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鲛人?!”

太子和沈青葉幾乎異口同聲,只是各種的感覺完全不同。

太子:“鲛人兇猛,四弟可有受傷?”

沈青葉:“……”鲛人這種奇幻生物,居然會在這個架空歷史愛情小說中出現,原作者是不是有點離譜了?

不過想想,穿書都有了,慕容荻還跟另一個自己撕了一回,再多點什麽不科學的事物,好像也很正常。

侍衛見太子關心四皇子甚過鲛人,心下大定,感激地說道:“四皇子殿下受了點輕傷,不要緊的。就是那鲛人模樣古怪,尚需要太醫院驗證過後,才敢獻給陛下和太子。”

太子點點頭,“那你便随我一同去見父皇吧!”

這會兒正是皇帝在奉天殿與內閣議事之事,以這個侍衛的身份,就算拿着四皇子的牌子,恐怕連奉天門都進不去。

而鲛人之事,在太醫院和正陽觀确認之前,還是最好不要聲張出去,以免節外生枝,招來不必要的是非。

太子叮囑侍衛照看好東宮,在他走後便不許任何人随意進出,以免洩露了消息。

又讓沈青葉小心身體,這才帶着侍衛前往奉天殿。

他也沒直接去奉天殿,而是找了個小太監,先請出馬德勝來,跟他說了幾句,然後便帶着那侍衛去奉天殿偏殿中候着。

不多會兒功夫,皇帝便跟着馬德勝進來,看到太子和那風塵仆仆的侍衛一起行禮,微微挑了下眉。

“這是你四弟的人?”

太子點頭說道:“四弟已經上岸,先派人将消息送來——還請父皇摒退左右。”

Advertisement

馬德勝眼角抽了一下,震驚地看了眼太子,又望向皇帝。

皇帝倒是沒什麽表情變化,沖他做了個手勢,“你留下,讓其他人都下去吧!”

“喏!”馬德勝應了一聲,讓偏殿內外的宦官和侍衛都退了出去,只有他自己留在皇帝身邊,站在他身側兩步之內,無論出現什麽情況,他都能第一時間應對。

太子權當自己什麽也沒看到,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候皇帝發問。

反倒是那個侍衛有些拘謹起來,感覺有哪裏不對,露出惶惶不安的表情,太子無奈地輕輕用腳碰了他一下,他噗通一聲就跪倒在地,連連叩首。

“晉王府三等侍衛岳杉叩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皇帝随意地說道:“說吧,晉王讓你來,有何要事?”

岳杉結結巴巴地将慕容荻在海上釣魚,結果逮到了一條鲛人的事說出來,原本慕容荻再三叮囑他不可将他曾經追鲛人追到大鲲的肚子裏的事說出來,他被皇帝的龍目一盯,就全然忘了慕容荻的吩咐,一五一十地倒了個精光,絲毫不敢隐瞞。

“原來四弟是這樣受傷的……”

太子動容不已,眼中隐隐有淚光閃現。

“四弟……四弟如此冒險,讓我何以為報?”

“真是胡鬧!”皇帝不滿地說道:“民間傳說,多半以訛傳訛,晉王竟然如此不辨真假,為了捉條魚而不顧自己的安危,簡直就是胡鬧!”

岳杉剛剛站起來說完話,一見皇帝動怒,立刻又跪倒在地。

“皇上息怒,晉王也是一心想要為太子殿下尋藥,是我等無能,方才讓王爺涉險,我等甘願領罪,請皇上寬宥王爺……”

太子跟着求情:“父皇,四弟是為我而涉險,他性子沖動,做事奮不顧身,也是兒臣沒能教導好他。父王若是降罪,就請先罰兒臣吧!”

皇帝一瞪眼,說道:“誰說朕要降罪了?這臭小子莽歸莽,倒也有幾分運道。既然他逮到了那條鲛人,就讓太醫院院使速速前去接應。”

說着,他捋了把胡子,想了想又說道:“德勝,去請正陽觀的雲清道長,這海外奇物,也曾在他們道家典籍上有過記載,就讓他也去辨認一下,可是傳說之物。”

馬德勝從聽到鲛人開始,就已經震驚無比,至此,已能恢複平時的表情控制,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

皇帝又讓他順便帶走岳杉,只留下太子一人。

馬德勝自然知道,這鲛人乃傳說中食之可長生不老的神物,消息若是傳了出去,只怕會引出無數妖魔鬼怪前去阻截四皇子,自然不能讓岳杉自己回晉王府。

從現在開始,岳杉就得跟在他身邊,寸步不離,一直到平安接回四皇子和那鲛人為止。

等他們走了,皇帝方才感嘆地說道:“真想不到,荻兒哪怕跑到海上,也能鬧出這麽大的事來。”

他先前就是因為感覺這個兒子膽大包天,竟然敢違逆他的旨意,私藏犯官之女不說,包庇于她,甚至還動了真情。

哪怕他再怎麽喜歡這個英武飛揚、勇敢善戰的兒子,卻也容不得他有半點忤逆,這才逼他殺了那楚家女,将他禁足京城,不得前往封地。

唯有如此,才能将他與那些別有用心之人隔離,否則以這個兒子單純的性子,放他出去,只怕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人蠱惑得犯下大錯。

可将他困在宮中,罰他每日抄書學禮,看着原本生龍活虎的兒子一天天變得憔悴下去,蔫噠噠得沒了活力,皇帝也一樣心裏不舒服。

不管對長大的兒子們有過多少忌憚猜疑,畢竟都是自己曾經真心疼愛過的崽,皇帝那為數不多的父愛,最終還是在太子和慕容荻的堅持下,網開一面,放慕容荻出海。

本想着到了海上,一走就是大半年,往返一趟都得一兩年,慕容荻再怎麽能折騰,也折騰不出什麽事來。

事實證明,他還是小觑了這個兒子。

別人出海他出海,別人釣魚他釣魚,人家頂多是買低賣高賺個差價,他可好,這才出去多久,航路有沒有走過一半旅程,就遇上了傳說中的鲛人,為了抓魚都鑽到了大鲲的肚子裏,攪得大鲲腸穿肚爛,平白丢了一條性命。

無論是死了的大鲲,還是活着運回來的鲛人,這都是傳說中的神物,尋常人一輩子可能都見不着一次的,慕容荻居然一次遇到兩個不說,還一殺一擒,這運道,也真是沒誰能比了。

他看着太子,心情亦是格外複雜。

若這條鲛人,真的具有長生不老之效,能讓百病消除,或許就能扭轉太子英年早逝的命運。

有些欣慰,亦有些感慨,“經霜,若是這鲛人真有傳說中的療效,你就不用再擔心了。”

“看來那沈家女還真是有幾分旺夫之相,不僅能為你誕下麟兒,綿延子嗣,還讓荻兒遇見了鲛人……這或許就是天意吧!”

經霜是太子的字,他本名慕容楓,楓葉經霜,方能紅于二月花,只是平日很少聽人叫他的字,此時聽到皇帝叫起,亦有幾分恍惚。

“若無父皇賜婚,兒臣亦無此福。只是那鲛人之說,多為民間傳言,從未有人真正見過,更不曾聽聞有食之而長生者,兒臣只希望四弟能平安歸來,便于願足矣。”

皇帝走到了他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說道:“你也不必太過擔心,就算傳言有所誇大,未必能讓人長生不老,可治病之說,只要有一分希望,朕就一定會為你争取。”

“多謝父皇!”太子感激不已,難得和皇帝如此放下朝中政務,只談家事,俱是如釋重負。

皇帝忍不住問道:“朕在你母後那,看到你給荻兒畫的畫像。他兒時就那般……調皮嗎?”

他想起畫中的四子幼時抱着各種東西啃來啃去的模樣,簡直跟拆家的狗子沒什麽區別,本想說蠢萌,到嘴邊還是換了個稍微溫和的詞來形容。

想想如今看着英武不凡的少年,兒時竟然是那般模樣,就算是親爹,也忍不住想笑。

太子會意,知道皇帝也想聽弟弟的糗事,便毫不猶豫地再将那小子賣了一次。

或許父皇聽到弟弟幼時的糗事,不再對這個一根筋的二貨忌憚懷疑,那慕容荻或許就不用再被困在宮中,也不願再出海尋找機會,而是可以去封地真正做個晉王,守住西北的大門,成為他理想中戰無不勝的大将軍。

兩人說得熱鬧,皇帝難得開懷大笑的聲音傳了出去,讓那些先前被趕出偏殿避嫌的宮人們聽到,都不禁面面相觑,着實想不出太子說了什麽好事,能讓皇上高興成這樣。

就連先前太子妃懷孕之事,皇上也只是知道後讓人送去些賞賜,派太醫長住東宮照應,并無如此“破格”的舉動。

可惜馬德勝就算走了,仍沒有通知他們各自歸位,他們只能站得遠遠的,隐約聽着偏殿裏傳出的笑聲,一個個心裏跟貓抓似的,癢得不行。

越是聽不清,就越想知道。

結果不光是這些宮人和侍衛,就連原本在正殿中跟皇帝開會的幾位內閣大臣,先是在議事時馬德勝進來跟皇帝悄悄說了句什麽,皇帝就讓他們先行議事,他去去就回。

結果這人一去不回,衆臣等了半天不見皇帝回來,卻聽到隔壁偏殿隐約傳來皇帝的大笑聲,讓衆臣都吃了一驚。

內閣衆臣基本上都是跟着皇帝當初打江山過來的老臣,原本還有個宰相在上,現在皇帝在殺了宰相之後,設立內閣,将相權分封給各位內閣大學士,形成了內閣議政,最終由皇帝決策定奪的形式,進一步加強了皇帝的集權統治。

當然這是在皇帝勤政的前提下,若是皇帝想偷懶,放權給內閣,只要掌握好平衡之術,便是首輔也無法一手遮天,皇帝便可輕松享受權力,而不履行勤政的義務。

就像在沈青葉原本的世界裏,有個號稱修道的皇帝,二十多年沒上朝,整個帝國依然在大臣們的治理下正常運轉,反倒是有些志大才疏的皇帝,任用宦官佞臣,想一出是一出的時候,對國家和百姓的傷害更大。

上司是個明君還是個昏君都不重要,大臣們最怕的是沒有治國之才還要瞎指揮還疑心病嚴重的“暴君”。

如今的大昭皇帝,權威日重,已不是當初與他們一起打天下的戰友,前宰相的死和株連數萬人的大案讓群臣都十分警醒,再不敢在皇帝面前擺什麽功勞,也很少再能看到皇帝親切的笑容。

故而此時此刻從偏殿傳出的笑聲,既熟悉又陌生,讓人聽得滿腹疑窦,想不出有什麽事,能讓皇帝發出如此開懷暢意的大笑。

群臣自是不敢窺伺帝蹤,打探消息,卻已有人通報到了皇後處。

皇後一聽是太子帶人去見皇帝後,皇帝摒退左右,和太子單獨相處時,竟忽然大笑,也是吃了一驚。

從太子久病不愈以來,她幾乎就沒見過皇帝在太子面前笑過。

她自是知道,皇帝也曾有過愧疚,若是當初他安排得當,多給太子留點人手,或許太子就不必親自去押運糧草,導致遇到暴雨水患,受寒生病,還要堅持到運送完糧草才肯治病,由此落下病根,一年比一年嚴重,最後竟然變成了無藥可醫的絕症。

故而哪怕有人因太子的久病不起,而提議重新立儲,也被皇帝怒打了一頓板子後,徹底駁回。

若是太子不曾生病,或許因為他們父子性格相異,在處理政務時經常意見相左,早就會矛盾叢生,皇帝也未必有那麽多耐心,甚至會因為太子在朝中的威望而心生忌憚,哪裏有現在這般父子相和的狀況。

或許在皇帝心中,太子已是必死之人,怎麽說也是自己的親兒子,哪怕被他頂撞,忍一時也就過了。

盡管如此,太子每次為了朝臣與皇帝相争時,皇帝面上忍了,退朝後卻會忍不住到皇後這裏來抱怨一番,對這個打不得碰不得琉璃易碎的兒子,他真是毫無辦法。

皇後也只能再三勸和,太子寬厚仁慈,維護大臣也是為了朝廷,皇帝一時動怒就砍了的人,事後也不是沒有後悔過。

想來想去,這父子倆今日的特殊舉動,事出必有因。

等得知太子帶去面聖的人是四皇子身邊侍衛時,皇後就忍不住激動起來。

“擺駕——本宮這就去……”

她本想去奉天殿看看那兩父子在做什麽,但想了想,哪怕從前皇帝出征時她相伴左右,互相扶持,可定都回京後,她卻從來不幹涉朝政,更不曾踏足奉天殿半步。

打理好後宮,安心教養幾個兒子,能有如今富貴安寧的日子,已是當初在鄉間眼睜睜看着幼女餓死的她從未想到過的。

而如今,無論是為了皇帝,還是為了幾個兒子,她都要繼續保持一個皇後的體面和規矩,不給人留下任何可以攻擊的把柄。

奉天殿不能去,東宮卻是無妨。

“去東宮吧!”

沈青葉正在書房裏翻閱資料,從上古的《山海經》、漢朝東方朔的《神異經》到東晉幹寶的《搜神記》,以及唐朝牛僧孺的《玄怪錄》、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宋代的《太平廣記》和《夷堅志》《述異記》等等,或多或少都有鲛人和人魚的記錄。

只不過依她看來,那些會發出“嘤嘤嘤”哭聲的是娃娃魚,而傳說中能泣淚成珠的鲛人,卻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反正到她存在的那個時代,尚未有人真正見過鲛人,而被認為最為類似美人魚的是一種叫海牛的海洋哺乳類動物。

就是不知道,這次那個倒黴的被慕容荻捉回來的,到底是真正人身魚尾的鲛人呢,還是海牛呢?

“皇後駕到!”大宮女辛夷急忙前來通傳,沈青葉微微一驚,趕緊出去迎接。

皇後倒也沒在意她未能出門迎駕,反正她來的匆忙,也未曾讓人先行通報,自然也沒理由去挑她的禮儀規矩,很是幹脆地讓她免禮平身後,就讓宮女們都先行離開,只留下她們婆媳二人說話。

“本宮聽聞太子帶着晉王侍衛求見皇上,随後皇上摒退左右,單獨與太子說話,其間陛下有笑聲傳出,卻不曾召人服侍。太子是從東宮過去的,你可知是何原因?”

沈青葉本想說她老老實實在東宮“養胎”,門都沒出,哪裏知道皇帝為何大笑?難不成也想分一杯羹求個長生不老?

她想了想,反正晉王侍衛來東宮的事不少人看到,太子既然帶了他去見皇帝,想必很快晉王回京的消息就會傳開。

這鲛人的事暫且不能說,可晉王回京對皇後無需保密,她便選擇性地告知皇後。

“晉王業已到泉州港上岸,先行派侍衛回來禀告父皇,太子殿下帶去這個好消息,皇上龍顏大悅,亦是正常。”

“荻兒要回來了?!”果不其然,皇後亦是驚喜不已,但轉念一想,又有些擔心起來。

“不是說着一去至少得一兩年,這才大半年時間,難道荻兒在路上出事了?”

沈青葉:“應該不會。若是晉王有事,太子殿下和父皇豈能笑得出來?或許是晉王立下大功,尋得良藥?如此便無需跟随商隊遠洋,自然可以提前返航歸來。”

她沒法明說鲛人之事,只能如此含糊其詞,反倒讓皇後更是深信不疑,頓時喜上眉梢。

“你說得不錯,荻兒是去給他大哥尋藥,又不是去遠洋經商,一定是有了好消息才回來的。哎呀,他這一路奔波,定然十分辛苦,本宮得讓人先行打掃好他的宮室,再安排接風之事!”

皇後來去匆匆,臨走之時,還不讓叮囑沈青葉:“你如今身懷有孕,小心照顧自己的身子,就不必參與接風之事,以免累着。”

“多謝母後體諒。兒臣一定小心行事……”

沈青葉算是謝過皇後,恭送她離開之後,讓辛夷出去打聽了一番,才知道太子去奉天殿後和皇帝獨處,居然會引得前朝後宮無數人矚目。

若非東宮素來閉門不出,借着她懷孕之事根本不與宮中的後妃和其他公主皇子來往,這會兒來打探消息的,就不止皇後一個了。

盡管如此,辛夷出門時,都遇到了無數人照她套話,好在她自幼經過沈家的培訓,沈萬年是從上百個學習過管家記賬的孤女中挑出了她,就是看重她的忠心和機智,既能夠保守秘密,又不會輕易上當。

來套話的,不但沒套出她的話,反而被她套路了一回,讓她得知後宮中無數人都在盯着東宮,便不敢再打聽下去,匆匆回宮将外面的情況禀告給沈青葉。

沈青葉沉思良久,最終還是親自去東宮的小廚房,親自動手做了份甜點和熬好的湯藥一起讓人送去奉天殿。

畢竟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太子這會兒應該回來吃藥,如今人在奉天殿回不來,這藥可是不能耽誤了。

在奉天殿外轉來轉去不敢靠近也不敢離開的衆內侍和侍衛們,一看到東宮來人送藥,頓時眼睛都亮了。

便有人高聲通傳:“啓禀聖上,東宮太子妃派人送藥給太子殿下。”

皇帝聞言看了太子一眼,笑道:“看來是朕留得你久了,讓太子妃都等急了啊!”

太子輕咳了幾聲,面上微微泛起紅暈,依然是一副病弱無力的模樣。

“讓父皇見笑了,前幾日兒臣受了點涼,又有些咳嗽,太子妃便擔心不已,其實兒臣吃了幾服藥,已經好多了。”

皇帝:“既然還在吃藥,便不要耽誤了。”

他揮揮手,身後的帷幕陰影之中,便有個穿着內侍服飾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

“你去把太子的藥拿進來,其他人一律不得靠近奉天殿。”

他想了下,又說道:“請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先散了吧,有事明日早朝再議。”

那人匆匆出去,很快就端着個紅木制的托盤進來,上面放着一盅湯藥和兩小碟點心。

就連皇帝聞到那點心散發出的甜香味,看了眼那制作的小巧精致的甜點,不禁微微動容。

“這是太子妃給你準備的?”

太子看到兩碟甜點,心頭一跳,點了點頭,“青葉喜好民間美食,有時候也會親自下廚,替兒臣做一些甜點,以驅除湯藥的苦味。”

皇帝忍不住笑道:“看來朕給你挑的這個媳婦,你很喜歡啊!”

“青葉很好,兒臣也是托父皇之福。”

等那太監用銀針試過點心和湯藥後,太子方才接了過來,先是打開藥盅,一口氣将那黑褐色的湯藥喝得幹幹淨淨,然後才拿起了一塊楓葉形狀的花糕,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果不其然,在那塊花糕中間,看似花蕊的幾點花瓣,卻組成了兩個歪歪扭扭的小字。

“不治”

太子的心口一緊,毫不猶豫地将花糕整個吃了下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