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

自打和周允楓說開了,兩人呆在一塊時就顯得越發膩歪,連花團和錦繡都看不下去了,紛紛在二人獨處時留足了空間。

蕭景和周允楓膩歪了幾天,趁着一天天氣涼爽,出了一趟門,先去了青山寺看蕭景的娘親蘭氏,又去拜見了周家人。

住持親自念經持咒,蕭景送給蘭氏的靈衣滿載着功德,燒給了蘭氏。

“我娘親要是還沒有去投胎,肯定在下面迷暈了一群人。”蕭景說。

周允楓不曾見過蕭景娘親,卻也能從蕭景的臉上看出幾分蘭氏的容貌,當年定然也是驚豔京城的名門小姐。

後來再去見周家人,蕭景特意拜了他們。

前一次來時他跟周允楓尚且不算熟悉,而這一次,他已經和周允楓約定好了一生一世一雙人。

周将軍,我不知你們是否介意周氏血脈無人傳承,我喜歡周允楓好多年了,不想放手,若你們真的生氣,那就盡管入我的夢來教訓我,不要入周允楓的夢去罵他。

蕭景跪在地面,認認真真地磕了三個頭。

兩人這便算是見了家長,蕭景想要周允楓見一見他姐姐還得想辦法找機會,皇宮周允楓是進不去的,姐姐如今懷有身孕,也不可能出宮來,這可以先放一放。

至于蕭授,壓根就不在蕭景的考慮範圍之內,無論蕭授同意還是不同意,都改變不了蕭景鐵了心要跟周允楓在一起的事實。

等蕭景和周允楓見完了雙方親人回來,已經是月上柳梢頭。

“周允楓,月亮快要圓了。”蕭景仰頭望着明月,“是不是快要到中秋節了?”

周允楓:“嗯,還有三日。”

蕭景:“這是我們正式在一起後過的第一個節日,要隆重一點兒。”

周允楓:“你想怎麽隆重?”

蕭景挂在周允楓的身上,惬意地眯着眼睛:“嗯……還沒有想好,反正有時間,我慢慢想。”

再隆重也隆重不到哪裏去了,又不是要辦宴會,蕭景也就是打算他們一塊做月餅,再坐在一起賞月。

歲月靜好,就是人生裏最隆重的事情了。

京城是個頂熱鬧的地兒,中秋節也有燈會,有不少的人都會出門游玩,就連蕭筝都帶好了丫鬟和小厮出門。

蕭景不愛去人擠人湊那熱鬧,自個在潇雨院裏搞起了燈會來。

花團和錦繡早早地就帶着人出門采購,買了許多用得上的東西回來,黃青按照蕭景的吩咐,帶着一幹下人在潇雨院裏布置了起來。

形狀各樣的花燈挂在廊檐下用于觀賞,庭院裏也挂得有,一盞最大的兔兒燈直接擺在了桂花樹下,早早地就浸染上了桂花的香氣。

擡了一張圓桌到院子裏,圓桌不大,堪堪也就能坐下五六個人,花團把在百興齋買的月餅擺到了桌上,又備了一壺桂花酒。

梨花跳上桌,伸出爪子想去扒拉月餅,被錦繡抱了下來,十分嚴肅地告訴梨花這不能動,梨花很是遺憾地甩着尾巴離開。

“周允楓,你看我的新衣裳。”蕭景換好了一身月白色繡桂花的,轉着圈地展示給周允楓看,“是不是特別合時節?”

周允楓真心贊嘆:“很好看。”

蕭景湊上去,擡起手臂就往周允楓脖子上一套:“是衣裳好看還是我好看?”

周允楓吻了過去,在蕭景額間輕輕一觸:“你好看。”

蕭景笑彎了眼睛:“嗯,眼光不錯。”

周允楓攬住蕭景的腰,又吻了一下:“這天下萬物都不如你能入我眼。”

蕭景感覺自己有些腿軟,摟得周允楓更緊:“周允楓,你學會花言巧語了。”

周允楓真摯道:“肺腑之言。”

萬般顏色,都不如蕭景,這是他最真實的想法。

蕭景正和周允楓溫存着,就聽花團來報:“侯爺,管家請您去和丞相大人一塊用個晚飯,說是老家來了人。”

“真不是時候。”蕭景癟癟嘴,“中秋節居然拆散我們。”

周允楓安撫道:“到底是老家來的人,不好不見,你且去陪着用個飯,用完飯就回,我等你一起賞月。”

蕭景:“那好吧。”

不過也是奇怪,老家的人怎麽會上京城來?平日裏蕭授與老家都只有書信往來,逢年過節也會互相送送禮物,這老家的人,似乎還是第一次上門。

蕭景只帶了錦繡,留花團在潇雨院操持,跟着蕭評去見老家來的人。

“管家,老家誰來了?”蕭景路上便同蕭評打聽道。

“回侯爺,來的是拾大老爺和護四老爺,還有兩位老爺家的少爺小姐。”蕭評答道。

蕭景越發疑惑了,這怎麽還拖家帶口的來了?

“那你可知他們忽然上京城來所為何事?”蕭景又問。

蕭評:“這傍晚才到府上,一到府上老爺和夫人就招呼起來,還沒有來得及寒暄呢。”

意思是得在席上蕭景自己問,或者是等着蕭授打聽。

蕭景沒有見過老家的人,好多年前蕭授倒是帶着一家人回過老家去,只是不曾帶上蕭景和蕭菁,只帶了蕭鏈和蕭筝,因而這還是十多年來蕭景頭一回跟老家的人見面。

等蕭景到了,餘氏正張羅着大家入席一道用晚膳,見到了蕭景,雖然臉上的笑有點挂不住,也還是客客氣氣地請蕭景落座。

蕭景便大搖大擺地坐了下來,順便看了一眼今晚上的菜,松鼠桂魚、柚子雞湯、紅燒芋頭、桂花糕、栗子蒸排骨、柿餅、螃蟹,還有兩盤月餅和一壺酒,倒也挺應中秋節。

“景兒,為父給你介紹一下,這是你大伯和四叔。”

蕭授左邊的兩名中年男子對蕭景友好地笑了笑。

那個看着年紀大一點的是蕭拾,也是主管着整個蕭氏一族的老大,瞧着倒是挺和善的。

比蕭授還要年輕些的是蕭護,蕭護看着就沒有蕭拾那麽順眼了。

蕭景略略朝二人颔首,算是認識了。

“這是你堂哥蕭瑞,你堂哥是你大伯家的,比你年長,已經及冠,正在準備明年春闱。”

蕭瑞站起來,對蕭景客氣執禮:“堂弟好。”

蕭景也不是完全不給人面子,蕭瑞挺知禮數,他也起身回應了一下。

“這是你四叔家的女兒,跟你同歲,小你兩個月,名為蕭姍。”

蕭姍就不如蕭瑞了,都介紹到了她也不動一動,自顧自地東張西望。

“父親,孩兒餓了。”蕭景懶得應付這些不熟悉的親戚,只想趕緊用完了飯回潇雨院去。

別打擾他跟周允楓賞月。

“好,那我們就動筷吧。”蕭授作為這個家的主人,他發了話,這筷子才能動。

席間,蕭景自吃自己的,全然不理會遠道而來的四個親戚,只由着蕭授跟他們交流,他也就順便聽兩耳朵。

“大哥親自送瑞兒到京城,一路舟車勞頓,很是辛苦,定要在我這裏多住幾日再回家去。”蕭授對蕭拾還挺好,“我已經命下人收拾好了院子,大哥盡管住。”

蕭拾端起酒杯和蕭授一碰:“老家事務也不少,我不便在京城多留,只是瑞兒這幾個月少不得要勞煩你多加照顧。”

蕭瑞也識趣地舉杯:“侄兒就麻煩三叔了。”

蕭授:“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氣。”

蕭護在此時趕緊插話:“三哥,大哥要回去忙,可我得在你這裏多待些時日,你可不要嫌我啊。”

蕭景眼瞧着蕭授的臉色明顯淡了下來,顯然是不怎麽喜歡他這個四弟。

“說起來我還不知,四弟為何會千裏迢迢來到京城。”蕭授道。

蕭護連忙道:“這不是姍姍已經到了出嫁的年紀,我想着上京城來給姍姍尋一門好親事嘛。”

蕭景筷子不小心敲響了碗壁,只是這一桌人也沒有人在意,都關注着蕭授呢。

“四弟怕不是在說笑,以姍姍的模樣和家世,在老家定然能尋一門上好的親事,又何必大老遠地來京城裏找?”蕭授并不想為自己的兄弟行這個方便。

況且他不方便。

蕭護似是沒有察覺蕭授的不滿似的,還一臉谄媚地道:“三哥是丞相,大姐兒又是皇後娘娘,有三哥和大姐兒,姍姍不也能嫁到好人家去?”

蕭景恍然大悟,原來蕭護是想攀高枝。

不得不說,蕭授和蕭護還真是兄弟,都想拿自己的女兒攀高枝。

只是現實殘酷,蕭授在京城的根基再怎麽淺那也是一國丞相,他若不是想蕭筝跟傳承了許多代的名門望族結親,要找一個同等條件的人家很是輕松,可蕭姍又不是蕭授的親女兒,蕭護這攀高枝的想法,怕是要落空。

這些人也真有意思,自己明明疼愛着自己的孩子,卻又還要犧牲自己的孩子。

也就是他和周允楓生不了,不然他有了孩子,定是要精心呵護,絕對不傷害孩子半分。

蕭授冷着臉,餘氏的臉色也不好看,蕭拾這個做老大也看不下去,便将筷子重重一擱,當着晚輩們的面,訓起了蕭護來。

“老四,你當時說要同我一道上京城,可沒說要到京城來給姍姍找夫婿。”

所有人的情緒都淡了下去,飯也不吃了,只有蕭景舉着筷子默默扒飯。

無妨,你們争論你們的,我還是要好生吃飯的,不然從潇雨院來這一趟還餓着肚子回去,也忒不劃算。

蕭護還是有點怵蕭拾這個大哥,被蕭拾訓了一句,就如同一只鹌鹑縮起脖子。

“大哥,我、我這也是為了姍姍好,姍姍她娘去了,臨終前的心願就是希望姍姍能夠嫁一個好人家,我尋思着,三哥在京城打拼多年,認識的人多,又是姍姍的親伯伯,總不會害了姍姍,不然姍姍以後留在老家,我要是去了,誰能照拂姍姍,你說是也不是?”

蕭景沒忍住“噗嗤”笑出了聲,這蕭護還挺會打算盤的。

蕭護這就不樂意了,蕭景笑什麽笑?是在嘲笑他不成?

“大侄子,你何故發笑?”蕭護問起來。

蕭景聳肩:“這是我家,我愛笑就笑,好像與你,關系不大吧?”

其實要幫蕭姍謀一個好親事倒不是什麽事兒,只是蕭護分明就是想攀附權貴,哪裏是真的想給蕭姍找一個好夫婿?

又或者說,蕭護眼裏的好,大抵就是官當得大,爵位高吧。

同樣是賣女兒,蕭授就做得漂亮很多,而且蕭筝吃過虧之後老實多了,确實很有大家千金的風範。

至于蕭姍……別以為他沒看見蕭姍對自己翻白眼。

也不打聽打聽這府裏到底誰做主,敢對他翻白眼?

還有,他何時惹過蕭姍了,莫名其妙對他翻什麽白眼?

蕭授難得和蕭景站在了同一陣線上:“确實,我兒在自己家裏,想做什麽便做什麽。”

蕭景心情一好,對着蕭授淺淺一笑。

蕭授眼皮子一抖,假咳了兩聲:“飯菜都要涼了,還是先用飯吧。”

蕭景一邊看戲一邊扒飯,早就吃飽了,他也懶得多待,跟蕭拾蕭瑞告辭,連個多的眼神都沒有給蕭護,回他的潇雨院去了。

一路走回潇雨院,蕭景在院子門口,瞧見了一盞亮着的兔子燈。

提着兔子燈的人,自然是周允楓。

蕭景快步跑了過去:“你一直在等我?”

周允楓握住蕭景的手:“要是你還不回來,我都想直接去将你給搶回潇雨院。”

蕭景樂不可支,輕輕撓着周允楓的手心:“這麽離不開我?”

周允楓坦然承認:“嗯,離不開。”

滿月清輝照情人。

“我也離不開你。”

建議黏在一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