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者的碎碎念&人物解析

作者的碎碎念&人物解析

最後一篇中長篇寫完了!請務必在讀完全文之後再來看這個碎碎念!

(應該不會有人先看我的解析再去讀全文吧……絕對不可以所以立刻回去讀原文!只有這篇絕對不可以先看解析!聽到沒有!)

其實寫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到底還算不算GS風格的同人,因為是最後一篇,所以把我的喜好全部塞進來,塞得滿滿的,結果就是好像和GS本身關系不大,好像只是披着名字和身份的原創小說了。

這個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寫完的時候我猶豫過要不要發出來。

三角關系+真男主是貫穿全劇的另一個人,如果是看完了上一部再來的可能還會掉入一個“青”的陷阱。

沒想到吧,白鳥老師的全名是白鳥青紀.jpg

充滿了我的惡趣味的和純愛好像關系不大中長篇,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扭曲(?)的劇本但我不太會寫,但是真男主是一開始就決定好的,期間我承認我想過要不要讓表男主或者男二成功,還好我堅持到了最後。

最後一次寫GS的中長篇了,今年也快結束了,剛好可以在寫年終總結之前把這個發出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我寫之前很認真思考要以怎麽樣的風格來寫,因為個人喜好要全塞進來,那就注定不會是個輕松愉快的故事,但是我又希望這個故事的大背景是快樂的,最後定下來的就是以八年後(畢業之後又過了八年,不是主線中的八年後)的婚禮作為大背景。

過去與未來的時間線交錯進行,同時讓讀者猜誰才是真正的新郎(有點像性轉的《○等分的花嫁》的敘事感覺?)。

畢竟是春天的感覺,春天該用什麽樣的感覺來寫,一開始我很困擾,直到讀到一個評論說,對于國內的孩子來說,夏天就是一切開始和結束的季節,接着我就恍然大悟了。那春天,對日本人來說,也是一切的開始和結束啊!于是這個主題就定下了。

而主旋律,其實我是有定主旋律的,但是好像因為我一邊寫還一邊在玩某個最近出漢化的陰暗風的日乙,旋律就跑偏了。

原定的主旋律是“在我的心底寶盒裏,有一架私人紙飛機。裏面隐藏了無數的秘密,愛就像引擎助推器。”

實際上變成啥樣我就不知道了,應該偏的很厲害(閉目)。

我的設想是讓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天童和冰室身上,這樣就不太會注意到隐藏起來的第三個人,這也是我刻意在全文中一直用“朋友”來稱呼他的原因,讓他的存在感弱到像單純為劇情服務的角色。

Advertisement

而這個稱呼的另一個原因,是從花咲的過去的認知角度來寫,全文中大部分角色的代稱基本上都源自于此。

這也是為什麽在未來線裏的描述方式還是“老師的朋友”。

花咲一直在扮演另一個自己,所以她從內心裏其實不認同被另一個自己吸引來的朋友們,所以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她的朋友們的名字。

而有出現名字的,要麽是知道她在補習班的真面目的有澤,要麽是知道她喜歡老師的绀野,要麽就是一直處于絕望多重PVP中、很難不注意到的東雲。

而演劇部中唯一出現名字的“上田”,可以理解為,因為是和花咲對戲的夥伴,是會在練習中面對真實的她的人,所以花咲會記住他的名字。

(另一個不太重要的原因是這裏其實是彩蛋,我掐指一算年代,發現我以前有一個同人出現過這麽個人,雖然他在我的那篇裏是,他的死亡給主要角色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影響主要劇情,一開始就死了,但不影響我調出他的資料,然後稍微幻想一下他還活着的時候的故事。)

為了避免跑題(?),現在就開始寫人物小傳吧(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來我的人物解析其實就是人物小傳)。

天童壬。

在原作中是追加的隐藏角色,戲份不多,但也因為他戲份不多,才能留出那麽多的空白讓我填。

在本文中的設定就是暗戀女主花咲的青梅竹馬。

他不記得自己是什麽時候喜歡花咲的,意識到的時候就喜歡了。這點也符合大部分青梅竹馬間日久生情的标準,所以我沒有特地去寫他喜歡花咲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

而花咲設定裏就有喜歡過很多個男生,但一直都更像是覺得對方好看、或者有自己向往的特質,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戀愛。所以天童一直都沒當回事,甚至還會主動去調侃她。

而他一開始聽說花咲喜歡老師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想法,這也就是他最開始一點都看不出他在意的原因。

後來發現花咲是真心的之後,也會難受、會白學(?)。

我真的很喜歡最後一回他眼睜睜看着女主喝醉酒親了別人的那一幕。

理論上其實花咲轉學後,他也還有機會,但花咲在櫻花樹下記住白鳥的名字的那一幕,是我最初就設定好、要和第一幕相呼應的場景,所以我一咬牙就把結局安在這裏了(?)。

天童在原作裏的描述是交友不慎走上歧路,遇到會關心自己的女主角之後才開始改變的角色。

算是被原作女主拯救的類型。

天童的父母不怎麽理他,他過去也沒什麽朋友是他走上歧路的原因。在本篇裏,因為設定為青梅竹馬,我就思考着該怎麽圓原作設定,以及該怎麽讓他能完美加入劇情。

最後得出來的結論:

雖然和花咲是青梅竹馬,但花咲畢竟是女孩子,而且兩人又都是需要被愛的類型,但花咲并不能能給予人愛,她自己也是渴望被愛的女孩子。所以缺少朋友和關愛的天童,在本作裏依然會走上歧路。

他打架的理由之一在原作基礎上加上了想要被關注,如果自己受傷了,就會有人關注自己,花咲就會幫他處理傷口。抱着這樣的念頭,他依然會打架,依然會做出原作中的選擇。

原作中他不再打架的原因之一是女主角的溫柔與關心。

在本篇裏則是青梅竹馬的內心吐露。

但也因為花咲不是原作女主,最終他的結局是讀完大學之後成為了花咲的經紀人,每天奔波于事業(?)

和花咲朝夕相處的上下級,每天為她處理工作,最終初戀的感情退回到了青梅竹馬的親情。

社畜不可能愛上自己的上司!

他對花咲有愛情嗎?當然有,就像他番外裏寫的那樣。

和一些日漫裏的“我不想作為兄長,而是想作為男人來愛你”颠倒,天童最終變成了“我不想作為男人,而是想作為親人來愛你”。

算得上是非常符合我個人喜好的一種結局x

白鳥青紀。

《青春事件簿》中戲份不多的吹奏部指導老師,在這一部終于轉正啦(?)。

其實在《青春事件簿》的白鳥老師的性格才是他原本的真實性格,在這部裏多少有面對喜歡的女孩子想要耍帥的心态在,會顯得更加活潑開朗——實際上耍帥的成分更高。

和《青春事件簿》中的女主角的大哥青鳥是多年的朋友,這一部中他口中的“那家夥”指的就是青鳥,高中時兩個人組了一個雙人組合并取名為“青2”,讀作青次方,他比較習慣別人叫他“青(Sei)”而不是“青紀”,也多少和組合有關系。

關鍵詞之一是“普通的好人”。不管他喜不喜歡女主角,有沒有在女主角迷路時一眼認出他,他都會伸出援手。不存在常見的不熟悉時顯得冷漠,親密之後變得熱情的反差。

他的變化更像是,對待沒有戀愛感情的人,會以本來的面目面對,對待喜歡的人會變得想要耍帥。這點和本文女主角花咲的,面對喜歡的人時會忍不住做傻事引起對方注意,相對應。

道德感很強,加上他和花咲再次相遇時,花咲已經明确喜歡冰室老師,兩個人年齡差比較大,又不是每天都能見到的關系,所以他沒有想過自己成為花咲的戀人的可能性,也不會去嫉妒,只要花咲高興,就算只是做朋友也沒問題。

所以設計沖突的時候會比較艱難,沒辦法用我個人很喜歡的“第三者介入”的辦法讓他出手(不如說就算有很多人喜歡花咲,他都不會嫉妒,他打心眼裏就沒覺得自己有可能性,這點和《GIFT》的女主角也有區別,朝日奈是會有感覺的,青紀是真的無所謂。)

話說不會嫉妒的話真的是戀愛嗎?

最後得到的結論是,憤怒。

只要花咲高興的話,她和誰在一起,青紀都會祝福他們,并由衷地感到高興。自己只要做個合格的大哥哥就行。但是如果他們讓花咲哭泣,傷害了她的心,又無法及時安撫她。這個時候青紀就會産生“如果你們不能讓她露出笑容,那就由我來給她幸福”的念頭。他只是不會嫉妒,又不是不會憤怒。沖突點也就這樣設計出來了。

而在兩個人相處四年之後,他确實也開始擔心花咲被人搶先告白的問題,但他的道德感和堅持又讓他沒辦法主動,一邊糾結一邊堅持原則,所以這裏就需要咱們已經完成進化(?)的綠茶小花咲來誘導他。

雖然沒有血緣,甚至都只是修學旅行之後才開始偶爾會見到,但意外地有一種奇妙的約束感(?)。花咲在他面前大部分時候也都是接近于本來的性格,這部分具體放到花咲的小傳裏寫,也增加了好感上升的速度(?)

青紀不是女性絕緣體,他周圍當然有女性的同事和朋友,但是因為都沒有在私下進行深入交流,所以不了解女孩子會喜歡什麽東西,一開始面對花咲的時候也會做出刻板印象的選擇(比如“熱牛奶”和“草莓芭菲塔”),但是他會根據花咲的反應進行思考,并從中學習。

觀察力其實也一般,大部分是做出決定之後才後知後覺,會犯錯也會改正,這也是他确實是第一次戀愛的體現,

如果說冰室老師更喜歡好學生時的花咲,天童更喜歡平時的花咲,那麽青紀就是無論花咲是哪個樣子,他都喜歡,不論哪個他都覺得很可愛。(可愛是最高級的贊美詞!)

關于曾經在酒吧門口幫助過迷路的花咲這件事,其實他并沒有太當回事,就像前面給他寫的關鍵詞“普通的好人”一樣,對他來說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而且他所相信的是“命運這種東西,只有從結論倒推回去看,才是命運,否則就只是巧合。”就算那不是花咲,不論對方是什麽年齡什麽性別,只要在酒吧門口迷路、陷入無助,他都會幫忙。

而且那個時候他都16歲了,花咲才10歲,要是對一個10歲的小女孩産生“命運的邂逅”這種念頭,那就完了吧!(這點上冰室老師也是一樣的。)

最近在看某個綜藝,學到了一個詞,人物弧光。簡單來說就是同一個角色面對同一件事情時的不同做法。于是我很認真地思考了一下青紀這個角色有沒有這個設計,得出了答案:有。

不管是一開始幫助童年時因為迷路而哭泣的花咲,還是情人節事件之後陪在花咲身邊。他都是一個反應,區別似乎只是幫助陌生人還是幫助喜歡的女孩子。但弧光并不是這個角度。

一開始在櫻樹下見到花咲,青紀的選擇是讓冰室老師去和她說話,結尾的時候變成自己拿着可樂罐就走上去。

一開始青紀發現花咲的痛苦,他選擇讓天童和冰室老師去安慰她,把增加好感度的機會讓給他們,到了後期他變成自己走過去安慰她。

這怎麽不是一種弧光(強詞奪理)!

順帶一提,在碎碎念的部分我就寫過了,這篇文塞滿了我的個人口味,所以青紀的設定也是我個人口味裏最喜歡的男主角的設定。

就算不談戀愛也是個好人,面對喜歡的人時會耍帥,道德感高而約束自己(?),從一開始就喜歡女主角,但是并不會因為女主角選擇別人而嫉妒或者難過,女主角能夠開心就行,也不會有悲情感(即玩家攻略別人的時候沒什麽負罪感),但他也是真的很喜歡女主角,只有當他判定其他人會讓女主角傷心時,他才會出手去争取女主角的感情。你不讀他的個人故事,你就真的只會把他當成普通的友好的大哥哥,只要他登場就會覺得安心、氣氛也一定會很愉快(這個最重要)。

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塞滿了我的個人趣味的隐藏官配,如果有誰在讀到最後之前就猜到他是官配的話,我會很高興的!

冰室零一。

本文的唯一指定官方男主角,誰說男主角必須和女主角在一起的.jpg

他沒和女主角在一起,但他确實是男主角,故事全程都圍繞着花咲暗戀老師展開,最後以事件爆發而草草收場。

對于花咲來說,冰室老師是除家人和青梅竹馬之外,第一個記住她的名字的人。花咲在高中以前是存在感十分薄弱的人,她雖然習慣了這件事情,但是這不代表她能夠接受,所以當有人在第一次見面就記住了名字時,她立刻就會注意到這個人。

但是對于冰室老師而言,記住學生的名字和資料是他的工作,他并不認為自己的做法對花咲能造成什麽影響。

上了高中之後的花咲想要變得不那麽透明,所以做了很多叛逆的事情,這點也放到花咲的個人小傳來說明,冰室老師一邊覺得很頭痛,一邊又知道花咲的內心是脆弱又敏感的人,不能直接用訓斥的方式教育她。他在伊始篇裏對花咲表示的信任和幫助,全都來自于教師的職業素養,并沒有任何多餘的意思。

而從小不被人注意的花咲,感動得一塌糊塗(對,她就是戀愛腦),也就這樣讓花咲喜歡上了他。

讀到這裏應該就知道這個故事從設計初期,就注定是BE了吧。(移目)

這個故事的原點,就是基于冰室老師喜歡好學生和符合學生規範的學生的特點,設計出了一個學習很好,但是毫無學生規範的女主角。想看冰室老師一邊頭疼一邊又開始産生感情的故事x

他知道花咲做的那些事情都是想要被人注意,他也知道花咲喜歡自己,在修學旅行時他說的那些話就是在暗示花咲,不要把這種感情投入到自己身上(很顯然花咲一邊糾結一邊完全沒聽進去)

但同時,因為長時間都在想着怎麽教育花咲才好,又每天都在處理花咲的那些爛攤子(放花咲回講),不知不覺滿腦子都是她,所以在修學旅行的時候,他也已經隐約開始在意花咲了,那些話除了暗示花咲,也是暗示自己。

對問題學生的操心和戀心混在一起,讓他自己也很痛苦。(雖然我大概完全沒有寫出來)

而最後的情人節事件,也是我最開始就想要寫的事件。有沒有人看篇名以為是發糖回的。

花咲做了錯誤的事情,她對同學做出了錯誤的舉動,但她的動機是看不爽同學欺負東雲,而她又被他們報複,所以她做出反擊。(為什麽她會變成這樣也放到她的小傳裏說明。)

從教師角度來看,不論起因是什麽,花咲都做錯了,所以冰室也立刻做出了他認為的正确反應。

花咲認為自己沒有錯,冰室也認為自己做了正确的事情。

但兩個正确的事情碰到一起卻變成了對立面,于是這個持續了兩年的暗戀煙消雲散,花咲選擇了轉學并将振翅的事情都埋到記憶最深處再也不要想起。

一直到畢業那天,她想要給過去的自己做最後的道別而回到學校告白,冰室看出了她的動機并冷靜地拒絕了告白,而實際上,至少在這個時候,他對她的愛戀并沒有消失,他可以縱容自己的內心接受告白,但他最終選擇理智并站在正确的選擇上。

冰室老師在原作裏就是個比較理智的人,而我的XP不是讓理智的人墜入愛河,而是讓理智的人墜入愛河之後又不得不選擇理智。

“我該拿你怎麽辦才好。”

“我必須要做正确的事情。”

這兩個感情碰撞在一起,又加上了師生的道德約束,所以這場愛戀必須成為悲劇。

花咲醉酒之後對他說的那些話,還有那個親吻,在他的心裏留下了什麽印象,我沒有特意去解說,因為我覺得沒有必要去解說,有些事情無法用幾句話說明,所以還是交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吧。

花咲小梅。

後來改名為花咲陽子,除了天童還用她原本的名字稱呼她之外,其他人都改變了稱呼,青紀也不例外。

改名的原因在正文忘記寫了,現在也找不到合适的插入點補進去,其實很簡單,做藝人需要一個更好聽和好記的名字,最好看名字就讓人産生一種“這是個可愛又有趣的女孩子”的感覺,“小梅”聽起來太軟了,所以改名為“陽子”。

改名的另一個意義:和過去的自己告別。振翅的事情,成為了她不願意回憶的事情,改名也代表她将那時的自己丢掉了(?)

從哪裏說起才好呢,我之前寫的女主角們雖然都各有各的性格和黑歷史,但是她們基本上都還是純白的好孩子,所以這次想要一個不是純白的女主角。

花咲從小喜歡英雄故事,但她從小也不是多好的孩子。會為了玩而拿走基督教徒的奶奶的小型十字架,會和天童玩英雄游戲,長大之後被教育要更像女孩子一點,就不玩了。

她存在感不高,但她确實一直都有壞心眼。如果讓她聽見說她壞話,并且給了她一個作案且不會被發現的機會,她就一定會動手。當然如果會被發現,她就會忍住自己的壞念頭。

在正文裏就是把在實驗室的同學鎖起來然後逃跑了。

上了高中之後,她看着櫻花樹發呆,想的也是要不要翹課(當然她不會真的翹課),她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麽乖孩子。

屬于是只要确保她能不被發現,她就很樂意實踐自己小惡魔的一面。

同時,她因為存在感不高,也非常渴望得到關注,她算是比較會僞裝自己的一類,別人從外表上很難看出她的本性。

矛盾點在于,她想要被人記住名字、想要被關注,但她又不想被人發現自己幹壞事。(就是只想被人記住好的一面)

這類角色說明寫出來可能會讓人覺得自我矛盾,但從現實角度考慮,這其實算是大家周圍都會有的人。

高中之後為了讓人記住(主要是青春期到了,叛逆了),所以給自己設計了一個叛逆的“辣妹”人設,給冰室老師添了一堆麻煩。

包括但不僅限于:體育課不想上課,給自己搞了一個腳扭傷的故事,在操場邊上坐一整節課;上課睡覺;板擦大戰;捕鳥;撿流浪貓并帶到教室;在班級活動的投票時添亂;在走廊上玩抓鬼游戲等。

被老師們抓到并教育之後,不會反省,只會裝哭然後想着“我幹嘛要聽你的話,大不了我下次小心點別讓你發現”,總之就是非常叛逆期。

但她的內心裏其實一直都渴望有人點醒自己。而冰室對她說出“我相信你”的時候,她的內心被點亮了。

叛逆期的孩子都需要一個引路人,冰室就是她的引路人。

她沒有立刻變成好孩子,但确實收斂了很多,也開始會去補習班學習,只要能得到那個願意相信自己的人的贊美,她願意做任何事。在這點上她确實有點跑偏,而且還是戀愛腦。

她雖然好了很多,但人設還在,她依然會凹人設,而她性格裏有着很重要的不确定性(其實大部分青春期的少年少女都有這個特點),會被人設改變性格,花咲的表現其實算輕微的,現實中還有原本活潑可愛、看了小說之後覺得很帥所以給自己凹冷漠冰山性格的人設,結果最後性格真的跑偏了的。(就是中二病)

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天童的吐槽“你是不是人設凹多了,性格也有點改變了。”就是在暗示她最後性格的轉變。

花咲出演的《嗜》是我幾年前寫的一個同人的小短篇(會放到附錄裏,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因為需要一個性格勇的角色,就在自己以前的資料庫裏翻,不然的話可能她就要演孫○空了,然後就翻到了。

為了演戲入戲較深,角色影響了她本身的性格,加上那段時間裏冰室老師因為陷入了初次戀愛的糾結,不知道怎麽面對她所以在逃避,她迫切地需要一個讓老師注意到自己的機會。

于是,情人節事件爆發了。

有趣的是,她會參加演劇部的原因,就是老師說過他年輕時想當演員。

至于在青紀小傳裏寫到的人物弧光,在花咲這裏就是,一開始绀野讓她不要搭理東雲、修學旅行聽到別人說東雲壞話,她都沒有走過去,到了最後,她在人物和喜歡的英雄故事的加持下,不再坐以待斃。

她會沖動的原因除了想被老師注意,還有一點,東雲陷入多重PVP噩夢已經半年以上了,期間冰室老師也找她談過,但什麽都沒有解決,花咲以前被人說壞話也沒有解決,所以她潛意識裏認為,如果自己不動手做點什麽,事情就不會結束。(當然以暴制暴不可取,現實中還請做個好孩子)

關于最後轉學,花咲畢竟已經高三,如果事情一直不解決,她在學校裏會非常難過,高三生的時間非常珍貴,更不可能給她時間同時面對兩件事,再加上因為冰室的訓斥聲,讓她逃避回學校,于是父母提出這個建議之後,她就同意了。

她對青紀在最後的一見鐘情,就是伊始篇中,她和冰室老師講解的丁達爾效應,就算是已經認識的人,也會産生“一見鐘情”,這也是這個效應厲害的地方。這裏也對應了青紀在她入學那天對她的一見鐘情。

在全文中,她一直都以本來的性格面對青紀,這也是青紀才是真官配的一個暗示了。會吐槽會壞心眼,會瞪着調侃自己的青紀表示不爽,她在青紀面前從來都沒有僞裝過性格。

至于她對青梅竹馬撒嬌這點,其實是想表現她把青梅竹馬看做家人,就像和爸爸媽媽撒嬌一樣,她沒有多餘的意思。

在青之篇(下)中,完全将本身小惡魔的一面表現出來并且完成了進化,青紀注定會被吃得死死的樣子,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以櫻樹下的邂逅作為開始,又以櫻樹下的邂逅作為結束,形成閉環(?),這就是我設想中的春天的故事。

全部的人物小傳就寫到這裏,不知道這個充滿了我的個人趣味的文能不能說是GS系列的同人文,我自己也沒什麽自信,而且其實寫完之後仔細想想,也有很多沒有處理好或者還可以修改的地方,但我确實不想再改了(累了)。

說實話,我個人也覺得天童還沒輸,怎麽就結束了,花咲之後又去了羽崎,他倆成校友了怎麽還能輸,硬要寫的話還能寫,我潛意識裏又覺得到這裏就足夠了,沒必要再繼續了。

(從游戲角度說就是數值不夠沒考上一流大學強制BE)

總之,最後一個季節的故事結束了!

2022/12/11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