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桐城四祖

桐城四祖

皇帝為了參加來都來了客棧舉辦的文會,已經帶着衆多大臣出發南巡了!

康熙離來都來了客棧越來越近的時候,紅樓綜合學校此次招生、招工的工作也圓滿結束。

此次招生總計376人,其中男學生有246人,女學生有130人,其年齡大多是從六歲到13歲這一階段。

因為祁徽招收的學生,大多都是貧困人家出生的孩童。他們幾乎都沒有啓蒙識字過,可以說,這一批學生雖然年齡層次不太一樣,但他們最開始的學習內容,都是從一年級的教材開始學習。

他們像一張白紙一樣的受教育程度,倒是方便了祁徽給他們分班。

至于招工,學校裏的工作人員,除了他常用的王大、趙勝、孫長友外,另外招了60個男工、60個女工。

王大和他的八個弟兄,已經發到了學校特有的制服,充做了學校的安保人員。

王大是學校安保隊隊長,之後祁徽又從招來的60個男工裏抽取了兩名男工,讓他們組成了一支10人的安保小隊。

趙勝依然兢兢業業的,從事着他的養豬大業。如今大白、小白已經長的膘肥體壯,圓頭圓腦的。

小白也終于懷了豬崽子,祁徽早把它分到了別的豬欄裏,日日好生伺候它,他也常常去瞧小白,希望它能夠一胎十寶。

趙勝說再過一個多月,小白就要生豬崽子,所以等學校招工、招生完畢後,祁徽除了經營客棧之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豬圈了。

趙勝也越發重視養豬的事務了,他甚至日日在客棧裏,同祁掌櫃有空就一起學習《母豬的産後護理》《母豬的生産過程》這兩本奇書。

當然了,他不識字,祁掌櫃就會念給他聽,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複數要點,讓他把要點記住。

康熙帝尚未到,參加文會的客人卻已經陸陸續續來了。

祁徽也加緊給學校工作人員培訓。廚房的女工讓她們看視頻,練習做菜,練習打飯打菜。

Advertisement

學生打飯打菜有專門的飯卡,學校有機子可以作為感應刷卡。

學校連接了客棧的電和網,起初系統是不同意這件事的,後來祁徽軟磨硬泡,提出每月交電費、網費,系統才答應了下來,讓祁徽通電通網。

祁徽這日依舊走進了豬圈,仔細瞧過小白的肚皮後,他詢問趙勝:“小白今日的午食吃得如何?”

趙勝跟着祁徽瞧那母豬,眼神帶着老父親一般的期盼和滿意。

他高興道:“祁掌櫃不用擔心,小白它吃得香着呢!現在我每日喂它兩頓豬食,每頓它能吃3公斤的豬糧。小白也很聰明,它會定點排便,我每日為它清掃三次,每隔三天又按照您的吩咐,給豬圈做一次消毒。”

他湊近了幾步,瞧到小白膘肥體壯,精神不錯的樣子,不由咧嘴笑了起來:“這小白現在大約有380多公斤了,您看看它長得可肥了!”

小白哼哧哼哧叫了幾聲,甚至還很有精神的起來走動。

祁徽滿意點頭:“辛苦你了,你把它養得很好。等小豬崽生下來,我們再多多探讨乳豬的飼養,豬的雜交問題。”

說到豬産崽子,趙勝眼睛亮了亮,高興道:“這豬一胎十多個,等小豬能生子了,小白又能再帶一窩豬崽子,等到明年這時候,小人粗粗一算,我們豬就有好幾十頭,乃至百來頭了!”

祁徽更加滿意了,他瞧着小白的眼神越發炙熱起來,恨不得它現在就能平安産下豬崽子,好讓他大力照顧新生豬崽,又讓豬崽同本地豬雜交生子。

說不定沒兩年,他的一村養豬大業就可以施行了!

正暢想着,王大就匆忙走了進來,對祁徽道:“掌櫃的,客棧裏來了好多客人,他們正等着您去辦理入住手續,好大後天參加文會呢!”

祁徽點頭:“那我去看看。”

他走前囑咐趙勝:“小白産期就在這一兩個月了,你須得再仔細一些。這段時日你辛苦了,等到豬崽子順利産下後,我給你包個紅封。”

趙勝立即挺直了脊背,滿面紅光道:“多謝掌櫃的,我一定好好照顧小白。”

祁徽笑了下,擡腳往纜車走去。

等到了客棧,祁徽見到四個風姿各異,穿着稍厚長衫的人,正站在前臺處等待。

他們與兩個人攀談,祁徽一瞧,發現與他們攀談的人正是剛從京城趕來的鄭循,以及一個容貌上同他略有相似的男子。

祁徽猜測這個人可能是鄭循的親戚。

他一進大廳,鄭循立即朝他走了過來,感激道:“掌櫃的,老夫終于回來了!”

一聲掌櫃的,讓在場的人都好奇的看向了祁徽。

見到祁徽的模樣後,一位身穿藏藍色長衫,顯得文質堅毅的男子不由點頭。

果然,這幅容貌,一看就不似凡俗中人了。

鄭循旁邊的年輕人更是激動無比的看着祁徽,臉上神色又是感激又是崇敬。

祁徽見到鄭循也有些驚喜,他不由笑道:“鄭先生終于回來了!我還以為,你會同皇帝南巡的隊伍一塊來,沒想到你提前到了。”

鄭循雙目含笑,語氣很少期盼道:“我早已辭官了,不随隊伍來也可以,反正我家大哥是随南巡隊伍來的,聽說他們後日就到了。我這回回來就不打算走了,準備給您的學校當個管事的,或是當個教書先生,不知道您看我怎麽樣?”

祁徽立即點頭:“歡迎之至!”

這還怎麽樣?當然是太好了!鄭循可真是他的及時雨啊。

鄭循中過進士,人辦事也牢靠,且性情耿直正派,更何況他還好友滿天下,這樣的人在學校裏無論是辦事情,還是教書,那都是一萬個好的。

如果他文會在場,說不定他能說服許多真才實學的人,留在紅樓綜合學校裏教書育人。

祁徽想着,就忍不住彎唇,對鄭循道:“先生願意留下,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鄭循沉浸在和祁徽重逢的喜悅之中,直到被有些急切的侄兒拉了拉袖子,他才擡手扶了下額頭,有些好笑道:“瞧我,忘記給祁掌櫃做介紹了。”

他指了指鄭謙,對祁徽溫聲介紹:“這是我大哥的兒子,排行第三,叫鄭謙,您可以叫他鄭三。他就是我那個身患喘疾的侄子,多虧了您的藥,才救了他一條命。我們鄭家,永遠記得您的大恩大德!”

他剛對祁徽說完,轉而有些嚴肅的看向了一臉激動的鄭謙:“這是你救命恩人,你還不叩首拜謝?”

鄭循話音一落,祁徽沒來得及阻止,鄭謙就朝祁徽噗通跪了下去,叩首行大禮:“祁掌櫃對謙的救命之恩,謙銘記于心,永不敢忘!”

他實實在在磕了三個頭。

祁徽壓住了心裏那股子不适應,立即道:“無需如此,我只是個掌櫃,我同你叔父做了錢貨兩訖的生意,那個藥,你們買了就是你們的東西,再不與我相幹。恩情一說,你也無需再提了。”

鄭謙卻再三謝祁徽。

他知道,那樣的仙藥,哪裏是6666兩銀子能夠買得着的?還不是祁掌櫃他慷慨無私,才讓這藥能流通人間,救了重病之人。

介紹完鄭謙,鄭循又對祁徽道:“這四位都是文章才華橫溢的舉子。”

祁徽點頭,朝那四人看去,他們四人紛紛朝祁徽拱手,并和善一笑。

鄭循認識他們,就直接向祁徽介紹:“他們的文章做得力壓天下才子,這位穿藏藍色衣裳的叫方苞,字靈臯,他是三十八年的江南解元,還有‘江南第一’的美稱。”

祁徽轉頭,看向方苞,腦海中卻浮現了方苞的一些資料。

他知道方苞是桐城派人,他和姚鼐、戴名世、劉大櫆被後人稱為了桐城四祖,創了桐城派。這個文學流派,對後世影響極大。

他也知道,方苞後來經歷過文字.獄,後來康熙說他無罪,重新用他。後來雍正、乾隆也重用過他。

但祁徽不知道,方苞還是鄉試的解元,還是江南第一!這可太過優秀了,大佬果然是大佬啊。

方苞受了鄭循這樣的誇獎,只好對祁徽謙遜的笑了笑,道:“什麽江南第一?我江南才子衆多,我不過一時僥幸在鄉試中得了個頭名,但論起才學,比我出衆的人大有人在。”

祁徽真情實意道:“方先生太過自謙了。”僥幸得個頭名,這說法真的很謙虛了,學神果然有些特質是一樣的,連謙虛的說法也差不多。

鄭循接着為祁徽介紹:“這是姚鼐,戴名世、劉大櫆。姚先生治術益精,戴先生近日提出了‘言有物’、‘修辭立其誠’的見解,很有一番見地。劉先生強調文章的神氣、字句,他們四人還是好友,如今想要入住客棧,參加大後天的文會。”

“甚好,希望天下英才都能前來參會!只是文會流程,等會兒還需鄭先生幫我看看。”

祁徽同鄭循說了一句後,有些不好意思的對方苞四人道:“四位先生,如今客棧被皇帝提前讓甄應嘉甄大人預定了。客棧是暫時不能入住了。”

“不過文會在即,客人很多,我們就開啓了紅樓綜合學校旅游住宿樓的項目。不知道你們是否願意體驗一下,我們學校的旅游住宿樓?”

甄應嘉是真的來過客棧說這事,請求祁徽要在文會之前的一兩人把客棧的房間都空下來。

祁徽心想,康熙提前預定房間也好,若是他到了卻沒有住的房間,說不定到時候入住的客人還得搬出去讓他,那樣更麻煩了。

既然是皇帝預定的房間,那沒人再敢搶住了方苞四人對祁徽創辦的學校十分好奇,于是都說了要去住學校提供的房間。

方苞道:“那我們四人就住進學校裏好了。”

鄭循也道:“我和我侄子也住在學校裏吧。”

祁徽點頭:“勞煩幾位先生跟我來辦手續。”

他走到前臺,握着鼠标打開表格,一邊操作一邊道:“學校旅游住宿樓,有體驗學生生活的四人間,也有舒适的單人間。四人間每人25文錢一晚上,單人間每人66文錢一晚上,早上還為每個客人提供一碗白粥。不知道幾位先生要住什麽樣的房間?”

四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不敢置信。

這住宿的價格,也太便宜了一些!就算是普通的,不太好的客棧,一晚上最少也50-80文了!稍好的客棧是100文一晚上,可祁掌櫃還提供白粥!

祁徽當然知道這住宿的價格便宜,他就是故意設這麽便宜的。他希望好好對待這些遠道而來的文人,說不定他們吃好、睡好、心情好了,就願意主動留下來教書了呢。

方苞和他的好友商量了一下,打算訂三天的房間,第一晚體驗四人間,第二天和第三天再體驗單人間。

祁徽快速幫他們辦理了手續,算出了賬道:“每人157文錢。”

方苞和他的朋友付了錢,然後鄭循也定了房間,因為他注定是學校的老師或是管事,所以祁徽沒收他和他侄子的錢,把他們都安排到了教師公寓裏。

這紅樓綜合學校裏的旅游樓,所賺的錢也只屬于祁徽,而不屬于系統。

祁徽遞給方苞和他朋友鑰匙,同時也遞了鑰匙給鄭循,囑咐他們道:“學校門口有指引人員,他們穿着玄色的長衫。你們的鑰匙上貼着房間號碼,你們告訴他們,他們就會指引你們去房間的。纜車每人88文錢,若是幾位先生不坐纜車,想走路也方便,我們修了平坦的路直通山下。”

方苞和鄭循一行人好奇那學校是什麽樣的,便迫不及待去了。

此時,康熙帶着一幹皇親國戚、朝廷重臣,剛剛抵達了金陵。

他們打算修整一兩日,洗去一身疲倦,再去來都來了客棧參加文會。

康熙雖一再吩咐過甄應嘉,低調接駕。但是路邊早已被甄應嘉清道清得幹淨,他帶着一幹金陵官員,站在首位開始迎駕。

甄應嘉任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他官位在金陵不算最高的。但因為他母親早年當過皇帝乳母,他又同皇帝有過一段伴讀之誼,他家此前還接過四次駕,算的上經驗豐富,如今皇上又帶着人下榻甄家。

此等恩榮,如同鮮花着錦一般,實在讓其他官員望塵莫及。是以,甄應嘉最高的官位,卻站在了接駕的最前方。

今天是四千字,不知道補沒補完前兩天差的字數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