軍在戰,朝中以謝次輔為首的主和派聲勢漸高,每每朝會,除了坐在龍椅上的弘景帝,壓力最大的就數戶部了。在戰也好,備戰也罷,糧草、軍饷、武器哪兒哪兒不是銀子?!
可任憑主和派在朝堂上如何跳腳力争,齊尚書都巋然不動面色泰然,絕口不提國庫吃緊,一反日常哭窮的模樣,讓人恨得牙根直發癢,都想看他到底能死撐到什麽時候。
老實講,就連弘景帝也十分好奇。
說起戶部尚書齊旻,在大虞歷代戶部尚書中也算是個奇葩人物。平時和歷任戶部尚書一樣,繼承了日常哭窮的光榮傳統,每每年初開預算閣會都要随身帶着根繩子,誰多要了銀子恨不得當場懸繩上吊。可每每到這種邊境緊張的時候,他又可以眼睛也不眨一下地調配軍需,丁點兒吃力的感覺都沒有。因為如此,都察院不少老禦史都在背後譴責他,說是今上好戰的性情不乏他的“功勞”。
如今,滿殿群臣再次見識了齊尚書的功力。
“啓禀陛下,這次有瀚清相助,微臣至少可應對四個月。”齊旻保守地回道。
他口中的瀚清,乃是馮乙倫的表字。馮乙倫富甲江南,又是江南商會的會首,有她鼎力相助,齊旻的底牌無疑又增加了幾張。
弘景帝默默無言地盯着齊尚書看了好一會兒,險些将人給盯毛愣了。
“陛下,微臣所言句句屬實,只是應急過後,來年的預算恐怕得有大調整。”齊尚書言下之意,挪來的最後還得挪回去,借來的最後總得還,現下從容,不過是戰時需要而已。
“好,四個月足矣。”弘景帝拍了拍大腿,得了,能這樣就很不錯了!
***
沈舒南并沒有等多久,就在他剛把法圓寺的案卷增補完畢之際,皇上的诏令就下來了。鑒于辦案有功,沈舒南擢升為正四品都察院左佥都禦史,兼北軍督糧郎中,加巡按特使,三日後押運三千石糧草動身前往同州大營。
未至而立之年便跻身為在朝正四品京官,沈舒南也算是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奇跡。
沈舒南散衙回來,馮員外已經在府中等候他多時,爺倆一起用了晚膳,然後關着門在書房說了一個多時辰的話,等馮員外離開後,沈舒南從大門口慢慢往內院走着,腦子裏消化着這一天內的得到的信息。
“少爺,這一去山高路遠的,您還是把褚寧這小子帶上吧,身邊也好有個伺候的!”張媽将整理出來的衣物放進箱籠,見褚寧蔫頭耷腦的模樣心有不忍,出聲勸道。
沈舒南放下筆,看了眼站在門口的褚寧,招手讓他過來,“不是我不想帶着你,只是這次随行押運糧草,還是急行軍,路上又很有可能不風順,你若跟着我定要分心。而且老爺在京中有要事要辦,你對街區比較熟悉,正好可以幫上忙。”
褚寧知道這個時候不能給自家少爺添麻煩,即便心情低落,還是強打起精神點了點頭,“少爺您放心吧,我省得,只是您一個人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
“陛下恩準,彭統領會跟我一起去。”
褚寧眼睛一亮,“是公主府的彭統領嗎?”
就連張媽也在驚訝之後露出喜色。
“就是彭林彭統領,這回你們能放心了吧?”
褚寧連連點頭,在公主府時,他曾和連祈跟着彭統領學習拳腳功夫,也見過府中侍衛們相互切磋,深知彭統領的身手。得知有他陪着自家少爺北上,沉郁的心情總算撥雲見日了。
沈舒南這邊積極準備着啓程,遠在千裏之外的同州北軍大營,衛簡突然眼皮直跳,莫名覺得心神不寧,就連蕭衍都發現了他的異常。
“大哥,你沒事吧?”短短幾日,占領了白牢關的漠北汗廷騎兵就開始以此為據點向關內距離最近的紫荊關發動了三次突襲,雖沒有成功,但紫荊關損傷嚴重,蕭衍正在勸說衛簡派他前去增援。
衛簡眉梢微垂,眉心籠着若有似無的郁色,“不知怎的,我這兩日右眼皮跳得厲害,總感覺心裏不痛快……”
蠻鞑子三番兩次挑釁,心裏能痛快才怪了!
蕭衍這廂在心裏暗暗嘟囔着,忽的賬外傳來左洋求見的聲音。
“進來吧。”衛簡白了眼蕭衍,沖着營帳門口道。
左洋應聲而入,幾步走上前将手裏的飛鴿專用信筒呈上。
衛簡接過來拆開,待看清紙條上的內容騰地坐直了身體,臉色愈發凝重了兩分,沉聲低喝:“簡直胡鬧!”
這下連林骁和周程都好奇了,到底紙條上寫了什麽消息。
衛簡陰沉着臉把紙條扔給林骁,“皇上剛剛下旨,沈舒南被任命為北軍督糧官,現在已經在趕來同州的路上了!”
真的?!
蕭衍和周程同時好奇地抻着脖子看向林骁手裏的紙條。不同于衛簡的沉郁,他們兩人聽到消息只覺得高興。畢竟糧草這種要命的事,能有個信得過的人操持再好不過。
這回輪到林骁一頭霧水了。如果單看衛簡的反應,他會以為這個名叫沈舒南的新任督糧官是他的對頭,可蕭衍和周程的反應卻大相徑庭,明顯對此人信任且看好。于是,憑着多年軍中-共事的默契,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那就是少将軍護犢子的毛病又犯了!
啧啧,能得到少将軍如此青眼,還真得仔細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
“蕭衍,你且在這裏等着接應沈舒南他們,周程左洋依舊守好符大将軍,林骁,你回去點上一半鐵騎随我前往紫荊關增援。”衛簡頓了頓,補充道:“另外,确保班布克的安全。待沈舒南到了,周程,将班布克的情況如實轉告與他。”
帳內四人肅然起身,齊聲應下。
于是,十五日後,當沈舒南穿過山匪的伏擊帶着一百五十輛馬車浩浩湯湯趕到同州郊外北軍大營的時候,壓根兒就沒見到衛簡的影子!
作者有話要說:
沈大人終于來了,可惜完美錯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