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快味齋
快味齋
第二日,江意寒正在齊棠的教導下背誦廣韻,這時,新上任的喬知府家小姐喬燕茹走到兩人身旁,喬燕茹本人生了張圓臉,看起來親和可愛,她開口道:
“明日女學休憩一日,我在家中準備了一場小宴,不知道齊姑娘和程姑娘可有空前往?”
江意寒一聽就知道這裏面沒自己什麽事,士農工商,齊棠和程清芷均是出生官宦之家,程家更是百年大族,天下讀書人沒幾個不願意和程家來往的。
至于齊棠,喬燕茹父親被提拔到楚州知府的位置上,對前來查明楚州失糧的齊越自然要來往着。
齊棠和程清芷對視一眼,目光不約而同地放在不動如山的江意寒身上,這會兒喬燕茹反應過來,補充道:“便是帶上江小姐也無妨。”
江意寒聽到自己的名字,問:“這宴會上,都要幹些什麽事情?”
喬燕茹介紹道:“家中院子裏的桃花開了,大抵是和花相關,無外乎飛花令,吟誦詩詞,不過是大家小聚一番,上不得臺面。”
江意寒一聽,萌發出的那一絲興趣頓時消散無蹤,連連擺手:“這和在學堂上課有什麽區別?表姐和齊姐姐去吧,吟詩背詩在學堂就夠了。”
如此,齊棠和程清芷二人便接了帖子,程清芷思忖片刻,道:“只是我才到楚州不久,有些許水土不服,若是去不了,還請喬小姐不要怪罪。”
喬燕茹忙笑:“不怪罪不怪罪。”程家在天下文人心中的地位何其高,能請到是運氣,請不到也無妨。
待到第二日休息,江意寒換了身看不出身份的布衣,頭上只以些許絨花點綴,帶着绡紫和杭白一道來到了月白巷的快味齋前。
這是江意寒盤下的那三間鋪子,過年期間打通了,随後定了塊牌匾:快味齋。
被安置在快味齋中的菊桂嫂子忙攜了自己女兒前來,有些局促地看向江意寒:“小姐。”
江意寒上下打量着母女二人,面色不複憔悴,女孩長得略高了些,從荷包裏掏了紅包出來遞給小姑娘。
菊桂嫂子連忙擺手:“過年那會兒小姐已經派人送了紅包來,怎麽還給,這會兒年都過了,小姐不要破費。”
Advertisement
江意寒笑着道:“沒多少,拿着買點零嘴。”小姑娘大大方方回頭看了母親一眼,見母親點頭,小姑娘這才雙手接過紅包,有模有樣地對江意寒行了禮:“謝謝姐姐。”
江意寒給完紅包,問道:“現下最艱難的時候過去了,你是如何打算,若是回滄州我便送你些春耕的種子。”
菊桂嫂子眼眶一熱,想到這大半月衣食飽足的日子,一咬牙:“我……我想留在這裏,但是不知道能幹些什麽。”
江意寒摸了摸小姑娘綁着紅繩的發髻,道:“你可識字?”
菊桂嫂子忙搖頭,誠懇道:“我會做飯,之前在村裏幫人做大鍋飯,我看小姐這邊是打算做個飯館?實在不行,我給廚子打下手,洗菜刷碗也行。”
江意寒輕輕點頭,又搖頭:“做飯食,但又不是那種精致的飯食。”說罷,杭白從懷中掏出幾份食譜方子,江意寒點了點道:“按照這個方子做些個快捷的飯食,一步都不要改變。”
若說美食,楚州城中的館子各有各的特點,但是大多數食譜都是适量少許,并不适合廣泛推廣開,江意寒想做的是類似于連鎖快餐之類的,定量至關重要。
過年期間,江意寒便尋了人定下了食譜方子,裏面的一勺就是江意寒請人定制的一勺,不多也不必少,如此一來,無論誰拿着方子都能做出口味差不多的菜來。
而且食譜上的菜色都是很快能出鍋的,不必花費好幾個時辰。
菊桂嫂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绡紫,绡紫忙道:“正好菜送到了,我去廚房給嫂子你念食譜。”
江意寒安慰道:“做不出來也沒事,在廚房打下手是一樁,幫我看着店也是一樁事。”
菊桂嫂子臉上的忐忑這才去了,恨不得連忙拉绡紫去廚房一展身手,江意寒又道:“不着急,這會兒還沒到午飯的時候,我且問你,小竹你作何打算?”
小竹就是菊桂嫂子的女兒。
菊桂嫂子臉上有些踟蹰:“不如也讓她在廚房幫忙。”
江意寒搖搖頭:“咱們這兒離濟善堂不遠,濟善堂近日開始便會安排人來教人識字,還會教些女紅,醫術之類的。不過每月考核一次,若是連續三次丙等以下,便不能繼續在濟善堂學習了。小竹,你可願意去?”
小竹一路和菊桂嫂子走來,面嫩但內心的主意卻不小,江意寒覺得她能分辨出是非好歹。
“我願意的,謝謝姐姐。”她聲音極為輕快,比拿到紅包的時候還要高興,眼睛亮晶晶的。
菊桂嫂子哪裏不知道這是為小竹好,眼中的淚不自覺地掉下來:“多謝小姐。”
她沒了丈夫,孤兒寡母一路從滄州走到楚州,哪裏知道在這裏遇到了貴人。
江意寒擺擺手:“以後你叫我陳姑娘或者掌櫃的就行。”答應了祖父不用江家的名號,江意寒用了母姓。
菊桂嫂子忙應了,然後随着绡紫去了廚房,小竹乖巧地坐在江意寒身邊,看她在紙上寫寫畫畫,雖然看不懂,但也看得津津有味。
很快,菊桂嫂子便端了飯食上來,一陣勾人的香氣飄過,聞到的人都覺得食指大動。
江意寒動筷子嘗了一口,随即誇獎道:“菊桂嫂子手藝真不錯,不愧是做大鍋飯的。不日會有蔡掌櫃帶着小厮和廚子,賬房來,到時候咱們就算是開張了。”
菊桂嫂子知道她能留在快味齋,滿心歡喜。江意寒又吩咐了些許細節,随後帶着绡紫和杭白往城外轉了一整圈,細致地調查着楚州城外農戶的分布和農作物情況。
第二次休息日時,快味齋剛好開張。
蔡二傍晚來報的時候笑得嘴都合不攏:“我原以為咱們這店和旁的店沒什麽不同,誰知道不少人說分量足味道好,中午吃了晚上還來,咱們晚上柴火都快燒完了。您可是讓咱們足足備了一院子的柴火,真是沒想到!”
江意寒道:“月白巷位于城北和城西交界,來楚州城裏做工的人,買賣東西的人不少,吃飯可不就老大難?去飯館吃花銷大這是其一,二來等飯菜的時間太久未免折騰,咱們一鍋一鍋的出菜,然後給他們打菜,自然是快上不少。”
蔡掌櫃原以為大小姐是鬧着玩,沒想到她是真的有想法,贊嘆道:“咱們這一日後廚就沒停的時候,小姐真是慧眼獨具。”
當初蔡掌櫃以為江意寒不過是為了幫程家才盤下那幾間鋪子,至于接下來該如何恐怕是一點譜都沒有,誰曾想她居然想好了後面的每一步。
思及此,蔡掌櫃看向江意寒的眼神不免增添幾分敬重。
江意寒笑着擺手:“才剛剛開張,大事小情不少,我平日裏不好出門,有什麽事情,還勞煩蔡掌櫃及時和我說。”
“這是自然。”
“只一樣,咱們的優勢可得保持住,出餐快,菜品多,而且分量一定要足。可不要哄騙了旁人。”江意寒細細叮囑了一番:“另外,等生意确定下來,再找些靠譜的廚子和幫手輪換着來,沒的把人累着了。”
“這工錢……”論理當初和小厮們談工錢時是按照一天來的,如今若是縮減了時長……
江意寒擺擺手道:“自然還是按之前的結算。只一樣,偷奸耍滑的斷不能要。”
蔡掌櫃一一都應了,臨走時臉上的笑容都不曾散去。
當初老太爺讓他跟着大小姐幹,蔡掌櫃心裏是不服氣的,他雖然不似大掌櫃陳琛那般在老太爺面前得臉,可也是江老爺身邊得力的,突然跟着大小姐這出嫁女,讓蔡掌櫃心裏沒滋沒味的。
誰知道,大小姐居然這麽有經營頭腦!
待蔡二走後,江玉衡興致勃勃地跑到江意寒面前:“妹妹,你這快味齋就這麽開起來了?”
“不錯。”
“兩葷一素一碗飯,二十五文,看起來也沒什麽賺頭啊。”江玉衡不解道。
“這叫薄利多銷。和咱們家玉器生意不同。”江意寒樂得為江玉衡解惑。
“可是,你就不怕有人模仿你?”江玉衡撓頭:“不就是出餐快的模式,感覺很快就能被人取代。”
江意寒眨巴眨巴眼:“那想要模仿我的人還得有點本事才行。”
吳老二家的包子鋪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年前,不知道打哪兒冒出來一個小姑娘賣包子,五文錢的肉包子,好多人去她那兒買,搞得吳老二那一天都提心吊膽的,後來再沒見過那小姑娘,吳老二很是放心了一陣。
可惜,這心沒安穩多久,斜對面又開了個快味齋。
要說這快味齋一開,第一日還沒什麽名氣,來的人不算特別多,吳老二以為旁人都是去嘗個新鮮。
可誰知,後來才是日日人滿為患,恨不得把快味齋圍得水洩不通!
三個鋪子打通的店面都差點塞不下那麽多人!
真有那麽好吃?吳老二自己跑到快味齋吃了一頓,要說好吃,确實好吃,味道偏重但不鹹,勝在下飯,那些個工人來城裏做工,一個個做半天體力活,确實需要飽餐一頓。
而且最近楚州城邊新建一排屋舍,泥瓦匠,木匠來往的多,這快味齋的生意就愈發的好。
人多其實吳老二也吃到了點利,不少人心疼二十五文錢,少不得買自己的包子,可眼看着快味齋賺得盆滿缽滿,吳老二心一橫,也有樣學樣地做起了菜。
不光是吳老二,月白巷裏做吃食的不少人都想從快味齋那裏分一杯羹,可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想錯了。
“不是,老板,你這個菜不好吃啊。”
“老板,你這個菜都冷了。”
“老板,怎麽還不上菜啊?我要是有這功夫,不就去那飯館了嗎?”
總之,學着快味齋賣了三天飯菜之後,吳老二認清現實,老老實實地做回了老本行,賣包子。
如吳老二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放棄的時候也和吳老二一般快,因為他們意識到僅憑兩三個人做不出快味齋那般的模式。
蔡掌櫃提心吊膽地看着吳老二等人有樣學樣地開張,又看着他們重新做回自己的老本行,這才松一口氣,心頭的大石頭算是短暫地放下。
但沒幾日,春盞樓的郝掌櫃的出手了。