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特例

第24章 特例

“冷靜點兒。”鄭燦厲聲呵斥道,他制止了此刻六神無主、想要往外逃竄的劉宏,“別亂動。”

“外面有雷雨,我們現在出去依然很危險。”

劉宏整個人都在哆嗦,他像是燙腳一樣在地上跳來跳去,仿佛在地上多待一秒就會被數萬伏電流貫穿身體。

他甚至不顧鄭燦的阻攔,跳着跑到山洞一側,想要踩着凸出來的石柱遠離地面。

“別碰那些石頭!”鄭燦連忙跟在他身後大聲喊道,“那裏不對勁!”

男人把手裏的照明設施舉高了,從手電筒裏發出的光徑直照射在劉宏的頭頂。兩人這才看清,在頭頂上方的石壁上倒挂着一只完全風幹的蝙蝠,它的身體上有灼燒的痕跡,皮膚表面泛着黑色。

“它應該也是被電死的。”鄭燦湊上去細細地看了看,随即他用手電筒專門向山洞的頂部照了照。

映入眼簾的景象把兩人吓了個一跳。

只見山洞頂端密密麻麻挂着許多被電成焦黑的動物屍體,幾乎和岩壁融為一體,好像覆蓋在石頭表面的一層惡心的疙瘩。

劉宏猛地捂住嘴巴,感到胃裏一陣翻湧。

鄭燦的臉色也不是很好,他強打起精神,仰頭仔細看了看。

“奇怪.....”他自言自語道,“這裏的死物都有翅膀,一般都栖息在與地面有一定距離的地方,然而它們都被燒焦了,反而地面上沒有爬行動物的屍體——這說明地面上的電壓要比四周的電壓小。”

“我們只要小步地在地上走,應該不至于被電穿。”

聽了隊長的分析,沒有什麽經驗的劉宏慌忙點頭。

然而這也只是鄭燦基于自己知識儲備的猜測,當務之急,他們需要盡力減小自己觸電的可能。

Advertisement

好在他們仍有一些物理常識。眼下沒有趁手的工具,所以就無法将電流導到別處,卻仍然可以通過增大電阻的方式減弱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

比如潮濕比幹燥更易導電,以及純棉材料比纖維更加絕緣。

沒有遲疑,鄭燦當即指揮着兩人脫掉被雨水打濕的衣服,并把身上帶金屬的物件紛紛摘下來,放在一起用棉布包好。

兩人裏面都有統一穿着軍用長袖襯衣,鄭燦想起那就是純棉材料制的,于是兩人脫掉了身上大部分衣物,只穿着絕緣的衣服和鞋子。

山外風雨交加,溫度驟降,脫掉了禦寒外套的兩人很快就被凍得瑟瑟發抖。于是鄭燦和劉宏兩人決定往山洞深處走走,盡可能躲避灌進洞口的冷風。

仿佛不是錯覺,他們走着走着,感到周身的溫度越來越高,身體也很快暖和了起來。

“咔噠”一聲,劉宏只覺得自己腳下踩到了什麽東西,他猛地低頭,用手電筒照去。

只見一只有着三只鋼腳的蜘蛛正用它的肢體,費力地抵在這名技術兵的鞋底,它的身體滾圓、巨大異常,周身被亮漆粉刷,閃着金屬的光芒。

這東西不是自然的産物,而是個機器!

冷汗“刷”得從青年頭上滾落下來,劉宏顫聲把鄭燦叫了過來。

此刻他憂心忡忡,擔心自己踩中了敵方的秘密軍事武器,也許那只機械蟲腹中裝得就是壓強遙控的小型炸彈,這樣的猜想,讓劉宏更加不敢輕舉妄動。s

饒是技術經驗豐富的鄭燦也沒有見過那種奇怪的機械蟲。他趴在地上,讓劉宏用鞋把那只蟲子踩住了,自己則仔細觀察着那只奇怪的機械蟲。

它的表面非常光滑,并沒有現代人類常安裝的雷達探測裝置和信號接收器。機械蟲全身上下唯一的武器就是它的三條腿,末尾鋒利而堅硬,散發着冷兵器的光芒。

除了它全身上下都是用冰冷的機械制成的,蟲子的行為習慣看起來沒有任何的現代科技感,反而更像是一種平平無奇的自然生物。

鄭燦和劉宏交換了一個疑惑的眼神。

就這樣僵持着也不是辦法,尤其這只機械蟲還是由金屬制成的,極易導電。為了劉宏的安全,鄭燦率先放下背包,他在随身物品裏翻找了一會兒,拿出了一只玻璃罐子。

他想要把這只機械蟲捉起來。

兩人都極其小心,因為此刻他們為了躲避來自地下的電流幾乎脫掉了身上全部的防護服,如果皮膚被金屬利刃劃傷,沒有救治條件的他們大概率會感染破傷風而死。

然而即使他們千小心萬小心,鄭燦的手指還是被機械蟲劃破了一道小小的口子。

“啊,該死。”男人“嘶”了一聲,一滴黃豆大的血滴從他的指尖滲了出來。

禍不單行,鄭燦和劉宏這時突然聽見幽黑的隧道裏傳出緊湊的“噠噠”聲。黑暗中,聲音如同潮水一般湧來,劉宏覺得那聲音像是一首雜亂無章的鼓點,然而他很快反應過來。

那分明是什麽東西爬行的聲音。

“然後呢?”鄭文惠緊張地問道,“你們在山洞裏發現什麽了?”

年近七旬的劉宏端起紙杯,喝了一口水,他頓了頓,答道,“一艘墜毀在山間的飛船,那些機械蟲子是飛船殘骸的守護者,它們屬于現代文明以外的一部分。”

在鄭文惠震驚又懷疑的目光中,這位軍方負責人繼續說道,

“還有取之不盡的能源。”

“足以讓人類文明延續兩百年的能源。”

“我......我不能很好地明白。”鄭文惠移開目光,她遲疑道,“我并不相信所謂外星人的論調。”

“我并沒有說它是外來文明,我的用詞是‘現代文明之外’,甚至不是‘人類之外文明’。”劉宏糾正道,“我們并不清楚這艘承載着海量能源的飛船從哪裏來,它也許像你所說,是外星文明的産物;又或許它來自遠古時期,或者是數萬年後的人類文明,通過時空遷越掉落到我們所在的時空;如果飛船的創造者不是三維生物,那麽一切時間和空間的解釋都将不複存在,我們并不能用人類的大腦去理解更高維層次的東西。”

“盡管我們不知道它為何會迫降在地球上,不過從當時現場的情況來看,它一定是早在數千甚至數萬年前就已經墜落在那兒了,并跟随着地表一起變遷,在飛船遺骸的上方漸漸包裹了岩層,形成了山體的一部分。”

“本來這處神跡的遺骸會一直沉睡在無人區的地下,直到戰火蔓延到那裏,過于頻繁的地震改變了地表的環境,破壞了地區的磁場和壓強,所以觸發了飛船的自保機制。”

“于是那些飛船帶來的機械‘蟲’開始自發地清路,幫助飛船的中樞系統排解必要的廢能,它們日複一日地在山體力挖掘,漸漸把山都挖空了,并且一不小心,挖到了山體外面。我們由此發現了這片上天的恩賜。”

鄭文惠知道他口中的“恩賜”指的是什麽——能源,人類世界迫切地需要賴以生存的能源。

在歷史課本中寫到,在半個世紀前的世界大戰中,由于世界上的國家大多動用了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對地球環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壞,在這之後,由于環境異變造成的致命傳染病頻頻爆發,人類傷亡慘重。

且因為地表磁場的改變,導致人類制造出的機器總會在特定的地區失控。住宅裏的電子設備無故亮起這樣的“靈異事件”已是家常便飯,直到殺人電梯将人活活悶死,無人駕駛汽車集體自焚等等詭異事件不斷發生,政府派出了大量研究員,最終發現這些區域已經完全不能與科技産物共存,地表所放射出的物質會幹擾機器周圍的磁場,從而導致悲劇的發生。而這些被科技抛棄的土地就成了後來的非中心城地區。

再加上戰争之後生存資源銳減,很多環境已經變得不适合人類生存,于是更多的國家開始支持聯合起來,大家自願結盟,為了生存下去彼此輸送能源。

所以鄭燦和劉宏的發現,在當時來說,對整個國家,乃至對整個世界都是非常偉大的。

然而他們卻碰到了無法攻克的難題,這也就是為什麽他們的祖國最後并沒有成為世界上唯一的強國。

那就是以現在的人類發展水平,無法破解啓動飛船上能源的方法。

“但也并不是毫無進展。”劉宏說道,“還記得我和你說過的嗎?你的爺爺鄭燦可以用人類的耳朵捕捉到機器發出的波頻。”

“他并不是生來就這樣的——也許他生來就是這樣的,老實說,我不知道。”

“他當時在山洞裏被那種蟲子劃傷了手指,很快傷口就變黑了,但不是潰爛化膿,而是始終幹巴巴的,像是被燒焦了一樣——我開始不可避免地聯想到外面那些被電焦了的蝙蝠,我在想,那些蟲子是不是會進食,而那些蝙蝠完全是受了那些蟲子的攻擊才會變成這樣的。”

“總之,我非常擔心你的爺爺,幸運的是,鄭隊長的精神一直很好,除了他的手變焦變脆,表面皮膚開始脫落,但他沒有死去。”

“然後,他告訴我,他始終能聽見那座飛船在和那些山洞裏的蟲子說話。”

“我問他:難道它們之間也說中文嗎?”

“鄭隊長說不是,那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他的耳朵只能聽到一些刺耳的嗡嗡聲,然後句子的含義就會清晰地浮現在他的腦海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