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沈青葉這會兒還沒空去關心恩科會試的事,她更關心的,是女醫院的組建。

她眼看着要到預産期,這可是關系到她生産時的性命安危的大事,比其他什麽事都重要。

反正,現在的科舉,還沒到能開女子科舉的時候,他們愛怎麽折騰就先折騰着,等她熬過了生産這一關,以後再将女學推廣下去,才能為女舉奠定人才基礎。

否則現在貿貿然提出,結果卻選不出幾個才華出衆又能在科舉上力壓群雄的女子,豈不是正好給了他們把柄?反倒會被朝臣借機彈劾攻擊,打壓嘲諷也就罷了,若是因此打擊到女人們的信心,真被洗腦成女人無法當官,頭發長見識短,不适合讀書……那才是真正後患無窮。

說到底,還是因為前兩朝的遺毒不淺,從“女子無才便是德”,到“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最後還大力鼓吹裹腳的好處,生生将女子們囚于後宅,被陳規陋習磨去本該燦爛的生命光輝。

如今有孫昭蘇在先,楊素素在後,立功從軍,鎮守一方,以後這娘子軍的口子一開,那些願意從軍的女子,就有了出路。

接下來借着孫青竹孫道長送來的幾位女醫師給自己安胎為由,沈青葉總算撕開了太醫院的口子,設立了女醫院。

這還得托先帝的福,他一去還帶走了好幾個太醫院的院使副院使,如今太醫院的院使成了當初資歷最淺被排擠去東宮照顧太子的李川柏,他是見識過太子妃當日的本事,自然不敢違背她的懿旨。

他甚至還巴不得有了女醫院之後,就不用他去給皇後看診請脈,最好連生産都包了,免得萬一有事,又得要太醫院陪葬。

給皇家當家庭醫生,當真是件提着腦袋的高危工作。

能有機會甩鍋避險,他還求之不得呢!

反正,剛剛才升任太醫院院使的李川柏,毫無院使的架子和責任感,完全不在乎其他人說什麽女子怎堪為醫之類的閑言碎語。

面子算什麽,活着不好嗎?

後宮被清出去了一大批人,冷清下來,空出的宮室也不少,沈青葉就幹脆将女醫院安排在慈寧宮旁邊,每日也方便向太後請平安脈,畢竟太後上次因為先帝過世和慕容荻被貶之事,一時上頭中風,落了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還需要長期治療,女醫院在那邊正好。

既可以孝敬太後,又照顧了孕期的皇後,這樣的女醫院,皇帝答應之後,太醫院悶不做聲,朝臣們更是權當不知道沒聽說……反正宮中之事,都是皇後做主,連皇帝都不管,他們說三道四的,難道不怕皇帝一怒,再将彈劾之人發配去地方巡察疫情?

這事皇帝絕對做得出來的。

現在大家一件漸漸看清楚了皇帝的真面目,他當太子時,一來身體不好,二來有強勢勤政掌控欲極強的先帝在上,他在外的名聲大多是仁厚寬和,博學多才,以至于人人都以為他便是做了皇帝,也大多會依靠內閣施政。

沒辦法,以他當初的身體,氣不得累不得,若是不溫和一點,遇到事就動怒的話,非得先把自己氣死不可。

而如今他的身體漸漸好轉,手段也強勢淩厲起來。

衆臣也漸漸認識到,這位新帝,雖然不似先帝那般強勢,卻也絕非能夠任由群臣擺布之人,從太子到皇帝,身份的轉變,到心态和手段的變化,都讓他們不得不承認,新帝登基後的幾把火,都燒得紅紅火火,不光除弊革新,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從京師大比到北疆大勝,從修建官道到開墾邊疆,不但沒有掏空國庫,反而讓戶部都感覺輕松了不少,以往壓力最大的九邊糧草,如今大半都能自給自足,還有一部分可以通過沈氏海商從南洋運來價格十分低廉的稻米,足以支撐開墾荒田前期所需要的糧食。

眼看着不光這一年,以後的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二十年,只要皇帝繼續如此下去,初心不改,大昭就會越來越好,終有一日,能實現聖人所言的“鳏寡孤獨皆有所養”的大同世界。

就讓人不服不行。

故而他哪怕強硬地将那些非議皇後的禦史打發去巡察農政,大臣們也不再反對,到如今再聽說皇後在宮中設女醫院,就更沒有人去碰這個釘子了。

反正,女醫院若是真的辦起來,其實對大家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尤其是那些講究禮數的官宦人家,女眷若是生病,以後女醫看診,總好過男醫師,尤其是有些需要推拿針灸的病痛,礙于男女之別,總是要讓人多吃不少苦頭。

全京城如今最熱的話題依然是恩科會試,女醫院就在衆人的刻意回避和忽視中,悄然落成。

沈青葉松了口氣,摸摸自己的肚子。

“看看,為了你,我可是緊趕慢趕,連孫道長都一并請回來坐鎮女醫院,你可得給我争點氣,要出來時就痛痛快快地出來,若是折騰我時間長了,看我怎麽收拾你。”

紫蘇哭笑不得地看着她:“娘娘,你這樣吓唬孩子……就不怕他害怕不敢出來了嗎?”

“呃……這倒是個問題。”

沈青葉想到賴在親娘肚子裏三年變成肉球生出來見風就長的熊孩子哪吒,立刻打了個哆嗦,“瓜熟蒂落,這個世界好玩的東西可不少,寶寶你到了月份就記得出來,娘可是給你準備了不少好玩的呢!”

紫蘇徹底無語,感覺娘娘這快到臨盆之日,性子也變了許多,沒事常跟腹中的胎兒叽叽咕咕地說話,連脾氣都變得像個孩子一般。

也多虧皇上心寬,不但沒嫌棄皇後時不時冒出來的任性,反而還陪着她一起胡鬧。

不過看到皇上屢屢拒絕朝臣們的選秀提議,哪怕在皇後孕期,也不曾寵幸過任何宮人,紫蘇就替自家小姐高興。

哪怕這是因為皇帝的身體不好,也總好過找個身強體壯的,卻後院一堆妾侍通房的好。

辛夷跟着這批出宮的宮女太監們離開了皇宮,去皇家紡織工坊任職,雖然不在皇後身邊,還是隔三差五地進宮來借着彙報工作的名義探望皇後,看到女醫院裏只有孫青竹道長和三個約莫四十多歲的女醫,另外就是幾個小宮女給她們打下手,就不由動了心思。

“娘娘,不知我現在開始學醫,算不算晚?”

沈青葉看了她一眼,算算年紀,這幾個大宮女都是跟自己一起長大,辛夷也就比原主大一歲,原主如今還不到二十一,辛夷頂多也就二十二……

果斷點頭:“想學什麽時候都不算晚。只是學醫比較苦,光是要記的背的就不少,還要當幾年學徒跟着多看多練習,積累足夠的經驗才能成為醫師。”

“奴婢不怕苦。”辛夷果斷跪下,“多謝娘娘成全!奴婢願從頭學起,別說做幾年學徒,哪怕十年八年,只要能學得醫術,以後能為娘娘效力,奴婢絕不放棄。”

沈青葉心情有點複雜,她原本放辛夷出去,就是因為這孩子心直口快,在宮中以後若有什麽變動,怕是她會第一個沖上去替自己擋刀。

這樣的性子,被人稍一挑唆,說不定就得吃個大虧。

可辛夷始終念着沈家的恩情,恨不能舍出命來為沈家做事,就連今日學醫,也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她。

沈青葉就有些無奈:“辛夷,學醫一是要看天分,二是要看興趣,若是你只想着為本宮效力而去學醫,學不好只會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其實你在紡織工坊或者其他商行,一樣可以為本宮做事。又何必如此勉強自己學醫?”

“不勉強。奴婢真的喜歡學醫。”辛夷急切地說道:“望娘娘成全。”

見她如此堅持,沈青葉想了想,“好吧,正好孫道長她們幾個,都不善經營,這女醫院既然建起來來,也不能光有你一個學徒,可以從宮女中再招幾個有興趣學醫的,跟着一起學學,宮中若是無事的時候,也可以去濟慈院義診,多積攢點經驗。”

“謝皇後娘娘!”辛夷喜不自勝,連着朝她磕了三個頭,誠心誠意地說道:“等奴婢學成醫術,一定再來娘娘身邊伺候。”

沈青葉笑着讓她起身,說道:“等你學成醫術,不好好去救死扶傷,只伺候我一人,豈不是大材小用?以後的事以後再說,你先學成之後,再想想自己該做什麽吧!”

她見過太多的人事變遷,連山盟海誓都能翻臉成仇,更何況為奴為婢時的誓言?

她不敢保證自己帶出來的人永不背叛,只能保證自己給她們公平的待遇和發展機會,至于自己最後能走到哪一步,完全要看自己。

而以後的她們,是念着這份恩情,還是有其他想法,她并不那麽在乎。

就像現在的這段婚姻一樣,起于自保,緣于顏值,本以為是一起作伴混吃等死,結果那老皇帝不做人,想要逼着她死,她自然不能真的任人宰割,就只好……先下手為強。

她不知慕容楓有沒有看出來,但因為腹中的這個孩子,讓他們的關系更加緊密,他最終上位,也未曾虧待了她。

兩人之間,似乎像合作夥伴,更多過恩愛夫妻。

也許是因為她小心克制自己,保持冷靜理智,多放些心思在事業上,就會避免陷入戀愛腦。

雖然剛穿越的時候,有過躺平當條鹹魚的想法,可看到了太多太多女子的悲慘命運,尤其是在知道原主也是自己在這個小說世界的投影,等于是另一個自己。

沈青葉就怎麽也無法置身事外,将這裏的一切都當成個虛假的小說世界來看。

穿書者,既有着後世積累了幾千年的知識,又有對原著世界的劇情了解,帶着這樣的金手指,她都當上太子妃升級成皇後了,再不為這個世界的女子争取點權益,豈不是白穿了一回?

太後沒有反對設立女醫院,倒是對孫青竹肯來做女醫院的院使十分意外。

“哀家以為,孫道長這一世都不會再見哀家了。”

孫青竹一邊給她的腿上紮針疏通經絡,一邊沒好氣地說道:“若是你那個皇帝還活着,可別指望貧道會來。”

太後嘆了口氣,有些歉疚地看着她,說道:“當初是先帝有負于令師兄,想接你入宮,也是怕你孤身在外受人欺辱。”

“呵——皇家的好意,貧道可受不起。”孫青竹想想都來氣,“貧道畢生之恥,就是因為當初幫你救了那個狗皇帝!”

太後看了眼默默站在一旁的青娥,朝她使了個眼色,青娥連忙領着其他人退了出去,只留下孫青竹一人繼續給太後紮針。

“道長妙手仁心,哀家素來佩服。令師兄也是為保天下太平,才會不惜一死以護先帝……”

孫青竹不屑地說道:“那是他傻,他可不知道。他前腳剛為那狗皇帝送命,後腳狗皇帝就想納他的未婚妻進宮,呸!你可以大大方方看着他廣收各邦美女,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夜夜做新郎,年年當新爹……你能忍,我可沒你那麽大度!”

罵幾聲狗皇帝算什麽?就憑他當初施恩一般,說什麽為謝師兄救命之恩,居然想讓她給他當小老婆?!

她當初都想一劍刺死他,可想想師兄是為了保護他而死,他的那條狗命死不足惜,卻白瞎了師兄的一番苦心。

最終她救活了狗皇帝,讓太後帶着他滾得越遠越好,自己便帶着師兄的骨灰回山中安葬後,出家做了道士,入了鏡湖劍派,後來更是繼承了鏡湖劍派衣缽,成為新的掌門。

原以為她關起門來閉關,這輩子都不會再跟那狗皇帝扯上關系。

可沒想到她教出來的徒弟,竟然還是被朝廷拐了去。

只不過,那狗皇帝的兒子和媳婦要比他像個人,肯給昭蘇一個正正經經的将軍之銜,準她領軍出征,如今大獲全勝而歸,又給她升官不說,還讓她組建娘子軍,鎮守娘子關,成為大昭第一個女将軍。

但凡當初狗皇帝讓她繼承師兄未竟之志,哪怕讓她出生入死都無妨,可他居然認為她是女子,哪怕她醫術了得,劍法精絕,也只配成為他後宮中的一員?

啊呸!孫青竹想想就覺得惡心,好在新帝沒繼承那狗皇帝的遺志,聽說那狗皇帝當初修建陵墓之時,就曾說過待他百年之後,要後人事死如事生,讓宮中妃嫔都與他陪葬……

還好他沒活到一百歲,剛一半就貪心不足吃鲛人吃死了,活該!

太後見她餘怒未消,也忍不住苦笑道:“哀家哪裏是大度,哀家只是無可奈何罷了。”

她從未忘記,當初老皇帝未曾起兵之時,他們家中貧寒,甚至因為饑荒餓死了小女兒,可那時他們一夫一妻,同心協力,再無他人。

随着他起兵稱王,地盤打下的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大,哪怕一直跟着他征戰四方的她,也無法阻止他收下一個又一個送來的美女。

他總是說,為了安定人心,總得收下這些地方豪強送來的女子,免得他們以為他不肯接受他們的投誠之意,轉頭又投向別人。還有那些世家名門,都是世代為官,積累了無數人才和典籍,與他們聯姻,便能讓士林歸心,安穩接收前朝官員,不至于連治理地方的官員都找不到……

再後來,敗軍降将的夫人女兒,被滅之國的後妃,周圍番邦進貢來的美人,江南鹽商送來的美女……

他連理由都不再編了,反正她已經不在乎,不在意,多一個少一個,對她而言都已經一樣。

開國十五年,她也曾幾次懷孕,不是在随軍是流産,就是生下來先天不足而夭折,到最後除了起兵前的四個兒子之外,就只有小五在她身邊。

而宮中,還多了十幾個皇子皇女,都一樣喊她“母後”。

天知道,她寧可當初的小女兒能活下來喊她一聲娘,也不想給這麽多人當母後。

昔日的舊友死的死,老的老,就算活下來的,也不敢再進宮與她說話,到如今,反倒是當初險些殺了她和老皇帝的孫青竹,成了她唯一能說話的人。

孫青竹卻不以為然:“老皇帝死都死了,你想做什麽難道還有人攔着你不成?”

“你這雙腿,雖是因中風而起,卻也是因心疾而生阻礙,我就算給你疏通了經絡,你自己不想走,也只會一直困守在這裏。”

太後愕然:“可……哀家是太後……豈能随意出宮?”

孫青竹白了她一眼,“是啊,你都是太後了,比皇帝還大,那誰還能攔得了你?大不了你說是出宮去禮佛……啊呸!去道觀清修祈福也成,誰還能攔着不讓你出門?”

“清修……祈福?”太後原本已如死灰般的眼神中,亮起了一點點小小的火苗,“這樣也行?”

孫青竹理直氣壯:“有何不可?太後仁慈,既可為天下萬民祈福,也可以為大昭江山祈福,反正天下之大,山清水秀,去哪裏不成?”

太後有些無語地看着她:“這就是你修的道?你這樣……也算出家人?”

一說起這個,孫青竹又忍不住來氣,“那還不是托你的福。那狗皇帝先前定下的狗屁規矩,說什麽女子十六就得出嫁,不出嫁者要增收丁稅,連我們這些江湖中人,都得編入黃冊交稅!”

“編黃冊也就罷了,還搞什麽十戶、百戶、一裏連坐,一家繳不上稅就要連累十家百家甚至一裏……”

“我既不願再嫁,就只能出家了。好在鏡湖派早在北宋就有産業,若是在大昭……呵呵,只怕也被你那狗皇帝收稅都給收沒了!”

其實就算有産業,孫青竹後來收留的孤女越來越多,也時常入不敷出,捉襟見肘,這才不得不讓外門弟子出去游歷之餘,順便給家裏賺點生活費。

若非遇到沈萬年這個狗大戶,只怕早十年她就已經敗光了門派的祖産,不得不想辦法去劫富濟貧……嗯,當然得先濟自家的貧,誰讓她心軟收養了那麽多被遺棄的女娃兒呢。

雖然她沒有被那麽多人喊母後,可她門下的弟子們,如今都已經長成,這次不光孫昭蘇當了将軍,就連楊素素也成了娘子軍校尉,門下幾個想要從軍的弟子,都跟着她們去了娘子關,如今皇後又開了女醫院,她帶出來的幾個學徒也有了光明正大的身份,不至于再被當成巫醫喊打喊殺的。

日子越來越好,她也就不再因為那個狗皇帝而排斥為朝廷做事。

也不對,皇後沈青葉可是跟她說的很明白,她并非是為朝廷做事,而是為天下女子做事,就像她以前在鏡湖做的一樣,只不過那時只限于鏡湖周圍,如今卻可以讓天下人都知道,然後讓天下女子,都可以效仿她們,有一條新的人生之路可以選擇。

不得不說,孫青竹真被她說得心動,才肯放下十幾年的恩怨,來當這個女醫院的院使,替太後治療她的中風後遺症。

太後聽到此處,不禁有些動容:“想不到,你竟然會被皇後說服。”

孫青竹挑了挑眉,看着她說道:“你雖然挑丈夫的眼光不怎麽樣,這挑兒媳的眼光總算準了一次。皇後乃天下奇才,是你兒子的賢內助,若非如此,就以你家狗皇帝的狗脾氣,再多活幾年,就能逼死你兒子,說不定從那堆剛出生的小兒子裏挑個新太子,看漚不漚死你!”

太後默然,她一開始十分喜歡沈青葉,以為她當真對楓兒一往情深,可後來漸漸發現,這個兒媳當真不一般。

別人是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走一步,她卻是走一步看十步,不到最後,你根本不知她先前那些看似無用的棋子是用來做什麽的。

就像她說是去遼東尋百年千年人參,卻在那邊修建了什麽大連港,又開發來的大片荒地,在那從未有人耕種過的地方居然種出了稻米,人參還沒見着多少,那邊的人氣倒是漸漸起來。

衆口稱頌之中,慕容楓也對她越來越信任,言聽計從,甚至也影響到了她。

可就連她,也看不透沈青葉到底是真心尋藥,還是在為沈氏擴張勢力。

先帝一直對沈氏是一邊打壓一邊利用,從未放過心,也從未給沈萬年實權,可在慕容楓的庇護下,沈青葉卻做了許多先帝一直戒備卻又無法阻止的事。

再後來……太後這些天來,一直想不通的,是當初沈青葉建議慕容荻出海,到底真的是為他着想,還是……早就知道他會遇到那條鲛人?

感謝大家的支持,點擊作者名進入作者專欄內後,可以看看我的預收文,歡迎預收!

有西幻基建文《從女巫到女王(基建)》

也有古代科舉文:《金榜題名(科舉)》

唐銘柯死後才知道自己被一個穿越者盜取了命運。

原本他三歲識字,五歲作詩,七歲就考過童生,十六歲成為本朝最年輕的狀元

娶公主做驸馬,一帆風順地成為本朝首輔,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生贏家。

然而,從他爹接回來個外室子生的庶長兄,一切就不同了。

本該考童生的那年,他生病卧床不起,庶兄周文淵考上童生,他高燒三日未退。

本該成為狀元的那年,秦淮名妓吊死在他家門口說他始亂終棄

庶兄拿出他科舉舞弊的證據,他百口莫辯被削去功名成為白衣。

原本是嫡子的他,反被人舉告是當初交換的假兒子。

于是昔日庶兄變嫡兄,考上狀元娶了公主成為驸馬……

而他成了聲名狼藉的外室子,被趕出家門落魄街頭,饑寒交迫地死于京都冬日的第一場大雪中。

重生回來的那一刻,正好看到跟在父親屁股後面的那個少年

他這次再也不會傻傻地把他當成兄長,被他奪走自己的文氣命運。

就算走出這座侯府,失去家世背景,

金榜之上,依然只會是他的名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